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于上月初在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举办了船厂交付仪式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服役的一艘“苍龙”级常规动力潜艇“凰龙”号(SS-511),在近期驶抵了它的母港——位于日本广岛县的吴港海军基地。按照海自现行的潜艇部队编制,“凰龙”号将被分配给第1潜水队群下辖的第3潜艇部队。
而在抵达吴港后,“凰龙”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其指挥塔以及艇身上的舷号/艇名一一去除。因为按海自潜艇部队的相关条例规定,这些容易暴露身份的特征在潜艇正式部署之后将不再保留。当然,比起去除舷号/艇名的工作,这艘潜艇所展示出的各种工艺细节,似乎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尽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日本制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与工艺精湛、做工精良等褒义词相挂钩的。但近期由当地网友上传到网络上的这组“凰龙”号潜艇的近距照,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让这款“水下凶兽”的工艺水平原形毕露。原因无他,主要还是因为这款潜艇的消声瓦敷设处理实在很一般。
正如这张近距离的特写照中所展现的那样,在日本的“苍龙”级上,它们的消声瓦敷设方式仍旧是上一代的螺栓固定式,而非静音效果更好的粘合剂敷设工艺。就技术水平而言,已是落后我国039A/B型潜艇整整一代。在消声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苍龙”级这种敷设工艺已经很少见了。
当然,如果抛开这个可以说是“苍龙”级最大败笔的消声瓦设计,这型水下排水量高达3000多吨的常规动力潜艇依旧拥有着十分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而这艘“凰龙”号更是率先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取代了原有的铅酸电池。这一变化,使得这型潜艇拥有了更为强劲的水下续航能力。
截至目前为止,一共有11艘“苍龙”级先后进入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部队中服役,而且他们也在通过对“苍龙”级的持续改进,为其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积累经验。很显然,在海自水下力量不断扩编的背景之下,这些作为主力的“苍龙”级常规动力潜艇,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实际战力都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