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对比(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是什么社会阶段),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对比(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是什么社会阶段)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对比(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是什么社会阶段)

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照片,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毛主席与钱学森等人的合影。

那个时候,摄影师吕厚民捕捉到了一个瞬间:一位身着中山装的清瘦诗人激动地扑在毛主席怀里失声痛哭,而毛主席的手轻抚着他的背。

这位诗人名叫纳·赛音朝克图,是当代蒙古文学奠基人,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少年往事

1914年,纳·赛音朝克图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的一个牧民家庭,属于原察哈尔盟正蓝旗,家中一共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三。

纳·赛音朝克图的父母以放牧为生,还要养活六个孩子,家中很穷,孩子们也是从懂事起就要跟着父母一同放牧。

赛音朝克图从小就感受到了贫苦的滋味,常常饿肚子,没有一件合身的衣服穿,还要遭受贵族的压迫。

那些贫瘠而艰苦的日子让他养成了敏感细腻的性子,而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又似乎给予了他诗意的养料。

少年时代的纳·赛音朝克图温和、懂事,时常帮母亲照顾弟妹、分担家务。

大草原上科学文化相对落后,但正蓝旗公署还是在公署所在地那日图设立了一所小学,供小孩子读书。

赛音朝克图有时跟随长者外出赶集时会经过那所小学,他听见里面传来隐隐约约的读书声,心头总像被什么击中一般,他太想进入学校读书了。

现实却常常充满曲折,锡林郭勒盟的蒙古族人家大多信奉喇嘛教,他们会把年幼的孩子送进喇嘛寺,表示虔诚,也让孩子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受苦。

对于大多数穷苦人家而言,孩子成为一个喇嘛,大概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纳·赛音朝克图的家人也要把他送到喇嘛寺里去,但赛音朝克图并不愿意做喇嘛,他苦苦哀求父亲让他进学校读书。

在多次协商下,赛音朝克图的父亲才勉为其难答应他的请求,但前提是他要读出个名声来。

15岁那年,纳·赛音朝克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正蓝旗小学,这对一个穷苦的孩子而言是不易的。

在小学中,赛音朝克图得以接受较为先进的文化教育,得以学习中文,也是在小学短短四年的生涯里,他接触到了文学。

那些或严正或优美的文字仿佛明灯一般指引着他前进,他感受到了文学的深刻之处。

但那时候,他还没有去细细探究其中奥秘。读书期间,他接受家里的安排,和一名蒙古姑娘结了婚。

纳·赛音朝克图小学毕业后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正蓝旗公署当文书。

他的文字功底不错,办起事来游刃有余,可他极度厌恶公署里官员的贪污 *** ,更认识到了蒙古贵族的愚昧腐朽终究会使他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无力去阻止些什么,只隐隐觉得即使周围都是腐朽的气息,他也要做淤泥里不染尘埃的莲花,绝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在后来的诗集中,他深深批判了这种 *** 的官场之风。

由于出众,纳·赛音朝克图于1936年被旗里选送到张北察哈尔蒙古青年学院学习,那是他第一次走出浑善达克沙地。

在青年学院中,赛音朝克图接触到了许多进步的书籍,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飞跃。

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以蒙古的历史文化为根基和素材写出了一些散文和小说作品,这些作品还不算成熟,但已经显现出了他的才华。

他在《丙寅》杂志上发表历史小说《六盘山》,这是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因为这篇小说,他有了一定的名气。

1937年,纳·赛音朝克图通过了留日学生考试的选拔,进入东京东洋大学师范系学习。

他去日本不久后,“七七事变”爆发,他一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无论回不回国,似乎都不合适。

七七事变

踌躇再三,他还是决定留在日本完成他的学业。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山河破碎的境况下,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会遭遇怎样的处境。

赛音朝克图就这样在痛苦、矛盾的心境中尽量去寻找一种平衡。

对他而言,文学似乎是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屋檐,他在文学中寻找自我,也寻找理想。

在日本,他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对《成吉思汗圣训集》、《蒙古青旗》等蒙古族古典名著进行了研究,进行大量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企图通过文化教育挽救民族。

蒙古诗人

四年后,纳·赛音朝克图学成归国,并出版了第一部抒情诗集《心侣集》,诗集收录了他32首诗歌,每一句都氤氲了他的热烈和真诚。

《心侣集》是蒙古族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抒情诗集,在蒙古族文学史上有一种奠基的作用。从此,诗人成了纳·赛音朝克图一生最重要的身份。

从日本回国后,纳·赛音朝克图目睹华夏大地的满目疮痍,他虽没有走上战场的机会,但他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什么样的文化教育能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时期,他的作品风格较为沉郁、迷惘,读来总让人觉得沉重压抑。

在回国后的两年里,纳·赛音朝克图一边进行文学创作,一边做着秘书、教师的工作。他曾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家政实习女子学校教书。

期间,他关注到了在一个还未解放的社会里妇女的种种困境,妇女则不觉得自己遭受到了不公,只把一切苦难看作是理所当然。

纳·赛音朝克图深有感触,创作了关注蒙古族妇女命运、提倡解放妇女的诗集《蒙古兴盛之歌》。

他想让女性们在思想上能得到觉醒,站起来反抗强加在她们身上的不公。与其说他是一个诗人,还不如说他是一个拿着笔战斗的勇士,一个积极的革新者。

时间来到1945年8月,正是抗战胜利前夕。苏联向日本宣战后,苏联红军进驻察哈尔,纳·赛音朝克图主动协助红军工作,帮忙整理资料、组织群众等,被任命为察哈尔盟 *** 临时盟长。

经苏联红军介绍后,纳·赛音朝克图进入苏赫巴托党校学习,在那里,他了解到了中国 *** 所领导的革命,了解到了 *** 等人的事迹。

他觉得, *** 所领导的革命能让蒙古族走上民族解放和繁荣兴盛的道路。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将 *** 当作偶像。

不仅仅是因为 *** 以极大的魄力掌舵中国的革命道路,带领所有人走向光明,还因为他也是个优秀的诗人。

纳·赛音朝克图在这段时期中寻求光明和真理的思想,也体现在了他的诗歌中,他的诗句从沉郁中走出来,趋于美好和乐观,富有革命的热情。

“你不在众目之下,而躲在闭塞的森林,你甚至没有名字,悄无声息,可你给我寂寞的旅程增添惊喜,你成为我心中快乐的源泉”

这是他笔下的无名小花,这等平凡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希望的光芒,足见他内心的追求。

两年后,纳·赛音朝克图回到中国,他接受了中国 *** 的安排,进入刚刚成立的内蒙古日报社工作。

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他的诗歌创作,从未改变过他想要用诗歌改造世界的理想。

在日报社工作期间,他深入草原深处采访牧民,始终关注他们的生活与思想,也始终保持一种平视的眼光看待牧民们。

此时,他的诗歌中不仅有光明的革命理想,还有草原上绚丽多彩的生活百态。

纳·赛音朝克图深受蒙古族文学传统的熏陶以及拜伦、海涅、普希金、惠特曼等诗人的影响。

他在四五十年代写下的抒情诗如《压在篱笆下的小草》、《窗口》、《希望的源泉》等,既有对生活不觉流露出的迷惘,也有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内蒙古解放、新中国成立后,赛音朝克图在所写的诗歌中歌颂新生活、新时代。

他的诗歌就犹如三月的春风,吹散了大草原上的黑暗和迷茫,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人们都称赞他是“牧民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牧民”。

新中国成立次年,国家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严正规定一夫一妻制。

纳·赛音朝克图原本有一妻一妾,《婚姻法》颁布后,他便和他的小妾色普勒玛解除了婚姻关系,从此和正妻斯日吉莫德格一同携手度过余生岁月。

尔后,纳·赛音朝克图还主动把《 *** 宣言》翻译成蒙古文,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也是《 *** 宣言》第一个蒙古文版本。

蒙古文版的《 *** 宣言》

1951年,纳·赛音朝克图从日报社被调到内蒙古出版社,参加了将《 *** 选集》翻译成蒙古文的工作,之后,他又被调到宣传部工作。

多年前,他本就视毛主席为偶像,现今,他更想穿过那一句句诗词,和毛主席见面,与他畅谈诗词,畅谈文学,表达他对主席的爱慕之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那些年,可以说是纳·赛音朝克图创作的巅峰,不仅仅是在诗歌领域,在散文、小说、民俗等方面,他都有极高的建树。

《狂欢之歌》是诗人50年代的代表作,诗中充满强烈的政治热情、朴素真挚的民族感情。

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既想将汉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传入内蒙古,又想把蒙古文化中优良的那部分传播到各地,延续自己家乡的文化。

在这一方面,他从未停止过努力。

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既吸取了汉族古诗那种欲说还休的意境,又保留了蒙古族古典诗词的凝炼、工整等特点,读起来既真挚动人,又朗朗上口。

如果细细研究他的作品,我们又会发现他的诗中自有意蕴深长的一部分,充满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正如他人评价他的那样:“他是思想型的作家,作家型的思想家。”

见到毛主席

内蒙古地区解放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也有和汉族同等的权利,一样能参政议政。

内蒙古大草原原本是一片贫穷的地带,人们虽然可以以放牧为生,但牧地开垦过度,带来的仍是贫瘠。解放后,内蒙古的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1956年1月的政协会议,纳·赛音朝克图作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文学艺术界的代表,奔赴北京出席会议。

最令他兴奋的并不是参加会议,而是能亲眼见到毛主席。

在出发的前一天,赛音朝克图想到在北京能亲眼见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偶像,便兴奋得睡不着觉。

2月1日,纳·赛音朝克图和老舍、侯宝林等人在 *** 怀仁堂参加毛主席举行的宴会。

当赛音朝克图看见红光满面的毛主席走入宴会场并向他们招手示意时,他激动不已。全场鼓掌欢迎毛主席的到来,而赛音朝克图把手掌都拍红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向各桌敬酒,和各界人士握手。

当毛主席走到赛音朝克图身边时,赛音朝克图难掩激动的心情,随即文思泉涌,即兴作了一首诗歌——《我握着毛主席的手》,并当着毛主席的面吟诵了出来。

诗歌朴实真挚,又充满热烈的情感,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在吟诵到最后一句——“毛主席的手指向社会主义,六亿人团结得像一个紧握的拳头,如同火花迸溅的钢铁的洪流,向着美好的生活汹涌前进”

赛音朝克图竟然情难自已,扑到毛主席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赛音朝克图的举动让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毛主席也愣了一下,颇有些不好意思。

但很快地,毛主席便恢复了平静,他把双手放在赛音朝克图的背上,任由他在自己怀中哭泣。

赛音朝克图激动不已,他想到从前的蒙古族人民受的那许许多多的苦,想到身为底层的牧民,自小便看着那些嚣张跋扈的蒙古贵族欺压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想反抗却什么也做不了。

如果不是 *** ,如果不是毛主席,蒙古族同胞们兴许到现在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毛主席对他来说,就是恩人一般的存在。如今见到这位伟人,仿佛一生最大的心愿都达成了……

毛主席轻轻拍着赛音朝克图的背,丝毫不介意他的举动。过了一会儿,赛音朝克图停止哭泣,擦了擦脸上的泪水。

抬起头对毛主席说:“主席对不起,是我失态了。”毛主席对他说:“没关系。”

顿了一会儿,毛主席又说道:“希望你能把蒙古民族的文学发扬光大。文字能陶冶情操,但同样也是一把利器,用好了是有大贡献的。”

赛音朝克图点点头,他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此后多年,纳·赛音朝克图一直谨记着毛主席的话,努力让蒙古族的文学发扬光大。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他陆续出版了《我们的雄壮呼声》、《狂欢之歌》、《正蓝旗组歌》等多部诗集,是相当勤勉的诗人。

他人格中所有的美好之处,都融入到了他的文字里。

可惜的是,纳·赛音朝克图到中年时身体每况愈下,于1973年病逝于上海,享年59岁。

二十六年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纳·赛音朝克图全集》,以这种方式彰显对这位诗人的悼念。

纳·赛音朝克图也成了第一位拥有全集的内蒙古作家。

后人为他建立了纪念碑和纪念馆,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文学奖。时至今日,关于他的研究论著已近两百篇。

逝者已矣,但他那些隽永的诗歌,他那高尚的灵魂,永远都存于世间。

更多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对比(1949年到1956年的中国是什么社会阶段)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