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内地的流行音乐曾经在短时间内达到 *** ,让曾经是内地音像业主导的诸多港台引进磁带,也不得不在一些畅销的内地歌手专辑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而且在这股热潮中,还不仅仅只是以“唐朝”、“黑豹”或者魔岩三杰这样我有人无的品种 *** 市场,尤其让当时内地音乐同仁自豪的,恐怕就是以广东模式的签约制发展起来的音乐产业(签约制还让早期广东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成为内陆球员眼中的香饽饽和天堂),更是在借鉴香港、台湾流行音乐的包装、创作和制作全套模式后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高林生、麦子杰、林依伦正是当年广东流行音乐生产线上最杰出的产品,虽然这些歌手的形象和作品,一个个都像是港台歌手的迷你简装版,但即使如此,这些歌手依然在当时也都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内地流行音乐潜在市场的巨大、当时内地歌迷对本土歌手的期待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港台模式和港台流行音乐思维对于内地流行音乐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不过,在早期广东流行音乐的历史上,却同样还有像《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和《小芳》这样异类的作品,也正是这些和传统港台流行音乐无法划上等号的歌曲,也在日后构成了这个时期广东流行音乐最为特色的经典,也避免了一味趋从于港台文化,从而失却广东流行音乐的本色。
不过,《弯弯的月亮》和《小芳》当时都曾经遭到了广东各大唱片公司拒绝,尽管是敢为人先的广东人,在当时也都接受不了这些比民族多一点城市、比严肃音乐多一点亲和力、比流行歌曲多一点民俗味的“怪东西”,无法定位的“致命伤”,也让广东的音乐人,首先在市场策划上否定了这两首作品。最终,《弯弯的月亮》直到北上被“万金油歌手”刘欢、南下被想搞搞新意思的吕方唱红后,才终于功成名就。而《小芳》也因为每首经典作品背后总要出现的伯乐——陈小奇和李广平的如期而至,终于凭借着其无法定义的独特性,在许多类型化的歌手和歌曲中杀出了一条人无我有的血路。
《小芳》的创作者李春波,早年也是一位南下广州淘金的乐手,本着不想当歌手的乐手不是好的唱作人的纯真理想,在异乡飘泊的岁月中,这位当时的东北小伙儿也忍不住在寂寞之余,心痒痒的写了一些叫作歌曲的东西。在一种没有远大目标、没有未来梦想的支持下,李春波的这些作品也最大限度的呈现了他质朴、平凡的创作本色,在没有任何花花肠子的束缚下,以一种纯粹民谣的姿态创作出了后来被划归为城市民谣的《小芳》专辑。
《小芳》专辑由当时的中唱广州公司制作发行,与同时期的南派流行音乐一样,这专辑专辑同样是以低成本的MIDI作为基本架构,辅之以当时广东最好的吉它手吴立群(捞仔)的吉它,不需要乐队,更不需要弦乐,完完全全的作坊式作业,也让当时广东地区推出的流行音乐,你只能集中到歌曲本身去欣赏,而别奢望听到北派如陈琳《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那种连流行都可以做出乐队化、摇滚化效果的专辑。
但也好在有这种差异存在,也让李春波得以能在广州实现他的歌手梦想和创作梦想,如若不然,很难想象像他这样通俗到已经快成说话的歌曲,能入京城制作人的法眼,更别期望有一整队的人为他出谋划策、尽力推广。在连流行音乐都要讲究深度和宽度的北京,虽然以其文化中心的地位,把住了内地流行音乐品质的第一关,但无形中也扼杀了一些特别乡土化音乐的生存土壤。这世上没有绝对好与坏的音乐作品,好听与不好听的标准,有时候还需要有市场和群众来验证,而当时的广东流行音乐,正是由于其很好地为北京作了一些更为民俗化的工作,才很好的与北京一起,创造了内地原创流行音乐的第一个辉煌期。
除了主打曲《小芳》外,专辑另外还有一首直接以《知识青年》为名的歌曲,但事实上虽然引用了上山下乡的历史题材,但作为“知识青年”晚辈的李春波,在创作中却并没有采用纯正的现实主义手法,来将这些历史情节一一纪录。事实上李春波在这首歌曲里想要表达的,却和专辑最末的《美丽的时光》如出一辙,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真切怀念,无形中也带出点对现实酸甜苦辣的无奈感。而这种对现实不满、对未来憧憬、对过去怀念的创作手法,也是许多流行音乐创作者的“通病”,没了这些时空的对立,流行音乐也势必将在越来越平面的基础上走向或乏味或繁琐的不归途。
专辑除此之外的作品,都可以算是带着东北口音的港台歌曲。而口齿不清,正是当年许多媒体批评李春波音乐的首要罪证。但《小芳》日后的成功却说明,流行音乐与学院音乐历来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后者需要技术的完美,前者只需要人性的和谐。结果正是这村里来的“口齿不清”的小芳,最终却打败了当时一统天下的港台天王天后,这也吸引了当时的香港亚视也专程派报道组来内地专访李春波,报道他坐上销量宝座的“光荣事迹”。
当初拒绝《小芳》的音乐人,其最大的理由就是歌曲的定位无法流行。因为在音乐人的专业眼光里,流行音乐最大的市场还是年轻人,而李春波这首以上山下乡这样的知青题材的歌曲,显然是背离了传统流行音乐的市场结构。但1993年,随着《小芳》单曲的打榜,以及它的MTV在央视的“东方时空金曲榜”的播出,这首低成本的流行作品,却以其琅琅上口的亲切旋律,迅速以当时方兴未艾的卡拉OK市场为突破口,以农村包围城市、K厅包围电台,一下子成为了当年最为火爆的单曲,其火爆的程度,甚至就连稍后同宗的刀郎也要望尘兴叹。
《小芳》的成功实际上没有秘诀,只是因其好听好唱,至于作品中涉及到的知青题材,实际上对于它的流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当时稍早的中唱上海公司,曾经推出过的一盘名为《红太阳》的革命歌曲联唱专辑,其推出仅仅三个月,就销出了三百万盒,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中老年歌迷埋单,但更多的消费行为却还是由年轻歌迷来完成,而对于这些毫无革命经历可言、无法对歌曲引起共鸣的群体来讲,好听就是构成他们喜爱的最朴素理由。李春波的《小芳》同样如此。
而同样是民谣,李春波的民谣和北京那些以“校园民谣”为代表的民谣相比,听起来显然要“没文化”的多,这实际上也是内地流行音乐一直以来对于民谣音乐的误解。诚然,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小芳》的确太没技术含量了,但抛开文人的感情角度,不得不承认的却是李春波的民谣实际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谣,因为他可以在最大的范围内,被尽可能多的社会阶层所接受。而“校园民谣”系民谣音乐人日后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个群体的精英化现象,包括以此为契机形成的北京音乐圈的那些主流民谣产品,事实上都只能说是一种知识份子化的文人民谣,而无法担纲全民流行的重任。而一种民谣无法尽可能的全民流行,实际上反而却是违背了民谣音乐本质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讲,对于后来刀郎流行不屑一顾的民谣歌手千万别不服气,民谣音乐如果有什么定义的话,那么就是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就像美国的Bruce Springsteen,连我们听起来都觉得土的歌手,却可以把歌唱到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能喜欢的程度,这才叫真正的民歌。
爱地人
2008.11.16
aidiren@126.com
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