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凉山历史上的第四次移民潮——明代的屯田移民
六百多年前,为了生存和尊严,仁人志士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起义。在这乱世中,诞生了一位布衣皇帝——朱元,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大明王朝。为了恢复生产,保障军粮供应,明太祖朱元璋创新了秦汉以来的屯田制度,着力开发边远之地,一大批汉民也由此进入凉山,改变了这里的民族结构,也成为了今天凉山汉璋族的先民。
与移民有关的地名
【众多的农民起义,以燎原之势遍布大江南北,最终,战争要由战争来结束。安居、乐业,这些迫不及待的愿望,为荒芜之地打上了新的烙印。】
在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中,地名蕴含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既可表明特定的方位,也可寓意美好的愿望。更有一种地名,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活动留下的特殊痕迹。
今天的凉山境内,安宁河平原一带,有一些我们熟悉的小地名,如张家屯、沙锅营、坝河堡子、王所等,这些所谓“屯、堡、营”的名称,皆出自我国古代的军制用语,提到它们,便不得不提及凉山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移民——明代的屯田移民。
元代仅有的百余年历史,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动侵略、扩展疆域,长年的战争令山河破碎、人民疲惫,整个社会和百姓都极度渴望安定的生活。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蒙古人的统治,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年号洪武。
凭借自己的坚毅果敢,出身平民的朱元璋在军中和民间都深得人心。他采纳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迅速而隐秘地扩张着自己的实力。几年时间里,朱元璋南征北战,募集了百万兵力,在完成“高筑墙”的战略部署后,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
游牧民族统治的元代,对农耕社会的管理存在一定缺陷,明朝建立后,要安抚万千百姓,势必得让人民有地种、有饭吃。而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为维护政治稳定,仍有庞大的军队需要供养。初期,军粮的来源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决定推行“屯田法”。
屯田的策略虽古已有之,但明太祖朱元璋秉持着“寓军于民”的思想,又将屯田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 *** 。
为尽快恢复经济,使百姓安居乐业,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开荒种田。他手下的一名蒙古官员梁埜先帖木儿向朱元璋建议,北方战乱以后,人口剧减,许多荒地无人耕种,不妨召集百姓,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地多人少的地方迁徙。朱元璋连连称赞,立即安排人手筹办此事,很快,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在实行屯田垦荒的过程中,国家将这些移民按照人数建立编制,整编向各地迁徙,迁到某地,落脚之处便有了“某屯”的叫法,这些移民也被称为屯堡人。同时,朱元璋认真总结了历朝历代的屯田经验,尤其是军屯经验,在军队实行军户制,固定军籍,世代承袭,让每个官兵携带家眷(无妻的配妻),随营屯居。
早在秦汉时期,为了解决军需、节约成本,部队驻扎之处均屯田垦边。两千多年来,作为北攻成都、南控云南的一处战略要地,凉山从未被任何朝代忘记。汉武帝为打通“西南夷”,从成都平原出发,途经凉山再到云南,沿途设置民屯;唐懿宗咸通年间为抑制南诏发展,大量屯兵凉山;元代的版图向南扩张至云南后,亦在凉山设置军屯;到了明代,凉山则是安置移民,解决土地和粮食问题的一处绝佳之地。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移民到达凉山后和原住民分开居住,荒芜已久的土地也按照惯例打上了新的 *** 。今天,凉山境内众多“屯、营、堡”一类的地名就此遗留下来。
明代屯田的种类
【为了一个王者的承诺,上万人携家带眷千里迢迢而来。在进可攻退可守的凉山,屯田的意义在于,既可安内,又能实边。】
在中国古代社会,战争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粮食,就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保证粮草供应,屯田制在各个朝代都有施行,到了朱元璋率兵作战时,屯田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朱元璋取得天下,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
“屯”字代表着一种制度,更代表一种身份。在明代,屯田的种类有民屯、军屯和商屯三种,凉山则以军屯和民屯为主。
结束了与元朝的战争后,大片的耕地荒芜,边陲地区情况更甚。朱元璋采纳了梁埜先帖木儿的建议,募集百姓向地广人稀的地区迁徙,我们称之为“民屯”。
与流民不同,这些整建制搬迁的百姓更易于管理,移民的目的性也更强。经过国家的组织,大批移民到达目的地,但面临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为帮助移民尽快建立起新的生活,朱元璋下令减免前三年的租赋,并免费发放牛具和粮种,土地由国家划拨,这种“集体化大生产”,是朱元璋在屯田制度上的一大创新。
《明史·食货志》记载,“其制,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大意是说这些移民由招募的百姓和准备发配的罪犯组成,他们都由迁徙地的官府来管理。
为了保障稳定的粮食供应,历代君主都非常重视屯田养兵。明代时,文官宋讷向朱元璋谏言,边防一带驻扎了众多军队,要保证军粮充足,光运输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边防划立地界,实行军屯,自给自足,不够时再由国家拨粮。
饱尝人间疾苦的朱元璋,立下誓言“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此举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赞誉,稳定了社会和民心。随后,朱元璋大力发展军屯,在军队成立了“都水营田使司”,相当于今天的生产建设兵团总指挥部,负责兴修水利、管理田地。这是改良了的军屯。
边防上的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的士兵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人每年生产十八石粮食,十二石留作口粮,剩余的入库储存。这项政策令明代的生产和经济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当时军屯做得最好的,有四个地方:北平、辽东、西北和云贵,均处于大明的边界。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军屯收获五百万石粮食,载入史册。
边防往往是苦寒之地,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如遇战事和自然灾害,供养军队就需要国家支援。为践行“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诺言,另一种身份应运而生,那就是商屯。如何利用商人的力量养活军队呢?朱元璋想出了一种策略叫“开中制”,这是明代屯田的又一项重大创新。
在古代,最需要保障、价格也最高的一种资源,便是盐。盐能带给商人巨大的利益,于是,明代将盐做成盐引(盐票),由边防部队掌管。商人将粮食运至边防,交换盐票,再用盐票换盐自行售卖。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商人的积极性,发展至后来,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商人们在边防开荒辟地,雇民屯田,就地交粮。商屯由此发展起来。
据《明史·食货志·盐法》记载,“明初,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可见,商屯在明代经济中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些商人大多来自山西和陕西,通称为“晋商”,在以粮换盐的过程中,诞生了一批早期的大盐商。
明代后期,因“开中之法废”,再加上朱元璋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些商人再无利益可图,商屯顷刻之间都消失了。
现在凉山汉族的祖先
【那些碑文和墓志,记录了每个生命都曾有过的跋涉,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却囿于责任和使命。】
在今天的安宁河边,分布着一种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坟墓,当地人管它们叫做“月鲁坟”,相传是明代时任建昌卫(今西昌)的官员月鲁帖木儿的葬身之处。这种重达数十吨的墓葬如何修建而成,一直是考古学上的未解之谜,虽经过考证,它们与月鲁帖木儿并无关联,但它们却牵出了一段真实的往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 *** 派大军出征西番,内地防务较空,前朝遗臣月鲁帖木儿利用这一时机在建昌发动叛乱。他先后联合德昌、会川(今会理)、迷易(今米易)、柏兴(今盐源)、邛部(今凉山北部)土军万余人,杀官军、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一时间建昌形势骤变,川滇震动,明朝廷紧急指派开国大将蓝玉,率领“京卫及陕西兵一万五千人戍之”。
经过一番激战,月鲁帖木儿败走盐源,被蓝玉部队所获,明军先后擒杀了参与叛乱的土官,一场动乱终于平息。蓝玉的部队中,有许多是安徽、甘肃、浙江和陕西人,他们平定叛乱后,为维持建昌局势的稳定,便留在了西昌一带,屯田垦边。在今天西昌海南乡的青龙寺、大石板、核桃村等处,有着许多明代墓葬,保存完好的碑文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原来,蓝玉的部队当年便驻扎在这里。
除了翻阅史料,墓志和族谱也是探寻移民来源的另一个方向。从今天西昌海南乡居民的族谱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祖先大多于洪武年间,因平叛月鲁帖木儿,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迁来,落户于此。这也是为何,小渔村一带独特的口音,与安徽、河南话有着相通之处。
为了巩固对边防的统治,明朝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建立起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卫所制度。根据当时的制度,卫和所是两级机构,大约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20人为百户所。卫所都设置在一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地区,它们在明王朝的统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洪武二十七年(1934年),不愿刚刚平定的凉山再遭变数,元太祖朱元璋在凉山设立五卫,分别是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今西昌老城)、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今冕宁城关)、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今盐源卫城)、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今越西城关)、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今会理城关),隶属于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史称“建昌五卫”。今天西昌的明清古城墙、会理北城门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五卫及下属的千户所、百户所的长官,基本都是长期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中下级军官,他们深得朝廷信任,被委任管理建昌地区的各级卫所。这些军人带着自己的妻儿来到凉山,就此扎根。
在明代以前,凉山居住着众多部落和民族,人口构成“多夷少汉”。明代以后,大批内地汉族的迁入,改变了这里的民族结构,也带来了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今天居住在西昌、德昌、冕宁一带汉族的祖先,很大一部分就是明代初期跟随军队移居而来,从众多零散的墓志上,我们拼凑出了当年移民的过程。
凉山 *** 何时来的?
【西昌老城的高处有一座 *** 寺,纵然时光缱绻,它始终以老者的姿态俯瞰着整个城区,庇佑着自己的信徒。】
*** 作为中华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今天已经是凉山的世居民族之一。在明代,屯居凉山的官兵中有许多是陕西、甘肃人,其中又不乏 *** ,但凉山境内绝大多数的 *** ,却不仅仅是那时而来。
凉山的 *** 以西昌和会理人数最多,德昌、冕宁、越西、盐源和喜德也有小范围的聚居这种分布规律,和明代之前元代在西南地区的统治是分不开的。
世事更迭,江山易主,元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大版图,厌倦了战争的西南地区也以大理段氏的投降,顺势纳入了元代的管辖。经过多次征讨和招抚,元在今天的凉山设立罗罗斯宣慰司,下辖建昌路,由 *** 官员赛典赤的第四子出任建昌路的总管,随行的众多 *** 官兵,也按照元代的诏令在建昌路屯田。相传西昌的沙姓 *** ,便是赛典赤的后裔。
*** 聚居的地方,必定修建 *** 寺。据《西昌县志》记载:“泸山 *** 寺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而当时的西昌暂未归附明廷,显然是为元代落籍这里的 *** 所建。
而 *** 进入凉山的历史也几经曲折。在元代,蒙古人为开拓边陲,从西域召来众多 *** 军士,夺取大宋的疆土后,徙来的一万余军屯和二百余民屯,成为了凉山较早的 *** 居民。
明代平叛了月鲁帖木儿后,蓝玉麾下的许多 *** 士兵与汉族士兵一起,也留在建昌屯田。今海南核桃村,西溪沙锅营,裕隆星宿屯,以及泸山脚下的马姓、杨姓、郑姓 *** 就是奉命留守屯田而落籍西昌的。
清朝同治年间,因云南的反清运动,大批云南 *** 举家逃入凉山,成为凉山 *** 的又一个来源。
告别大漠沙洲,走入崇山峻岭,几百年的时光或许可以改变水土风物,改变衣着口音,唯有信仰从未沾染时光的痕迹。探访西昌老城东北角的 *** 寺,一如它的初衷,清静之中方得真境。
种类繁多的庙宇、祠堂与移民的来源
【在权利和野心的游戏中,移民们还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但这土地,却由一个王朝的版图,进入了另一个王朝的版图。】
借助史料不难发现,凉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均发生在明代。一是明初的“蓝玉平叛”,调军屯田;二则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由三皇五帝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和文脉。宗法制度下,同族同姓的人为祭祀祖先而建造了各种庙宇和祠堂,即使身在异乡,宗祠仍包含着浓厚的寻根意识。
在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德昌、冕宁一带,有着许多宗祠,它们又叫家庙或祠堂,它们以姓氏为基石,反映了中国人的纲常伦理观念。这些祠堂、庙宇和会馆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产物,祠堂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维系血缘关系,多由明代屯军的军户后人修建;而会馆的主要功能则是为了维系地缘关系,多由“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及后裔修建。
明代晚期,张献忠的部下刘文秀带兵占领西昌,大行杀戮后兵败而去;还未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西昌,又遇吴三桂领清兵入关,这场长达三十年的动乱再次造成人口锐减,幸存的百姓纷纷逃逸,原有的人口只余下十分之一。在清 *** 的组织下,一批来自湖南、湖北、广西、福建等二十余省的大移民由此进入凉山。
为了保持家族的团结,抵御可能出现的侵害,也为了祭拜祖先、延续族谱,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常聚族而居。到达凉山后,他们纷纷修建了自己的祠堂和会馆。据《西昌县志·祠祀志》记载,“城外东街新客寺,多陕籍。核桃村寺,多江南籍。”西昌大水井、西街、樟木箐乡等地,还有为数不多的会馆。当时,光西昌城内外的祠、庙、寺、观就有四百余座。
除了西昌,德昌、冕宁等地也修筑有大量祠堂和会馆,如刘家祠、李家庙、江西馆等,由于缺乏保护,大多数祠堂和会馆已经消失,如今仅有位于冕宁县的陕西馆,它是全州唯一保留下来的移民会馆。
这些移民迁居落业,以建设家庙、祠堂和会馆的形式,保留原籍的建筑格局,延续家乡的文化传统。遍布安宁河流域的庙宇和祠堂,是各省移民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也是这些外来移民在异地他乡的精神依托。靠着这个纽带,族人繁衍生息,发展较大的宗祠也有了总祠、分祠和支祠。
除了 *** 寺,那些种类繁多的庙宇和祠堂,今天已经难以见到它们的原貌,只剩下史料里的一点记载。今天凉山的汉族和 *** ,也早已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们祖先留下的除了有迹可循的族谱,再有就是一个个沿用至今的地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