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去年的鞋王(一代鞋王宣告破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去年的鞋王(一代鞋王宣告破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去年的鞋王(一代鞋王宣告破产)

郑秀康

2022年4月20日,「一代鞋王」,康奈集团创始人郑秀康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6岁。

因家境困难,郑秀康16岁就辍学进了机械厂工作,33岁开始学做皮鞋,1980年下海创业。创业40余年来,康奈集团在郑秀康的带领下,坚持打造中国最优秀的制鞋企业,成为中国皮鞋行业的排头兵,也是中国高端皮鞋制造的主要企业之一,实现了中国鞋业从产品制造向产品创造的跨越。作为温州第一代鞋企老板,郑秀康见证了温州制鞋业的发展历程。

在2004年度风云浙商颁奖典礼上,评选组委会曾给予了郑秀康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中国鞋王」,曾在国家领导人面前说自己是一头「狼」。在中国鞋业频遭国际贸易壁垒时,他把自己的品牌打入了雅典奥运会,又借座人民大会堂,与全球鞋业权威标准制订机构全面合作,开辟了中国产品破除西方技术壁垒的「第四通道」。

1

1947年,郑秀康出生于浙江温州,16岁时便进入温州通用机械厂工作。在一次演讲中,郑秀康回忆说:我一向很自信,什么事情一旦自己想做,就一定能做好。我16岁刚进厂时,想干技术工种,厂长很绝,考我们几个新来的种青菜。那几个同事顶着太阳就去种,而我先去请教农民,学到了窍门,傍晚才去种菜、浇水,后来只有我种的青菜活了。因为,大中午种菜,浇水的时候太阳很毒,会把青菜烧死的。最后,我如愿干上技术工种。

由于表现突出,工作十几年后,郑秀康终于当上了温州通用机械厂副厂长。据郑秀康描述:当时我每月工资51元,全厂400多人当中最高,可多年来一家人生计依旧艰难,妻子体弱多病,儿女年岁很小,一家人挤在狭小的租来的屋子,一切费用就靠我每月50多块钱的工资,常常入不敷出。为了增加点收入,让家里人生活过好一点,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做了一个后来看来算是我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决定——学做皮鞋。

1979年,温州商品经济大潮初起,手工制鞋是当时的热门。郑秀康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白天上班,晚上做鞋,卖后可以贴补家用。于是,他开始软磨硬泡,跟一个比自己年轻6岁的师傅学做皮鞋。

郑秀康表示:当时师傅说,要学会全套制鞋技术至少需要3年,而我40天就学会了。意外的是,师傅的鞋子卖14元一双,我能卖16元,还是现金。2元钱的窍门,在于我学机械出身,最看重技术标准。我把自己搞了十几年的标准化生产的经验用到制鞋上,甚至还自制了一些标准化的制鞋部件。比如,对于皮革的薄厚、钉子的位置、缝线的间距,做鞋师傅靠目测、经验,而我用卡尺。同样是39码的鞋子,尽管是手工制作,但绝对丝毫不差。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制作出来的鞋子看着舒服,穿着舒适。

由于做出来的鞋又快又好,拿到市场上去卖,价格居然比一些师傅做的还高,令郑秀康当时很得意。于是在1980年,郑秀康做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温州通用机械厂副厂长职务,下海创办「红象皮鞋作坊」,即康奈集团前身。

在一次采访中,郑秀康讲到:当时的「红象」还小的不足以被称为企业,温州早期的工厂基本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只需一笔不大的资金就能运作。但就是这笔资金,让我尝到了人生创业的第一个苦头。我变卖了家里的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甚至衣服,能卖的都卖了,可钱还是凑不齐。后来那段借钱的经历,如今依然深深印刻在我脑海里,每每想起,都不由得唏嘘一番。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开口借钱,向邻居婆婆借500元。婆婆人很好。可是婆婆的女儿怕我亏本还不上钱,就和妈妈吵了起来。还记得婆婆当时对自己的女儿说,「我从小看着秀康长大,知道他的为人,相信他一定能够成功的。」听着母女俩的对话,我的眼眶有些湿润,心里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成功。

2

经过五年的发展,到1985年时,郑秀康的工厂已经拥有50余名员工,达到了当时温州民营鞋企的中等规模。同年,郑秀康发明了中国第一只塑料鞋跟,用其代替木头鞋跟,为制鞋行业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的一天,郑秀康从温州市工商局获悉了国家政策允许个体户办厂的消息后,立即注册了「鸿盛」皮鞋皮件厂和「鸿盛」商标。企业更名后,鸿盛皮鞋很快进入了杭州、上海的市场。

然而没过多久,一场厄运降临到整个温州鞋业头上。1987年,由于无序竞争,导致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劣质鞋事件,此后全国的大中城市拒绝销售温州鞋,各大商场相继将温州鞋扫地出门,温州鞋没人再敢说是温州制造。

据郑秀康回忆: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记得当时上海华联商厦鞋帽部经理对我说,「不是你的鞋不好,而是你的鞋出身不好,只要换成上海牌就可以重新上柜了」。一开始,我接受了这个建议,我的鞋子好,上海的牌子好,上柜以后,特别好卖,商场经理非常高兴。鞋虽然好卖了,但我心头却感到纠结,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温州鞋品牌重新响起来。

此后,郑秀康花了18个月南下北上、四处取经。最后在世界鞋业王国意大利,看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最精湛的制造工艺和最时尚的皮鞋款式。他一下子豁然开朗,认为自己找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我暗暗做了决定—定要创出属于中国的世界品牌。」

1989年,为重振温州鞋业声誉,从意大利回国后,郑秀康将企业更名为长城鞋业有限公司。他心想:要修筑质量的长城,筑信誉的长城,只有这样,才能挽回消费者对温州鞋的看法。紧接着,郑秀康筹集了120万元搞技改,建成温州鞋企第一条绷帮生产流水线,开机械化制鞋之先河。

在机械化制鞋工艺和技术获得成功后,郑秀康决心在品牌和产品档次提升两个方面发力。

1992年,郑秀康正式启动品牌战略,注册了以昂首挺胸的人头像为标识的「康奈」商标。寓意:健康发展,其奈我何;埋下头认真做事,抬起头诚信做人。

郑秀康说,「我一直认为做品牌和做人一样要诚信,‘品牌’是由‘品’和‘牌’组成的。你的产品款式好、质量好,消费者的口碑才会好,市场才能做大,牌子才能百年不倒嘛。」

1993年,郑秀康决定研发欧版高档皮鞋,产品面市后,震惊了整个中国鞋业界。在当时,上海名牌男皮鞋零售价100元,他研发的「大利莱」系列皮鞋零售价则达到了400元以上,而且供不应求,销售商天天拿着钱排队订货,迅速在全国打开市场。同年,康奈皮鞋荣获「中国十大鞋业大王」称号,为温州「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打响了第一炮。

1996年,根据品牌发展战略,康奈公司营销渠道全面转型,退出批发市场;成功实施品牌连锁专卖。当时的国内高端市场几乎是洋品牌一统天下,同等工艺、材质和款式的皮鞋,洋品牌价格可以超出几倍。郑秀康深深体会到只有创出国际知名品牌,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他说: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康奈必须换个「赛场」!满足于做「中国鞋王」那是胸无大志的表现一一像阿迪达斯、耐克如果不走出国门,名气能有今天这么大吗?康奈的目标就是要做「世界鞋王」。

2001年,康奈率先实施品牌「走出去」战略,在巴黎、米兰、纽约等地开设康奈品牌皮鞋专卖店,拉开了挺进国际市场的序幕。数据表明,专卖店个个生意红火,已全部实现当年盈利。

2007年,康奈在中国鞋业界第一个获得「全国质量奖」。2010年,康奈作为中国制鞋标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成为首批参与皮鞋国际标准制订的企业,使康奈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接受采访时,郑秀康曾表示:在中国制鞋业,我们是最先到海外开设专卖店,到俄罗斯创办工业园的。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总是在别人没有的时候,我们先有;别人跟上的时候,我们又有新的;嘴里吃着一个,手里拿着一个,旁边还放着一个。后来,我们总结提炼出康奈精神,叫「事事超前、敢于领先、稳健务实、步步精彩」。也因此,创业30年,康奈拿过400多项荣誉,得过20多个全国第一。

3

郑秀康坚持将皮鞋作为康奈的主业。他说:「企业经营过程中一定要顶得住诱惑。当决策一个新方案的时候,战略是最重要的尺子,康奈的战略就是将皮鞋生产作为主业。」为此,他拒绝了很多做太阳能、芯片、药品或是房地产的生意人,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康奈做成百年老店。

2010年起,郑秀康逐渐淡出大众视线,他的儿子郑莱毅子承父业出任康奈集团总经理,女儿郑莱莉担任副董事长。

新鲜血液给康奈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此后,在二代们的带领下,康奈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不少突破,并不断探索数字化改革。

如今,康奈集团已成为中国皮鞋行业的排头兵企业,中国高端皮鞋制造的标杆,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制鞋装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年产销中档、高档皮鞋规模达1000万双,集团现有员工20000多人。

在一次采访中,郑莱毅曾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郑秀康,「父辈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父亲更像一个工匠,坚持不懈地追求品质,教会我不管从事任何一个行业,做深、做透、做精就一定能做好,这让我受益匪浅。」

资料来源

2.温州一代鞋王郑秀康离世 他高高昂起的头像永记人心,浙江日报,方臻子

3.一代鞋王 康奈集团创始人郑秀康去世,风云浙商

4.郑秀康:昂起头,为「中国鞋」正名,商务周刊,袁瑛

5.郑秀康:中国皮鞋标准的奠基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6.康奈的标尺——做精产品——访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中国质量,陈晓华

7.郑秀康:一位创始人父亲的「柔性」交接班,东西南北,王立伟 何天骄

8.郑秀康口述: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当代劳模,姜文良

9.郑秀康:心有品牌千千结,经理日报,何沙洲 万仞峰

10.郑秀康自述 | 我和温州「中国鞋都」的故事,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郑秀康

11.「抬起头诚信做人,埋下头认真做事」记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康奈集团总裁郑秀康,温州日报,梁建国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大军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更多去年的鞋王(一代鞋王宣告破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