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荆州魏占区世家
三国人物大全•曹魏人物五十八•荆州世家大族上7 赞同 · 2 评论文章三国人物大全•曹魏人物五十九•荆州扬州世家大族下11 赞同 · 0 评论文章大量荆州士人随刘备入蜀
武昌郡
阳新县孟氏,本单家寒族。
孟仁,本名孟宗,字恭武,二十四孝之哭竹生笋,本单家寒族。少从南阳名士李肃学,孙皓时为司空,守丞相。宗原籍鄳县,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
宗子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担任庐陵太守。
曾孙孟嘉,字万年,晋穆帝时任征西将军桓温从事中郎、长史。嘉外孙即陶渊明。
《晋书•列传第六十四》:(孟嘉弟)孟陋,字少孤,武昌人也。吴司空孟宗之曾孙也。陋少而贞立,清操绝伦,布衣蔬食,以文籍自娱。简文帝辅政, 命为参军,称疾不起。桓温躬往造焉。或谓温曰:“孟陋高行,学为儒宗,宜引在府,以和鼎味。”温叹曰:“会稽王尚不能屈,非敢拟议也。”陋闻之曰:“桓公正当以我不往故耳。亿兆之人,无官者十居其九,岂皆高士哉!我疾病不堪恭相王之命,非敢为高也。”由是名称益重。博学多通,长于《三礼》。注《论语》,行于世。卒以寿终。
武陵郡,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攻。 光武时移东出,遂得全完,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称高平曰陵,于是名焉。
五溪蛮田氏,汉末有酋豪沙摩柯。
《尚友录》:田强,武陵五溪酋领也。王莽欲赐强铜印,强有子十人,雄勇过人,乃曰:“吾等汉臣,誓不事(王)莽。”以其三子将五万人下屯沅东,各筑一城,烽火相应,田子居上城,王子居中城,仓子居下城。”
《华阳国志》:“(李)骧别攻犍为,断(罗)尚运道,获太守武陵龚恢。”或为巴郡板楯蛮、武陵五溪蛮中龚氏之人。蜀汉有龚谌父子四人为将军、太守。
汉寿潘氏
潘濬,字承明,蜀汉大司马蒋琬表弟,大儒宋忠之徒,为王粲赏识。建安中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以敢按杀贪污的沙羡长而闻名。后刘备任命为荆州治中从事,与关羽不睦。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袭荆州,亲自上门延揽。拜潘濬为辅军中郎将,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孙权称帝后,拜少府,进封刘阳侯,改太常。黄龙三年(231年),授假节击破五溪蛮,在朝刚正不阿,能抑制吕壹,为孙权、群臣敬惮。
子潘翥,字文龙,官骑都尉,代潘濬领兵。子潘秘,娶孙权姐陈氏之女,官至尚书仆射、荆州大公平。潘氏,潘濬之女,嫁吴国建昌侯孙虑。
《晋书•列传第六十》:潘京,字世长,武陵汉寿人也。弱冠,郡辟主簿,太守赵廞甚器之……举秀才,到洛,尚书令乐广,京州人也,共谈累日,深叹其才,谓京曰:“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京感其言, 遂勤学不倦。历巴丘、邵陵、泉陵三令。京明于政术,路不拾遗。迁桂林太守,不就,归家。
零陵郡
泉陵刘氏,声名不显。刘敏与表兄蒋琬随刘备入蜀,为蜀汉左护军、扬威将军,封云亭侯。
烝阳刘氏
《零陵先贤传》:“(刘)巴祖父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刘巴字子初,蜀汉尚书令,与诸葛亮等制《蜀科》。有《刘令君集》。
零陵观氏,楚公族之后。
《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四年)冬十月,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寇桂阳,长沙太守孙坚击斩之。
《左传•哀公十七年》:“观丁父,[若阝]俘也,(楚)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又有观起、观从父子,楚康王时,观起被车裂。后观从助楚平王为王,为卜尹。《汉书•地理志》说:“楚人信巫鬼,重淫祀。”
楚昭王时有大夫观射父。《国语•楚语下》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
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重实上天,黎实下地。’遭世之乱,而莫之能御也。不然,夫天地成而不变,何比之有?”
舂陵熊氏,楚王族之后。
《熊君碑》:“其先盖帝颛顼高阳氏之苗裔……周有天下,成王建国,熊绎封常……亦世载德卅馀代。君高祖父筹,自汝南吴(缺五字)子灵王玄孙,大汉龙兴……
按《熊君碑》:“高祖筹……举乡……拜议郎,南巡郡国,封龙平……”龙平或是乡亭之名。南朝梁置龙平县,即今广西昭平县。在汉零陵郡,灌阳县之南,隋属始安郡。
曾祖熊范,郡督邮、守长。祖父熊师,上计掾。
父熊乔,郡五官掾。
熊君(尚?),汉末零陵曲红长、灌阳长,绥民校尉、骑都尉。
弟熊望,郡功曹、零陵都梁县长。
尚子熊(爯?),州郡征辟。
长沙郡
临湘吴氏,长沙王吴芮之后。
《水经注》:(临湘)县治西北有北津城,县北有吴芮家,广逾六十八丈,登临写目,为廛郭之佳憩也。
《汉书》:“项籍死,上以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吴)芮,徙为长沙王,都临湘。”《汉书•高帝纪》:“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
《汉书》:“子成王(吴)臣嗣。薨,子哀王(吴)回嗣。薨,子共王(吴)右嗣。薨,子靖王(吴)差嗣。孝文后七年薨,无子,国除。初,文王芮,高祖贤之,制诏御史:“长沙王忠,其定著令。”至孝惠、高后时,封芮庶子二人为列侯,传国数世绝。”
吴浅。《汉书•功臣表》:“浅,以父长沙王功封便侯。三十年薨,谥顷。孝文后七年,便共侯(吴)信嗣七年,薨。孝景六年,便侯(吴)广志嗣。便侯(吴)千秋嗣,元鼎五年坐酎金免。元康四年,便顷侯浅元孙长陵上造(吴)长乐,诏复家。”
吴阳。《汉书•功臣表》:“阳,以父长沙王功封沅陵侯,二十五年薨,谥顷。孝文后二年,沅陵顷侯(吴)福嗣十七年,薨。”
吴郢。《汉书•功臣表》:“郢,以长沙柱国封义陵侯,七年薨。”
吴重。《汉书•功臣表》:孝惠四年,义陵侯重嗣十年。高后七年,薨,亡后。
吴纲,魏末为诸葛诞长史。虽吴芮之后,却不知家何郡县。郭颁《世语》云魏黄初末,吴人发芮冢,取木于县,立孙坚庙,见芮尸,容貌衣服并如故,吴平后,预发冢人于寿春,见南蛮校尉吴纲,曰:“君形貌何类长沙王吴芮乎,但君微短耳。”纲瞿然曰:“是先祖也。”自芮卒,至冢发,四百年,至见纲,又四十馀年矣。
东汉末有苍梧太守长沙吴巨,刘表将军。以刘表依靠荆州大族统治,又非名士、大姓不用的性格来看,吴巨或是长沙王后裔?袁绍也是非天下名士、豪族不交,刘备也喜欢与豪强交往,而吴巨、吴硕与袁绍、曹操、刘备皆有旧。
《后汉书》: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后汉书》: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袁)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三国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
《后汉书•党锢列传》:“(何颙)所至皆亲其豪桀,有声荆豫之域。……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是时,党事起,天下多离其难,颙常私入洛阳,从绍计议。其穷困闭厄者,为求援救,以济其患。有被掩捕者,则广设权计,使得逃隐,全免者甚众。”
《三国志•周群传》:“张裕……先主常衔其不逊,……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三国志•三少帝纪》:“齐王讳芳,字兰卿。”《汉书》:召信臣字翁卿。《宋史》:“叶清臣,字道卿。”《宋史》:“俞献卿,字谏臣。”
《献帝起居注》:(王)服曰:“今京师岂有所任乎?”(董)承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腹心办事者。”《三国志•先主传》:“(刘备)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后汉书•董卓传》:“(董)承更与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结谋(议郎宿卫、谏议)。……事泄,(董)承、(王)服、(种)辑、(吴)硕皆为操所诛。”
《英雄记》:“(袁绍)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何颙)、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江表传》:(鲁肃)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刘)备曰:“与苍梧太守吴臣有旧,欲往投之。”《三国志•薛综传》:“(吴)巨武夫轻悍,不为(赖)恭服所取。”
长沙吴简中吴姓人物
州吏吴宜(4-3181),州吏吴军(1-1641),州吏吴某(1-1804)。郡吏吴谢(1-1976),郡吏吴训(户下,2-3618正),錄事主者吴玄(4-1229),军吏吴永(3-3010),县吏吴替(2-5868)。吴邦(1-2057,督军粮都尉移楼船仓书掾吴邦、吏…)。
临湘宜阳里桓氏,世仕州郡。
《长沙耆旧传》:桓龙,迁鲁令。明断朗然,狱无停繫。安贫乐道,内无担石之储,门绝鱼米之馈。清廉训于百里,仁恩洽于所蒞,黎元沾其惠泽,遐迩称其节槩者也。---《北堂书钞》卷七八
桓超,桓胜。《三国志•魏书•桓阶传》注:“阶祖父超,历典州郡。阶父胜,历典州郡,为尚书,著名南方。”
桓阶,魏国尚书令、太常,封安乐乡侯。子桓嘉,尚升迁亭公主,魏乐安太守,孙桓陵仕晋,官至荥阳太守。
阶弟桓纂,魏散骑侍郎,爵关内侯。
阶弟桓彝,在吴为官。《建康实录》:“桓彝字公长,临湘人也,魏尚书令阶之弟也。累迁(吴国)尚书,以正直见杀。”《长沙吴简壹》9143:“(宜阳里)桓彝,年四十五,真吏。”
桓雄。《晋书•桓雄传》:“雄,长沙人也。少仕州郡。谯王承为湘州刺史,命为主簿。王敦之逆,承为敦将魏乂所执,佐吏奔散,雄与西曹韩阶、从事武延并毁服为僮竖,随承向武昌。乂见雄姿貌长者,进退有礼,知非凡人,有畏惮之色,因害之。”
临湘虞氏,自会稽余姚迁,门第较高。晋时虞氏兄弟少仕州郡,为乡党所称,俱好臧否,为中正官。
《长沙耆旧传》曰:虞芝,州命部南阳从事,太守张惠连姻王室,罪名入重,芝依法执案。刺史畏势,召芝,芝曰:"年往志尽,譬如八百钱马,死生同价,且欲立效於明时耳。"遂投传去。
州吏虞钦,见《长沙吴简叁》2957。
虞授(?~279)字承卿,长沙临湘人。少刻苦力学,以擅长《易》学著称于时。《北堂书钞》引《长沙旧部传》:“虞授,字承卿,说易不殆,谚曰:不读经,视虞生。”后事吴主孙皓,官至广州都督。吴天纪三年(279),合浦守将郭马举兵反,袭取广州,虞授遇害。“皓时又科实广州户口,郭马与部曲将何典、王族、吴述、殷兴等因此恐动兵民,合聚人众,攻杀广州(都)督虞授。”
《世说新语》引《虞氏谱》:“球字和琳,会稽余姚人。祖(虞)授,吴广州刺史(都督)。父(虞)基,右军司马。(虞)球仕至黄门侍郎。”
虞悝、虞望。《晋书•列传第五十九》:虞悝,长沙人也。弟虞望,字子都。并有士操,孝悌廉信,为乡党所称,而俱好臧否,以人伦为己任。少仕州郡,兄弟更为治中、别驾。元帝(司马睿)为丞相,招延四方之士, 多辟府掾,时人谓之“百六掾”。望亦被召,耻而不应。谯王司马承临州,知其名,命悝为长史,望为司马,督护诸军。湘东太守郑澹,(王)敦之姊夫也,不顺承旨,遣望讨之。望率众一旅,直入郡斩澹, 以徇四境。及魏乂来攻,望每先登,力战而死。城破,悝复为乂所执,将害之,子弟对之号泣,悝谓曰:“人生有死,阖门为忠义鬼,亦何恨哉!”及王敦平,赠悝襄阳太守,望荥阳太守,遣谒者至墓,祭以少牢。
以此来看,不止吴中豪强,荆州豪强也不怎么亲附司马睿,以被征辟为耻。
长沙王氏,西晋时父子为太守、刺史,其在汉、吴应为世宦之族。
王毅,(西晋)广州刺史,甚得南越之情。
长子王矩,字令式。美姿容,每出游,观者盈路。初为南平太守,豫讨陈恢有功, 迁广州刺史。将赴职,忽见一人持奏谒矩,自云京兆杜灵之。矩问之,答称:“天上京兆,被使召君为主簿。”矩意甚恶之。至州月余卒。
次子王机,字令明,长沙人也。机美姿仪,亻周 傥有度量。陈恢之乱,机年十七,率众击破之。尝慕王澄为人,澄亦雅知之,以为己亚,遂与友善,内综心膂,外为牙爪。寻用为成都内史。永嘉六年王敦以其为交州刺史,建兴三年(315年),王机与杜弘、温邵、刘沈等起兵反叛。不久,陶侃讨伐王机等人,王机败逃病死。
临湘區氏,荆州土著,世仕州郡。
即瓯、欧姓,汉时见长沙、日南等地,长沙吴简中區姓为州、郡、县官吏者众多,遍布长沙及旁郡,加民众见载有数百人。今多见于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和越南,或是瓯越后裔,又或源于百越首领名称?
区回。《湖广通志》:屈原以五日,沉汨罗,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江流而祭之。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昼,见一士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见祭,恒为蛟龙所窃。今可以楝叶作裹,其上以綵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畏也。”区从其言。今五日,江滨粽累累不绝也。《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言,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是汨罗之遗风也。
《三国志•孙坚传》:“时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众万馀人,攻围城邑,乃以坚为长沙太守。到郡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周朝、郭石亦帅徒众起於零、桂,与星相应。遂越境寻讨,三郡肃然。” 《朱治传》:“中平五年,拜司马,(朱治)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
区景。“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三国志·士燮传》。《资治通鉴》:“津好鬼神事,常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为其将区景所杀。”《水经注·卷三十七·泿水注》引王氏《交广春秋》:“(吴)巨有都督区景,勇略与巨同, 士为用。”
区祉,东汉时零陵重安人,字景贤。汉灵帝时担任曲红长。当时的桂阳太守周憬开通水道,民得其便。区祉便与周憬的故吏等人在泷上立碑来表彰他的功绩。见《隶释》。《万姓统谱》:“祉,字景贤,零陵人。熹平中为曲江长。”
其他區姓人物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徼外蛮夷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吏”。《晋书•四夷传》:“林邑国本汉象林县,马援铸铜柱处也,去南海三千里。后汉时,功曹区姓有子曰连,杀令自立为王,其后王嗣绝,外孙范雄代立其国,太康中始来贡。”
《水经·温水注》:“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九年,交州与林邑于湾大战,初失区栗。林邑建国,起自汉末。初平之乱,象林功曹姓区(区怜),有子名逵,攻其县杀令,自号为王。”
区山。《晋书•周处传》:“(周)玘密欲讨冰,潜结前南平内史王矩,共推吴兴太守顾秘都督扬州九郡军事,及江东人士同起义兵,斩(石)冰所置吴兴太守区山及诸长史。”
区金。《广东通志》:金,字南贵,南海人。宋孝建末客揭阳,齐武帝在潜,兴师征豫章贼,金为首领,从大将往平之。至金陵,事齐,高帝及受禅,用金为右武卫校尉,累擢琛州刺史。
区颖。《万姓统谱》:金子颖,宁州刺史。
区伯虎。《万姓统谱》:金孙伯虎,折节读书,官至新州刺史。
长沙吴简區姓人物
都尉區弈(7-2045),郡吏區颐(壹3888),郡吏區邯(2-284),郡吏區香(3-4437),區规年二十二,真吏(8962)。區规年二十二,真吏(1-8962)。剛佐刘阳區文。
临湘侯国丞區让(4-1230),县贼曹史區汉(4-5443)。區胄,州中仓吏(壹6532)。區平,临湘县言案吏。仓曹史區三(壹2441)。吏區业(2-7300),左仓曹史區衍(7-4197)、部曲田曹史區监(7-4459),烝京
乾鍛佐安成區成,剛佐刘阳區文,模师醴陵區某。安成、刘阳、醴陵、临湘皆有區姓,因此區星能聚众万余人。
贼黄勋(2-4316)、叛吏區苏(3-6869)
临湘利氏,稀姓,世仕州郡,吴简中多人见载。
利焉,郡屯田掾(长沙吴简壹1147)。“…其三斛五斗郡屯田掾利焉,黄龙…”。
宜阳里:利豫,年三十四,真吏(壹5387)。书史利览(3-2541)。书史利胜(4-4138),中贼曹史利司(7-4376)。
临湘刘氏
都尉刘望。“集钱合四万给常從都尉刘望……及所吏师”(3-7383)
刘桓年四十九,真吏(1-928)。刘艳年二十四,真吏(1-9065)。刘温年四十三,真吏(1-9142)。郡吏刘文(4-3124),郡吏刘义(4-1175),县丞刘翌(7-3136),主薄刘恒(4-4850),钱事主者掾史刘恒(4-1263),主库掾刘翰(4-5431)。军吏刘岑。
劝农掾區光劝农掾刘平(2-8883)。县吏刘曼(1-7980)。刘侯(3-7088)。右太仓曹都典典事刘旦(7-2036)。
临湘黄氏,仕郡县。
州吏黄东(壹2090)。郡吏黄蒍年十三(壹8494)。郡吏黄士(年十二,或是因功荫补,又或父母早亡而承担吏役为给吏),郡吏黄养(4-1175)。黄阿年八十一,真吏。郡吏黄车(2-6493),郡吏黄坏(2-8386)。黄高年二十五,真吏(1-9146)。
黄松,屯田司马(壹1527)。监盐司马黄升(壹2086、2356)。监运掾黄义(壹2368)。监运掾黄礼。
黄讳,临湘仓掾吏(见壹316号及4-5006等多处竹简)。某“丘大男黄枚付仓吏黄讳受”。
县吏黄秉(壹2770),黄阶(1323,负责军粮交付民众转运州中仓),曹史黄高(6538)黄阿(1873)、黄明(1958)。军吏黄仓(3-1682),黄明(3-1968),乡吏黄欣(2-3167)、乡吏黄原(5005)
乾鍛佐临湘黄囊,钱佐建宁黄取(6604),别佐吴昌黄启。鑢佐下隽黄丁。镰师、佐,临湘黄仕。觚慰佐临湘黄睾。
临湘潘氏。长沙潘姓众多,零陵又有潘濬。楚公族中有潘,为楚人后裔的可能性很大。
《史记•魏世家》:“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按《史记•楚世家》:“成王四十六年(前626年)有潘崇,庄王十七年(前597年,大夫)潘尪,其后有潘子、潘子臣。”楚穆王封师傅潘崇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潘尪之子潘党,为楚大夫,有力善射,与养由基齐名。
州吏潘塑,潘钉(2-1552)。郡吏番慎(3-6609),郡吏潘靖(7-1438)。番霸年二十二,真吏(1-9007)。
潘明(1-3057),左尉潘嘗(3-4884),兵曹掾潘棟。潘慮,临湘仓史(见1-54、74号及多处竹简)潘有(珛),主库吏(1-1071、1975)潘嘉(1-1973)“临湘言部吏潘嘉督责三年…”。
潘羜,临湘言部吏,收责食地(封国食邑)僦钱(壹4345)。曹史潘迪(1-6707),史潘岱
军吏潘圭(1-1588),民潘贤(1-2881)。临湘言部吏潘嘉(3-1973)、兵曹言部吏潘易、市吏潘羜(3-2579)。监运吏潘喜。
县吏潘棟(2-1908),潘端(3-1926),县钱事主者掾史潘典(4-1263),县吏潘勇、潘政(7-1495)、潘巡、番昌、番春。錄事掾番琬(2-7239)。新吏番章(8125)。
临湘郑氏
郑循,州佃吏(1-1129)。郑修,州佃吏(1-6378)。郑黑,三州仓吏(1-369号及多处)。部司马郑陵僦钱月五百(1-4461)。郑冧,三州仓故吏(1-1878)。
郑郎,县吏(壹173正面)。郑婴,户上品(1-1226正面)。曹史郑易(1-3489)。郑暹(1-1783)县錄事主者郑慎(4-1297、4-1373)
临湘陈氏
都尉或外地调来,备考。都尉陈勑(1-3085),都尉陈平(7-1493)。都尉陈某。“领督军粮都尉陈…所贾生口四万九百九十”(买卖人口,4-1216)。永新尉陈崇(4-3664)。
州吏陈放(1-3420)、州吏陈颜(1-4514),州吏陈息(4-3575),州吏陈胄(7-5793)。陈颜年五十六,真吏(1-9156)。
县吏陈通(3176),县吏陈慎(1-2507),…陈仲、书史蔡觜等运诸集所,嘉禾三年…(1-1157)吏,陈东(3-1029)。监运兵曹陈谦。主记史陈嗣(4-4305、4352)。錄事掾陈旷。陈息(4-983)
临湘五(伍)氏,楚公族有伍(子胥)。
五训(1-7980),尚书吏伍睾,年五十(1-8121),乡吏五训,典田掾五陵(1-5589)。五陵,年五十六,给县吏,复(1-9435),鑢佐浏阳五累。郎吏五丰(2-1448),鑢师吴昌五(口畐)。
临湘烝氏
州吏烝谓(4-2577),州吏烝牛(4-3763),郡司马烝余。
领主薄烝若(2-7231)。县吏烝斌(7462)仓曹史烝堂(2039)县吏烝斌(壹7462)。
烝斌,书佐(1946)。新吏烝勉(2103),烝昭(1793),模乡典田掾烝若(2685),烝靖年二十九(5482),右仓曹史烝堂(3-4612)。
待事史烝谷(3-4949),仓曹掾烝循(2-6986),书佐烝志(2-7195),军吏烝昭,吏烝谢(2-6652),县虞曹史烝循(7-1355),县吏烝京。
闘氏,稀姓,又称为鬬、斗,楚国公族,不知家荆州何郡县。
芈姓楚国之公族,出自楚若敖熊仪之幼子,令尹斗伯比。伯比之子斗谷于菟(子文)、斗子玉皆为令尹,一子斗子良为司马。子良之子斗越(子椒)又为令尹。
闘檤(doudao),或是长沙或汉中东之钖县、上庸人?“李嵩被督军粮都尉嘉禾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癸未…给讨寇将军闘檤(上道下木)所督军将”。《长沙吴简贰》-3836。
楚国王族为熊氏,又有斗氏、泊氏、成氏、屈氏、劳(蘧)氏、熊氏(非王族庶支)、阳氏、申叔氏、申氏,伍氏、潘氏、沈氏,观氏等公族。
汉时冯翊栎阳有景丹一族(徙豪强三辅),益州梓潼有景云、景毅一族。汉末零陵有观鹄曾起兵。零陵舂陵有熊君一族。吴时豫章南昌附近有熊循、熊睦、熊远等。又西湖有景养。汉末屈晃父子从汝南迁临海郡章安,又《长沙吴简》中有景、屈、斗、伍、潘氏人物。由此可见汉晋之时,楚国公族、封君后裔还有很大势力,为地方人口大族,只是为二千石者少,知名度不高。
《长沙吴简》中临湘人口大姓:
區、潘、烝、黄、郑、谢、吴、五、雷、唐、张、胡、文、毛、刘,蔡、何、王、朱等。
《长沙吴简》中发现的临湘或他县稀姓:
睾、乘、宙、棋、業、敉、掶、忩、粻、蓴、蔦、給、繼、這、誦。
谷、监、昆、烝、盖、利、區、扶、英、挭、母、俱、崇、鄒、谓、(艹准)、蒪、勇。
景、屈、吉、姬、巨、盖、壬、劝、祈、如、沙、诵、水、盛、蒴、审、尾、先、信、言、焉、原、由、慇、濯、支、治、宗、椁、(上人下朔)、逢、巨、汜、妻、供、仓、树、君、宫、光、棋、闘、后、护等。
哀、睾、匡、刲、诉、羊、业、仪、依、元、員、沅、泽、松、(米隹),(力累),(艹忩),度、(扌周)、鹿、春、军、连、贵、耀、乘、(钅吴)等
帛、诚、福、恭、祭、菊、菅、南、烏,矇,楳、俗、筭、條,绹、象、襄、蕈,雍,釗,這,爰、直、姃、载、缯、(纟呈),啓,晳,(水賈),(月怠),(訁吕),(訁丈)、况、問、潭、湋等
临湘谷氏
谷汉,郡吏、三州仓吏(见44号竹简及多支竹简释文)。“嘉禾六年十一月六日上和丘(民)谢義付三州仓吏谷汉受中……”
“郡吏谷汉兄子…年二十九,嘉禾三年二月十九日叛走。”
州吏谷前(年25,2-7097)。郡吏谷能(1-6515),郡吏谷游(3-4889),仓曹掾谷永(7-1993)。县吏谷水(2-3829),县吏谷耒(3-2703),军吏谷幼(2-2397)。
桂阳郡
耒阳谷氏,世二千石。
《吴九真太守谷府君碑》,右谷朗者,事吴,为九真太守。碑无书撰人名氏,其序云:“府君讳(谷)朗,字义先,桂阳耒阳人。
(东汉)豫章府君之曾孙,公府君之孙,郎中君之子也。其先出自颛顼,益为舜虞,赐姓嬴氏。至于扉子,封于秦谷,因而氏焉。
(谷朗)弱冠仕郡,历右职,守阳安长,淑问宣流,遂升王府,除郎中、尚书令史、郡中正,迁长沙浏阳令。播渥惠以育物,垂仁恩以布化。莅政未期,徵拜立忠都尉、尚书郎,靖密枢机,名冠众僚。迁部广州督军校尉,正身率下,不畏强御。流清荡浊,万里肃齐。功成辤退,拜五官郎中,迁大中正。……迁九真太守……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寝疾而卒。”
谷俭, 字士风,东晋桂阳郡耒阳人,九真太守谷朗族裔。少时寒苦自立,博涉经史,学识丰富。东晋元帝时(317~323),湘州刺史甘卓举为秀才,官至中郎。因耻炫耀取达,不久即弃官归隐,以徜徉山水吟咏为务。著有《谷俭集》,已佚。
南昌太守谷所碑,按《天下碑录》:“在耒阳县东北。”
谷昕墓碑,按《舆地碑目》:“在莱(耒)阳县,咸康五年。”
耒阳罗氏,世二千石。
《桂阳先贤画赞•罗陵》:耒阳罗陵,果而好义。汲郡府君为州章,陵被掠拷,惨加五毒,受刀截舌,以著盘中,献之廷尉。群公义之,事得清理。--《太平御览》卷421。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罗含)曾祖(罗)彦,临海太守。
祖父罗仁,光禄大夫。又罗含配秦氏、田氏、李氏,生七子,见家谱与耒阳党政官网。
父(罗)绥,荥阳太守。《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罗含父尝宰新淦,新淦人杨羡后为含州将,引含为主簿,含傲然不顾,羡招致不已, 辞不获而就焉。及羡去职,含送之到县。新淦人以含旧宰之子,咸致赂遗,含难违 而受之。及归,悉封置而去。由是远近推服焉。”
罗含,字君章,桂阳耒阳人也。刺史庾亮以为部江夏从事,桓温临州,补征西参军。温尝与僚属宴会,含后至。温问众坐曰:“此何如人?”或曰:“可谓荆楚之材。” 温曰:“此自江左之秀,岂惟荆楚而已。”征为尚书郎,迁宜都太守。及温封南郡公,引为郎中令,累迁侍中,转廷尉、长沙相。初,含在官舍, 有一白雀妻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所著文章行于世。著有《湘中记》三卷、《菊兰集》、《更生论》、《答孙安国书》等书。
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四年(369)十一月十三日,罗含逝世于故里,享年77岁,葬县南四十里五雷仙。或云有七子:处端、处严、处正、贵衡、贵春、贵传、贵海。于西湖塘小洲立庙,为历代乡贡首崇,礼文庙外,春秋二祭,“邑侯亲往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