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11吨 *** (查获12吨 *** ),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11吨 *** (查获12吨 *** )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1吨 *** (查获12吨 *** )

1989年,从武警部队退役的他,转业到本地市法院担任法警工作。在职期间,他曾多次获得表彰,被认为前途似锦。然而几年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震惊世界的大毒枭。他凭借自己在化学方面的天赋,自创制作 *** 工艺,一年多时间制毒31吨,狂赚3100万,就连大毒枭墨西哥古斯曼也自叹不如。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31吨 *** 几乎都是他逃亡期间指挥制造的,即便暴露后,他依旧能够在警方眼皮子底下从容脱逃,悠闲的骑着自行车逃离现场。潜伏广西时,他还大搞投资,曾因惩恶扬善抓小偷上了《桂林晚报》。

被抓后他还在一直追问:“你们(警方)是怎么抓捕到我的?”

对于制毒他大言不惭:“我的 *** 不给国内人消费,只给国外人消费,他们曾用 *** 打开中国国门,我现在用 *** 打开他们的国门!”

这个90年代中国第一大毒枭是谁?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从法警沦为毒枭的?最后又是如何被抓捕的呢?关于他戏剧性的人生,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曾经也是一名执法人员

1965年,刘招华出生于福建福安市赛岐镇的一户普通家庭。他自幼聪明伶俐,小时候在街坊邻居眼里是一个乖巧懂事、爱好学习的三好学生。读书时,特别是在化学方面,刘招华有着过人的天赋,中学的他还曾拿过福建省化学竞赛二等奖。

在村里人看来,以后这孩子肯定会有出息的。但是天不遂人愿,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到高中时,家里便供应不起他上学的费用。17岁的刘招华选择了辍学,之后跟着亲戚去了一家修理厂当学徒。

那时候地方很盛行参军,人们把当兵看作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特别是在一些小村镇。在修理厂当学徒的刘招华,欣然地选择参军这条路。他凭借自己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聪明的头脑被征入伍,之后成为了福州市边防支队的一名武警。

在部队,刘招华再次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智慧获得了提干的机会,此后出任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正排职助理员,不久后升任为派出所正排职干事。

逐步晋升的刘招华,心里的欲望也随之攀升。本就受过穷苦的他,开始有了贪欲。在职期间他曾代理过司务长,因公徇私贪污了145.15元。虽说数额不大,但可见其日渐膨胀的欲望,已经让他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行动。

因此事,他被记过处分以及严重警告,并在一年后退出现役,转业到了地方上,成为福安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

正是这次转业给他带来了人生转折。在担任法警期间,刘招华依旧表现很好,还立下过“三等功”,被评为法院的“先进工作者”。法院的同事在后来的采访中感叹道:

“如果他当时留在法院工作,前途不可 *** !”

然而刘招华的野心也越发膨胀,他并不满足眼前的这一切。90年代初,上面看中了刘招华的聪明才干,把他抽调到 *** 招商引资部门。刘招华在那做得顺风顺水,因为工作缘故,他巴结了不少领导,结识了不少外商。这也为他之后投资办制毒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刘招华凭借招商引资的工作之便,捞取了大量油水。富起来的他辞去了法警的职务,通过此前工作积累起的人脉和资源,干起了走私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但此后国家对于企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强调企业规范化经营,刘招华的走私经营首当其冲被打击。就在他对未来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朋友和他提起了 *** 的事情。早已被金钱蒙蔽双眼的刘招华,毅然选择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曾几何时,作为一名法警,残存的那一点正义感已经完全丢失。但是 *** 并非你想做就能做的,摆在刘招华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 从何而来?

制毒之路

国家向来对于 *** 的管制极为严苛,当时刘招华的朋友所提及的就是 *** 。根据传统制造 *** 的方式来说,不可或缺的原料就是麻黄素。而当时麻黄素是国家严加控制的,如此一来,贩卖 *** 的第一步,制造 *** 就是极其困难的。

然而,在喜欢搞化学研究的刘招华看来,这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事情。为此他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在经过反复的试验后,琢磨出了一套不需要麻黄素制造 *** 的工艺。但是在结晶这一步工艺时,出了一点问题。

于是在1996年,一个好学青年男子不远万里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找到了当时一名退休的化学教授。而这个好学青年就是刘招华,他对教授说道:“我们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减肥药,但目前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将苯丙酮合成甲基 *** ?”

紧接着他又补充道:“我现在对合成中的其他流程都很清楚,就是在结晶这个环节上一直存在问题,所以才来请教教授您的。”

老教授看着眼前这个男子如此谦逊好学,便也没有过多怀疑。他立马就去查阅了相关资料,在确定甲基 *** 确为制作减肥药的一种成分后,便教会了刘招华结晶工艺。

而教授所不知的是,这个结晶工艺是刘招华 *** 制造流程中关键的一步。解决了这个难题,刘招华就可以在避开使用麻黄素的前提下,完成 *** 的制作。有着独此一份制造 *** 的技术,这也是他之后能成为五大毒枭之首的重要原因。

回到福建的刘招华,在赛岐镇开办了自己第一家 *** 制造工厂。在化学方面极具天赋的他,在经过多番钻研和试验下,成功掌握了整个 *** 制造工艺,并且纯度、品相都极佳。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便完成了15公斤 *** 的量产。

起初刘招华还对下面的 *** 渠道表示:“我制造的 *** ,绝对不要在国内贩卖!”

然而 *** 份子又怎会管 *** 散落到何地,只要能销售出去赚到钱就可以了。刘招华制造的 *** 在福建其他地方出现,很快就引起了缉毒部门的注意,福建等地流传的 *** 很快就被缉毒警察发现,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刘招华的制毒厂。

这起 *** 查获案,引起了缉毒警方的重视,其中不仅仅是因为查获了10多公斤的 *** ,更因为制作 *** 的工艺。因为在缉毒警方以往的经验看来,所有 *** 的制作都离不开麻黄素,但在刘招华的工厂里,却发现他采用的是一种很普通的化学合成技术来制作 *** 。据警方透露,这个技术全世界只有刘招华一个人掌握,刘招华无疑成为了缉毒工作中的重大威胁。

可在查获制毒厂前,刘招华就敏锐地得到风声,随即将剩余的 *** 销毁然后逃窜。至此,他在警方的视野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而真正让刘招华这个大毒枭臭名远扬的是两年后的11.4大案,缉毒警察查获了12.36吨 *** ,这样的制造量相当于1998年全世界毒贩的 *** 制造量,震惊了全世界。

大毒枭落网记

自刘招华在赛岐镇的制毒厂被查获后,刘招华 *** 到了三亚。在这里他隐姓埋名,为了掩人耳目,还在这里结了婚,并生下一个孩子,过了一段平淡的日子。

但是如果甘于平淡,就不是刘招华了。不甘平凡的他,在1998年的时候潜入到广东普宁市。这个地方地处闽粤边界,文化习俗都和福建相近,而且是当时 *** 的聚集地。在这里,刘招华结识了另一个叫陈炳锡的毒枭,两人一个出技术,一个出钱,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很快他们在普宁地区开办了第二家 *** 厂。明面上陈炳锡是普宁当地的服装厂老板,而且她为人低调,经常做捐赠的善事,完全是一个正经商人的身份。在这样身份的保护下,刘招华基本没在普宁留下任何痕迹。而他的制毒工艺也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量产的工艺。

但是由于 *** 的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出腐蚀性很强的污水。两人的制毒厂在生产了一个月后,大量污水排到附近村民的鱼塘里,将鱼全部毒死了,引起了村民的不满。之后村民将他们告到了 *** 部门,刘招华和陈炳锡两人见状不妙,逃亡到了银川。

两人依旧贼心不死,在银川选了一个僻静的厂房,开始制毒。就是在这里,刘招华从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毒枭,一跃成为了震惊世界的大毒枭。因为在1999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和陈炳锡带着4名工人,运用着他那套新技术,在这个偏僻的小厂房里生产出了高达12.36吨 *** 。

据统计,如果将其全部销往美国,价值可达60多亿美元,其危害力之惊人可想而知。此后大部分 *** 被运往广东等地销售,而这次的 *** 暴露还得感谢另一个毒枭谭晓林,如果不是他,这么一大批 *** 流入市场,其后果可想而知。

谭晓林早年在云南边境打工时,结识了 *** 的大毒枭杨国栋,后娶了杨国栋的女儿,成为了金三角地区新崛起的大毒枭。随着我国对于打击 *** 的力度不断加强,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开始立案查处谭晓林跨境 *** 集团。

在经过为期近4个月时间的跟踪和调查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11·4案。

11月4日,警方在广州一处仓库中缴获了108.85公斤的 *** ,并且意外发现了装满高纯度 *** 的纸箱。在经过盘点后,竟有554个纸箱,民警单搬这些箱子就花了一天时间, *** 总量高达11.08吨。这个场面,就连在场的缉毒老警察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感叹道:“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 *** !”

警方很快调查得知,指挥制造这批 *** 的人,就是销声匿迹了近两年的刘招华。此后公安部门对刘招华发布了通缉令,当时警方就得到了线报,刘招华就住在广州某酒店的818号房。

警方迅速带人秘密前往,在电梯里抓捕的民警正好和刘招华碰了个正着。当时刘招华也察觉到了异样,于是在7楼提前下了电梯。为了确认具体情况,他冒险从楼道偷偷上到8楼查看,发现自己的房间被打开了,确定自己的信息已经暴露。于是转身从楼梯间下楼,慢悠悠地骑上自行车离开了酒店。

相信不少人对此深有疑问,为何在电梯里碰见还让刘招华跑了?原因是当时刘招华体型发福,样貌与照片上的他出入很大,加之广州这边的警察,也并不认识刘招华本人,所以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男子就是刘招华。而刘招华本人心理素质强大,没有表现出慌乱,这才让他从眼皮底下逃跑了。

再次逃亡成功的刘招华,辗转来到青岛,选择蛰伏在一套民房里开了一间彩票馆。在这里沉寂了半年多,刘招华又 *** 来到了广西桂林,化名为“李森青”,以投资商的身份在当地进行活动。在这里他创办了桂林市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利用先前 *** 所得到的数千万资本,在当地做起了种植红豆杉的项目。

他和一般的通缉犯不同,他做事高调,而且频频抛头露面,一次还因与入室毛贼周旋事迹登上了《桂林晚报》,成为当地人饭后美谈,甚至之后还成为了桂林市一些官员的座上宾。

此时刘招华正在桂林大肆折腾,在桂林当地把红豆杉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以600万现金租下了临桂县西面的林场70年种植经营权,此后还扬言在林区建立厂区,要投入1.3亿人民币。

之后他又放下豪言,要在临桂县的两江镇投资8000多万,建立一个洋葱素加工项目。但所有的这些项目,最终都成为了刘招华另一个敛财的手段。他的那些承诺不仅没有兑现,而且坑骗了不少当地村民。因为他在桂林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只有两个:

一是漂白自己的身份,笼络当地官员,树立正经商人的形象;

二是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老本行,一直在找机会重操旧业。

关于他在桂林的神秘别墅,也别有一番天地。刘招华和另一任妻子李晓青,住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花园别墅区 185号别墅里。这栋别墅处于别墅区最深处,屋后留有矮墙,可只身翻过,显然这是刘招华给自己留的后路。

据侦察人员表示,刘招华所住的别墅的一层有个洞,非常隐蔽,其实就是一个地道,可直接通往江边,江边还挺有一艘快艇。如果利用这个地道,刘招华可以在短短4分钟之内完成整个逃脱过程。可见刘招华的警惕性之高,这也是为何他能悄无声息的完成八年 *** 的原因之一。

2004年,公安部门对刘招华发起了全国通缉令后,各地警方也纷纷响应,掀起了一股“抓捕刘招华、追加悬赏的”热潮。此时化名为“李森青”的刘招华,在外面得知了通缉自己的新闻,害怕身份暴露,他甚至连家都没回,就躲进了桂林市一处偏僻的山洞。

仓皇之下,刘招华只用身上仅带的几百块现金,买了一些方便面、饼干之类的,就在山洞躲避了近一个月。此时广西警方加大追捕力度,并追加赏金,后得到消息,来到刘招华住过的山洞实施抓捕,却又一次扑了空。只发现一地残留的垃圾,以及洞口上留下的“李森青到此一游”的字眼,刘招华再一次逃出生天。

原来刘招华当时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在警察赶到之前,他千方百计的奔赴广州。身无分文的他,将自己18万块买的劳力士,以2万多块卖掉,并在春节期间,准备躲藏回自己的老家福安市,让妻子精心选择一处容易逃跑的住房,作为自己的藏身之地。

刘招华自以为这次也可以安枕无忧,没曾想当时警方早已在各地铺下了天罗地网。来到老家的刘招华,看到随处可见的通缉令,他只能每天都待在出租屋内。虽然刘招华知道此处不安全,但此时自己已是山穷水尽。为了能尽快离开逃往菲律宾,他只得让妻子到宁德霞浦打工,积攒 *** 费用。

不料这一举动引起了福建警方的怀疑,禁毒总队政委谢震宇回忆道:“当时我们发现刘招华的妻子出现了宁德霞浦,觉得刘招华很可能回来了。有一句古话叫最危险的地方有可能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觉得刘招华很可能这么做!”

警方派人跟踪刘招华妻子,果不其然,在出租屋内发现了刘招华的踪迹。2005年3月5日凌晨4点,在所有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60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务人员摸进了那条胡同,来到胡同最深处的一扇铁门处,并将这一栋楼团团包围。

武警人员破除了门锁,悄悄摸到二楼,迅速控制了在卧室的男子,呵斥道:“把头抬起来!你是不是刘招华?”

刘招华知道自己的报应到了,便回答道:“肯定是,这还用讲!”至此,在外逃亡8年的大毒枭刘招华落网,同时被抓捕的还有他的妻子,以及其他几名同伙,那一天正是刘招华40岁的生日。

审讯时,民警问他:“你是否也想过自己会有今天的下场?”

刘招华说:“肯定想到了,自己在做这一天的时候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但是刘招华对于自己被抓表示怀疑,他一直追问:“你们是怎么抓到我的?”

而回应他的只有死刑判决的通知书。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招华这样从一名执法干警,因利欲熏心,一步步沦为毒枭。将自己的欲望,建立在无数人家破人亡的悲剧之上,无疑令人深恶痛绝。另外从他身上,也可见一个有文化的罪犯破坏力之大。无论何时何地,法律道德始终都是我们需要坚持的底线!

更多11吨 *** (查获12吨 *** )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