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起“非遗”,印象里总是觉得古老又传统。
但,它不应是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游览的标本,而是“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彩技艺。
“非遗”拥有古老的传统和民俗文化、手工美食,能触动到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禁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痕迹和美好时光。
但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就如在时空隧道中,新生与古老欣然相遇,很难想像他们会对“非遗”产生强烈的兴趣。
∆榆阳非遗展示馆
当“非遗”遇上热血青年,不同时代下的相互碰撞,电光火石般地生出许多出乎意料的东西来,这时才发现,我们印象中又古又旧的“非遗”,也可以很年轻,也可以很好玩。
01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寓意"言时较阳,春歌以乐。"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
非遗需要当代年轻的表达,陕北秧歌走进校园,近距离地让学生享用秧歌文化“大餐”,加深对陕北秧歌的深入了解。榆林学院还开展了秧歌的体育选修课,引得不少人对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有视频拍摄记录学习过程,激发了当代青年学习热潮,更好的传承了非遗文化魅力。
02
陕北民歌
悠久的历史赋予陕北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风格粗旷洒脱、率直真诚、热情大方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长期以来积淀了大量的古老而又原始的、地域广泛的、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方言和歌曲完美结合,散发着独特艺术光彩。
对于陕北民歌,固有印象就是耳熟能详的《东方红》,却不知陕北民歌也可以丰富多样化,当流行音乐遇到原生态民歌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被广大群众称之为“洗脑神曲”的陕北方言版《简单点》,独特的陕北调子伴随着优美的歌词,像在诉说独特韵味的的黄土情歌。
03
绥米唢呐
陕北绥米唢呐,百姓称之为“大唢呐”,仅从明代算起,迄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激扬高亢的唢呐声,数百年来回荡在陕北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极不寻常的足迹,它的丰富内容,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整个吹打乐中实属罕见。
陕北绥米唢呐与陕北人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不可或缺的联系,溶入陕北人的生产、生活、生命之中,成为陕北人文化需求、文化生命的一种独特符号。唢呐独具特色的穿透力搭配现代流行,也能匹配出不一样的感觉,常言道:唢呐一出,谁与争锋!
04
绥德石雕
在中国的雕刻艺术中,常见的有木雕、砖雕、金雕等,但唯有陕北的石雕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它源于生活,利益大众,用之普遍,不受拘泥,造型中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真情,纯朴真实,最能打动人。
石雕是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既具地方性,又具民族性,绥德石匠争相斗艳地为展示榆林非遗,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城镇建设,创造出了石雕工艺一个又一个奇迹。"神龙大道""学子大道""永乐大道"上的"天下第一石牌楼"、"巨型五龙柱""石板画长廊"等石雕建筑,都见证了绥德石雕工艺的恢宏气势。
05
子洲面花
子洲面花,又叫做子推馍,是子洲县的特产,是一种带有艺术性的美味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特色佳品,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独有的陕北配方,令面花口感更加蓬松和柔软,实现了面花食物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面花,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并不陌生,那时的小孩都喜欢蹲在捏面花的一边,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把一团面捏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现在的面花已经远远地突破了一般食品的范畴,成为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式,它寄予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随着时代发展,“非遗”只体现在传承人的手中,代代相传,但当我们主动向非遗靠近,就能收获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
非遗文化重新回到了年轻人的视线中来,吸引着他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度,产生了更多连接的可能。
用“非遗”表达当下的情感,讲述现在的故事,和时代接轨,发扬非遗文化.。
来源:榆林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