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南席镇有一个 *** 、汉族混居聚集村——教门庄村,辖6个村民小组,现共有530户,2468人。
教门庄位于南席镇西南部,距离南席镇区10公里,地处长葛、许昌、鄢陵三县交界,南与许昌县陈曹乡接壤,东南与鄢陵县陈店镇交界。
据传说,在唐朝安禄山时期,征战混乱,有部分 *** 随军扩散迁移至教门庄一带,当初的 *** 游民就在这里设寨居住。教门庄,这个“教门”便是 *** 所信仰宗教的代称。
“九游罕,十茅岗,陈故一溜儿十三庄。”
教门庄始称游罕教门庄,在民间有谚语流传:“九游罕,十茅岗,陈故一溜儿十三庄。”一提到南席镇,就不得不说“游罕”的故事。
在教门庄东北方向有个游罕村,当初这个村叫做游罕寺。“游罕”,是游吉、罕虎的简称。游吉,是春秋郑国正卿,年少秀美又内有文采,支持子产改革,后继任执政;而罕虎,是郑国七穆之一,后任郑国当国、卿大夫。罕氏(罕虎)、游氏(游吉)、国氏(公孙侨)三家合力,郑国也由此再度进入黄金时代。二人逝后,葬于此地并设祠堂供后人祭拜。
故而“游罕寺”的故事流传后世,附近的村庄也以此为荣,游罕村周围九个村庄皆冠名“游罕”,至今依然称为“九游罕”,游罕教门庄也来源于此。
教门庄村党支部书记苏旭明介绍道:“最早咱们教门庄是属于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后划归长葛市。本村原隶属杜庄行政村,北面紧邻游罕村,流传着‘九游罕’的故事,后来南席设镇后,教门庄单独设为行政村,至今还称呼‘游罕教门庄’。”
在明末至清朝时期,教门庄村周围建设寨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设有寨门,在寨墙外面挖有海河,常年存水,对村寨安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清朝败落后,特别是解放后,村寨安全已不成问题,因此寨墙逐步被拆毁,海河部分也被填充。
全镇唯一回汉混居聚集村,以传统产业为主,“教门庄牛肉”堪称一绝
由于教门庄历史悠久, *** 村民善良又勤奋,使得后来部分汉族也随迁于此,成为回汉混居村庄。教门庄 *** 当初以郭、陈、火姓氏居多,后来陆续有马、李、苏、王姓氏迁入。汉族村民现在有李、王、郭、康等姓氏。
教门庄发展呈东西长方形,东西、南北主街各一条,十字相交,经济发展以传统产业为主,如:农产品、养殖业、肉类生熟品经销、餐饮小吃等。
在南席镇提起小吃,首先想起的就是教门庄的酱牛肉、“大脸”烧饼、胡辣汤、水煎包、油条等。
教门庄特色小吃堪称教门庄一绝,周围县市群众,都会慕名而来。正是这些传统特色,不断为教门庄经济助力。
“20世纪80年代,教门庄就是省级小康村。随着市场开放,为促进经济发展,村民大多做起生意,当时的养殖、屠宰场面都有想当规模。”苏旭明说。
慢慢地,村里年轻人把眼光放在了周边及其他县市,长葛、许昌、鄢陵以及东边开封尉氏县、周口扶沟县,甚至全国更远地区都有教门庄经营者,主要经营 *** 餐饮、牛羊生熟品经销等。
教门庄的集市贸易同样是历史悠久,每月农历逢一、五为村集市贸易日。每逢交易日,从东西大街到 *** 寺前的南北大街,卖东西的小贩支起大棚、摆好摊位,前来赶集的村民,络绎不绝。
村集市贸易日,卖东西的小贩,前来赶集的村民。
此外,在教门庄村东团结路两侧,建设村经贸开发区,占地一百多亩。回汉村民在开发区建设房屋,开设商店、饭店、养殖场,经济繁荣。
苏旭明说:“在今后的计划发展中,根据国家方针政策,结合教门庄实际情况,将继续对咱们教门庄传统产业大力支持,打造一个教门庄专属品牌。”
长葛市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丨段理颖
校对丨铭初 美编丨丁启超
值班总编丨赵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