本
文
摘
要
李兆基
提到祖籍顺德的富豪,我们很容易就能说出一大串响当当的名字,包括碧桂园的杨惠妍、美的的何亨健、海天味业的庞康、格兰仕的梁庆德等等,他们家族的财富都达到了百亿至千亿人民币,是真正的顶级富豪。
我们常说潮汕商人、江浙商人、山西商人,其实顺德商人也是有悠久的经商历史,不过过分低调而被人忽略。
为何区区一个只有800多平方公里的顺德,实现3000多亿的生产总值?为什么会拥有“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涂料之乡”等28个国家级品牌?为什么会出现多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为什么这里的一个小镇会崛起美的、碧桂园2家世界500强企业?
首先,顺德有别于传统农业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很早发展商品交易,
可以说,做生意刻在了顺德人的DNA里面。
早在清朝咸丰年代,《顺德县志》中言及顺德各地的风俗时,就不断提及“俗杂农商” “逐商贾之利” “商贾阜通”“市盈货贿”的记录。
其二,很早就融入国际贸易,顺德商人具国际视野。
早在宋代,顺德就盛产蚕丝,从未间断,是蚕丝中的极品。
到了1919年春,顺德蚕丝更是走向国际,丝商岑国华、岑钿礼在顺德采用
日本新式缫丝机,蚕丝的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销路日畅,出口骤增,鼎盛期有丝厂200余家,年输出蚕丝达7余万包,顺德更有“南国丝都”之称。
1922年之前,世界丝织业市场几乎为华丝独占,粤丝畅销欧美市场。
其三,顺德人才愿意留在家乡,发展本地商业。
改革开放后,顺德紧连广州、深圳两大重点城市,顺德在80年代就积极发展本地电器产业,包括耳熟能详的“海信”“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品牌,本地人才沉得住气,没有热衷炒作买卖,踏实做实业,最终取得非凡成就。
而众多顺德富豪中,有一位同样低调、但实力非凡的就是香港首富李兆基先生。
李兆基在2020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中,以304亿美元身家超过294亿美元的李嘉诚,终于再次成为了香港首富,而李嘉诚也是12年来首次失去香港首富宝座。
相对李嘉诚,李兆基较少出现在传媒上,常见的新闻是他的儿媳徐子淇曾经是一位电影明星。
从左至右,儿子李家诚、儿媳徐子淇、李兆基
但实际上,早在1996年,李兆基先生就以127亿美元资产成为亚洲首富、全球第4富豪,前三位分别是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以及拥有131亿美元的瑞士制药企业家扎赫尔。
这是目前华人富豪在世上取得的最高排位!
这个成就前无古人,至今也没有来者。
关于李兆基,我们分享他一些趣事。
满脑子是钱,但不喜欢花钱。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没错,
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对钱没有兴趣,从1999年阿里巴巴创业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一个月拿过工资”。
可能这真的是富豪心态,而非装出来的。
李兆基也一样,他非常喜欢做生意,日思夜想都是生意,曾经,有人请李兆基传授发达心得,他不假思索道:“想发达容易,只要每天起床那一刻开始,脑子里不停想着怎样可以发达,你早晚一定能行。”
来人又问:“那岂不是很快疯了?”
李兆基压低腔调回答:“会呀,你看我便知道了。”
但李兆基又是一个生活非常简朴的人,
曾经有个关于他就餐的美谈传遍香港,李兆基如果在公司,一般都在办公室午餐,吃得相当简单。
有一段时间,下面的人老送一样菜,他每次都吃个精光,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大家因此认为他对此菜有特殊爱好,结果,因工作变动换新人送上新菜后,却见老板开心得很,情不自禁地说:“哈哈,有新菜式了。”
因为李兆基在家中排第四,所以熟人会叫他“四叔”。
对于衣着,他也没什么讲究,直到1980年代老朋友萧经岳提醒:“四叔,别怪我坦率,你的衣着未免过于寒酸了吧!”并告诉他这代表着集团的形象之后,他才嘱咐秘书:“请代我找个裁缝来,我要订造一批新西装。“”
不吝啬帮助员工,曾经帮助员工买房子。1980年代末美国地产大跌,一位移民美国,跟随李兆基多年的员工写信说没办法付按揭,银行要充公她的房子,李兆基立即汇款40万美元,让她买下了房屋。
李兆基明白打工人只靠一份薪金,收入总是有限。因此,他想方设法增加他们的收入,每遇到好项目,他就让几个同事入一次股,让他们赚到比薪金多得多的利润。有的同事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钱,他就以私人的名义先替他们垫资。
三、76岁才开始“转行”炒股,一跃而成亚洲股神
李兆基最早传承家业做货币、黄金兑换赚到第一桶金,到了50年代开始专注地产行业,尤其是旧楼改造项目,到了2000年后,进军大陆,涉足了广州猎德村和林和村的改造。
一直到2004年,已经76岁的李兆基华丽转身,看准了香港楼市饱和,H股成为新的经济龙头,于是2004年12月,76岁的李兆基投入 500 亿港元,成立“兆基财经企业”,在海外四处搜罗股票、债券及地产项目。
两年后,李兆基持有多只中资股,包括中国人寿、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玖龙纸业以及中海油等,资产翻了近一倍。
在“四叔”的带领下,香港许多富豪陆续加入到国企股的认购中来,香港股市气势如虹。
关于炒股,李兆基有自己的五条秘诀,即“第一选国家;第二选行业;第三选公司;第四转本位;第五沽空一只,持有一只。”
他曾调侃采访过他的记者:我在半年前就已经讲过了,你们如果明白,可能已经赚到钱,不用再做记者了。
·作者: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