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重字的诗句?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
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衫。
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残红作地裀。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如何看待诗词中的重字?
“重”在古诗词中多作为数量词出现,也作为形容词,形容数量多。 例如: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处的“重”指的是山连绵不绝,蜿蜒起伏。古诗词鉴赏注意事项: 1、 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从形象出发,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2 、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1)触景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2)情景分列。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3)景略情在。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象这样的诗词,是否就没有意境呢?也是有的。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怀。3、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必须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探讨作品中具有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的同时,不能忽视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在作品中为逻辑思路,又弄清楚词和词、句和句的逻辑联系,那么就能透彻地理解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手法。古诗中的重字有什么妙处?
“重”在古诗词中多作为数量词出现,也作为形容词,形容数量多。
例如: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处的“重”指的是山连绵不绝,蜿蜒起伏。
古诗词鉴赏注意事项:
1、 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从形象出发,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2 、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诗词写作是否可有重字?
印象中,貌似没有原则上关于重字的规定,但是一般来说,对于律诗,如无特别情况,都会做到不重字。原因在于律诗篇幅短,格律严,最好做到节约用字,做到在有限的词汇中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若是犯重,常常意味着意思和形象的雷同,意味着贫乏和单调。容易成为瑕疵。
不过重字也有分修饰性重字与非修饰性重字。修饰性重字则是另一回事,比如说叠词,顶真等,这些修饰方法的前提就是重字。
另外有些重字是表达的主题词、中心词,其作用在强调或对比。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句一般的理解为:诗人的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导致了一种怅然若失,为之后的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另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则是典型的叠词。
再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通过两年之间的比照,在“人”与“花”的重复中呈现出同与不同的情景,表述了物是人非的感情。是“复而不厌”的典型。
总的来说,非修饰性重字是不提倡的,修饰性重字的话则得看你用得妙不妙。对于初学者来说,个人建议尽量实现不重字。原因在于,那些大家(特别是格律成型之后)在作诗时,应该都是权衡过重字带来的利的,也就是说,重字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妙处。而初学者的重字,大多是自身境界不够导致的。
古诗重字叠字可以吗?
诗中用重字,古体诗是允许的。试看《诗经》,大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些字在诗里反复出现。在五言诗中,重字就较少有了。陶渊明《止酒》,二十句,用了二十个“止"字,那是首创一种特殊的格调。
后来梁元帝萧绎《春日诗》十八句用了二十三个春字,便让人有东施效颦之感了。
古体诗,可以重字吗?
古体诗是可以重字的。
李白的《古风·胡关饶风沙》中有“哀哀泪如雨”就有重字哀。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七绝可以重字吗?
七绝可以用重字,但是尽量不要用。
如果重复的字不是同一个意思,还是可以斟酌的。如果又同字,意思又重复,那就是要尽量避免的。
律诗平仄格式要求严格,但也有一点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的地方也可以变通。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在平仄格式上变通的情况相当普遍,以致寻找毫不变通的律诗,反而不容易找到。变通,并不是任意的,也有一定的规则。古代诗人作诗,也常有某个字不合平仄句型,这叫“拗”,或“拗句”。既然已经“拗”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补救,这就叫“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