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鲁迅先生婚姻史(鲁迅先生感情生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鲁迅先生婚姻史(鲁迅先生感情生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鲁迅先生婚姻史(鲁迅先生感情生活)

一提起鲁迅这个名字,我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这些头衔。他之所被很多人熟知,个人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很多作品都入选了中小学教材。像《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祝福》等等。

这两天通过阅读《时光深处 我心优雅》,里面写到了三个女人和鲁迅先生的情感故事。

1原配--朱安

去年读陈忠实的《白鹿原》,鹿兆鹏按照父亲鹿子鸣的愿望娶妻冷氏,作为一名新进的 *** 员,他渴望自由恋爱,反对旧式婚姻。娶妻的第二天,他就为了革命工作离家而去,留着冷氏在家中侍奉双亲。冷氏就一直过着守活寡的生活,最后居然疯掉了。

直到看了鲁迅先生的原配朱安的故事,我相信在旧社会守活寡的女性真不在少数。朱安是鲁迅的母亲指定给他的妻子,他对他没有感情,也深知在旧社会,如果被夫家休掉的女子是很难活下去的,所以他们就一直做着无爱无性的名份无妻。

鲁迅曾对他的好友许寿裳说:“她(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朱安就像一个物品一样的存在于鲁迅先生的生活里,她的主要意义就是替他照顾和陪伴母亲。

2.妻子--许广平

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她让他感受到了一份人世间爱情的味道。

鲁迅给人的印像是呆板的,他当讲师给学生的第一印像是:个头不算高,约莫两寸长的头发,根根直立,仿佛在无声地呐喊着世界的种种不公平。身上的衣服旧得褪了色,打着一个个或方或圆的补丁。他的外貌是不出彩的,但是他一讲课,他的才华是有吸引力的。

1925年许广平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然后这个写信的习惯坚持了十年。到后来鲁迅将这个信件集结编成了《两地书》。这本书几乎是可以当 *** 情小说来读的。从心动时的怦然,到相恋时的飘然,再到婚后的漠然。爱情的一波三折,婚姻的现实残酷,被这160余封信照一照,全都现出了原形。

即便是鲁迅这样呆板乏味的人,一旦进入了恋爱,也有了不一样的状态。听他讲课的学生很多,他对许广平说,决对目不斜视;收到她的来信,他说高兴极了;许广平送给他一个印章,他特地买一盒极好的印泥,来配此章;许广平寄给他一件亲手织的毛背心,他回信:暖暖的,冬天的棉衣可省了;许广平喜欢吃杨桃,他也特意要尝尝;许广平想要两本书,他当即去买,并回信:遵来命,年底面呈;面对周遭的闲言碎语,他坚持将许广平的工作安排在同样,高调回应:我想即同在一样也无妨,偏要同在一校,管他妈的。

可爱情一旦进入婚姻,甜蜜浪漫抵不过一地鸡毛。婚后,他们再也没有一起看过电影,逛过公园。她成了他的保姆,助理,护士,终日的任务就是照顾他和他们的孩子,还有应酬前来拜访的客人。她生活的重心始终都是围绕着他,却让自已低到了尘埃。她完全忘掉了自已,面对丈夫的冷漠、孤寒,不抱怨,不生恨。

鲁迅曾经写过一首《芥子园画谱》赠给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这短短的28个字里,有着对婚姻的体谅,更有对许广平的愧疚。“此中甘苦两心知”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嫁给一个人,究竟值不值,爱过的人永远不会问,不爱的人永远不会懂。

许广平陪伴鲁迅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用她无私的付出温暖了这个男人。

3.知己--马钰

马钰的父亲马幼渔是鲁迅的同事,借着这一层关系,15岁的马钰第一次见到了鲁迅。

15岁的她初见鲁迅的第一印象是“穿灰青长衫,手里拿着烟卷,毡帽破成一丝一丝。”她写的文章,算不上奇思妙想,文字瑰丽。然而,鲁迅很喜欢,他说她写的都是实话,也放他喜欢马钰落笔时的不假思索。他是一个贯于说真话的人,对于同样真实的人,至少有诚恳的认可。

马钰和鲁迅通了七年信,七年里,他待她始终与众不同。每次新书出版,他总要亲自送给她一本。他去马家,常常问起马钰,如果她碰巧在家,他便会和她聊上几句。他提及的女子不多,但在他的日记里,关于她的却有五十多处。

当年,马钰的追求者太多,还曾有一位北大学生为她跳楼自杀。虽然,后来人被救下来,但同学们的骂声随之而起,认为马钰有“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之过,一向低调的马钰,只能公开声明:”我不能禁止人喜爱我,但我有喜爱某人的自由。“

究竟谁是她口中的某人?流言四起,蜚语未止。

1933年, 马钰选择嫁给了杨观保,果断地终结这场沸沸扬扬的桃色绯闻。马钰结婚,没有告诉鲁迅。当鲁迅从别处得知,她已婚的消息。沉吟片刻,只说了一句:”那就不要再送书了。“

”郎才女貌“很容易彼此吸引,如若不能相濡以沫,倒不如相忘于江湖,道一句:”天高海阔,各自珍重。“

更多鲁迅先生婚姻史(鲁迅先生感情生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