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961年10月27日,蔡廷锴将军回到阔别了16年的家乡罗定。这是他解放后第一次返乡,也是最后一次返乡。虽然蔡将军只在家乡停留了4天时间,却留下了很多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的感人故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笔者每次来到蔡将军的家乡,都会遇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干部群众,自发地说起蔡将军那次返乡的故事,言谈中流露出无比的自豪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1961年,蔡廷锴将军回乡时与县领导合影
漫漫归家路,整整“走”了16年
全国解放后,蔡廷锴将军先后担任过中央人民 *** 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作为全国人大广东籍代表,蔡将军每年都回广东参加会议及考察,可是解放后一直都没有回过家乡,难道是他对家乡的感情淡薄了?
蔡将军1892年出生于罗镜镇龙岩村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8岁从军后,征战南北,战功赫赫,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威震中外的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战争期间,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但他一直不忘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早在1928年,蔡将军就带头捐资扩建省立第八中学(罗中)校舍,并捐资在家乡龙岩村创办了不收费的完全小学(后定名为廷锴小学)。之后,他又捐资修建泷水中学校舍,带头捐款创立罗定乡村师范,倡议建立罗定泷江医院,捐资开设麻疯病院,建设官渡头大桥、公园凉亭等等。
解放后,他与跟随自己二十多年的副官、当年的贴身侍卫翁云廷一直保持书信往来,经常向翁云廷了解家乡的生产和建设情况。
1961年10月,罗定县委书记周宽在得知蔡将军又回广州开会后,专程邀请蔡将军回罗定,却被蔡将军拒见。原来,土改时基层干部违反政策,把蔡将军保存在家中的物品当作“浮财”分了,甚至把他父母的坟也给铲了。而最使蔡将军痛心的是他的指挥刀、血衣及“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各界人士赠送给他的一百多件纪念品也丢失了。这次蔡将军回广州开会,广东省委统战部通知罗定县委,要想办法把他请回罗定老家看一看,做些补正工作,以消除隔阂。
会议结束后,省委办公厅处长杨立陪蔡将军夫妇一行到达肇庆七星岩度假,在广州吃了“闭门羹”的罗定县委书记周宽已在此迎候。杨立在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与周宽一起找罗西欧,要求她一起做蔡将军的工作。罗西欧对蔡将军说:那些违反党的政策的事,党和 *** 也是反对的,对解放初期的事,我们要予以谅解。周宽和杨立也说:“您离开家乡已经16年了,罗定解放也有10多年了,经济建设搞得怎样了,您该回去看看。罗定的父老兄弟在等您。”
蔡将军是个性情中人,罗西欧及杨立他们的劝说,触动了他最敏感的感情,便爽快地答应了。
△蔡廷锴将军捐建的的管渡头大桥
在欢迎大会上形象生动地讲解罗定
人的“走三行”,点演粤剧《相府招亲》
蔡将军回罗定的消息,当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整个罗定城区,像过节一样喜庆和热闹。10月27日下午,县领导向蔡将军汇报了全县工作情况。当日晚上,罗定县委、县 *** 在罗定人民戏院举行盛大欢迎晚会。从城区进入人民戏院,要经过一条仅容三人并排通过的青云巷。蔡将军对县领导说:“这么狭窄的小巷,演戏散场时,万一发生践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应该设法改造。”其后不久,进出戏院的小巷就改造成了大道。
在欢迎大会上,县委书记周宽致辞:“久别家乡的抗日名将,我们罗定人民敬仰的蔡将军和夫人回来看望父老乡亲了!”周宽的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身材魁梧的蔡将军站起来向全场频频挥手。接着蔡将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从如何离开罗定谈起,说他从小家贫如洗,18岁那年为了谋生,只好报名当兵。他说,罗定人因为穷困,要外出谋生,主要从事三种职业,靠的都是“膊头”(指肩膀):一种是扛枪投身行伍,一种是挑货郎担往广西方向行商,还有一种是扛神农牌子行医卖药,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罗定人“走三行”。他说,解放以前,内战不止,外患不断,国家一直处于危难之中。只有在中国 *** 领导下,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搬掉了三座大山,统一了全中国,人民才得以当家作主。现在的罗定,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地更是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 *** 。蔡将军的讲话,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为了欢迎蔡将军,县粤剧团专程从二十多公里外的榃滨公社赶回县城。当时,蔡将军点了《相府招亲》。蔡将军对杨立说:罗定人喜欢听粤剧、唱粤剧,罗定粤剧团的演出很有水平。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立,给蔡将军让出一条通道。在热烈的掌声中,蔡将军一步三回头地与大家挥手道别。
祭父母,见旧部,故居近在眼前而不入
第二天一早回到罗镜,蔡将军先去看了他创办的龙岩小学,罗定县委领导说,该小学即将恢复廷锴小学的名称。接着到父母的墓地祭扫,敬献花圈。整理完花圈后,蔡将军久久伫立,凝视着坟头,任凭凉风拂面、思绪飘飞,很久才回过神来。“蔡将军回来了!”从上午开始,家乡的群众便奔走相告,人们纷纷扶老携幼,向公社涌来。为了蔡将军的安全,负责保卫工作的警卫人员只同意蔡将军的近亲及旧部进入公社大院。
这天的罗镜,秋高气爽。但在来客中,却有一年过六旬的老汉头上戴着“大眼帽”。工作人员问他何故,他大声说:“我本来就是个戴帽分子!”蔡将军闻言,急忙出来迎接。原来,老汉正是跟随蔡将军出生入死近30年的副官和贴身侍卫翁云廷。抗战后一别就是16年,两人双手紧握,眼里闪着泪光。翁云廷也是龙岩村人,比蔡将军小八岁,入伍后,即担任蔡将军的副官及贴身侍卫,战争时期蔡将军曾经多次遇险,幸得翁云廷舍身救护才转危为安。抗战胜利后,翁云廷解甲归田。解放后,翁云廷被定为“五类分子”。看到翁云廷戴着帽子来相见,蔡将军知道他受到委屈了,当即对随行的市县领导说:“翁云廷是抗日爱国的,救过我,没有做过对不起乡亲的事,他当年在罗定做的很多事,都是我指示的,不应该对他管制。你们看看是否还有十九路军的旧部,像翁云廷这样受到管制的人,没有犯什么错误的,就不应该管制了。”不久,翁云廷就被摘了“帽”。
而被蔡将军点名接见的人,除了十九路军旧部,还有潘焱荣和区映寰,他们抗战时在罗定从事教育和抗日救亡工作,得到过蔡将军的大力支持。解放前夕,区映寰更是在香港蔡将军家中,接受将军教诲,携将军儿子的亲笔信回龙岩取出蔡将军存放在家中的大批武器,组建 *** 粤中纵队四支队十四团,并担任团长。土改时,区映寰身为商人兼地主的父亲区融熙突然失踪,有人为此举报是区映寰“通风报信”。
下午,蔡将军进入泷水中学视察,靠近校门的一个班正在上物理课。见蔡将军进来,全班学生热烈鼓掌欢迎他讲话。他一站上讲台就说:“物理物理,万物都有个道理……”接着,讲述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要求同学们勤奋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蔡将军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一番讲话,令当年聆听过的学生,至今仍记忆犹新。接着,他把正在上课的区映寰叫来。一见面,蔡将军就说:“听说你过去犯过错误,谁没犯过错误呢,改正就好了。”他勉励区映寰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谈了半小时后,才离开泷水中学,前往水摆参观综合加工厂。蔡将军也向县领导问及潘焱荣的情况,并接见到了潘焱荣的家人,其后不久,已经在农村劳动一年多的潘焱荣便被调回泷水中学任校长。
蔡将军结束视察回到公社后,门口聚集的群众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人,很多老人甚至拄着拐杖,或在孙子的搀扶下,走了十几里山路而来,为的是看上一眼他们心目中的抗日大英雄。蔡将军好几次上二楼向大家挥手致意,感谢大家的看望,鼓励大家一定要听从 *** 和 *** 的话,努力生产,克服困难,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希望大家早点回去。直到天黑,人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蔡将军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他的故居土改时分给贫农居住了。视察龙岩小学时,故居就在几百米之外,他在这里出生和长大,抗战期间,又回到这里养伤,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但他知道自己如果回去看望故居,肯定会惊扰已经入住的群众,也会令陪同的地方领导难堪。所以,虽然故居近在咫尺,他始终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更没朝故居迈出半步。
△1984年,廷锴小学正门
指挥刀、血衣及纪念品的去向
这次回来,蔡将军对丢失的指挥刀及血衣还是抱有寻回的幻想。同时丢失的,还有蔡将军心爱的猎枪及大门上的牌匾。为了一解蔡将军的心愿,当时曾经派人去寻找过这些丢失的物件。
那把指挥刀是蔡将军的宝贝,蔡将军曾拿着它指挥过无数战斗,包括扬名天下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来蔡将军的很多雕像,腰间都挂着这把指挥刀。有人反映土改时,曾见工作队员拿它劈过柴,之后,便无声无息了。血衣,是1938年10月18日,蔡将军在顺德陈村被日军空袭受伤时脱下来的,所以一直保存,是要牢记这段血海深仇,以期一雪国耻。但调查人员告诉蔡将军,血衣土改时分给一户贫农,他拿去洗干净血迹,裁剪成布块,做了一件婴儿背带。那一百多件纪念品,是“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赠送给蔡将军的工艺品,均有题刻,蔡将军把它们存放在家中密室,土改时失踪,无人知其去向。
蔡将军在自传中坦承“打猎是我一生中最嗜好的一种玩意”。1934年,他出国考察时,受到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的接见,墨索里尼赞赏蔡将军敢于与日军开战,还专门赠送了一把制造精良的双筒猎枪给蔡将军。土改时,曾经有人看到工作队员拿着这把猎枪打猎,之后,也是无踪无影。至于大门正中的牌匾,因为是李济深题字,蔡将军觉得弥足珍贵。土改时,牌匾分给了群众,这户人家拿来做床板,发觉太长,便锯短了,已经无法恢复。蔡将军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在听了公社领导的解释后,又看到群众这么热情,看到家乡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一切前嫌,便消失了。他见家乡缺化肥,还指示在香港的儿子,买了十五吨化肥送回来。
△蔡廷锴将军故居
建议恢复“罗定人民体育场”
为“电工仔”题词
195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体委,蔡将军被任命为体委副主任,这次回故乡,蔡将军当然不忘本职。29日出到罗定县城,就提出视察罗定人民体育场。这个建于1948年的体育场,原有400米跑道,但蔡将军看到的却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周宽解释:这几年由于自然灾害,经济困难,体育场已经分给县城各间中学做了菜地。蔡将军对县领导说,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体育场还是要尽快恢复过来,让人民群众有个锻炼身体的场所。并当场为“罗定人民体育场”题名。
下午,蔡将军与县领导合影,当时罗定县委、县 *** 都没有照相机。工作人员只好到照相馆把师傅请来。大家坐好后,蔡将军还侧过脸与县领导聊天,师傅只好跑过去,把蔡将军的头摆正。这张珍贵的照片,副本还保存在罗定博物馆内。晚上,县城的灯光球场举行篮球赛,邀请蔡将军观看。开赛前,蔡将军一行先去观看了罗定八景之一的“东桥塔照”。走上刚修复不久的罗定大桥,周围已经站满了群众。眼尖的罗西欧指着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脸孔对蔡将军说:“那不是当年常到我们家的电工仔吗?”抗战时期,陈长跟随老板到桂林做电工学徒,刚好蔡将军也驻守桂林,陈长经常到蔡将军家里维修电灯。解放后,陈长回到罗定电厂工作。
陈长被蔡将军叫到身旁后,既兴奋,又激动,一时不知说些什么。蔡将军见他脸色不好,便问起他的工作和身体。陈长说,身体一直不太好,患有肺病。随后,蔡将军叫人找来纸笔,为陈长题写了清人梁奉直的名联:“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以鼓励陈长战胜困难,好好工作。后来,陈长还光荣地成为罗定唯一一个到北戴河疗养的工人。
这次回罗定,蔡将军看到解放后的家乡,生产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心情格外舒畅,一路欢声笑语。但期间也发生一件事,让蔡将军沉默了很久:他在罗定街头,遇见正在拾荒、蓬头垢面的林其材,“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他是十九路军英勇善战的特务营长。有人告诉蔡将军:十九路军解散后,林其材便回到罗定,平日以捡垃圾为生,现在精神已经有些恍惚。“你还认得我吗?”蔡将军问他。林其材笑着点头:“认得,蔡军长。”蔡将军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递给林其材后,转身离去,久久无语。
云浮融媒中心
作者:陈大远 莫德平
责编:黄炳权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