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24日,安徽省政协召开“实施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培育行动”月度专题协商会,参会委员、专家学者围绕绿色食品产业相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徐淙祥:
科学种田种好粮
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徐淙祥受邀参加此次月度协商会,他在会上介绍,自己夏季种植的千亩优质大豆示范田和2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展示田,遇到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但我心里有底气、有干劲,坚持科学种植,良种良法,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大幅度增产,大豆平均亩产超200公斤,玉米亩产526.5公斤。”
“科学种田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我省粮食生产还存在专用品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的问题。”徐淙祥建议 *** 发挥主导作用,强化科技支撑,搭建产、学、研、推、用对接平台,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坚持品种优先、品质保证、品牌引领,全面推动品牌粮食基地建设,辐射带动粮食优质高效发展。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安徽农业大学支社主委傅松玲:
提升千亿生猪产业竞争力
猪肉是千家万户“菜篮子”必需品,但我省生猪产业还存在种源对外依存度高、养殖业成本高、地方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低等问题。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安徽农业大学支社主委傅松玲建议,整合资源,加快生猪种业崛起。推进全省范围的联合育种,完善“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群”三级繁育体系,加强种猪疫病控制与净化,建立区域性高端种公猪站,打造生猪种业高地。
同时,推进养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推广“公司+标准化小区”模式,按照1头猪1亩粮(1亩菜/半亩果)比例,推广“猪—沼—粮(菜/果)”等种养模式,推动生态化发展,打造徽字号地方猪高端品牌。
合肥市包河区政协委员,省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吴国平:
从“菜篮子”到“菜盘子”
预制菜产业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产品三产融合的“新领域新赛道”。
合肥市包河区政协委员,省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吴国平建议,尽快制订出台我省全产业链条的复合型支持政策。制订质量评价、术语及分类、包装标识、感官评价等规范标准,对预制菜原料、加工工艺、包装、储存、冷链运输、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农残指标等作出统一规定,增强我省在预制菜产业的话语权。
加强全产业链融合力度,完善“农业基地+加工物流+中央厨房+智慧餐饮”全产业链利益共同体,与合家福、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企业加强合作,打造黄山臭鳜鱼、沿淮小龙虾等徽派预制菜“大单品”,形成更多联名“网红”产品。
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需求,构建产品精准营养设计模型,创制个性化营养预制菜。
省政协委员,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冬梅:
品牌建设 引领“徽”企腾飞
“目前,我省坚果炒货品牌众多,但多以中小企业或作坊形式存在,加之仓储、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品牌发展受限。” 省政协委员,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冬梅表示,安徽省内碧根果种植面积已达60余万亩,是全国碧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但尚未完善坚果产业配套方式,建立强有力的坚果产业集群,未打响安徽合肥是“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的名片。
她建议进一步推进我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打造中国碧根果种植生产与初加工基地,为坚果炒货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沃土,助力品牌腾飞。推动省内消费“内循环”,“提倡使用省内品牌产品,促进省内企业互采,将坚果类等绿色食品纳入全省中小学生营养餐,助力省内企业品牌壮大。”
省政协委员,滁州市政协主席汪建中:
以“招”促“产” 强“链”兴“业”
“双招双引”是安徽经济“第一战场”。今年6月,在滁州市举办首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既助推了“百亿小岗”建设,又为全省农业“双招双引”打造了一个集聚要素资源的开放平台。
省政协委员,滁州市政协主席汪建中表示,从招引基础看,农业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农业转型周期长,优质农产品开发不足,有特色缺规模、有产品缺精品、有加工缺链条。
他建议提升农业硬环境,持之以恒推动“小田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壮大生产型托管服务队伍,夯实规模经营的微观基础。
同时,培育造血功能,依据农业的产业弱质特征,用好财政资金补贴杠杆作用;运用市场力量,组建绿色食品产业引导基金,招引风投创投机构和私募基金机构,打造覆盖上下的“ *** 母基金+ *** 产业基金+市场化基金”的基金丛林。
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珍:
创新建后管护机制 绿色“只用不管”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珍提出,加快建立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构建高标准农田监管体系,全面掌握建设和使用情况,实现从立项、实施、验收、使用到生态环保的全过程、高标准动态监管。
黄珍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多未单项列支后期管护资金,农业生产主体基本只用不管,农田基本设施前建后坏、边建边坏,缩短了实际使用寿命,限制了最优效能释放。
为此,她建议创新建后管护机制,出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建立“县负总责、乡镇主体、村级落实”的建后管护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委托管护、专职管护、流转管护等模式,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使用收费制度和损毁补偿制度。(记者 彭旖旎 许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