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工人在微观照明集团的无尘车间里工作。
易事达光电生产车间
聚力大湾区动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实习生刘梓彤
提起中山,不少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它声名远播的灯饰产业。实际上,中山不仅是传统灯饰的产地,更是LED照明的产业集群基地,在全国灯饰照明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的古镇镇,灯饰年产值已超千亿元,灯饰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揽了世界上50%左右的灯饰,全国70%的灯饰都来自这里。就在上周,“DALI智能照明国际标准技术交流会”在古镇镇举行,这也是DALI联盟首次走进中山。中山海关技术中心副主任邱德义认为,这次大会对于中山灯饰企业绿色数字照明技术壁垒、引领传统优势光电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数据显示,中山超过95%的LED照明企业聚焦在下游应用产品,已形成从原料到展销等一系列完善的集聚效应,拥有包括家居照明、商业照明、艺术灯饰等各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型企业群。近日,记者深入企业多方走访,揭秘这些灯饰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是如何炼成的。
秘诀:危机感
深耕LED车灯 加强研发保持技术领先
在欧美及日系的汽车品牌中,几乎所有的头部车企都使用中山坦洲镇一家高新企业生产的LED车灯。它同时为数十家汽车企业供货,在业内极其罕见。
成立12年的中山易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LED光电技术在车灯制造领域的应用。他们结合LED技术在亮度、持久度以及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创新性地开辟了LED车灯的新蓝海。“我们是第一个做LED车灯的企业。”易事达光电副总张钢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卤素灯,LED车灯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还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此外,LED车灯还可以通过APP或蓝牙与手机相连,更加智能化。”
发展至今,易事达光电在汽配车灯市场占有率达到15%,年产能从几十万套增加到了500万套,与该领域的领先企业飞利浦、科瑞等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并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成为国内LED车灯领域的“佼佼者”。
“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对于产品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可能仅凭几项产品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因此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时常怀着一种危机感。”据张钢介绍,易事达光电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了销售额的5%,未来将提升到8%~10%。目前,易事达光电在国内拥有发明专利十几项、实用新型专利几十项、外观专利百余项,在国外拥有专利20多项。
“创新的关键是在传统技术上有所突破。”张钢表示,易事达光电专注于LED车灯散热、大功率和寿命三大技术,从35至40瓦的车灯2万小时寿命进一步升级到95至100瓦的车灯3万个小时寿命,甚至成功试验了120瓦的功率,在未来也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拥有相应新技术的产品。
易事达光电现有厂房占地仅5亩,却创造了4亿多元的营收。投资2亿多元,占地32亩的新园区已经建成,将于今年年底前整体搬迁进驻。“新的产业园能解决我们目前产能受限的问题,搬到新的园区后,我们希望能在两三年内做到每年1000万套出货量,年产值做到8~10亿元左右。”张钢说。在新能源汽车成为大趋势的情况下,去年易事达光电也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一些配套,同时针对智能化需求,易事达光电也成立了专注于汽车智能系统前沿技术开发的子公司,朝着智能设计公司的目标前进。
秘诀:差异化
只做线条灯 开拓出整条产业链
“公司创立之初,我们决定走差异化道路。经过市场考察,最终选择了高端线条灯这个赛道。”微观照明集团副总裁陈刚告诉记者。“产品领域我们只做线条灯,客户领域我们只做高端客户群,比如五星级酒店或和一些高奢品牌合作等。”
陈刚表示,为了满足高端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开始慢慢开拓上下游产业链。“因为这种定制化要求很高而且出货量不大,同时变化也多,我们只能自主研发。后来我们相继成立了自主研发的光源公司、电源公司、系统公司、线路板公司和精密五金公司。”一路走来,微观照明集团逐渐建立起产业链壁垒,成为线条灯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认证需求,微观照明集团还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我们的实验室可以做美国和欧洲的许多认证,跟许多国家都有合作并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实验室的成立,让我们形成了一个产业闭环。我们有最全的产业链,最快的反应速度,最好的研发团队,这就是我们在线条灯这个细分赛道最大的优势。”陈刚说。
公司这些年深耕产业链上下游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微观照明集团下属的光源公司、电源公司、系统公司、线路板公司等除了给集团供货以外,现在也逐渐在各个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光源公司营业额已经过亿了,电源公司有2~3个亿,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也在发展壮大,孵化整个产业链。”陈刚告诉记者。
目前微观照明集团已经逐步进驻中山南区占地42亩的广东微观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园。根据该公司规划,将在中山南区基地建设国际化一流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世界级实验室、大学产学研基地、智能自动化生产车间等,为中山照明产业集群进一步“强链补链”“强筋壮骨”。
“中山总部基地为我们公司未来10年的发展打下基础。预计项目总产值约8亿~10亿元,项目税收贡献预计每年可达2000多万元。”陈刚说。
巩固产业集群优势 强链补链
除了企业自身在专业领域深耕拓展外,中山近年来也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以质取胜、勇于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中山市工信局局长罗绮东告诉记者,目前中山市共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总量位居全省第7;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4家,总量位居全省第6,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学光电、小家电、LED照明等领域。
“我们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享服务、给予资金奖励,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上板等。”罗绮东告诉记者,“中山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不超过设备购置额的2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2022年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题)项目共资助2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计扶持金额1548.86万元。”罗绮东表示,中山将抢抓省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机遇,积极推动与周边城市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链上下协同、强链补链。在招商引资时,大力招引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发挥鲶鱼效应,为中山产业集群注入发展活力。
近日,古镇镇党委书记匡志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古镇将努力打造全球一流灯饰之都。
他说,古镇将下更大的功夫,坚持“一专多能、强链补链”,不断巩固灯饰产业集群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行业龙头、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今年以来,古镇镇已经成功引进蓝晨科技、联城发等投资超10亿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