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多谢邀答。
评价一个城市的规模,首要参考标准是经济。有了经济力,就会聚集大量人口,就会有丰富的文化。
在说经济和文化之前, 要先来谈谈城墙和建成区的区别。
关于城市规模要看如何定义。例举北京、南京、苏州三城。如果认为城市的范围等于城墙的范围,那么南京比苏州大得多。如果所说的南京城墙是外郭,那么南京还可以超过北京。
但做历史的不能这么看,要看实际的建成区。明代南京的实际建成区就是城墙内范围的南部,东部为皇城,城外大报恩寺、莫愁湖、上新河也有零星的建成区。
而苏州的建成区远不止城墙。苏州城墙内面积14平方公里,基本被填满。城外,从阊门开始往西二十里到枫桥,全是建成区。看《康熙南巡图》就可以知道苏州当时城外建成区的规模。南京城墙内是44平方公里,只填满二分之一不到。
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说南京是当时全国最大城市的是葡萄牙人曾德昭的《大中国志》。原文为“他的正式名字是应天府,我认为它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城市”。利玛窦的《中国札记》中只是说“北京……城市的规模、房屋的规划、公共建筑物的结构以及防御都远不如南京”。
明清南京城外最大的建成区恐怕还是上新河码头,是全国最大的木材物流基地。苏州的阊西地区,加上浒墅关一带,规模要大得多。
同样是来自曾德昭《大中国志》:“北京城没有南京大,而人群壅塞则过之。”北京在嘉靖年间修了外城,内外城相加有62平方公里。南京城是44平方公里,只有算上外郭才能做到“北京城没有南京大”。众所周知,南京城与南京外郭之间的绝大部分面积并非建成区,只有零星的几个点。按照这个逻辑,当时欧洲人定义的“城”,就是指城墙内的面积,而非实际的建成区。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存在城乡二元对立。城市是自治的,而乡村实行封建制度。乡村人移居城市意味着身份上的巨大转变。所以欧洲中世纪城市都力图用城墙把建成区全部囊括进来,城墙就是边界,出了城墙就是乡村。科隆、美因茨、纽伦堡、布拉格等中世纪名城莫不如此。而且,城墙内也并非全是建成区,莱茵河边的小城Bacharach的城墙内就有大片空地。所以,在传统欧洲人的意识中,城墙就是一座城市的边界,他们会自然地以城墙范围大小衡量城市大小。
而古代中国不存在这种城乡二元对立(在今天的中国反而因为户籍制度大行其道),这也是上元县、江宁县的辖境既包含城市、又包含乡村的原因所在。所以,用城墙范围大小衡量古代中国城市的大小是过时、不甚科学的观点,也没有实际的历史意义。
现在例举明清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大都市苏州的经济数据。虽然明清有别, 但可以拿来佐证,在明朝不发达的城市,在清朝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明代繁荣的城市,都会延续到清代。
明代中叶开始苏州府城就是全国中心市场,京杭大运河南北商品集散地。
明代只有两个城市有能力成为大运河南北商品集散地:苏州和扬州。但因为扬州本地手工业较弱,扬州以北的地区消费力也弱,苏州是全国最大的手工业中心,发往全国的很多货物是苏州产,所以苏州成为市场中心,扬州完全是因为地理优势,是副中心。
苏州府城阊门称天下大码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商业区;阊门外有两条很长的商业街区,一条沿着运河往西到枫桥,另一条是往西北到虎丘的山塘街;阊门边沿着运河往南还有南濠街;因此苏州市中心在城墙外,建成区很大规模空前。
就苏州府城而言,应该是先有商业的发达,后有手工业的发达。发达的手工业又反过来促进商业的进一步繁盛。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四卷第四章
宋代以前,所有城市都是某一个级别的政治中心。比如唐代的苏州城,是苏州这个郡的政治中心,也是浙西诸郡的政治中心。宋代以前的城市手工业较弱,主要用来满足达官贵人及其仆役的部分生活需求,而城市商业市场中的大众消费品大部分来自乡村。唐代著名的蜀锦、越罗都是来自乡村,这时的丝织业是农业生产的副业。
生产力发展后,农村的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就出现分化,一部分生产就转移到城市。丝织业就是典型:蚕桑养殖和生丝采集必须在农村进行,但加工成上等丝绸的工作就在城市和市镇进行,因为城镇里有专门的织工,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所以技艺更精。
后来的上海也是沿着苏杭的道路继续发展出的城市,有很大规模的生产,也有很大规模并且很高端的消费,所不同的是上海产品的销售市场已经主要面向海外。
城市在全国的首位度如何,看的是5大重点 :1 公所、会馆的数量;2 商业区码头的商品集散规模;3 手工业生产数量;4 田赋 ;5 城市人口;6 文化产出数量和档次 这些苏州优势非常明显
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以苏州为中心》 苏州为超地域中心城市
明朝人口分布图 苏州府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明代人才分布图
明代中叶起,苏州城的商业和手工业蓬勃发展,使苏州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这个发展势头一直持续到清代
中国历史中两县同驻一个城池,主要是出于人口的考虑,清代雍正年间,把人口太多的苏州城分成三个县管理
苏州城是全国唯一的三县同城
明代市民文学版刻数量
中国会馆志 全国中心市场
中国会馆志 江南会馆、公所数量表
明清时期,苏州共有会馆64家,公所163所(所属136个行业),说明了苏州作为商业、手工业中心,中心市场的地位
明初苏州田赋最多号称天下粮仓,后发展了手工业,田赋缴税大户的地位被湖广取代,从天下粮仓变成工商业大都会,明代中叶开始,苏州的商业税收和手工业税收都是全国翘楚
描绘了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的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
版本一:辽宁博物院藏本 仇英《清明上河图》
版本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仇英《清明上河图》
版本三:仇英 清明上河图
明代江南地区是全国的富庶之地,苏州是江南的政济、经济、文化中心,最为繁华。苏州的社会风俗习惯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 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江南自明以来就是人文渊薮之地,表现之一是江南的书市,苏州的书市是四大书市之一。苏州书坊最大的特点是 刊本数量多,刻印质量高,胡应麟曾评价说“吴会、 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世帙类书,咸会萃焉。……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陵次之,杭又次之,……其精吴为最。”卷四 苏刻种类很多, 经、史、子、集都有。到明中后期,小说、文学作品最多,质量也好。————《明代苏州地区的社会风尚及其传播》
明代王世贞称,苏州城无论就“财赋之所出”(农工商总体),还是“百技淫巧之所凑集”(手工业),“驵侩譸张之所倚窟”(商业),都堪称天下第一繁雄郡邑(《明代商业与社会变迁》)
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有显著扩大。这个扩大同时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与城市人口的增加。苏州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城市从府城内扩 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城市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 并非单纯的府城工业向外转移,而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合理的地域分工。经过这三个世纪的发展,到了清代中期,城市工业在苏州经济中已经居于主导地 位。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亦即傅衣凌先生所说的“苏杭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李伯重
明中叶至清中叶苏州府城的商业腹地,由小而大,可大致分为4个层级:最直接的是苏州府辖下地区;其次是整个江南地区;再次是施坚雅所说的“长江下游经济巨 区”;最后,作为明中叶至清中叶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苏州的商业功能覆盖了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地区,因此其商业腹地也包括了中国的大部分(47)。这样,苏 州府城的商业腹地的地域范围,远比苏州城市的地域范围大。————《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 李伯重
手工业:丝织业、棉织业、印刷业、造纸业、建材业、造船业、酿酒业、制茶业、榨油业,皆是全国中心或全国中心之一。
商业:洞庭商帮基地、全国会馆公所中心、全国中心市场、天下四聚之一、东南诸省物流中心。
文化:全国出版中心、戏曲中心、学术中心、状元之乡。
日本的许多中国历史书里,特对明清时代的苏州赞赏有加
图说中国文明史
漫画版中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