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西线猛虎:国防军第130装甲教导师(130.Panzer-Lehr-Division)
装甲教导师是德意志帝国后期组建的装甲师,是后期德意志帝国装甲师的编制模板,装备精良、人员素质高。编制虽然豪华但是从未满编,再加上战争后期德国对制空权的丧失,装甲教导师的实际战斗力从来都是震慑作用大于战斗作用,尽管如此,教导师依旧是西线战场不可小觑的力量。
装甲教导师的战史实际上并不长,从1944年组建到1945年战败投降,前后不过短短一年,虽说是后期组建的装甲师团,但教导师的实力丝毫不逊于德军其他的王牌装甲师,教导师是德军唯一实现全机械化的装甲师,其精华130装甲教导团拥有一个IV号坦克营以及一个豹式坦克营,除此之外还拥有一个虎式坦克连(此连后来还装备了“虎王”坦克),另外教导师还装备了大量的IV号坦克歼击车以及黄蜂自行火炮,可谓是非常豪华。
装甲教导师的首任师长是古德里安的亲密同事弗里茨·拜尔莱因中将(后晋升上将并任53军军长),随后的继任者格拉夫·冯·施特拉维茨准将、鲁道芬·古哈德特上校、豪斯特·尼马克准将、保罗·弗雷赫·豪瑟上校都在这个师担任过师长但是任期不长,任期最长的弗里茨·拜尔莱因中将曾先后二次担任师长,是装甲教导师的灵魂人物,也是莫德尔元帅的得力干将。
装甲教导师的首秀是在东线匈牙利战场和苏联红军有过短暂交手,随后调往西线战场并一直战斗到战败投降,作为西线的预备队师,是西线为数不多的王牌。
1944年盟军登录诺曼底,是装甲教导师第一次在西线战场亮相,然而装甲教导师的首战并不顺利,大量的装甲车被盟军的飞机炸毁,打乱了其反击计划,虽说后来在盟军的登录点挫败了英加联军,迟滞了盟军的进攻,但装甲教导师因战斗、轰炸损失的战力过大而被迫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再次遭到轰炸,导致先头装甲部队全数被毁、人员损失殆尽,经过短暂修整后击退了乘胜追击的美军。随后装甲教导师一直是处在反击、修整的状态,战斗力的不断损失,让教导师再也恢复不到初期的战力。在随后的“市场花园”行动中,装甲教导师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一场胜仗提升了西线反击的士气,但过大的伤亡以及人员的缺编依旧让其形势不容乐观,在之后的阿登反击战,得到短暂补充的装甲教导师成为了在阿登攻势中突破最远的部队,这也是这场战役中最大的战果,但由于人数与装备上的不足,没能保证战果,加之总体消耗过大,德军在西线以再无反抗机会。
随着阿登反击战的失败后,德国失去了最后的反抗力量,盟军进入鲁尔区后势不可挡,装甲教导师尽管严重缺编但依旧负隅顽抗,随着“鲁尔包围圈”的形成,装甲教导师的残部改编为装甲教导战斗群准备作最后一次突围准备,这是装甲教导师的最后一次战斗,随着突围的失败,装甲教导师于1945年4月16日缴械投降。
装甲教导师是西线战场上为数不多的王牌部队,其精良的装备以及出色的战术素养给盟军部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德意志帝国后期的国力以再无法支撑其战争,装甲教导师也注定其没有好结局,但装甲教导师依旧在众多困难之中,起到了一个王牌该有的作用。
2.幽灵之师:国防军第7装甲师(7.Panzer-Division)
第7装甲师的前身是第2轻装甲师,于1938年10月10日在图林根的格拉组建,组建时间较早,作战经验丰富,是真正的精锐王牌师。
人们常说第7装甲师的首任师长(1940~1941)是埃尔温·隆美尔少将,但是要算上前身的话,首任师长是第2轻装甲师的师长(1939~1940)则是格奥尔格·施图姆中将。
第2轻装甲师在1939年对波兰战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在波兰战役的经验,1940年,第1~4轻装甲师改编为正规装甲师,编号6~9,第7装甲师就此诞生,这次改编加强了第7装甲师的装甲力量,除了原有的I号和II!33号坦克,以及少量的III号及IV号坦克,第7装甲师还换装了38t型坦克,这种新型坦克远强于I号与II号,火炮比肩III号但射程更远,法国战役前夕,第7装甲师编制了180辆坦克。
法国战役过后,第7装甲师便投入了对苏联的作战之中,师长隆美尔被提升为非洲军团的指挥官,接任师长为冯·方克少将,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第7装甲师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在白俄罗斯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初战对苏联第5装甲师的战斗中全歼对手,在明斯克,其所属的第3装甲集群与第2装甲集群合围歼灭了苏联的3个军,早在初战就已经损失大量坦克的第7装甲师一直作为装甲集群的先锋突破苏军的防线。在攻破明斯克后,德军的主攻方向从莫斯科转到了列宁格勒和基辅,第7装甲师并没有随装甲集群继续进攻而是退回后方修整,之后投入了对莫斯科的进攻,随着莫斯科战役的失败,1942年退回法国进行第二次修整。
时间到了1943年,此时东线战场发生巨变,苏军的反攻与德军的夏季攻势给战线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突出部,第7装甲师作为第1装甲集群(1943年2月转隶)的先锋投入了库尔斯克会战,第7装甲师虽然取得了进攻上的局部胜利但是无法改变德军失败的大趋势,库尔斯克会战的失败以及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录迫使德国不得不改变其战略部署,第7装甲师随第48装甲军在阵线上节节败退,8月25日冯·方克调走,继任者是天才指挥官冯·曼陀菲尔少将,在短暂修整期间,第7装甲师补充了一个营的豹式坦克,在曼陀菲尔任间,在苏军强势的攻势下,依旧能够取得战果,依然能够大败苏军;但大势所趋,防线一直在不断后撤,1月26日,曼陀菲尔少将离任,舒尔茨中将接任,继任2天后战死,随后由卡尔·毛斯中将接任。1944年,苏军发起了最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巴格拉季昂”行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受重创,24个师损失殆尽,并给防线上造成了一个几百公里宽的缺口,第7装甲师跟同其他抽来的师意图堵上缺口但是实力差距悬殊,第7装甲师虽然取得了几个胜仗但是消耗巨大,被迫转移到后方修整,这是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修整。1945年在与苏军的战斗中消耗殆尽,以无力回天,最终在5月3日向英美军队投降。
第7装甲师在装备上与战术上都是真正的精锐王牌师,隆美尔、曼陀菲尔、舒尔茨等优秀指挥官都在此担任师长,除此之外,第7装甲师的装甲数量与质量一直都能得到保证,虽然并没有装备虎式坦克,但是装备了一个营豹式坦克,除此之外加上突击炮与自行火炮,仍是东线战场不可小觑的力量,进攻时,第7装甲师能作为进攻的“矛头”一马当先,防守时,第7装甲师也能作为防线上的救火队粉碎进攻,是当之无愧的王牌。
3.死亡之首: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SS-Panzer-Division-Totenkopf)
党卫军第3装甲师(以下简称骷髅师)的前身是骷髅总队(SS-Totenkopfverbande),该部队是在二战中管理集中营的党卫队,在此之上增加了武装党卫军机动部队SS-VT(SS-Verfugungstruppe)的军官和武装党卫军但泽卫队(SS-Heimwehr Danzig)的人员于1939年10月组成了现在的骷髅师。
骷髅头标志本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德精锐部队的标志,后被党卫军和骷髅师沿用,与普通党卫军不同的是,比起其他党卫军骷髅师要在军装上多两个骷髅徽章(主要在领章上与其他党卫军有所区别,用骷髅头代替了普通党卫军的SS黑色闪电)
在1940年4月19日,费多.冯.博克将军视察了该部队,对着一只新组建的武装党卫军部队并不抱有期待,后来写到:“党卫军长官和部队的战斗准备不足,我们将为此付出不必要的流血牺牲!可惜浪费了这么好的人力资源。”
骷髅师的首次亮相是在1940年入侵法国的战役中,并被派往比利时前线当作预备队使用,与其他部队相比,骷髅师的首战并不算成功,他们损失惨重,但依然能保持前进,期间还在塔拉雷清剿残余的抵抗力量时,被曝出屠杀战俘的丑闻。
时间到了1941年,骷髅师参与了对苏联的入侵,作为北方集团军群的一部参加了巴巴罗萨行动对列宁格勒的战役,期间在占领克拉斯劳时被曝出了纵兵抢劫和其他一些不光彩的行为,从而遭受不必要的高损失(这还是自己人申诉的),此后骷髅师一直留在列宁格勒,直到苏军反攻将其击退,之后一直在在杰米杨斯克抵抗苏军,直到1942年10月才将其送往法国休整;下次出场则要等到1943年2月库尔斯克会战了。
骷髅师连续参加了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两次血腥的会战使骷髅师元气大伤,师长西奥多.艾克也在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中战死;1943年10月骷髅师改编为装甲师,会战过后骷髅师编入了东线预备队辗转中线和南线一年之久;直到1944年在苏联红军两次反攻下才撤出苏联领土,并随即参加了对波兰首都华沙的战役中,在苏联两个集团军围攻下,骷髅师和维京师以及第19装甲师奇迹般的完成了击退敌军的任务,使其撤回到维斯瓦河对岸,在莫德尔元帅的领导下在东线建立了一条新的防线,迟滞了苏联的进攻。
华沙战役过后,骷髅师参与了对仆从国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解围战,虽然骷髅师此战一直突破到布达佩斯机场,但迫于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此次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再次之后就一直在布达佩斯以西参与了对苏联红军的防御作战,直到其败退到维也纳,于1945年5月9日向美军投降,之后便移交到苏军审判,几乎无人幸存。
骷髅师一直以狂热和残暴著称,杰米杨斯克一战便使苏军闻风丧胆,与兄弟师维京师一样成为了东线红军最畏惧的几个师之一,但对于其犯下的众多战争罪行,就注定骷髅师遗臭万年的结局,抛开道德层面不讲,骷髅师绝对算的上是二战德国的王牌部队。
4.北欧狂徒: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SS-Panzer-Division-Wiking)
很多人认为二战时的武装党卫军就是纳粹德国的精锐部队,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武装党卫军一共组建了38个师,除了一些叫的出名字的武装党卫军师(例如维京师、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希特勒青年团师、骷髅师、帝国师等)外,其他的武装党卫军部队只能说中规中矩,有的甚至只能在占领区与游击队扳手腕;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就是维京师、骷髅师在二战中的表现太过两眼,特别是维京师,其名气甚至超过了国防军第5装甲师(该装甲师在巴格拉季昂行动期间是整个东线战场德军实力最强的战斗群,曾试图以一己之力阻挡红军一个机械化集团军的突进还差点成功,在与第3近卫坦克军的对垒中损失惨重被迫撤退,但也为大量德军部队争取到了撤退时间,关于这个师我以后再讲)
维京师的组建并不像其他党卫军王牌师一样是本土兵员为主,虽然它们都有共同的前身武装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SS-VT),其兵员大多来自以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同时还有波罗的海三国和低地三国的兵员,这样由一只外籍人员组成的兵团非但没有拉胯,反而成为德军最精锐的几个师之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算的上是传奇,这与他们的首任师长菲尼克斯.施坦纳(没错,就是那个只要施坦纳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施坦纳)密不可分。
菲尼克斯.施坦纳原先是德国国防军的一名军官,后与1934年加入纳粹党并成为了冲锋队训练营的教官,后来党卫军建立后,其高超的练兵能力和爱兵如子的性格得到了元首以及希姆莱的青睐,成为了德意志团的团长,并在西线战事结束后,受命组建新的党卫军机械化部队——维京师。
维京师最开始是作为装甲掷弹兵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师,有些摩托化师也叫装甲掷弹兵师,当时少有的机械化步兵还是编在装甲师中,真正意义上的全机械化步兵还是在44年组建的装甲教导师中,不过也仅存于编制中)组建,并随南方集团军群入侵苏联,并打出了不错的表现,参加了南线对红军的几个大包围,与1941年冬停下了脚步,休整了几个月,之后并没有参加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战,而是南下前往高加索,不过随着斯大林格勒的失利,攻势也被迫终止,1943年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随着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维京师不幸被包围,在切尔卡瑟包围圈中侥幸突围,但损失惨重,于10月改编为装甲师并参加了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在科尔松浴血突围,算是保存了部分实力。
在巴格拉季昂行动后,白俄罗斯第二集团军来到华沙城下,试图攻破华沙但被莫德尔元帅集中5个装甲师击溃,之后苏德双方一直在维斯瓦河对峙,但随着布达佩斯战事的爆发,维京师随军前往匈牙利试图解救布达佩斯守军,尽管在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突破至布达佩斯机场,但因希特勒妄想歼灭巴拉顿湖苏军而将党卫军第4装甲军调走以试图包围巴拉顿湖处苏军(详情见“春醒”行动),使的这些本有机会突破包围的德军部队损失惨重,原有7000人的守军最后活着回来的不过700个,党卫军第4装甲军也损失惨重,被迫撤往奥地利,最后在奥地利向美军投降。
维京师的主体部队是少有得到善终的武装党卫军部队,大多数士兵在战俘营解散后都回到了故乡,而分离出来的北欧师则参加了柏林保卫战,这些外籍士兵履行了对希特勒的誓言,战至最后一刻,最后只存活了35人。
而施坦纳在战争后期并没有听从元首与第9集团军增援柏林,而是在易北河上建立了一个桥头堡掩护军民撤退,最后向英军投降,与1948年释放。
维京师因外籍兵团而生,最后因外籍人员而逃脱了战争审判,大多数士兵存活,并没有被处死,成为了少有的能够善终的武装党卫军部队,战后,这些士兵常在施坦纳的组织下聚会,讨论他们曾经在战场上的风云事迹,而施坦纳拯救军民的行动被摇滚乐队sabaton改编为了歌曲《钢铁雄心》,维京师的故事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