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者按:
拥有67年历史,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发展重要历史节点、承载了核工业人温馨回忆,由中核环保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的中核宾馆(中核100号)目前已完成安全改造工程,重新面向社会开放。为唤起广大核工业人对中核100号的特殊记忆,重温核工业发展的光辉岁月,激励新时代核工业人接续奋斗。《中国核工业》特开设“我与中核100号”专栏,刊发系列优秀文章,以飨读者。
◎ 潘英杰
因为工作,我与中核100号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了,在那里发生的事情桩桩件件至今记忆犹新。
中核100号在核工业人的印象中,都留有较深刻的记忆。只要一提起100号,核工业人马上就想到坐落在复兴门外大街路北的南礼士路南口,紧邻二炮,一座由红砖建起的老式大楼。它最初的门牌编号是南礼士路100号。
曾是核工业单位的保密代号
“100号”这个数字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老门牌号,它曾经是核工业一个重要单位的所在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简称“二机部一院”。因为保密,对外只称门牌号,因此才有了南礼士路100号的称呼。尽管后来门牌号改成南礼士路21号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地称其为“100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功能的改变,这座老式红砖建筑也华丽转身,从当初的设计院转变成二机部招待所,后又改建成中核宾馆。曾其间接待过无数来自全国各地核工业战线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当中有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各级领导干部、先进工作者等。它也曾是核工业大型会议、庆典、学习培训干部员工的重要场所,给人们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100号”已成为核工业的一个重要地标之一。
▲ 当年的100号大门前,正在下楼梯的是作者
工作第一天就与“100号”结缘
记得1964年春节刚过,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怀着一颗报效祖国、为国防建设事业献身的决心,从哈尔滨来到北京,报到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南礼士路100号的二机部一院。这是个有 *** 站岗,不挂牌,通信只能用信箱号的保密单位。当时报到的人很多,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的毕业生近百人汇聚到此。大家对这里的一切感到新奇和神秘。从报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踏入了核工业的大门,都为自己能进入该单位工作,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感到光荣和自豪。
报到后,我们被分别安排在崇文门、前门和宣武门等各个小旅馆住宿,我和另外20多人被安排到广安门外农民服务所(农民进城送蔬菜等农产品的客栈)住宿,这是我进京的第二站。虽然这个地方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十分简陋,困难不少,但是没有人讲条件叫苦。一年多之后,单位在人民大学对面的小泥湾建起了职工宿舍,解决了我们的住宿问题。
▲ 当年二机部一院职工在小泥湾职工宿舍前留影
神秘四合院里的重要任务
我们的工作地点就在100号。根据记忆,我画出了当年“100号”的样子。它是由北东南三面围建起的四层老式办公楼,西面的平房是食堂兼礼堂,整体形状像一个四合院。院内的东北角有一个红砖筑起的高耸烟囱。
在这个神秘的四合院大楼里,我们通过学习和培训,深刻地认识到核工业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树立了“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的思想,深知核工业是支撑民族自立的脊梁,进而增强了我们为核事业奋斗的意志和决心。
那时“100号”的办公条件有限,遇到需要讨论问题或学习时,大家就搬上自己的椅子,集中到比较大的办公室。在这里,同志们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同时,还要经常下到各地的工程现场蹲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设计方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很多重要工程设计,满足了各工程建设的要求。
中核100号的转型
▲ 改造中的中核100号鸟瞰图
在1965年全国的设计革命化大潮中,国家提出设计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号召,大批科研院所纷纷进行改革和重组。二机部一院为使设计分工更明确和细化,将该院的一部分人员调去江西南昌组建了二机部第三研究设计院,简称“二机部三院”。剩下的人员继续在“100号”工作,保留二机部一院的建制。“二机部一院”和“二机部三院”,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国家对核原料需求及储备做出了应有贡献。
在上世纪60年代末,二机部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于1969年至1970年底,将二机部一院从南礼士路100号整建制地搬迁至湖南衡阳,与由南昌搬迁来的二机部三院合并组建成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设计院,简称“二机部四院”,随即“二机部一院”和“二机部三院”同时被撤销。重组后的二机部四院集中了两个院的技术优势,设计力量得到进一步整合,总体设计水平得到提升,为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100号相伴的岁月
由于核事业的发展,人员流动较大,为解决所属企事业单位来京人员住宿难的问题,在二机部一院迁离北京后,1972年经批准,将原来南礼士路100号改为“二机部招待所”。后经过进一步翻新改建,将原来的四层楼扩建加高至六层,并更名为“中核宾馆”。虽经多次变迁更名,但人们依然称它为“100号”。
虽然我们早就搬迁到了外地,但仍然经常与“100号”打交道。出差来北京,必定住在这里。后因工作需要,上世纪70年代末,我调入二机部机关工作。在经历二机部到核工业部、到核工业总公司、再到今日的中核集团公司的几十年历程中,与“100号”打交道更加频繁了,经常在这里召开或参加各种大小专题会议或工作会议,与“100号”的缘分有增无减。
▲ 作者手绘当年的100号建筑图
进入本世纪20年代,“100号”再度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功能、设施等现代化程度得到全方位升华。现在的中核100号已构建成新的经济实体,除了笑迎八方宾客,还肩负着中核文化传播使者的重担。
(作者为中核集团退休职工)
策划 | 杨金凤
编辑 | 余诗君 张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