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我来写个硬核的回答吧,一次写不完,先占着坑,持续更新……
2010年之前,老建筑的标牌如最左侧所示,那时的名称还是保护建筑,中英标识,文字两边还刻有精致的纹饰,整体的体量较之其后的历史建筑标牌也要小一些。2010年,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挂牌建筑中的245栋由保护建筑更名为历史建筑,标牌也随之更新。更新后的历史建筑标牌如中间的所示,形式更加简洁、保留中英标识、尺寸加也加大了一些,文字施以金色,映衬了历史建筑的经典与权威。2016年镶嵌的不可移动文物标牌,将与历史建筑标牌共同悬挂,并非替代。历史建筑与不可移动文物并非一个概念。历史建筑是哈市城乡规划局从名城保护的角度进行的划分,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是从文物管理的角度进行的区分,两者存在交集,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2012年哈市公布的经国家认定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014处(后续还有更新),数量之庞大让哈尔滨无愧天然建筑博物馆之名。目前哈尔滨内经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就有415处,并且均已完成平立剖面测绘,并编辑成书一一凝固的乐章。
由于是哈尔滨人,我对欧式建筑情有独钟,康有为在欧洲考察建筑时说:“罗马亦有可敬者,二千年之颓宫古庙,至今犹存者无数。危墙坏壁,都中相望,而都人累经万劫,争乱盗贼,经二千年乃无有毁之者。”在哈尔滨,还是时常可见鲜艳的油漆在岁月的流逝下逐渐剥落的灰白色彩,低矮的小房子上戴着的青铜尖顶,冬日里的夕阳透过古老建筑之间的空隙照在狭窄的小石头路上……如同童话世界里积木搭起来的一般,恬静而慵懒。每一个建筑的转角,你仍会感到它的历史风情。每一个建筑的纹理,你仍能感到它的诗情乐章。这就是哈尔滨这座城市,对你永远沁溢的文化魅力:
1、宗教建筑
儿时我爱教堂的黝暗/尤其是在夜晚时分/当它被烛光照亮/面对祈祷的芸芸众生
儿时我爱彻夜的礼拜/听人们在一起唱念/句句是内心的独白/忏悔自己的过失罪愆/我在入口的廊上伫立/在人群后面缄默无语
我带到那里去的是/心中的快乐和悲伤/每当唱诗班轻声颂赞/我感动得/忘记了不安和忐忑/心亮成一团欢乐的光……
——【俄】布宁《静静的光》
大教堂是什么呢?从前,它曾是爱、热情及信仰的结晶;明天,却沦为仇恨和蔑视的对象;如今,又令人惊讶,使人赞叹。这个精神与物质的整体,这个复杂的单元,这个思想与石头的庄严而又神秘的巨灵,确切地说,它是什么呢?
维克多·雨果说过:“在一幢建筑物上有两样东西:它的功用与它的美其功用属于其主人,而它的美则属于全世界…”教堂似乎就是这段话的一个注脚。作为教堂之城的哈尔滨全盛时期有128座宗教建筑,其中有68座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 *** 教的教堂,也有60座佛教、道教、天理教和日本神教的寺庙,以及文武圣人的祠庙,她甚至汇聚了许多宗教的不同派别,如基督教亚美尼亚派,基督新教的浸礼宗、路德宗,犹太教的哈西德派、卡拉派,东正教的莫洛干派、旧教派等等,如此繁多的宗教及其教派同时共存于一地,这在世界上十分罕见,而其中最多的当属如今已随着俄国没落而在国际影响力下降的东正教的教堂。因为对当时客居哈尔滨的白俄来说,比经济困境更难以忍受的是身份缺失,他们既不是苏联人(很多铁路工作强制不许白俄从事所以一些人被迫改苏联籍,也有很多死也不改的),没法享受治外法权,也并非中国人,因而不受当地法律保护。正如舒群的小说《无国籍的人》里的白俄所说:“白云下,有我的祖国,有我的家。风雨中,有我的一颗心,有我的一朵花。花落了,心伤了,在这天涯。”因此,哈尔滨的教堂十分兴盛,也就可以理解了——现实的苦闷日复一日,只有在精神世界才能片刻安宁。
索菲亚前身为建于1905年的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的随军教堂。1907年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按照乌克兰首府基辅的圣·索菲亚教堂式样,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11年在木墙外砌了一层砖墙,成为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随着东正教徒在哈尔滨市的急剧增加,原有教堂已经无法满足而再次重建,历时9年,耗资18.4万元(大洋),1932年竣工。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同时可容纳2000人从事宗教活动(但我感觉它应该比人们想象的小)。建成后的圣·索菲亚教堂(已由东正教改为基督教克里米亚派)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其建筑风格深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有着俄罗斯式的穹顶,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宏,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大教堂。当时圣·索菲亚教堂下设修道院、神学院、印刷厂等,还有教廷批准设立的教务委员会,是东北亚地区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教务委员会。哈尔滨符拉季米尔神学院曾设在这里。
哈尔滨解放后,苏联 *** 将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 *** 。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1992年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开济(历史博物馆、天安门两侧观礼台的设计者)来哈时参观被一大片建筑物遮挡的索菲亚教堂。张开济当即提出三点:一、教堂本身设计妙不可言,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二、观其现状,惨不忍睹;三、若 *** 机关或我们这一代人不去抢救,就是见死不救。五年之后的1997年,终于有一个市长大刀阔斧地拆除了那些建筑物,哈尔滨市人民 *** 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辟建广场,并将教堂做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1999年圣索菲亚教堂被清理出来了,在浓烟和推土机的轰鸣中完成了惊艳的亮相,之后她也就不是教堂了,只是相机的靶子,教堂内部现为一个小型的建筑艺术馆,不过应该也没多少游客想进去……它周围的楼房围起一个盒子,让空间局促而焦虑。她曾经占有的天空已被分割阻挡,那些听到钟声而远望尖顶的目光大多受挫。对于游客而言,这已经够了。但是对这个城市,这种处理方法显得很不真诚。
这座拜占庭式建筑篷顶的钟楼,曾悬挂着1大6小7座东钟,大乐钟重达1.8吨,6个小钟可以奏出6个不同音符。当年,每逢重要宗教节日,敲钟人把7座钟槌上的绳子系于身体不同部位,手足并用,有节奏地拉动钟绳,铿锵的钟声响彻云霄,当时连几十里外的阿城居民都会听到这钟声乐曲,堪称哈尔滨的一大奇观。圣彼得堡市地 *** 卡亚大街2号有座一模一样的Церковь БОГОЯВЛЕНИЯ ГОСПОДНЯ教堂,是1897年为纪念沙皇1888年的翻车事件修建。以前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还有一座和圣索菲亚教堂一样的教堂(1936年炸毁,据说说要重建)。索菲亚以前不是哈尔滨最好的教堂,只能说中游,现在也不是,因为圣尼古拉教堂复建了。在哈尔滨有一座神奇的建筑,它似乎无处不在,明信片、火车站前的冰雕雪塑、绘画摄影作品,甚至主要景点的下水井盖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然而它又的确不复存在,如今问起它曾经坐落在哪里,得到的大抵只能是老人们的一声长叹——这就是圣尼古拉大教堂。这座哈尔滨曾经地位远超圣索菲亚教堂的的地标建筑,以圣徒尼古拉·米尔里基斯基名字命名(当时许多中国人误以为圣尼古拉教堂是以尼古拉沙皇的名字命名,其实不然,圣尼古拉是东正教俄罗斯的主保圣人之一,是是水手、商人、弓箭手、儿童和学生的主保圣人, 所以圣尼古拉大教堂在俄国人看来也有“守护城市”的意思,据说圣尼古拉也是圣诞老人的原型。),属俄罗斯即旧沃洛哥托夫斯基式(古典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是哈尔滨历史上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采用俄国著名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古典哥特式设计方案,八面体帐篷顶和洋葱头穹顶高低错落,门廊栏杆檐口雕梁画栋,它曾经是哈尔滨东正教都主教区的主教座堂,所管辖的教区北至西伯利亚,南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至日韩。在文革时期被拆除,之前它被当地人称为喇嘛台,或许因为当地人分不太清楚俄国人的东正教与蒙 *** 族的喇嘛教有什么区别,也或许是由于早期东正教可能是伪装成蒙古喇嘛教进入东北的。圣尼古拉教堂是木刻楞结构(木构架井干式),没有一颗钉子,全靠木头榫卯,墙体交叉处也都是原木互相咬合,曾经是哈尔滨市中心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所用的木材并非就地取材,而是选用产自加拿大的红松。教堂内精美的圣像壁和装饰品都是俄罗斯加工的。钟楼的七个大钟,来自俄罗斯的造钟之乡秋明。
教堂广场及圣尼古拉大教堂曾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站在教堂的台基上,西侧有莫斯科商场红色穹顶的呼应;东侧与远处秋林商行银灰色的穹顶相对;而北侧与优美舒展的哈尔滨火车站遥遥相望。这座精致玲珑的八面体教堂,其尖尖的帐篷顶,小巧的“洋葱头”以及阳光下变幻迷离的光影是如此的迷人,在任何角度观赏建筑都会获得良好的景观。哈尔滨人无意在乎他的所辖教区有多大,只觉得这是个好看的建筑,对它很是喜欢,家里的老人讲,这座教堂曾在哈尔滨市中心制高点,当时哈尔滨水位深,有时会发大水,群众就跑到这里避难。
“教堂内是一个圆形大厅,穹顶高大空旷。映门约四分之三为教徒们活动的场地,后面设置一米多高的神坛,上面是平直的立面墙,墙面高悬耶稣受难像。神坛上摆放着多幅大小不一的的人物像。神坛前两三米远的右前方,摆在一排祭桌,桌上摆放着香炉、书籍之类的祭器,香炉中冒出缕缕青,烟整个大厅香烟缭绕。神坛前左侧,摆放着一台高大的风琴,后面站着前女后男、衣着相同,年龄不一的十几个人,后来知道这是唱诗班。大厅墙壁上有许多手绘画,大都是耶稣活动的场景,像《最后的晚餐》之类。”—— 原市科院院长薛连举老师
冰棍塔,摄于1967年南岗区中心转盘道教堂的塔尖标定的点,本来可以跨越时代的天空,将城市记忆代代相传,但这个可能最终被彻底斩断了。这样一座堪称精品的建筑,WG期间被拆毁了,1966年8月24日,它被哈军工八八团红卫兵拆毁,拆的时候也费劲,生生拆了一天一夜,又是马车又是卷扬机……圣像、圣物、圣经及哈尔滨东正教区1925-1948年的6684册档案等均一并毁掉。当年红卫兵拆喇嘛台时发现里面有两个坟墓,是死在这里的牧师和修女的,然后被红卫兵挖出来随便丢在路边。哈尔滨的老人回忆说,尸体头发是黄色的,丢在那里好久也没人敢管,后来红卫兵在原址上用混凝土改了一座WG纪念塔,也叫红塔,老人称之为冰棍塔,上面写的是林彪的题字“念念不忘階級鬥爭,念念不忘無產階級專政,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念念不忘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1971年秋,随着林彪命丧温都尔汗,这座纪念碑显得格外尴尬。据市园林处的老职工回忆,当时是尽力把那四行字铲掉了。1972年春天,由于西哈努克亲王将由周总理陪同来哈尔滨访问,这才急忙趁夜将“冰棍塔”炸掉,运土栽树,成为城市中心一处小规模的绿地。后来,由于修建人防工程,这里建造了重要的排风口。不知何时,又变成五色花坛,广场上穿梭的人流也由蓝、黄、灰转为五光十色。(就在这时,城市的建设开始了,广场周边一批具有保护价值的 老房子被拆除,代之以随意耸立的火柴盒大楼。广场中心修建的名为阳光大厅的玻璃罩,其丑陋的造型令专家和普通市民叫绝。并且,由于这里封闭了原有的地下商业街排风口,成为火灾隐患,时时受到媒体关注,这就是后话了。)
右边两张是今昔对比值得一提的是圣·尼古拉大教堂那口大钟,后来才知道一家工厂把它运回去了。在这个城市消失了所有的教堂钟声时,圣·尼古拉大教堂的钟声却在省体校后面的这家工厂里作为上下班和午休的报时钟,每天定时鸣响着。这是那个荒唐的年代里才能发生的荒唐故事。
WG结束后,中国最后一位东正教司祭朱世朴到这家工厂把这口钟找回,放在圣母耕檬教堂院内。10年前,一些旅居澳大利亚的哈尔滨俄侨想买下这口钟,连墨尔本教堂的位置都留好了,澳籍俄侨尼古拉·扎伊卡来哈尔滨把这个信息告诉朱神父,他希望这口钟仍属于哈尔滨。1985年,一位旅居美国的哈尔滨俄侨——其父辈曾参与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建设——愿出资5万美元买下这口大钟。1996年,哈尔滨市 *** 修复索菲亚教堂时,把这口重1.8吨、直径1.45米的大钟悬挂在索菲亚教堂的钟楼上。而索菲亚教堂原有的组钟中只剩下一口小钟,是作为话剧院的道具保存下来的,便据此复制了其余的小钟。如今,这一大一小两口钟与新制造的钟们组合在一起,在节日里奏出悠远而圣洁的音响。高莽先生在《钟声》一文中提到的《晚钟》,歌曲流淌着漂泊在异国的俄罗斯人的忧伤,在每个乐句后面要加上模仿钟声的和声。
好在教堂的原设计图纸还能找到,他们从俄罗斯森林里采伐了60个火车皮的樟子松复建了它(复建工程乏善可陈,完全不是原貌,和复建的哈尔滨火车站一样),迁至伏尔加庄园,此后几年,伏尔加庄园陆续建起30多座已毁灭的经典俄式建筑,唤回了人们对老哈尔滨美好的记忆。
复建后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和复建的哈尔滨火车站一样,远看还算像,近看细节惨不忍睹东大直街上还依稀能看到哈尔滨“宽容的城市”称号的影子,那条街上有三个互相距离不到100米还分属三个不同教派(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的教堂,一百年前就那么隔道相望,钟声互应,现在都快百年了,一点纠纷都没有,前几年东正教的莫斯科大牧首还来主持过弥撒。
如何区分三种教派呢,有个窍门:看教堂屋顶的十字架,基督新教的十字架很简洁,是没有任何修饰的一横一竖。而天主教的十字架是有修饰的两横一竖,上横很短。东正教的跟天主教很类似,但十字一竖的下方有一个斜着的横,这跟斜着的横是寓意插在耶稣身体肋下的那根矛。天主教的历史最为悠久,在西方中世纪之前,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国王加冕需要得到教廷的认可,无论宗教亦或王权都是由人操控,之间必然会有矛盾,分裂也是自然的,自然英国发起的延续到南美那支为基督新教,分裂到东欧那支为东正教,罗马教廷本身依然是天主教不变。
圣尼斯坦尼斯拉夫教堂圣尼斯坦尼斯拉夫教堂原貌,类似的粗糙的复建工程比比皆是这条街上天主教的那个是波兰人修的哥特风格教堂,名字叫南岗圣尼斯坦尼斯拉夫教堂,现在名字叫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但是坊间叫法是天主堂,是在哈尔滨比较少见的仿哥特式折衷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与欧洲传统建筑形式相比应该算是那种不安分的另类。尖尖的拱券,陡峭的尖顶给人以冷峻、挺拔、孤傲之感,但在城市中它那突兀的轮廓,却能有效的打破空间的平淡,制造一种景观的跌宕起伏。尼埃拉依教堂设计师是弗奥罗布,采用的不是欧洲通常采用的石质,而是砖石结构。也许正由于是砖石结构,高耸的尖顶才不是在欧洲国家常见的,哥特式教堂那种有擎天一柱般的石质的尖塔而是采用了陡峭的帐篷顶以期达到那些石质尖塔笔挺的效果。帐篷顶的四面设尖坡屋顶,与尖顶相呼应,组成四面体的塔楼塔楼下部仍以坡屋顶过渡到主体。塔楼后方长方形的主体两侧尖拱高窗,檐口及屋面形式与塔楼一致。外墙局部设有护壁柱,也形成逐渐上收的形式,使整个建筑造型显得更加挺拔、峻秀。绿色的屋面,土红色的墙体,白色的檐头,色彩对比鲜明、靓丽。这座教堂体量较小,比例匀称,感官上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相比,少了一些冷峻、威严和恢宏,多了一点细腻和秀气。教堂的规模大小,似乎也有教派宗教势力对比的因素,面对东正教的铺天盖地,其他的教派似乎都多了些矜持和含蓄。文革时原教堂关闭,钟楼和管风琴被拆毁,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教堂在多次辗转过程中被破坏殆尽,2004年重建的教堂完全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六七十年代原教堂还在的时候国人也叫波兰一教堂,被叫做波兰二教堂的 圣·约瑟夫教堂是彻底没了。天主教之前基本信徒都是波兰人,当年天主堂周边还有不少波兰建筑物,除了波兰侨民宿舍,阿什河街与一曼街交角处有波兰领事馆,天主堂西侧面向龙江街有一栋层建筑,是天主教女子修道团议会所在地;东侧面向鞍山街端有一所建于1912年的辛凯维奇波兰中学。波兰人在哈尔滨居所大概分三片,除了这座教堂附近,火车站附近曾有一座“波兰先生”大楼,楼里和左近有几百户,还有道里江沿一带,是最大的波兰人居住区,被毁的波兰二教堂就在那附近。波兰人是我很喜欢的哈尔滨外侨,他们是最喜欢融入中国生活的,会努力学中国话,他们还给哈尔滨带来了波兰民族的骄傲——肖邦的钢琴曲,而且这个民族和中国一样命途多舛,大约有一千多名波兰人长眠在哈尔滨。上世纪初灾难深重的国家,波兰的排名比中国更靠前。1918年,波兰人利用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亡国命运重建国家,但是只维持了20年。1939年,苏俄携手纳粹德国再度将波兰瓜分。苏俄为了彻底消灭波兰的独立力量,于1940年将两万六千名波兰战俘在卡廷森林、集中营、战俘营和监狱秘密处死。由于波兰实行全民兵役制,波兰军官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这就等于消灭了波兰国家的精英。不久,埋葬在卡廷森林的尸骸被纳粹德国发现并向世界公布,苏联 *** 拒不承认,并宣称这些战俘已经送往满洲。50年后叶利钦 *** 于1992年承认屠杀波兰战俘事实,并将相关档案移交波” *** ,卡廷惨案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国内的天主教为八十年代才逐渐兴起,信众多为老年,近些年随着西式文化普及以及外国人居华者增多而繁盛。天主教相对其他两派更有仪式感,重礼节,信条也丰富许多,尤其利用圣歌吟唱的方式令人更有接近感。
圣母守护教堂天主教对面的是哈尔滨唯一一座日常开放的东正教堂——圣母守护教堂,俄语音译为巴克洛夫斯卡亚教堂,现在叫中华东正会哈尔滨教会,上世纪末全国唯一进行宗教活动的东正教堂,坊间通常叫乌克兰教堂。圣母守护教堂是属于乌克兰移民的墓地教堂。1902年,来到哈尔滨的乌克兰人就在果戈里大街乌克兰俱乐部修建了自己的墓地教堂。1930年,教堂从果戈里大街迁到东大直街,由俄罗斯著名建筑师日丹诺夫重新设计而成。在这座东正教堂门前,有一座两米左右高的祈祷亭,是墓地的遗留,是乌克兰人为日俄战争中阵亡的军人祈祷所用。其实哈市有历史的教堂大多为东正教堂,列宁1918革命后,远东教区的主教在哈尔滨的有十七名,足见兴盛。不过现在的东正教堂多为参观建筑,信徒寥寥。
尼埃拉教堂东正教左侧的是基督新教德国路德宗教堂,是德国人修的哥特式教堂。名字叫尼埃拉教堂,现在叫南岗礼拜堂。有趣的是,虽然属于不同教派,采用了迥异的建筑风格,这座教堂在外观颜色搭配上与隔壁的东正教堂却一模一样,也是红色外墙绿色屋顶,不过外形上朴实无华,外壁极少雕饰物,只有沉重的雕花大门、各种花格组成的窗户做装饰。突出了哥特式的尖拱屋顶,为了减轻屋顶的重量采用铁皮盖。加厚了墙壁,减少了层叠的窗户,以此适应了哈尔滨气候寒冷的特点。新教的信徒是最多的,但根据我旁听的经历来看新教的布道方式近乎传销,信徒也是略显愚昧,或许这就是宗教版的DSSQ吧……
阿列克谢耶稣夫教堂有点距离的那个原先是东正教的阿列克谢耶稣夫教堂,后来改成了天主教堂并改名叫圣母无染原罪教堂,于是成为了非典型的洋葱头天主教教堂。它作为东正教堂时可是胜过圣索菲亚教堂的,因为这片街区才是东正教教民的活动中心区域。这座教堂始建于1921年,为木结构的教堂。1935年改为砖石结构(改建时新旧两座教堂曾长期并存。1938年俄国东正教在旧教堂内曾开办过哈尔滨神品学校,其宗旨是培养神职人员和在东正教领域工作的人员,但实际上被在哈的白俄所控制,成为培养反苏人员的基地,1946年才关闭。),由于建成较晚,是一座真正摆脱外来影响、建立于哈尔滨东正教社区的本土教堂。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拜占庭风格浓郁,颜色活跃,在阳光下十分醒目,是一座俄罗斯巴洛克式教堂建筑的精典之作。《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2月版)一书中收入哈尔滨两百多座建筑,其中只有两座画了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这两座建筑一座是建于1910-1920年的木结构俄式住宅(位于木兰街,今已拆除),另一座便是阿列克谢耶夫木结构老教堂。
文革期间教堂关闭,八十年代恢复宗教活动时,因为东正教徒人数太少,天主教堂又不够用,就把这座保存完好的东正教堂让给哈尔滨天主教爱国会使用,如今这座教堂完全对外开放,并且还可以承接婚礼仪式,教堂内现有圣画家萨得罗基尼的圣画和圣母像。
圣母安息教堂洋葱头穹顶、十字架和壁画早已不见了不远处的文化公园原址是“毛子坟”,当年哈尔滨的外侨墓地,超过四万名外侨埋葬于此,后来墓地迁出后,圣母安息教堂墓地的不动产及墓地周围的砖围墙等均由物资局所属信托公司评估后交由市园林处接手,成立了文化公园。又被省体育局割走一部分,就是现在的冰上基地。1959年,公园对外开放,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依然保持着林木苍翠、静谧安详的气氛。只不过修了宽大的正门,多了些花架凉亭。新铺的地面用的是残破的墓碑石(现已换成了统一的步道板)。钟楼成了文化公园的西门,原来钟楼外面的大门以及洋葱顶和十字架都去掉了,曾换上了一个五角星挂着“文化公园”的字样。文化公园深处有一座被绿色植被覆盖的欧式建筑,游客乍一看会以为是游乐场的一座主题公园城堡一样。然而这却是当年公墓仅剩的遗留 —— 圣母安息教堂及钟楼。
圣母安息教堂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之前成为文化公园的附属设施,还曾做过公园的电子娱乐厅……如今这座教堂的大小洋葱头穹顶、十字架和壁画早已不见了,墙体发霉,墙皮也出现了脱落,多数窗玻璃破损。教堂和钟楼上都爬满了攀缘而上的野葡萄,除非叶子落光,否则也见不到教堂的真面目了。有一块告示牌提示游客危险勿近,只有一些老建筑爱好者会专门来探访这座当年著名的公墓教堂,但教堂内当然是不可能进入的了。 丢掉了“文化”的公园终于还是“游乐”了起来。每年从五月到十月,这里似乎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到处充斥着娱乐设备的呼啸声和年轻人兴奋地尖叫声,而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里,这里才仿佛又穿越回往日静寂的时光,无人走过,只有雪落的声音。
极乐寺据说,当时大直街被人们看作是哈尔滨的龙脉,俄国人却在大直街上相继修建起尼古拉教堂、圣母教堂(医大一院对面那个)和圣母安息教堂,这三点一线的布局被视为恰对这条巨龙的断腰镇首(现在烟厂那有一个黑龙抬头的雕像讲的就是这条龙脉)。哈市人对此颇为不满,农工商各界人士纷纷商议对策,时任中东铁路稽察局局长的佛教徒陈飞青提倡修建一座佛教寺庙以护"龙脉"(事后又陆续修了文庙等一系列中式建筑),于是由中东路护路军司令兼东省特别区长官朱庆澜就带头,并请来北方名僧天台正宗第四十四代弟子倓虚和尚主持修庙。滨江慈善会出面,北洋军阀执政段祺瑞的秘书马冀平请求铁路局拨款资助修庙,1923年夏秋之交破土动工,翌年建成。因开坛第一讲是阿弥陀经,又因倡议发起人信奉净土,故定庙名为“极乐寺”,由光绪朝状元、清末立宪派表人物、工业资本家张謇题写“极乐寺”匾额。
哈尔滨佛教寺庙很多,主要以极乐寺最为著名,其他的寺庙虽历史悠久,但规模不大。大多经历文革时期的衰败和重建,在规模上很难达到鼎盛时候的辉煌,多为新旧并存的建筑形式。极乐寺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建筑群,东三省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
极乐寺占地面积5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山门、正院、东西跨院、塔院。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藏经楼(建于1937年)、观音殿以及五百罗汉殿、四十八愿殿、七级浮图塔(建于1939年)、青铜仿古露天佛像等。
早先寺庙建成后也引来了俄国人的兴趣,庙里飘出的缭绕香烟与圣母教堂传出的钟声相互交织,更有俄国侨民挤进逛庙会的队伍看热闹甚至进入寺庙观看四大金刚的塑像,当然也不乏中国人进入东正教教堂观看俄国人的祈祷仪式,成为一大奇观。
1966年8月,极乐寺被红卫兵砸毁,仅余之建筑物被其他单位和居民占用,哈尔滨市图书馆馆长陈耀中派一些同志与红卫兵交涉,才设法保住了藏经。
教科书上这种张举着「什么佛经,尽放狗屁」的就是哈尔滨极乐寺,极乐寺主要是供地藏菩萨,也就是超度亡魂荣登极乐的寺庙,哈尔滨人常把遗体送极乐寺做法事办道场,确实具有很厚的迷信色彩。60年代末,哈尔滨很多闹鬼的传说。比较著名的有毛子坟(现哈尔滨游乐园)闹鬼,哈工大教学楼,黑大教学楼闹鬼,车辆厂俱乐部闹鬼,呼兰县纺织厂(日伪时期老楼)、阿城县电器厂(德国人老楼)等等,极乐寺闹鬼也是其一,加上和尚的渲染,传的沸沸扬扬。当地人觉得做法事办道场的地方阴气挺盛的,小孩子也害怕。偏偏红卫兵不信邪,把地藏菩萨都整得歪脖子了也没看见鬼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市 *** 将占据极乐寺的单位及居民陆续迁出。
1980年12月,国家拨款150多万元对极乐寺重新加以修缮,使之面貌一新。1983年11月4日,修复后的极乐寺正式开放。1990年极乐寺复办了佛学院,担负起广育僧才之重任。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文庙文庙始建于民国十五年至十八年(1926-1929年),建成时原占地为6万平方米(计地90亩),现存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九殿二室,是一座典型的三进式仿清古建筑群,哈市唯一的仿清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群,也是全国现存最后一个建成的孔庙,东北最大的文庙建筑群,仅次于北京和山东曲阜孔庙,建成后,由时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张学良题写了碑记,由中国最后一任状元刘春霖题写了大成殿匾额。哈尔滨文庙结构为三进院落,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由南端的影壁墙向北,经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至第二进院落大成殿,最后收尾于第三进院落的崇圣祠。坐落在中轴线两侧的牌楼、石碑、配殿、掖门都是对称配列的。整体包含万仞宫墙、泮池、泮桥(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东官厅、西官厅、乡贤祠、名宦祠、宰牲亭、乐器库……三十余座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在中轴线的贯穿下东西配列、层层递进,一气贯通、井然有序。
光绪年间对孔庙的规制进行了修改,正殿改为面阔十一间,超过了山东曲阜和北京孔庙的九开间格局为中国之冠,与太和殿同(北京和曲阜的文庙都是九开间,曲阜孔庙作为孔子家庙,享有文庙礼制的最高规格:九进院落、大成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龙柱、角楼、汉白玉栏杆等均为皇家宫殿建筑群式样。北京孔庙作为皇家祭孔庙宇,在一定程度上也享有此规格。其余各地文庙大多采用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大成殿以七间规格而建,其建筑格局、礼制都不能超过曲阜孔庙。)。据《东省特别区创建文庙碑志》记载:“谨案孔子文庙,在昔为中祀…自清光绪三十二年,升孔子为大祀,而京外学官,犹仍旧贯,未之改作。今东省特别区闳规大起,创而非固,故其缔造合乎大祀之仪。……凡庙制,大成殿居中南向,为堂九,为夹室二,都十一楹”。但当时各地没有新建孔庙,后来大清覆灭后,张氏父子主政东北,因为哈尔滨西方风韵过重,在哈尔滨修建了文庙和极乐寺,哈尔滨文庙的独特之处是正殿实际上是用钢筋混凝土这种现代材料做的,里外金柱改制做成钢筋混凝土,金柱柱顶石用水磨石做成(在同一时期,北京、南京、广州等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仿古建筑,其外面沿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而内里则运用钢筋混凝土为骨架),且建设哈尔滨文庙的工程师中有两位俄罗斯人(中式建筑哈三中主楼的建筑师也是俄罗斯人,文庙工程委员会中有俄籍工程师日丹诺夫和民德林,其中著名建筑师日丹诺夫更是担任了文庙的总工程师工作。在捐赠者中,外国商号和外籍人士的个人捐赠几乎达到了半数。波兰木材商格瓦里斯基捐赠三千元,是捐款最多的个人。迥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此积极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圣殿的建设中,在那个中国人备受欺辱的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最有趣的是,哈尔滨文庙没有正门,这是因为国人传统若某地修建孔庙,必须“当地出过状元”方可推倒影壁修建正门,而哈尔滨文庙落成于1929年,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已废止(1905年),其间并无状元来此祭祀,于是就成了全国仅有的有影壁的文庙,游客只能从侧门进入,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状元是从正门进入登上状元,而由于哈尔滨文庙没有正门,形成了独特一景:“倒走状元桥”。
文庙南端的万仞宫墙,本应辟为正门哈尔滨文庙的几大主体建筑包括东西牌楼均采用了帝王宫殿建筑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这是雍正时期破格准许用在各地孔庙建筑之上的。大成殿的屋顶结构为古建中的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顶层飞檐上摆设了十个走兽,突破了传统规定的六个走兽。依次排列为骑凤仙人、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和 *** 。文庙里的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檐下额枋的彩绘也使用了帝王御用的最高等级——“金龙和玺”样式。大成殿前有九级汉白玉御路,宽阔的汉白玉平台,云龙水浪雕栏玲珑,衬托着雄伟的殿堂,庄重而轩昂。这俨然是众多文庙中最富丽堂皇的建筑。
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后,文庙又先后被当做哈尔滨医专、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和省军区的仓库。"文革"期间,有人专门出书批判《文庙》,造反派们还在《碑记》石碑的阴面刻了"造反有理"4个大字,直到1988年,哈尔滨文庙正式对外开放前才将石碑修缮复原。文庙因为一直是省军区所有,所以在文革期间没有遭受到较大的破坏。1985年经省 *** 批准,以哈尔滨文庙为馆舍成立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并拨款300万元,对哈尔滨文庙进行保护、维修和管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经过1985至1988年三年的重点维修和筹备,于1988年10正式对外开放,由赵朴初题写馆名。
民族博物馆可以看看,虽然很多人估计不会感兴趣……黑龙江几乎是所有北方民族的母亲河,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鄂伦春,鄂温克,赫哲……
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8年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捐赠了一座三米多高的孔子行教铜像,现放置于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两边是两棵百年树龄的高大油松,极其珍贵。2006年,文庙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家重点维修的古建筑之一。
2007年哈尔滨文庙恢复了古典式祭孔大典,此后每年孔子诞辰日举办隆重的古典祭祀活动。2008年文庙修缮时,据说曾在大成殿屋顶正脊的筒瓦内发现了一锭刻着“滨江翠华”字样重约100克的银元宝。这锭元宝上交文物部门后,又在大成殿屋顶正脊里重新放入象征新时代的“龙江三宝”。近些年来,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文庙陆续恢复加强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开蒙礼、成人礼等。许多学子也纷纷前来文庙拜谒孔子,祈盼自己学业有成。在独占鳌头上站一站;在状元桥上走一走;在孔子像前敬一炷香…
附近还有个古梨园,前身是太平区苗圃,当时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该园中有一株属黑龙江珍稀树种的野梨树,系张作霖1920年命人自城东天恒山移植并亲手种于此,树龄130多年了,张大土匪在算命先生忽悠下栽了颗老梨树,人还是被日本人炸了;他儿子在不远处建了哈尔滨文庙,可是没有新科状元参加大典,按规矩没了大门(状元桥也算假的),只能在东侧开了个旁门左道;大帅和少帅的手笔中间,陈赓大将创办了哈军工,想建新黄埔军校,当时碾压清北,现在只是哈工程,百年哈尔滨,一线成二线。
哈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建筑好几个是精品,《嫌疑人X的献身》也有在哈工程11号楼取景。 国家级3A景区。 哈尔滨很多大学的主楼,包括工大,林大,农大和商大等等,老校区都是有一个苏联式主楼的建筑的,甚至大多数学校的校徽上都是主楼,而且这些主楼大多是在50年代建的。哈工程的民族式建筑显得独树一帜。
五十年代初,哈军工的作息时间都是吹军号的,与哈尔滨教堂的钟声同时飘荡在耳边,很是奇妙。
脊兽一般设有五个,按房屋等级增加,蹲兽最多的是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有十个,依次名为鸱尾、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 *** 和行什。 哈军工的脊兽改革方案别出心裁,五座教学大楼的正脊上坐了两只老虎,四条垂脊上,尖端处是个 *** 骑马,并按系别安排了一列飞机、大炮、兵舰、坦克11号楼,据说:“此楼无论是强度,抗震度,抗爆度,抗洪水度在科技发达的现在都可以说是旷古烁今,地上六层和地下六层的结构能够说明当年的一番良苦设计,直至现在很多建筑设计大师都无法摸清11号楼的奥秘所在,此楼机关重重,整体显现日字型,地下有无数密室暗道,曾经是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办公大楼,是专为战争所在地设计。”
(经评论区指正,哈军工大楼设计者是殷之书,梁思成为误传,笔者后来也发现了这处自相矛盾的标识牌)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类似的建筑还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不在哈工程附近)始建于1952年的仿中国古典风格大楼,梁思成设计,这是一家很神秘的单位,1952年筹建的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全称叫“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不知道什么原因设置到了哈尔滨,是因为哈工大有个全国知名的土木建筑系?还是因为研究项目有特殊背景?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方向随之调整,由建筑工程转向了地震工程、核反应堆结构力学、土壤力学、冲击与振动和特殊混凝土材料及其动力性能的研究。1984年改由国家地震局领导,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并从此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的领导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赢得很高的学术声誉。
曾经的圣伊维尔教堂圣伊维尔教堂,今年已完成复建,但修的很垃圾,外面刷了一层巨难看的漆,完全没做到修旧如旧,放出的是复建之前的图相比于在文化公园内勉强得到良好保护的圣母安息教堂来说,火车站附近的圣伊维尔教堂的状况则更为糟糕一些。这座圣伊维尔教堂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索菲亚的姊妹教堂,也是一座军用教堂,属于驻扎在哈尔滨的俄国外阿穆尔军区使用,曾为在义和团运动中死去的俄国官兵及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国将士进行祈祷,一些阵亡将士的骨灰移至教堂埋葬,可以说是见证了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十月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1927年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曾在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音等课程,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材。建国之后,教堂一直作为哈市服装三厂的一个车间,破环严重,主体之上的五个白色的葱头状的穹顶均被打掉,并且在教堂的外部加建了混凝土的室外楼梯。70年代时,教堂的五个洋葱顶都被革命群众拆掉,但主体建筑还在,后来又当成仓库使用,深陷于住宅楼、棚户、旱厕等建筑物的围困中。圣伊维尔教堂的建筑用砖是特殊加工的。泥浆经过澄出、沉淀、成型、晾晒、烧制而成“澄泥砖”,混合红砖和白石的双色装饰风格是受17世纪教堂风格的影响。为了配合门窗与墙线的曲线造型,规模齐整的长方型砖被磨成了细长的扇形和圆柱,比圣索非亚教堂的更加细腻坚固,但是保存状况堪忧,1998年,在圣索菲亚教堂重见天日的一年后,圣伊维尔教堂却差点被拆掉了。教堂原本内部设主次三个祭坛。堂内圣所的图案由技师德尼索夫设计,圣像在俄国切尔尼哥夫市(今乌克兰)制成,除圣像外,教堂内还有圣母像、基督复活图、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等大量艺术作品。现在的半吊子修复工作,内部穹顶壁画和表面的马赛克装饰全没了……据说日后将作为博物馆使用。
孤儿院在教堂西北20米处,有一间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平房,它是教堂的四个附属孤儿院仅存的一个,建于1943年6月19日,名为“亚斯利孤儿院”,而圣伊维尔教堂也是哈尔滨现存宗教建筑中惟一还保有附属建筑的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墙壁上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画,宽约3米,高3米,倒心形。由大约1.7万块1.5厘米见方的马赛克拼贴镶嵌而成。画面左边是一位侧身站立、挎篮子的俄罗斯妇女,身穿及膝裙子,上棕下蓝,腿上是白色长袜。右边是一只狗,长尾下垂。女子身后绿树环绕,一条小路伸向树林深处,不远处有一座木屋,后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及淡青色的天空。虽然经历了百年的风霜雪雨,但画面依旧保存完好。马赛克镶嵌画下方书写着红色的希伯来文。
哈尔滨 *** 寺每逢斋月和开斋节前夕,可以从旋转式阶梯攀登上去仰望新月。尖塔上有电灯装置的用有机玻璃装饰的透明“月牙”,为开斋时间信号。该寺是东北最大的 *** *** 寺庙,是全国1500座 *** 寺中唯一的一座 *** 式建筑。
鞑靼人(中国境内称为塔塔尔人,俄国则称之为鞑靼人,主要是土耳其人和依特尔人)是在中国东北(主要是哈尔滨)影响最大的俄国少数民族。炮队街一带曾聚居着鞑靼人和犹太人,彼时犹太刚刚在哈尔滨建立了自己的复国组织,犹太人和 *** 还没像现在一般互相敌视。他们比邻而居,毛拉的宣礼声与拉比的祈祷声共同在这条小街上回荡。他们碰面时也必是彬彬有礼,而不像现在的剑拔弩张。(老人回忆犹太人其实比起中俄人民更愿意和 *** 玩,可能是宗教关系。)
如今在哈尔滨中央大街西面,犹太老会堂的隔壁,还屹立着一座鞑靼 *** 寺。 *** 寺为砖木结构,建筑风格既受拜占庭影响,又继承了 *** 传统文化,教堂现在这座 *** 寺已经不再开放,守护 *** 寺的是一位姓丁的老人家。据老人家介绍,哈尔滨的鞑靼人很早就作为中东铁路护卫队军人来到哈尔滨,建造了鞑靼 *** 寺,这座 *** 寺比圣索菲亚教堂还要早建成。十月革命之后,更是有很多不愿服从苏维埃的鞑靼军人军属到了哈尔滨,建设起自己的社区,哈尔滨一度成为远东鞑靼人活动中心。建国后,哈尔滨的鞑靼人逐渐前往日本、澳洲和北美,这座鞑靼 *** 寺被租借给哈尔滨一家公司使用。直到九十年代,当年的寺院监管人阿克秋林娜联系了美国鞑靼协会跟中国宗教事务部门交涉,要回了鞑靼 *** 寺的产权,交给哈尔滨 *** 教协会管理。如今阿克秋林娜已经去世了,她的儿子沙克金(音)是哈尔滨极少数鞑靼人后裔,偶尔还来过这座鞑靼 *** 寺拜访。在丁老爷子看护这座鞑靼 *** 寺的十几年里,有一些国内塔塔尔族知识分子和官员前来拜访,俄罗斯鞑靼斯坦的总统也过问过这座 *** 寺的保护状况,但基本都没有后文了。目前鞑靼 *** 寺存在墙皮脱落、屋顶漏水、地下室渗水等问题,保护情况堪忧。
鞑靼人在哈尔滨有自己的报纸《民族旗帜报》,有自己的小学,有自己的印刷厂出版教科书,还有若干青年和妇女组织从事娱乐与公益活动。到了1935年,哈尔滨已经成为远东鞑靼人的领导中心,在这里召开了东亚鞑靼人代表大会。 按照哈尔滨华洋分治的传统,这座鞑靼 *** 寺当年是外国 *** 在使用,中国 *** 有自己的道外 *** 寺(滨江 *** 寺)、香坊 *** 寺等等,也都是百年老寺。
建国后哈尔滨的鞑靼人越来越少,很多搬到欧美,所以渐渐没落,成为一个恢弘而凋零的社会理想。
犹太总会堂1909年建成的犹太总会堂(已被改造成为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位于通江街82号,建筑平面为拉丁十字式,两层正殿,双圆心式穹顶大小错落,犹太教的六角圣星标志闪耀在高高耸立的穹顶之上,体现出独特的犹太建筑风格。是哈尔滨的第一座犹太会堂,标志着哈尔滨这个历史上中国最大最完备的犹太社区的最后形成。哈尔滨犹太宗教工会,哈尔至80元不等。
傲古雅咖啡馆,以前就在老会堂里,现在迁到了旁边傲古雅咖啡馆始于2005年,是哈尔滨最早的一批咖啡馆之一,算是哈尔滨咖啡文化的一个地标,在十年前就是哈尔滨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前几年李健还保持“小众”的时候,还曾在傲古雅的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喝喝咖啡。每个月的第二和第四个星期天,这里会举办傲古雅生活市集,你可以买到店家做的啤酒花面包,以及其他朋友带过来的手制果酱、卤味、还有一些有趣的手工小物,感兴趣的可以来逛一逛。以前开在犹太总会堂里,后来迁到了旁边。
犹太新会堂,顶在文革中拆了,现在的顶是复建的,但由于中国没有这种拱券的加工经验/技术,现在的顶和当年比矮了一些且有点渗水,地上的六芒星其实很不讲究,犹太人是不喜欢踩在上面的,传统犹太教堂是双层,男士在一层,妇女儿童在二层,三层是后来加盖的,主持犹太新会堂的复建工作的是驻哈犹太人。位于经纬街162号的犹太新会堂,1921年建成,希伯来语称“别依斯-加麦尔德罗什”,是犹太教哈西德教派会堂。正方形建筑主体,红白相间的带饰,双圆心式穹顶,廊柱支撑圆心尖券高门,双层尖券式木窗虽没有老会堂那种复杂的装饰,但简洁大方,每个木窗上也都镶有六角星图案,金色的穹顶托起一个银色的大卫星,它是中国最大的犹太会堂,目前远东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犹太会堂建筑。但是和历史上遗留下的或雄伟或典雅的各种欧式建筑比起来,这座犹太老教堂实在是太普通了太低调了,以至于很多哈尔滨人都忽略了它的存在。据说当年教堂内部有很多丘比特的盾牌,正面是金色的希伯来文的《摩西十诫》。欧洲排犹的时候犹太人从柏林,华沙,维也纳,敖德萨,立陶宛,萨马拉,莫斯科,圣彼得堡,拉脱维亚来到哈尔滨,布拉格维奇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克,1932年,日本占领哈尔滨,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哈尔滨犹太人受到侵华日军压制排挤,许多犹太商店倒闭,一些犹太人被迫离开哈尔滨,前往上海或美国等地。1939年“世界犹太难民救济组织”远东分部也从哈尔滨迁到上海。日本战败投降后,苏军进驻哈尔滨,取缔了犹太人组织,一批犹太人领袖被关进集中营,哈尔滨犹太社区受到毁灭性打击。1947年底开始,哈尔滨犹太人向世界各地流散——苏联、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到1959年,哈尔滨犹太人只余下130人。犹太新会堂于1956年关闭,原址一度为哈尔滨市公安局俱乐部招待所。会堂屋顶上的圆顶曾被拆除,2004年重新修复,今辟为“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展示了哈尔滨独特的建筑艺术和这座城市与犹太侨民文化的渊源。二、三层陈列有“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用大量图片和雕塑模拟生活场景,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生产、生活的状况。这里馆藏了数百张珍贵历史照片和上世纪20至30年代犹太人著名小提琴家特拉赫金贝尔格用过的立式钢琴;罗生特用过的药箱;爱泼斯坦在抗战期间给新华通讯社的手稿等数十件珍贵的历史实物。进入展览馆的大厅,一幅巨大的照片映入眼帘,这是上世纪30年代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在马迭尔兴办宴会欢送索斯金的留影,照片定格在那一刻,仿佛向观者诉说着…再观赏馆内展出的大量珍贵的图片、影像和实物,便会深深地感受到这一段历史的厚重与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呼兰天主教堂呼兰天主教堂主体建筑系一座双塔型法国式教堂,青砖瓦土木结构,具有浓厚的欧式建筑艺术风格,其外观与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教堂建筑有相似之处。双塔造型类似于 巴黎圣母院,堂内欧式穹隆大厅宽敞明亮,有两排红漆明柱。建筑中所有的门、窗均用青砖砌成拱形。在主体建筑两座塔楼中央顶端镶嵌着红铜制成的十字架。在第二层楼两塔中间处悬挂着黄铜铸造的大钟。迄今为止,这座教堂保存完好,对外开放。
剩下的宗教建筑(地藏寺,华严寺,武圣庙,卧龙寺,长青寺,慈云观,开元寺(帽儿山),极乐精舍,观音寺,宝胜寺,海云观,万佛寺,青莲寺,关岳庙,三光庵,龙王庙……)就不具体介绍了,中式建筑和 *** 寺全国遍地都有,没啥看的就不推荐了。
写一下哈尔滨教堂游线路建议吧:
1号线路:圣伊维尔教堂——索菲亚教堂——犹太新会堂——犹太总会堂;
2号线路:红博广场尼古拉教堂原址——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斯坦尼斯拉夫天主教堂——尼埃拉伊基督教堂——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伏尔加庄园新建的尼古拉教堂。
以上只写到了宗教建筑,有空继续填坑,未完待续……
最近忙,懒得填坑,先上几张其他宗教建筑的图:
圣母领报教堂,采用了鲍·马·图斯塔诺夫斯基的设计方案,可容1200人做礼拜,气势恢宏,建筑精美,曾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宏伟、最壮观的教堂,可惜已毁。道外天主堂圣母安息教堂的钟楼(现文化公园西大门)2.建筑特色
哈尔滨的城市特色,不单从建筑式样可以明显区别国内其它城市,就是建筑外表颜色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稍翻中国古代、近代城市画册,不难发现各个城市古老建筑几乎都是浅灰色的砖柴盒墙,以其朴实凝重的色彩和独特的肌理,孕育着清水建筑的特有有表现力。北京故宫浅灰色磨砖对缝的墙面,数百年来保持了它的色彩效果,这就是清水建筑的代表杰作。而近代城市哈尔滨的建筑颜色恰恰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被称为“米黄色的城市”,米黄色的墙面,白色的浮雕柱,金光闪闪的圆顶,深紫色的基座,无论是与冬季的皑皑白雪相映,还是与夏季的葱葱绿树相衬,都形成柔和明亮的对照。这种色调对比的变化,在寒冬使人感到温暖明朗,在酷暑使人感建筑到凉爽清新,不能不说是哈尔滨建筑史上的一绝。
哈尔滨米黄色的建筑,不仅使人耳目一新,而且在心理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冲击。黄色在封建中国向来是皇帝专用的颜色,而哈尔滨这种新兴资产阶级建筑艺术,大胆泛用黄色于民间,对清末处在传统农业文明末期顶礼膜拜于神权和皇权的哈尔滨人是积极的思想启蒙:朱栏玉柱、翅角重檐的传统审美已不再是唯一的取向,从而打破了封闭、静止、自我压抑的心理模式,迅速建立了多元价值观念。
影片《白日焰火》,取景处处直击哈尔滨的软肋哈尔滨是一座非常有建筑特色的城市,遗憾的是,如今这种建筑特色正在消失,一片片米黄色建筑倒在轰鸣作响的推土机之下,而冒出一些不伦不类的灰色建筑,或冒出一些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式建筑(所谓的七十年代版赫鲁晓夫楼)。轰动一时的“飞驰大坑”,是破坏哈尔滨城市风貌最严重的实例。此地自哈尔滨城建以来,就一直是体育场地,透亮开阔,风光明媚,但场地主管部门用1000万元的代价转让开发商,而开发商又是一个大骗子,只挖了一个大坑,可真把哈尔滨“坑”的不浅。更可恨的是,有关官员的责任也不了了之。
东正教建筑文化对哈尔滨民众居住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斜坡房顶、厚重墙体、木质地板、立式暖墙、俄式拉桌和沙发、注重内部装修,都是俄国民居遗风。俄罗斯没有平顶房,因为冬季雪大,为防积雪一律是斜坡房顶,甚至是陡峭的斜坡房顶。房顶斜坡内均设保温层。为了御寒墙体非常厚重,一般墙体在2.5-3砖厚,哈尔滨也都是2.5砖厚,冬暖夏凉——冬天御寒夏天隔热,人在房中非常舒适。俄罗斯是頗多森林的国家,大都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特别是平房从梁柱到墙体和地板均以木材为主。平房民居采用的是木结构墙,有的是用粗壮的木刻楞(指原木)叠成,有的是两层木板中间夹锯末,但是,凡木结构平房必有门斗和凉亭,这是俄罗斯民居的特色。无论是平房或是楼房,地板一律采用寸厚的方木地板,材质纯粹,经久耐用。俄罗斯住宅取暖多用烤炉,而哈尔滨效仿俄式烤炉时根据国人的居住条件改为普遍采用立式火墙,将做饭用火引进立式火墙,餐暖一体化。椭圆形长条俄式推拉桌和简易俄式沙发,几乎是哈尔滨70年代以来青年人结婚必备的新婚家具,洋气、简单、实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改善了,俄式注重房屋内部装修的风气骤然兴起,而且愈演愈烈,愈演愈洋气,与当年俄罗斯人内装修相比,从观念到方法,从材料到技术,从观感到体验,绝对大有过之,甚至当今的俄罗斯人也只能望其项背。
3.铁路附属地建筑
78号咖啡,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公司街78号,工大建筑学院楼旁,新艺术文化运动时期遗留的老洋房,被主人改建为了咖啡馆,外墙内设均保持原貌,旁边依偎着一棵百年古树和爬满这个庭院的葡萄藤。
78号咖啡,原中东铁路官员宅邸下图的KFC是一憧被载入《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的一类保护建筑。她处于哈尔滨惟一的一个保护地区——博物馆地区的西南角、保护街道红军街上。建筑艺术与环境艺术专家常怀生教授在他参与编著的《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中这样介绍:“中东铁路理事会事务室兼住宅,建于1908年,是一幢田园式的小住宅,房屋居中,周围是种满花木的小庭院。建筑的檐口装饰、阳台栏杆、雨缝支撑饰件等都是仿植物形态的新艺术运动思潮的处理手法。屋顶为铁皮屋顶孤形构成,而塔楼则冠戴俄罗斯式帐篷顶,突出了构图中心。”
红军街38号楼,砖木结构,主体二层,楼梯间位于正立面中部,其上设敞亭。窗的形式多种多样,周边作圆滑曲线贴脸,形态优美。铁皮屋面,勒脚设计为块石,具有俄罗斯特色,帐篷式尖顶阁楼与新艺术形态的木结构檐口装饰、阳台、垂挂、栏杆、门窗的有机结合,表现了浓郁的异国情趣。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