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集目录】
◀上期回顾: 【行道•道本】三,都是正确的废话?--从源流看道家有多牛逼
▶下期预告: 【行道•道本】四,何谓得道?
书接上文:【行道•道本】三,都是正确的废话?——从源流看道家有多牛逼?
一、所谓“得道”,就是追求对世界的“深度”体验
上一节的核心是「中道」,即“平衡”感的问题。
本节则主要讨论“深度”问题,即应该努力做到怎样的程度,才能称之为“得道”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即所谓“道行深浅”的问题。
如果把整个宇宙看做一个封闭的球体(假设十维或更高维度吧),那么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生活在这个球体表层一个很小的点域中的细菌,终其一生都只是汲汲于事物的表象,被各种纷繁芜杂的现象所迷惑。说难听点,就是“鼠目寸光”。
而一切事物的本质(规律),即「道」,则深埋在大球的核心。于是总有那么极少数好奇心重的人,要挖开表层,往核心去探究。(参考【行道•道本】一, 什么是「道」?究竟有没有恒道?)
随着不断深入,将会接触到事物内部各种脉络,这些脉络有点类似于一张从核心生发延展出来的树状网络。透过这些脉络,便能感知到这世界的其他部分。而越深入就越接近脉络的主干,所能利用的脉络就越多,所能洞察到的世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也更透彻,这就是所谓“窥斑见豹”、“一通百通”,从而对整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有越来越清楚的认知。嗯,“本来面目”,这也是禅宗的说法嘛。
所以,对道行深的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开了“天眼”,即所谓“上帝视角”。也即前面说的“世界观”。相应的,就能够对世间万事的运转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预判,也就有了相应的“价值取舍”和“方法策略”,也就有了“意义”。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就是宇宙的本质规律,理解了这个本质规律(既得其母),就能更好的理解和应对这个世界和万事万物(以知其子),反过来又能更好的持守万物的根源之道(复守其母)。
当然了,拥有“上帝视角”也是有利有弊,因为你终究只是凡人,以肉体凡胎的微末力量而承载上天的恢弘莫测,也是一种负担,因为道的运动极大程度上是与人类本性相悖的,而且你也很难给别人解释、也很难被理解,所以要做好承受孤独的准备——有时候孤独是一种享受,有时候却也是一种精神负担,甚至威胁——这点 上一节 已经讲过了。
而且,通过“上帝视角”看到的世界,虽然更完整,但以人的感知是会有一些变形和不精确的(或称模糊),本质是由混沌造成的,特别是,会忽略掉很多细节——也就是说,你可能会变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甚至对一些日常事务的处理上也会变得反应迟钝。所以也许你会需要有人帮你找补一点回来。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十四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道德经》第十五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这几段,就描述了通过“道的脉络”去体验世界的时候那种“模糊、不精确”的感觉,“恍惚”一词颇为到位。了解量子力学的朋友对这种“模糊”状态应该会有比较形象的认识,具体我们下一章讨论“混沌无极”的时候再细说。
也就是说,通过“道”来观察世界,并不是完全靠视觉、听觉 、嗅觉等五感,而更多的是一种“直觉洞察”,俗称“第六感”。看过分析心理学的朋友,就会知道人格感知能力中有一种即为直觉(N) vs 感觉(S),虽然以直觉思维为主导功能的人也是少数。如果有过“顿悟”的体验,应该会比较容易理解这点。
二、始终怀抱“赤子之心”
随着对本质探求的不断深入,你终归还是会发现,现实的黑暗面远多于光明面,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谓“劣币驱逐良币”——这个社会很多时候就是在奖励投机取巧和旁门左道而打击、嘲讽脚踏实地走正道的人(正如电影《女人香》中最后那段经典的演讲中说的),埋头苦干似乎总不如巧舌如簧,赤胆真诚也好像总抵不过甜言蜜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所谓“自古深情留不住,最是套路得人心”嘛——尤其是在短期来看更是大部分如此,而长期的事情,有时候会长到让所有人都怀疑人生,同时,大部分人又都是不看长期的——那你还要不要继续坚持“道”的准则?
如果在看尽历尽了种种灰暗甚至黑暗的现实之后,依然能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依然能够保持纯粹、恪守原则,走正道而不去投机取巧,甚至说是愿意站在那里,挡住黑暗,乃至自己“发光发热”(利他),而同时又不对此加以自我标榜自我彰显、不以自己的光热去灼烧别人(和其光,“其”这里可指代自己,下同)、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他人刺伤他人(挫其锐)、不偏执不走极端(中道),看清了这世界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但行为表现上看起来又完全只是一普通人,保持着“宠辱不惊”的定力,那么你就真的可以算是接近于“大道”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不争”、“贵柔”、“守弱”的根源,经文中其实也有一些类似的语句,来看一下: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不走极端的中道)
——《道德经》第五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利他、不争、贵柔守弱)
——《道德经》第八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赤子之心、贵柔)
——《道德经》第十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改变而恪守原则)
——《道德经》第十三章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赤子之心)
——《道德经》第二十章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不自我标榜)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赤子之心)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歙歙 [xīxī] 吸气、收敛意欲而无所偏执的样子,不自我彰显就像普通人->以百姓心为心,以婴孩的态度对待人和事从而无所偏执)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赤子之心、贵柔、这里“和”跟下一章“和其光”意思应该接近)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不自我标榜、不争、不走极端的中道)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不自我标榜、不争、不走极端的中道)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赤子之心-->报怨以德、不争-->不为大、走正道不投机取巧-->重诺不轻诺...犹难之)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不争不自我标榜)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利他)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不苛责他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利他、不争不自我标榜)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所以这种坚持并非如古代儒家士大夫那样的硬怼傻怼,动不动“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而是不偏执不极端,更多利用对“道”的运动趋势的把握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依靠时间的堆积稳步达到,既坚持了原则,又避免将自己置于过于被动和危险的境地。比如对于“利他”,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其范围和边界在哪里,一味做好人的结果就是连自己的尊严也丢掉了,一味出头做英雄的结果就是被自己帮助的那些“民”给出卖了或者被道德绑架了,一如最近那篇《说英雄,谁是英雄?》的文章中讲的两个故事——于是有些人或者就干脆摔桌子走向了反面,即黑化、索性做个坏人算球。这其实又是方法论范畴的东西了。
不过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我个人倒是更倾向于孔子的「以直报怨」,而不是经文中的「以德报怨」,因为这才应该是最自然的状态,“以德报怨”反而有过于“彰显”这“德”的做作嫌疑,且可能引发更多问题。此外这句“报怨以德”在经文上下文来看有点突兀,似乎是后来版本加的吧。当然也可能是我修为还不够,或者说,还有其他的解,即对“怨、德、善与不善”的释义,有机会到《上德篇》中再去详细辨析吧。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 宪问》显然,这种“大道”的修为也是极难完全做到的。就像上一节说的,绝对的“中道”,没人能做到,同样,对于每个肉体凡胎的凡人来说,大道,那个大球内部的核心奇点,也只能感知、只能无限去接近,而绝对的“大道”,也没人能完全达到,绝对“得道”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达到了,那你就成了宇宙这个大系统本身。这就是:
大道无形我有形!
每个人都受形体所累(为吾有身),必有其局限性。所能做的,就是在大多数人所在的表层的那个大平面上,像针尖一样扎进去一点点,就可以比大多数人都看得远看得清楚一点、比大多数人有那么一些优势了;就是尽可能多的保持一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气质,这样就能比大多数人多那么一点定力。
三、修行即信仰,其何裨益?
而这些,已经近乎于一种信仰了,其实需要更大的勇气,是真正的大无畏精神。并且这种信仰是由人的认知体系和内在精神本身支撑,而并不需要依托于一个外在的、具象的神袛或者偶像,这也是《道德经》反复强调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一种体现;坚守那些原则,也并非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更不是为了什么死后的天堂或极乐世界,而仅仅因为你就是那样的人。否则,窃以为只能算是“伪信仰”。
虽然,从长远来说,也还是会有好处的,不过并不是所谓“王者的荣耀”或者“万贯之资财”,虽然也可能会有,但那只是“道”趋势运动的附带结果,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跟坚持修行没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前面也说过,有时候趋势的反转需要很长的时间,长到让所有人都怀疑人生,而在趋势反转之前,再努力再聪明也没用,比如五代十国乱世,再多的冯道也只能做一些挽救工作;又比如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文革,再多的马云这样的商业天才学再多的道家太极,也终究是无能为也......而一旦风起,猪都能上天啊是吧?——时代、时运的潮流,无论顺逆,滚滚而来,即使天纵英才,也绝对无法抵挡、无法控制,自以为能控制的,都不过是一种妄念(「不知常,妄作 zuō,凶」)。
而坚持“道”的修行,真正的好处,是平安(生存)和自由(尊严),即所谓「长生久视之道」,在这一次次潮流的大起大落之间保持自己的那份定力。世俗的那些好处,往往都只是附带的一个结果,修行可能帮你增加一些概率和收益,但不是绝对的保证,所以切莫执着于此——这往往需要的是耐心,要等、要等得起,也就是一个“熬”字诀,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活”下去才有机会,最少,熬到最后也能“剩者为王”,轻轻松松去捡别人掉了一地的装备。所谓“成功都是熬出来的”,这种熬出来的成功,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司马懿,比如德川家康,倒也算得上是“王者荣耀”吧——其实凡世间有所成者,大都经历过一个熬的过程,时间的长短没有规律而已,只不过我一拍脑袋能想到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上面两个,毕竟大家都熟悉,倒并不是说我认为两者就算是得大道了,不过就着一个“熬”字来说,很典型。
再一点,就是不要以为“熬”就一定是“痛苦”的,下下节讲修行的心境的时候再来说。
四、“得道”的状态,即是“无为”的状态,最终都归结到事物内在的统一性上
这种“等”、“熬”,这种不偏执不极端,本身不又是「无为」的一种体现了么?其实经文中也有多处讲到这种等待、这种不偏执的训诂,我们略为摘录一二,具体在《无为篇》中再详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此处“无为”、“不执”相提并论,「执」就是控制、偏执、索取占有、紧紧抓住,那可不就是一种“极端”状态么?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其实都是在说不要走极端。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 [zuò],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 [zuō],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一个「静」字、一个「观」字,生动的把那种“等待”、“无为”的状态表现了出来。最后还是「道乃久」,也就是「长生久视之道」。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而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子兵法 • 军形篇》而这里直接一个「待」字,也已经说得非常直白。
可见,《道德经》全篇就是在反反复复苦口婆心的讲这几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念经说车轱辘话呀!所以说,经不经文的,并不重要,关键是经文背后要传达的东西,到最后,你把经文都忘掉了,只是自然而然的、不假思索的就按“道”的准则去行动了,那你就真得道了,可谓「抱一为天下式」。好比练拳,练到最后,招式都忘了,自然而然的反应出来,就成了。王阳明所谓“生知安行”,指的就是从来就不知经文为何物的人。
其实又何止《道德经》,世间各行各业许多道理,其实都有其内在统一性,很多不同人说的不同话,背后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使用的语言、描述方式或者针对的具体对象有所不同而已,但最后都可归结到一个「道」字上。可惜绝大多数人都看不透这事物背后本质的统一性,结果思维被各种概念语言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杂念(参考《非文篇》),陷于困惑或僵化,也就难免走向片面和极端偏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所谓「为学」,就是不断积累知识,而「为道」,则是深入思考这些认知背后的内在统一性,即本质规律(参考【行道•道本】一, 什么是「道」?究竟有没有恒道?)。再结合到我们上面引用过的第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抱持统一的认知(守其母),那么脑子就会像开了无数的孔道(开其兑,再看看上面的脉络图,是不是很像?),淹没在纷繁芜杂的信息碎片中,终日忙碌也得不到解脱。比较一下长线价值投资和短线投机,便也可窥知一二了(尤其是看看那些大师们的寿龄),其他领域又何尝不是?不过都放到后续讲“无为”的时候再具体展开吧。
而关于“熬”、关于“不执、无为”、以及上述两点(生存、自由),限于篇幅且后都有多个章节专论,故先按下不表。下一节我们先讨论下入道的路径,以及修行的几重境界。
下一节:【行道•道本】五,修行有几重境界?——条条大路通大道
本节小结
本节阐释了“得道”的状态,即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得道”的“深度”问题:
第一,“得道”建立在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之上,一定程度上的“上帝视角”,通过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洞见建立的一套世界观;
第二,在行为上,“得道”的人,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看清了这世界的本质,也就看清了其黑暗面,但依然能宠辱不惊、恪守原则并且不以此苛求他人,低调得像个普通人,行事既有态度也有手段;
第三,修行是一种近乎信仰的存在,并且是由认知体系和内在精神本身支撑,而不依托于外在的、具象的神袛或者偶像。修行的直接裨益,是平安和自由,世俗的好处则是没有保证也不可强求的,并且常常是在苦熬之后的一种附带结果;
第四,“得道”的状态,即是“无为”的状态,最终都归结到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统一性的深刻认知上。版权声明:《行道》为 老周来了(ID: laozhoulaila)原创系列。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转载授权、版权合作等事宜请联系作者,可发邮件至:roczhou@laozhoulai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