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会宁县实验中学视频(会宁一中视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会宁县实验中学视频(会宁一中视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会宁县实验中学视频(会宁一中视频)

我们从卑微中走来

麻珍玉

1980年高考失利的我们,参加了随后进行的甘肃省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由于喜欢并特长英语,所以被陇西师范英语班录取。这样,我们来自定西地区7个县的47名高中毕业生,于1980年金秋时节,以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踏入了陇西师范的大门。

喜文却选理 选理却从文

我们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喜欢文科,却在高二分科时都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文科生只能考大学,没有机会考中专(到现在我都不清楚这消息是否属实),而我们都是农村家庭出身,怕万一考不上大学就会失去读书的机会,不敢“拿个人喜好赌明天”。

农村孩子“要识相”,这是所有人的共同认知,也似乎就是我们的标签。记得当年高考后,在学校门房有几个老师看了我的高考分数说:“这成绩再补一年能考个好学校!”另一位老师说:“唉,家是农村的,女娃娃,能走就赶紧走,补啥哩……”是啊,家是农村的,就已经条件不如别人了,而且还是个女娃娃。这还谈什么抱负,追求什么理想,先考走再说。

其实我那时除了数学不特长外,其它文科课程都是我喜欢并特长的,尤其喜欢语文、历史、英语。最头疼物理和化学,但高中两年时间我基本全部用来学物理和化学了。不过高考最糊涂的还是这两门课。来到陇西师范后发现,班上47名同学基本都来自农村,其心路历程与我极其相似。只有一点不同,他们比我优秀。他们有不少是中学时的学霸,本可以上很好的本科院校,只因与我相同的担忧,高二分文理时,选择了理科,高考未能如愿。

选科错误的后果不仅是高考失利,影响重大的是今后走上文科道路所缺失的文史知识和文科综合能力。

卧虎藏龙的英语班

我们47名同学中只有7名女同学,也充分说明了农村孩子上学不容易,农村的女孩更不容易。因为普遍来讲,外语班男女生的比例反过来才正常,因为女生更擅长学语言。我们当时开设的课程是北京外国语学院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1-4册,张锐老师主讲。张老师的教学特点是精益求精,工作作风是兢兢业业;《听力》是灵格风英语,丁桂珍老师主讲。丁老师上课一丝不苟,她那时刚毕业,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她和我们同龄,学校有歌咏比赛时,总是由她为我们教唱英语歌曲;《语文》课先由普通话和播音员一样标准的樊雅丽老师担任,后来由擅长文学创作的刘锐成老师担任;还有幽默风趣的《心理学》康鸿文老师;讲课举例生动的《教育学》安立泰老师;气质高雅的《音乐》吴梦嘉老师和热情奔放的曹玉斌老师,以及和蔼可亲的《体育》罗春香老师。

随着学习的不断推进,同学们调整着高考失利的心理,逐渐融入到紧张且快乐的师范生活。也许是社会对女生没有过高要求,也许是女生勇于面对现实,我们7个女生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了。首先是锻炼身体。我们每天早晨争先恐后地去操场跑步,然后做各种“弯腰踢腿扭脖子”运动,等大家正式出操时,我们已经呼哧带喘了。做完操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抢饭”,一阵“风卷残云”后,我们便“秒回”了教室,等悠闲地用完早餐的同学回到教室时,我们已早读半小时了;周日我们起得更早,抱上书就上城墙,直读到午饭时分才回宿舍。我们这种争先恐后读书的行为,被男生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竞争”。开始阶段,每次考试都是女生轮流着“名列前茅”。男生却很快后来居上,最终把我们女生挤出了“状元”的名列,由他们“主宰”了本应由女生主宰的英语班。男生确实都太优秀,无论体育比赛还是吹拉弹唱,他们不仅引领着八零英语班,甚至引领着全校。学校的运动会上,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4×400米、跳远、三级跳等招人眼球的运动项目,每次运动会都夺冠。他们尽显矫健的身姿,创造骄人的成绩。他们还自愿组成篮球队、排球队,在附近的厂矿企业、各类学校去比赛,生龙活虎,尽显风采。除了体育轮不上女生,吹拉弹唱也轮不上。那时候学校组织文艺表演,其它班最出彩的也就是唱歌、诗朗诵之类常见节目,而我们班竟能把《阿Q正传》改编为舞台剧来表演,独一无二。更精彩的是,班上还组织了乐队,清一色男生。美妙悠扬的笛声,婉转动听的小提琴声,高亢明亮的板胡,柔美抒情的二胡,温厚圆润的口琴,伴着节奏准确的木鱼打击乐,这些学英语的乡下小伙,奏出了那个时代美妙的旋律。也是陇西师范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在所有课程中的表现都不俗,课程设置也合理,可我们学制只有两年,所缺的文学与文史知识还是未能充分填补。

思深忧远 眷眷之心

陇西师范是个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普通中等师范院校,而八十年代初,小学还没有开设英语课,我们这样的英语班存在的价值可能就是“堵豁豁的”,即,在英语专业大专和本科生没到位的情况下,暂时在中学教英语。这是毕业后的境遇,当时我们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那时大中专院校教育免费,并由国家负担生活费。我们转走了农村户口,每月领饭票,能吃饱喝足,女生还稍有结余;我们每天“理直气壮”地读着英语、听着英语、练着英语,不再像中学时那样偷偷摸摸喜欢着英语,却整天抱着物理做那做不完的题;我们不再像中学时那样担心周末会“断粮”,甚至结余下饭票换成钱,上街去吃荞粉、吃酿皮子、在地摊上买衣服;我们正是芳华, *** 澎湃,活力四射,每天早起认真锻炼,每天晚上认真温习;我们业余时间还可以去琴房弹弹脚踏风琴,唱唱当年流行的《牡丹之歌》。

.那时我们不懂班主任张锐老师为什么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他总是告诫我们一定要努力,不但要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能力,要有实力。他说:“因为你们毕业是中等师范生待遇,将来工作中是会受气的。你们要时刻为有机会进修做好准备!”张老师不但在学习上,更是在生活上关心我们这些乡里娃,能随时说出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一到周末,他总会叫上班里十多个同学去他家,名曰劳动实则改善生活(估计是家庭条件不太好又很上进的同学,因为我符合这两个条件)。我们早晨晃晃悠悠地去,有时候是割韭菜,有时候是种党参,反正都是很轻省的农活。干不了多久就往他家走,到了他家就等着吃。师母忙得满头大汗,不一会儿就端上来香喷喷的韭菜盒子,里面的韭菜鲜嫩喷香,外面的皮脆黄可口,那是我吃过的世界上最好吃的韭菜盒子。我们毕业时,张老师更是竭尽所能地为我们每个同学的分配去向以及将来的出路考虑。在离别的那个晚上,全班同学与张老师一起围坐在教室里说着我们的过往,寄托着对我们未来的期望,担忧着我们将来的人生道路。流年婉转成殇,说着说着,张老师情不自禁地啜泣,继而号啕大哭。有同学提议唱《毕业歌》,刚唱了两句,全班顿时抱头痛哭。两年的情谊,离别的不舍,都化作了一片哭声。

悲情地奔跑

1982年7月,我们怀着学业未尽、事业迷惘的忐忑心情踏上了各自的人生征途,时刻铭记着班主任老师的嘱托:要刻苦,要努力,要奋斗,要拼搏。因为我们是中师毕业,随时都有可能被取代。

事实似乎比张老师预料的更“猛烈”一些。那些分配在县城中学的同学, *** 还没坐稳,因为一次工资待遇纷争,就被校长一通训斥:“你们这些陇西师范英语班毕业的,不要谈什么条件,明说了你们就是堵豁豁的,等大专生、本科生来了,你们就滚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定西地区所属五县一区所有中学急缺英语教师的年代。英语专业本科生、大专生都不愿到小县城来。于是,陇西师范英语班的毕业生几乎遍布了定西地区所有中学,主要的英语教学工作是靠我们这些中师生完成的,但我们的待遇却有些“驴头马嘴”——小教工资待遇,每月转正后42元;中教口粮待遇,每月29斤。为什么不都是小教待遇呢?因为小教口粮每月31斤。刚毕业时,男生都吃不饱,还要从家里转粮接济。

不过,相对于工资的压力,最难堪的还是文凭低。我当时分配在乡镇中学,是学校唯一的“高材生”,得到了从校领导到普通老师的普遍重视。即使这样,副校长在上级调查时直接当着我的面说:“不管你的课上得怎样,你的文凭不合格!”一次偶遇陇南师范的同行,聊到陇西师范时说:“陇西师范的牌子还是很亮的,学生普遍都很厉害的!”有人马上插话:“有什么厉害,那是大本科还没来!”其实这些话都是实情,却极大地刺伤了我们的自尊心。有同学毕业5年后参加了高考,考试成绩为当年甘肃省文科第二,后又参加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均被录取,但他并没有去读本科,也没有去读研,他就是为了证明陇西师范英语班的毕业生是能够胜任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可毕竟学历低,工作多出色工资也上不去,难以养家糊口。我们只有奋力去改变。很多同学讲起当时的处境时说:“那时,我决心要把那个小本本换成大本本。”(陇西师范的 *** 书很“微型”,65×90mm,西北师范大学本科 *** 书210×148mm)无奈,没有机会去进修,我们只能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利用各种途径自学,参加各种考试。为了证明自己“合格”,我们“见试就考”,其中就有“甘肃省中学英语教师合格考试”,即使考了一、二名,也没人来证明我们就合格了。我们利用节假日,捧着书本,在校园的角落或田间地头背历史、读文学、学地理,努力弥补中学时由于选理科而落下历史、地理、文学等与文科工作关系紧密的相关知识;我们每天像学生一样朗读、背诵、写作,有的陆续学完了许国璋《英语》后续由俞大絪 主编的5-6册和徐燕谋主编的7-8册;有的同学跟着广播学英语,每天收听陈琳的英语广播讲座,一年四季,一节不落;我们有的参加函授教育,认真听课、备考,从考试中评估自己的水平;我们有的参加自学考试,在没有日语老师、没有日语音像资料的情况下,就只靠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知识拼读平假名和片假名,一点一点啃,一句一句练,靠着不屈的精神攻克了日语,在这所没有围墙的校园里,挑战着当时被认为是最难考的“试”,最终把中师学历更换为本科学历。

我们抱着书本,顶着压力,肩负着教学任务,悲情却倔强地奋力奔跑着。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人需要经历一些考验,需要经历一些痛苦,需要经历一些卑微,所幸我们没有被击垮,伴之而来的是考验后的坚强,痛苦后的成熟,卑微后的成长。我们这些当年“小学有余,中学不足”的中师文凭的英语专业学生,由“战战兢兢”走向中学英语教学的岗位,最终成为各个中学不可或缺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踏实工作作风的中坚力量,在学生及家长心中建立起了该有的威望,受到了同行及领导的肯定与信任。从九十年代开始,我们中有的逐渐进入学校的核心领导层;有的不但能在县城中学站稳脚跟,还进入省城中学,成为行业的骨干;有的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有的获得了甘肃省骨干教师称号;有的获得过省园丁、市园丁奖;有的获得中学正高级职称,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有的进了高校,晋升为教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著书立说;有的担任过市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有的进入银行或政界,成为政界精英,成长为处级干部、副厅级干部,是备受尊重的政界成功人士;有的进入商界,成为商界精英,是身价千万的商业成功人士;有的曾出任加拿大参赞,属于高层次英语人才,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无论做哪一行,我们这些当年的山里娃,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实践自己的梦想。我们用汗水浇灌了事业,用踏实与勤劳谱写了我们的韶华,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建立了自信,赢得了领导、同行,以及相关部门的信任与支持。我们走出了“中师文凭的英语之路”。

现在人们讲,当年的中师生就是现在的985,就是211。可那时的我们很卑微:来自农村,条件艰苦;没考上大学,低人一等;小教资格,在中学任教,遭到嫌弃。多少年来,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悲情,有一种想证明自己的力量,一直推动着我们。

我们从卑微中走来,并没想摘取王者的皇冠,我们只想证明自己,我们只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不是“堵豁豁”的,我们对社会是有用的。

作者简介

麻珍玉,甘肃定西人,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Fullerton 分校访问学者。先后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编著1部;主持并参与完成省级课题5项。业余爱好写作,多篇散文散见于省内外纸质及网络平台。

更多会宁县实验中学视频(会宁一中视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