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刀原产地印度,是用乌兹钢锭制造,表面拥有铸造型花纹的刀具。大马士革刀通常为弯刀,其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的。
不过其实大马士革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用来指 *** 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俗称大马士革刀),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 *** 纹,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几乎所有古代的花纹钢都是用来制作武器的。因为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肉眼无法分辨),使得刀剑更加锋利。大马士革钢刀上的魔性的花纹简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
『大马士革钢龙泉菜刀』
,由于印度的乌兹铁矿在17世纪末被开采殆尽,所以铸造型花纹钢也消失了,大马士革钢刀的制作就此失传。20世纪,不断有人想利用现代的科学来分析和复制大马士革钢刀,但是都失败了,而今大马士革已经成为花纹钢的代名词了,现代的大马士革钢只是焊接型的花纹钢了,而且这种花纹是为了美观而制作的没有实际的意义。时至今日,那曾经名动寰宇的天下第一刀只剩下一个动人的传说。
2,中国唐刀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 *** 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唐刀的始祖为汉刀(又称环首刀),汉刀多为单手刀,刀柄较短,长度为58~114厘米不等,并且无一例外在刀柄外侧制成扁圆的环状,环首刀也因此得名。
上图的环首汉剑,参数为:
<全长> 约110cm;
<刃长> 约75cm;
<刃材> 百炼钢;
影视作品中的唐刀!
『28寸黑檀木唐刀』
<全长> 约106cm
<刃长> 约74cm
<工艺> 百炼钢
唐刀在汉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在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之后,再加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的技术,形成了新式的中国战刀。外观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唐刀去掉了汉刀刀首的扁环,让刀身加宽,并且延长刀柄,使唐刀可以双手持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刚直不阿是一种美德,宁折不弯是一种气质,勇往直前是一种精神,开拓进取是一种功绩。而正是唐刀,将这四者以实物的形式尽情地展露出来,大气唐刀。
3,日本武士刀
早在中国唐代时期,中国的冶炼锻造技术和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造价高昂的唐刀传入本已经得到汉刀冶炼技艺的日本,但是当日本天皇看到性能优越做工精湛唐刀时,也惊叹地说:只有中原才能铸出如此精良的刀剑。日本随即学习唐刀的锻造之法,并加以改进,就成为了今天所见到的世界名刀之一的日本刀。提到日本刀不得不提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明末,倭寇进犯东南沿海,戚继光初到山东备战倭寇时,发现明军格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跟熟练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战斗力实在太弱。于是戚继光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了3000农民,并亲自训练他们,这便是早期的戚家军。
鸳鸯阵模型
在后期实战中考虑到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呕,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戚继光针对这一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这种阵形在与倭寇作战时好像是结伴而行的鸳鸯,于是被命名为”鸳鸯阵“。这种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4,中国苗刀
武侠电影《绣春刀》
苗刀又称“御林军刀”,它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乃是因其刀身修长之故命名已经退役,但民间收藏热经久不衰。。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进兵器之一,起源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制成名于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
苗刀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实用价值及高,杀伤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
“苗刀用以冲锋,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明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
倭寇成为明朝军队心头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寇倭很重视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几位有先见之明的将领认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轻盈敏捷、刀身又锋利,在许多方面皆占尽优势,无往不利。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一次与倭寇的对战中,取得了《阴流剑术》,在研究之后,改制了专门用以克制倭刀的苗刀,并写成了《辛酉刀法》。这是在宋朝时中国本土双手刀刀术失传以后,再次出现的双手刀法新著作。
御林军大刀刀身锻造采用的嵌钢工艺,即刀身由铁或中、低碳钢折叠而成后,在刃部开槽,然后把含碳量高的刀锋一半嵌入槽内,一半外露在刃部,再锻造为一体。老话“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这个道理,不过这种方法在中国刀制造上虽最为普遍、经济,可实战功能并因此打折。就拿御林军大刀来讲,其刀茎厚实,刀身刚柔并济,破阵杀敌绝无折断,是明代腰刀之精品,可以对抗同时代任何规格的倭刀。
5,尼泊尔廓尔喀弯刀
廓尔喀弯刀是尼泊尔的国刀,这种弯刀能一刀砍下一颗人头,并在战争中创造了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廓尔喀弯刀作为尼泊尔的国刀,不仅是尼泊尔文化的代表,并且是廓尔喀士兵的荣誉象征,获得战功的士兵将被赐予镌刻上他的名字的廓尔喀弯刀。
廓尔喀弯刀完全由手工制成,4个工人1整天才能完成一把锋刃。在刀身底部会有小小的V形凹痕,可以将拔出后的鲜血导引,以免沾污刀柄;而且刀套背面有两把小刀,开口的是用来削东西去皮的,未开口的是用来磨刀的,因外形很像一条狗腿因此又得名狗腿刀,为英军下属的廓尔喀山地兵团所装备。此刀头重脚轻,前宽后窄,背厚刃薄,抡砍时力量集中在刀的前部具有斧子的杀伤力,非常适合肉搏砍杀和在从林中行进时开路。
在殖民地时代的非洲一次战役中,英军廓尔喀山地兵团以寡敌众,最后弹尽援绝,双方进行殊死肉博战,非洲部落以长矛、毒箭与刀棍棒斧对抗廓尔喀山地兵团的廓尔喀弯刀,廓尔喀山地兵团以超过1比13以上的人数劣势力敌不降,狗腿刀也在此役发挥了惊人的战斗力,虽战到最后,一个七百多个人的团只剩下个位数的勇士存活,而 *** 了十数个部落的非洲战士也伤亡殆尽,从此之后,廓尔喀弯刀的威名扬名于世。诚实、锋利、优美的的刀刃,促成了几百年传奇、骄傲和刀客的自豪。现在,世界各国的爱刀之人无不以拥有一把真正的廓尔喀军刀为荣。
6,缅刀
此刀乃驰名世界的缅铁经过千锤百炼,取其“铁筋”打造而成,其特点是软,薄,轻,它一般没有刀鞘,而是随身藏在衣下甚至缠在腰间,真正做到了“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此刀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妖刀”。一般使刀者,刀尖,刀刃,刀背,刀锷,刀柄都可伤人,甚至刀衣在高手手中施展开来,也是武器的一部分。可缅刀本身没有刀衣,它杀伤性最强的地方,是刀尖和刀刃两处,刀尖刺,捅,扎,刀刃砍,劈,削。要的是出刀如电,在几个照面中便要伤人于刀下。由于此刀不利久战。素有诡异奇辣,最让人防不胜防的,便是缅刀是软的,角度极为刁钻。不过使刀者必须要具备相当的腕力和巧力,否则不仅伤不了敌人,反而还会自己弄伤自己。
7,哥萨克骑兵刀
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战刀很多,但是称的上“鹰之利爪”的只有哥萨克骑兵刀!他是属于勇士的战刀!
在俄罗斯历史上-穿着黑色披风,挥舞哥萨克骑兵刀冲锋的哥萨克骑士被成为“顿河流域的雄鹰”,他们挥舞的令对手胆寒的哥萨克骑兵刀,就是鹰之利爪;传统的哥萨克骑兵刀长约90CM,采用中亚铁矿石冶炼出的精钢打制。厚背宽刃,橡树叶状刀尖,占据整体宽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拥有优美却又凶悍的弧度,鹰头般的包铜手柄,重心靠后。
硬木制作的刀鞘以铜片包边,通常为黑色。刀入鞘后整体朴实的 让人不会多看第2眼。但是,钢刀出鞘,任何人挥舞起来,其自身弧度带来的劈砍威力可以轻易砍断小树,辟开木桩,这种威力体现在哥萨克骑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语“像劈田菜一样的砍掉对手的头!”。当你跃然马背,手持哥萨克骑兵刀迎风挥舞的时候-你可体会到“如雄鹰展翅,冲向猎物”的感受。
哥萨克骑兵刀和骑着战马飞奔的哥萨克骑兵一直是俄国的象征 ,这种刀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还是苏联的阅兵武器,虽然现在已经退役,但各地的收藏热却经久不衰!
8,藏刀
藏刀的正式名字叫“折刀”。传说是为了纪念英雄折勒干布命名的。在遥远的年代, *** 草原上的牧民大都拥有藏刀。可是牧主和头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权位,威逼牧民交刀。许多牧民因拒交藏刀而被抓走。消息传到英雄折勒干布耳中,他为了搭救自己的同胞,就跃马提刀杀向牧主、头人。折勒干布只因寡不敌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牧民们为了纪念他,就将藏刀改名为“折勒干布刀”,简称“折刀。
同样作为唐刀传承的藏刀,由于没有大的对外战争和内部的战争,刀剑的演化和进步基本停止了,现在的藏刀。大都用于生活、装饰和防身。已有1000多年的生产历史藏刀,做工讲究,刀身用钢材锻,刀柄用牛角或硬质木料加工而成。
精美的藏刀大都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由于锻打精致,镌刻细腻,色彩夺目,并附有藏文,系有五颜六色柄穗,形成别具一格的藏族工艺品。特别是朋友结婚或喜生婴儿时,送上把藏刀会使主人感到格外高兴。
9,日本大太刀
日本大太刀大太刀又称野太刀。刀身一般都在3尺以上, 和当时日本人的平均身高(150厘米至165厘米)对比下算是相当巨大的武器。大太刀通常都是背负在背后,不过若是180厘米以上的人则会像一般刀剑一样别在腰间。这种刀一般很少用于江湖搏杀,而大多用于战场。
日本人用大太刀的刀法,是刀和手臂都伸得比较直,从头顶一刀斩下去,一直至地面再回弹起来。为此,有些大太刀根本就没有经过热处理,免得打在地面上时崩裂。不过由此可知,日本人是把大太刀的长度完全用尽,力度也完全用尽,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康熙战刀』
在一般人的想像里,大太刀是种能把骑士和马一起砍成两半的武器,因此也有人叫它斩马刀。但大太刀在战场上并不是这样使用的,而是从骑士的攻击范围外趁机攻击马脚。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斩马刀,才是真正拿来攻击骑士与战马的武器。
10,中国大砍刀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
这种刀作为最典型的传统冷兵器之一,为中国所独有,特点是刀身前部宽厚,势大力沉,利于劈砍。
应该说,这是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刀,稍具兵器常识的人,一眼就可看出,此刀来自中国,而不会是别的国家。尽管它没有繁杂的工艺,没有华丽的装饰,朴素得就像任何一个名叫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中国人一样,但全世界都曾领教过它的厉害:义和团的弟兄们用它砍过西洋鬼子,29军的勇士们用它砍过东洋鬼子。
1933年3月长城抗战前夕,四名华北妇女代表来到喜峰口劳军,拿着战士的大刀留影。
在任何场合,它不藏不掖,光明磊落,正正堂堂,舞动起来威风八面,豪气干云,即便是鬼子们颇为自诩的武士刀,碰上它也要退避三舍,不敢和它硬拼硬架,一旦被它挨身,便难逃袅首厄运。它不像有的刀剑一样,可作装饰和摆设,它来到这世上的唯一目的这是杀敌砍仇,只有它,才把“刀”的原始内涵阐释得淋漓尽致,因此,它可以算是所有刀类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