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坠入爱情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无论我们是否赋予其额外的意义。
坠入爱情分为三个主题,忠于自我、寻找另一半和守护爱情。
忠于自我(选择 受苦 分手 狂爱)
选择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拥有选择爱的对象的权利。
你是如何选择你的恋爱对象的?你的恋爱对象是建立在坚决果断、深思熟虑、合理明智的选择基础之上的吗?我们真的能为爱情制定出标准吗?
肉体之爱的标准和精神之爱的标准?
如果真的存在一定的标准,那么我们的选择就会从我会爱上谁变成我会爱上什么?
可以说,一些常见的品质,决定了我们对恋爱对象的选择。
我们不会爱上一个人,只会爱上一个人的品质。
没有人会爱上本我,因为我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看到的我,即一个社会身份,这个身份是我的肉体特征、智利特征和社会特征的 *** 。
叔本华在《情爱与 *** 》中指出,出于本能,我们只想生出漂亮的后代。
在《性学三力》中,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对爱情的选择遵从了某种逻辑的无意识,来源于我们的精神历史。我们的精神原初告诉我们我们的内心渴求什么。
但是在我们看来,似乎最纯洁的爱情应该表现为一种宿命和具备颠覆一切的力量,抛开了家族的利益,甚至性命。
受苦
爱情同样的会给人带来痛苦。
痛苦是爱情的一部分,所有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似乎在证明这一点。
痛苦来自于于物种个体渴求从另一个个体身上得到满足,而这个对象不一定能满足对方所有的物质、精神需求。
痛苦产生都是因为物种一直与个体能力以及期望之间产生了脱节。
爱情痛苦的高贵也正在于此,这种痛苦是物种力量的回应。
热恋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残忍的爱情,我忍受着这种痛苦,而这种爱情的痛苦似乎与我无关,因为这种力量毫不顾及我,完全控制了我。
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成长,进步。
痛苦不是爱情的本质,更像是爱情的一种症状。正是因为如此,爱情才拥有自己的力量。
分手
我们说与爱人分手,却不会说与爱情分手。似乎分手是爱情的一部分,也是程序的最后一步。
失恋期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爱情中抽离出来,行动是爱情的敌人。
我们是逐渐地,而不是突然之间熄灭了爱情的火,如果你的恋人能够突然之间熄灭,只能说明,他从未真正地爱过。
被动分手 、主动分手 、和平协议分手。
为什么我们会倾向于将爱情关系的失败视作我个人的失败?
分手会造成一种身份危机,会造成一种身份的失落,我们会认为那是个人财产,一种外借的财产,完全依赖于另一个人的爱。
坠入爱情,其实是坠入我爱人的掌心,因为这样好像才能证明我的存在,就好像我下意识地感受到这份爱情的终结就会如同我自己的生命的终结。
说到底,人是孤独的存在,只能自己认同自己,绵延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狂爱
狂爱的意思是说要爱到疯狂吗?要么爱到做出疯狂的行为,要么付出绝对的爱。
疯狂是爱情的宿敌?还是它的捍卫者?
对愉悦的原始欲望,对善的理性追求。
我们并非坠入爱情,而是被爱情升华。
如果精明理智、谨小慎微和毫无风险的爱情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么可能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寻找另一半(冲突 占有 *** )
冲突
独占性的爱情为多种冲突的源头,
当我们必须要与爱人的冷漠或厌倦作斗争的时候,爱情就会充满冲突。
爱情策略就好像战争策略,无论爱情还是战争,都像是一场游戏,要么获胜,要么失败。
通过勾引的艺术,用一些手段就可以获得爱情。
如果说爱情是战斗,那是因为,有种力量吧我们引向对我们来说不可战胜的这个人。
占有
一个人能像一件物品一样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
爱情观总是伴随着偷情、私生子、虚伪与背叛,相比自认为独占了妻子的丈夫们,那些与别的女人偷情的男人可能觉得自己更幸福。
*** 爱情和仁慈爱情。
尼采说:不占有的爱情就不再是爱情,而是友谊。
***
性是独立于爱情之外的吗?
性的联系不是结合的时机,而是分离的证据,即便是发生在两个人的肉体相结合的那一刻。
*** 时,人们感受到的不是结合,而是分离, *** 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结合,而是为了寻开心。
欲望本身没有价值,它只能通过寻欢作乐被消解。
*** 时为了通向对方的整体,如果没有两个存在之间的结合,如果在性关系中的 *** 只是作为个体必要的 *** ,那么 *** 就只是一种将漫布身体的欲望即刻转化为 *** 的方式。而如果欲望本身就是 *** ,如果欢愉不再意味着 *** 的熄灭,那么鱼水之欢就不会成为爱情的终点。
守护爱情(“我爱你” 长久 忠诚)
我爱你
我爱你到底在说什么?罗兰巴特认为这代表我们自认为宣布了自己的爱情。
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变得主动,不再被动,不再受制于对方对我的所作所为作出种种解读。
这种爱情的表达既是隐秘的、绝对的,也是冒险的。我们要承担面对对方沉默的风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便我们的爱情十分真诚的时候,也很难把这句话说出口。
当我理智地去爱时,我会爱上对方,也会爱上恋爱中的自己。
长久
土地是唯一的,它穿过一切生命的嘈杂、历史和一切的爱情。
如果爱情可以长久,绝对不是因为不同的爱情有不同的本质,而是不同的相爱之人有着不同的本质。
卢梭区分了两种爱情,生理爱情和道德爱情。生理爱情是对纯粹的性关系的欲求,在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就会完全消失,这就是所谓昙花一现的爱情。道德爱情是唯一可以持续的爱情,是靠决心、执着、专一维系的爱情,是基于人的记忆和想象的产物。
野人,是生活在“自然状态下”从未开开化的人,野人的爱是自然的,当欲望彻底满足之后,便会消失,而且绝对不会固定在唯一一个爱情对象身上。
道德爱情会激发出最强烈的情感。
想象力是长久爱情的关键所在,它让人超越时空的阻隔,维护了另一个当下。
如果爱情可以长久,那么永恒的爱情是否可以存在?
一切爱情个体的目标都不是自己的永存,而是物种的不朽。如果爱情是一件关乎时间长短的事,那么,能够被我们毫无定数的爱情延续下去的,只能是我们的物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永恒的爱情如此着迷。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对爱情定义——爱情,不过是一种由外部原因导致的念头,以及从中产生的陪伴的快乐。
爱,其实就是不遗余力地抓牢对方,守住对方。
真正的爱情包含各种各样的努力,是这些努力让我们的爱情变得长久——如果一切爱情想要长久,那么请所有的恋人都倾心呵护它,让它长久。因为,“爱情”是一种于对方“互相陪伴的念头。
爱情的本质并非长久,但长久的爱情也并非不可能——长久也是爱情定义的一部分。爱情并非不稳固,也并非恒古不变,真正的爱情可能真的拥有这种持续下去的奇怪力量。
忠诚
*** 时一种产生独占欲望的感情,它侵 *** 力,让个体对集体生活的兴趣越来越淡,因此,性生活很快成为社会生活的禁忌,被法律与道德的条条框框所禁锢。
难道我们只会因为婚姻关系的道德阶段,为了那些所谓的责任感、价值和义务,才会对对方忠诚吗?而不可能因为爱情本身而保持忠诚吗?是否应该把对爱情忠诚的人看作是社会规则、道德或宗教的殉道者?
爱情忠贞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我们那可以不停地从同一个对象身上发现不同的、让我们喜欢的品质;另一种是我们自认为高尚,所以要保持忠贞不移。
出于爱情,我们才对爱情忠贞。
《奥德赛》
幻想
俗话说,爱情是盲目的。这意思是说,爱情来到我们的身边完全是随机的,与我们爱上的那个人实际的样子其实并无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爱情是介于我们与现实之间的一块屏障。
这接近于心理分析学中的“映射”:恋人们倾向于把自己喜欢的特质映射于对方,而事实上对方并不具备。
“女神”的外衣下,不过是凡人。爱情能赋予一些人他们并不具备的品质。在爱情中,我们创造自己想要的爱人。
如果爱情令人盲目,那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明亮的星》
如果爱情可以更新,那并不是只是因为我在对方身上发现了一个以前不认识的人,而是因为爱情让我们的双眼拥有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这是一种以前从没有出现的视角:世界对我而言变成了全新的。
事实上,一切的爱情都在向我们展示,世界是可以被“以一种不同于孤独意识的认知”来看待的,每一个人都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对事实的全新体验,它是呈现在两个人面前的,而非一个人。”
这就是爱情故事为什么如此令我们着迷——每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中,都有一种对真实的体验,人们从中感受到爱情是普世的。
所以爱情创造出幻觉,同时也为我们创造出新的事实,这背后其实是同一种创造性;它让我们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用一种不同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
爱情,绝非用幻想来逃避世现实,它是一种现实的创造者。
爱情是新事实的创造者,它创造了新的世界,也让我么创造了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