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古代十大渣男(古代的四大渣男),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古代十大渣男(古代的四大渣男)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古代十大渣男(古代的四大渣男)

前几天盘点了民国时期三位渣男,那么今天继续盘点下中国封建时间的渣男们。

一、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原名犬子,汉朝人氏,据推算生于公元前179年,逝于公元前118年。以才学闻名于天下。

司马相如十八岁时,入京。之后数年,二十多岁的司马相如通过买官,成为汉景帝身边的武骑常侍。但汉景帝并不欣赏他,司马相如郁郁不得志。

偶然的一次机遇,司马相如得识来朝觐见的景帝弟弟梁孝王刘武。梁孝王刘武重文采,手下有一大批辞赋家。司马相如敏锐地察觉出自己可以在梁孝王这里大展拳脚,于是果断称病辞官,奔赴梁国,并在此期间为刘武创作了《子虚赋》,从而名扬四海。

公元前144年,刘武病逝,司马相如失去靠山,不得不重返故里。时36岁。

司马相如在回乡途中,听从了王吉建议取道临邛。由于此时的司马相如名声太大,并且神貌飞扬,以至于城中人人奔走相告,以期一睹司马相如之貌。

可是司马相如一到临邛便玩起了神秘,称病不见任何人,即便是城中显贵,也都被拒之门外。再加上王吉在坊间大肆地宣扬,天天去客栈里敬礼司马相如。这些举动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其中包括了临邛首富卓王孙。

在卓王孙屡次相邀司马相如之后,司马相如才勉强答应赴宴,并在王吉不停的“游说”下,极为勉强地弹奏二曲。二曲中,有一曲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凤求凰》。

为什么司马相如和王吉要大费周章地演这出双簧?因为此时的司马相如早已一贫如洗,且无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如果不这样,如此的寒酸像是休想引起卓王孙的注意,更别提躲在珠帘后卓家小姐,新寡卓文君。而一首《凤求凰》正是向卓文君探求心意而弹奏。

卓文君是当时标准的“富二代”,才貌兼修。出嫁不久后夫君便死了。躲在珠帘后偷偷瞧见司马相如,便心生喜欢。一曲《凤求凰》罢,更知司马相如之意,芳心暗许。

而这一边,司马相如在宴后,重金收买了卓文君身边的丫鬟,替他传达倾慕之情。卓文君听闻后,连夜 *** ,与司马相如私奔离去。当时司马相如36岁,而卓文君仅17岁。

可是到了司马相如家中,等待这位大小姐的不是豪门庭院,而是空无一物,家徒四壁的破败样。而司马相如看中的不仅仅是卓文君的姿色和才华,更期望得到的是卓家富可敌国的家财。可没想到的是,当卓王孙得知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自觉颜面尽失,不愿再给卓文君一分一毫。

司马相如就这样和卓文君过着清苦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俩人实在是硬挨挨不下去了,卓文君便提议两人回临邛,即便是向同族的长辈兄弟借钱,也还是可以维持生计,总比现在这样要好。

司马相如也觉得现在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俩人起身回到临邛。再把自己的车马卖掉,买下了一家酒家,过着平凡、忙碌、清贫的生活。

卓家同族的长辈们,都觉得卓文君夫妻这样穷苦的生活,有失自家体面,便纷纷劝卓王孙资助些银两给卓文君。卓王孙架不住屡屡地劝说,便给了卓文君一百家奴、一百万钱和许多嫁妆,得了这些东西后,司马相如才和卓文君风风光光地回到成都,购置房屋,终于咸鱼翻了身,挤入了富人的行列。

如果故事止步于此,那么这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将永传佳话。但是故事真的会像“王子”与“公主”这样延续下去吗?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后,偶读《子虚赋》大为欣赏,司马相如从此时来运转,平步青云。就在他春风得意之时,开始渐渐地耽于逸乐、整日周旋在脂粉堆里,忘记了与卓文君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有了迎娶小妾的意思,并开始渐渐地冷淡卓文君这位糟糠之妻。随后写了书信十三字给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表示“无忆”。也就是说明对卓文君已无感情。

卓文君见信后,心如冷水,悲痛欲绝,回诗一首《怨郎诗》,此外又回了一首《白头吟》并附《诀别书》。《白头吟》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至今仍广为流传。

司马相如读信后,思及过去,悬崖勒马,再也不提娶妾一事,从此相伴卓文君一生。

二、白居易

白居易,生于772年,逝于846年,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人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堪称无法无天,无情无义,只认诗,不认人之徒。

其实白居易年轻时,还是一个十分专情的少年。白居易十一岁时,喜欢上了邻家小妹,七岁的湘灵,情窦初开的白居易,很快便和湘灵成为了青梅竹马。时光荏苒,转眼白居易十九岁,英俊帅气。白居易对小家碧玉的湘灵,情不能自已,很快俩人便坠入爱河。白居易曾为此题诗一首《邻女》。

但碍于门第不同,官二代的白居易无法与平民之女湘灵结成连理。白居易的母亲粗暴地拆散了一对小情侣,将白居易“赶”去京城为官。与湘灵离别时,白居易为此悲愤地写下了《潜别离》。

在去京城的路上,白居易心中满是凄切,放眼望去故乡,何时才能再见心爱的湘灵,一眼或是一万年?于是又写了一篇《长相思》。为了纪念湘灵,或者又是对母亲的行为不满,之后白居易创作多首怀念湘灵的诗,比如《寄湘灵》、《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白居易三十六岁时,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阴霾,写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至此以后,白居易彻底放下最后的“执念”。次年迎娶了好友杨虞卿的妹妹。

婚后的日子平淡、落寞。只有白居易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早已给了一个俏皮可爱的邻家女孩,而此时“无心”的白居易,何来谈爱。杨氏没有什么缺点,可白居易就是不爱。

因他的无心,所以他也无意对杨氏负责。于是白居易终日流转于烟花枊巷之中,渐渐地这也满足不了白居易,开始在杭州的家中蓄妓,还特别喜欢养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等到这些小姑娘长到十八九岁,便不再喜欢,转手再卖掉。从此白居易甩掉了世上仅有的“枷锁”,开启了放荡人生。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白居易不得不借助于“钟乳”( *** ),以便能一夜数次,重展雄风。

时间往前推,白居易四十四岁被贬途中,曾巧遇湘灵。久别相逢,俩人相拥,放声大哭。白居易为此作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诗《琵琶行》。

白居易可能到老了都心系湘灵,可是他真正的发妻杨氏呢?杨氏又有何过错,遭此对待呢。

三、元稹

元稹,生于779年,逝于831年,白居易执友。

公元799年蒲州,正值驻军骚乱,二十一岁的元稹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也就是这件事为契机,元稹认识了十七岁的表妹崔双文,也就是著名的崔莺莺。崔双文美丽聪慧,很快地吸引了元稹。在元稹猛烈的追求下,甚至不惜以绝食来表心迹,崔双文终于回应了元稹。这也是《西厢记》的两位原型。

不久之后,元稹赴京赶考,期间结识白居易。考取功名失败后,元稹觉得崔家虽然家境殷实,但无实权,不能助他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于是元稹相中了京城兆尹韦夏卿的女儿韦丛。便头也不回地同崔双文“拗断”。

崔双文伤心之极,看清元稹渣男本质,以至数年之后,元稹以表哥身份看望崔双文时,崔双文回诗一首,以表拒绝:“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公元802年,二十岁的韦丛下嫁给二十四岁的元稹,两人日子过得清苦,但也算是恩爱。不料婚后七年,公元809年七月,韦丛病逝,元稹在发妻坟前写下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但是,很快啊。元稹又和唐代大才女薛涛走到了一起。真的是这边旧人茶未凉,那边新人入帐房。

元稹和薛涛早在公元809年3月就相识了。当时元稹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蜀地,特约薛涛到梓州相见,虽然两人年纪相差十一岁,但两人一见如故,一见钟情。

但是随后不久,公元809年(这一年元稹很忙啊),元稹因得罪权贵,被外遣至东都洛阳任御史台,从此元稹与薛涛两地分离。薛涛心系元稹,两人时不时的有书信来往,“薛涛笺”也由此而生。可是即便元稹丧妻,也未再娶薛涛。这其中原因就如同崔双文一样,薛涛乐籍出身,对元稹的仕途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两人在一起,只怕元稹会被同僚落下笑柄。薛涛洞悉其中原由,心灰意冷之下,脱下红裙,换上道袍,青衣古灯,了此余生。

而元稹并没有因为薛涛的原因,而停止自己的风流。公元810年,也就是元稹写完绝世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与薛涛分别的的第二年,出贬江陵士曹参军,随后就续弦了安仙嫔。哪有看得出半点丧妻之痛,情深意重的感情。

四年后,安仙嫔病逝,元稹为了纪念这位妻子,写下《葬安氏志》。据史料记载,称元稹与安仙嫔感情非常之好。但生性风流,人情淡薄的元稹在安仙嫔病逝后不久,又娶了别人。

安仙嫔病逝次年,也就是公元815年三月,元稹被贬通州,之后娶出身士族的裴淑为妻。果然是又换得一手好妻啊。裴淑是元稹最后一任妻子,但元稹真的就此夫唱妇随、伉俪情深、举案齐眉了吗?对于风流成性的元稹,这怎么可能呢。

公元823年,元稹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在此之后,结识了唐代另一个与薛涛齐名的才女——刘采春。

刘采春是周季崇的妻子,也是红极一时的“名角”,这影响力相当于现代的邓丽君。这天元稹在观看了刘采春的一次表演后,深深地被其吸引,写诗、捧角,无所不尽其极。不顾刘采春已为 *** ,硬是拆散了这对鸳鸯。但最后还是面对和薛涛一样的境况,这段感情也是没有结果。有传说说,刘采春为元稹投河自尽。

四、李益

李益,唐朝才子,生于公元750年,逝于公元830年。

李益门第清高华贵,年轻时就有才气,丽词嘉句,时人都说其才华无双。他常自夸耀,自己风流才情。少年成名的李益逐渐染上了唐朝文人的陋习——风流成性。为了得一佳偶,李益四处寻求名妓,但都不如意。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鲍十一娘的媒婆,告诉李益有一个姑娘姿质艳美,情趣高雅,神态飘逸,处处都超过别人;音乐诗书,没有不精通的。

此人就是霍小玉。霍小玉的母亲是霍王的得宠的小妾,名叫净持,霍王刚死不久之后,净持和霍小玉就被赶出了霍王府。从此霍小玉改姓郑。

之后母女俩流落长安,在青楼内做舞伎“清倌人”。霍小玉因才貌俱佳,拥有大量的“粉丝”,是当时颇有声誉的红歌妓。而此时的霍小玉也听闻李益的才名,颇为仰慕,便拜托鲍十一娘引荐。

李益听鲍十一娘这样一说,当时就非常兴奋,高兴得手舞足蹈,整夜睡不着觉。次日便沐浴更衣,修饰容仪,驰马疾奔至霍小玉所在的胜业坊。

俩人初识,有道是才子佳人,相识恨晚。白天吟诗作赋,吟诗作画,晚上宽衣解带,畅聊人生。最终,俩人在烛下海誓山盟,许下了“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盟誓。随后两年间,俩人日夜相随,密不可分。

到了第三年,李益升职到郑县当主簿,四月便上任。霍小玉得知此事后,并没因为李益升迁而感到高兴,而是说:你这次远去他乡,以你的名气,一定不乏说亲的人。我出生卑微,你家里人也一定不会接纳我的,你应该正儿八经地找一户好人家结婚,我们之前的海誓山盟就别当真了。你能把我们的感情记在心里,别忘了我,我就知足了。

当然,当时的李益和现在大多数渣男一样,又是一通誓言,说什么时至八月必派人来接她,此生绝不辜负霍小玉,非霍小玉不娶之类的话。哄得霍小玉不要不要的,死心塌地的在长安等着李益来娶她。

然而当时谁也没想到,李益此一别,对霍小玉来说竟几乎是永远。

待到八月,李益杳无音信,霍小玉心急如焚,多方打听,甚至广求巫师,遍访占卦,终不得信。就这样焦急地等待了一年,终于把自己熬出了病。而忧郁成疾的霍小玉心中依然挂念李益,即使变卖家产,也还是在不停的托人打听李益的消息。

其实李益在上任不久之后,因家里人议亲,替他和表妹卢氏定了亲。卢氏是宦官小姐,李益虽然心系霍小玉,但理性告诉他,卢氏的家族背景可以在他的仕途上帮他一把,便不再反对这门亲事。

定亲之后,李益自觉对不起霍小玉,便特意将自己的处境隐瞒了下来,不让霍小玉知晓。(注:此时仅是定亲,李益并未成亲。)

李益有个表弟叫崔允明,之前常和李益、霍小玉一起欢聚,霍小玉对其也十分慷慨,崔允明十分感激霍小玉。

当崔允明再次见到面如枯槁的霍小玉时,心生不忍,便将李益的情况告诉了她。霍小玉听后泪流满面,但竭尽所能,托人联系李益,依然希望能见上他一面。

而李益虽然知道霍小玉病重,却铁石心肠一般,不肯相见。以至于霍小玉终日以泪洗面,最终一病不起。

时春三月,韦夏卿(元稹的岳父,李益的好友)陪着李益踏春赏花,偶遇一丰姿隽美的紫衫豪士,身后跟着几个奴仆。这豪士说非常仰慕李益才学,邀请李益去他府上坐客,并称自己府上有乐队歌妓,美女骏马一应俱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李益一听,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一群人策马奔腾,很快就到了胜业坊。李益心生警觉,不愿过去,想回马而去。可是豪士一把拉住李益的马,说来都来了,不差这么几步。于是一众人等,拉拉扯扯之间便到了郑家所住的小巷。

豪士一把将李益推进郑家,将门锁死。众奴仆强架着李益进了屋。听闻李益前来,郑家都非常高兴,尤其是霍小玉,强忍着病痛,支撑着来见李益。睹物思情,四下欷嘘不止。

很快郑家便上了数十盘菜,席间霍小玉百感交集地看着李益好久好久,突然起身,将杯中之酒洒在地上,悲愤地说:“我身为女子,命薄如此也是认了。可你是一个大丈夫,居然负心到了这样的地步。怎么忍心看着我在这样花样的年华含恨而亡?慈母还在堂上,不能供养。绫罗绸缎、丝竹管弦,从此也永远丢下了。我这样痛苦的下黄泉,都是拜你所赐啊。李益啊李益,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我死后,必化为厉鬼,让你的妻妾,终日不得安宁。”

说着紧紧地抓住李益的手臂,高声痛哭了几声后,便气绝身亡。

一个多月后,李益与卢氏成亲。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霍小玉的诅咒关系,卢氏貌美,李益总是不放心,一直担心卢氏有外遇。为了证实心中的疑惑,经常在上班时间突然回家查岗,甚至在家门前撒柴草灰,看看有没有脚印。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而撒柴草灰的这种做法也被当时的人们所嘲笑。久而久之,没人敢去李益家门前了。

若干年后,李益负心、猜忌妻子的事,被人笑称嫉妒尚书李十郞。

更多古代十大渣男(古代的四大渣男)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