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古尔德的巴赫(古尔德弹巴赫),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古尔德的巴赫(古尔德弹巴赫)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古尔德的巴赫(古尔德弹巴赫)

原创 拈花一笑 三十三又三分之一

郎朗与古尔德

我要做远方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短暂的情人

——海子《以梦为马》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ryqq/songDetail/109373661

巴赫《第五号大键琴协奏曲》,古尔德

2020年,中国钢琴家郎朗完成了演奏史上被认为最艰深的大作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半年后,我写了一篇关于这张唱片的乐评,最后我借用内田光子对郎朗的寄语来评价这张重要的唱片——干得好,郎朗!

三十三又三分之一:内田光子十年的期待:评朗朗的《哥德堡变奏曲》

很多人不喜欢行事和演奏都相当浮夸的郎朗,所以这篇乐评,可以想见,被很多读者讨伐。以至文章发表了大半年后,还有朋友跑来问我——你不会真的喜欢郎朗吧。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在问自己。几乎所有接近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喜欢郎朗,可我却写了篇赞美他的文章。事实上,每个人的观点,都在相互冲突,也相互说服,我不希望最后的结果是共识,我只希望各自的保留——你看得到我的文章,看得到我的结语,但不一定了解我的私人语境。在我看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花费那么多时间,认真地练习并演奏《哥德堡变奏曲》,还具备了高超的技巧,仅仅是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对郎朗、朱晓玫,还是对其它演奏家都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从这个角度讲,我依然觉得,郎朗干得好!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结论就完全不一样了。黑黑曾建议我再写一篇,我拒绝了,我告诉黑黑,你不能亲了一个人的左脸,又去打他的右脸。

然而一个月前,黑黑写完了公号第一篇关于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的文章《远离人类,钢琴怪杰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 跑到北境去寻找什么……》时,我却突然又想写点什么。

三十三又三分之一:远离人类,钢琴怪杰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 跑到北境去寻找什么……19 赞同 · 6 评论文章

古尔德,是我和黑黑都非常欣赏的现代钢琴怪杰,他在1955年和1981年两次录制了《哥德堡变奏曲》,两次录音都是古典音乐唱片史上最成功的录音,也是巴赫这部杰作的划时代录音之一。

因为古尔德,我突然又想起了郎朗,郎朗在录制自己版本的《哥德堡变奏曲》时多次声称,他在研究这部艰深的杰作时想到最多的就是古尔德,他甚至刻意地使用了古尔德的专用钢琴——施坦威 CD-318来演奏这部巨作,然而,郎朗的录音和古尔德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告诉黑黑:

在我看来,钢琴家选择钢琴就象男人女人找对象,这是演奏生涯中很重要的事。但郎朗搬出古尔德和施坦威 CD-318是一次拙劣的作秀(相关视频网上到处都是)。首先古尔德两次录制《哥德堡变奏曲》都没有使用过 CD-318,1955年古尔德第一次录《哥德堡变奏曲》,用的是施坦威CD-174,第二次1981年,用的是两架雅玛哈钢琴。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古尔德从来不是什么施坦威艺人,而郎朗却是。施坦威甚至为郎朗推出过施坦威 · 郎朗黑钻系列钢琴。

当然,成为施坦威艺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现代最杰出的钢琴家拉赫、霍洛维茨都是施坦威艺人,特别是如今这个代言满天飞的时代,郎朗能加入这个行列,不仅可以多赚点,还倍有面子。问题是,郎朗在钢琴制造史上最杰出的钢琴上,并没有真正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ryqq/songDetail/7249687

巴赫《D小调半音幻想曲》,古尔德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钢琴的霸主——施坦威钢琴主要是为浪漫派音乐而设计的,它最为行家和乐迷称道的包括:投射力道、如雷鸣般浓烈的低音、能够制造出朦胧音色的踏板,以及它那栩栩如生、对比强烈的动态和丰富细腻的音色……以至于罗西尼盛赞施坦威钢琴的声音就“像一只夜莺在暴风雨中温柔呢喃”,而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则说:施坦威造得那么好,不论谁来弹都会是一首好歌。施坦威钢琴的这一切特点,显然都被郎朗夸张而技巧高超的演奏再现了出来。清冷虔诚骨感的《哥德堡变奏曲》,在郎朗和施坦威性格的双重加持下,时而激荡澎湃,时而柔情似水,浪漫得让人极度不适,仿佛这次录音是郎朗与施坦威一起精心策划的。

浪漫还是高冷,我不想定义《哥德堡变奏曲》应该弹成什么样,但郎朗的演奏让人感觉太施坦威了。名琴、名家、名作,与其说郎朗在向巴赫与古尔德致敬,不如说,郎朗在向施坦威致敬。为此他不惜是把啤酒肚的巴赫拖进了现代的舞池中,陪他跳浪漫华尔兹;为此他厚脸皮地硬是把古尔德也拖出历史的冰箱,为他背书。

距离上次写郎朗《哥德堡》乐评已经八个月了,我一直找不到原因:为什么郎朗的录音,明明听起来很华丽很完美,却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我一直在克服这种不舒服,因为我希望,我可以客观地评论一个音乐家、一张重要的唱片。

施坦威 · 郎朗黑钻系列

黑黑对我半年多前写的那篇郎朗的乐评,一直有着他的保留意见。半年多过去了,黑黑终于忍不住向我开炮:

在世上最难的比赛中获得名次,或者在世上最好的名琴上,征服世人公认的高难名曲,这就是中国顶级演奏家最爱干的事,这就是郎朗最爱干的事。得过最高大奖的李云迪太早满足了,但郎朗没有,他的哥德堡听上去都是欲望,都是物质,就象你说的,太施坦威了。

古乐派大师库农哈特在听过郎朗的《哥德堡》之后,告诉郎朗,你需要更多的沉静,八个月前,我就引用过这句话,但是直到八个月后,我才真正明白了库农哈特的潜台词。

兔兔总是警告我,不要看到美女就回头,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美女太多,名品太多,诱惑太多,让我们的欲望总是无法平息,让我们无法真正地沉静。

古尔德的破凳子与施坦威CD-318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ryqq/songDetail/9062534

巴赫《法国组曲:萨拉班达舞曲》,古尔德

不说美女,让我们只说钢琴。

年轻时当我第一次站在一台施坦威三角钢琴面前,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强烈的诱惑,象牙般的琴键,仿佛颗颗都在时光中歌唱;黑色闪亮的漆面,放射着高傲的冷光;露出一角的复杂的击弦系统,如同瑞士钟表的机械结构,透着神秘冷调的理性之美,仿佛轻轻一动,就能让星月旋转,宇宙合唱……人类将无数的智慧、意志、思想、观念全部注入到这个钢的人造物中,创造了这样一台神奇的美的存在,当它真的在你面前,你又怎能拒绝乐器之王的诱惑。老练的销售经理在一旁冷冷地打量你,他早就知道你是没实力拥有它,所以他不希望你去摸他们的明星产品。

这就是名琴的力量,它本身就是美,就是权利,就是地位。我们这个时代充满这样的人造物,当你看着乐器之王身边的标价时,你也许能发觉一种讽刺:无论多贵,它都是有价格的。只要你足够有钱,就算你不会弹琴,你也可以完全地占有它。在你和它之间,存在的不是美的距离,而是权利的距离。这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博弈。

一台施坦威当然是美的造物,一架斯特拉迪瓦里的名琴当然是美的,其实一只爱玛仕的包包也很美,然而,在这精心制造、大量生产的标准完美中,隐含的潜台词其实是奴役,是人类无限的欲望。

它激发着你不断地积累实力,从奴隶翻身做主人。

古尔德与施坦威

它并非完美无暇

但这正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 格伦 · 古尔德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ryqq/songDetail/1727575

马塞洛原曲,巴赫编《D小调协奏曲》,古尔德

演奏家当然离不开乐器,钢琴家离不开钢琴,爱上一件乐器,是演奏家最天然的情感。但具体的乐器对演奏家而言,只是一个物质的情人,是演奏家寻找自己声音的道路。

就象你不能让你的情人毁了你,你也不能让你的人生由乐器来定义。施坦威和爱玛仕都很完美,但当你使用它们时,更需要展现出自己的品格。

实际上,我无意对比郎朗和古尔德的巴赫有什么不同。我更感兴趣的是演奏家与乐器之间那种微妙的共生关系,而不是奴役关系。虽然杰出的演奏家不能由乐器来定义,但每一个演奏家的音乐个性却只能通过乐器来印证。演奏家的心中总有一件完美的乐器,和这件乐器的相逢,就象是一场平等的恋爱。偶然的相逢,一见钟情,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然后相互折磨、碰撞、纠缠、伤害、离别又重逢……

而美的音乐是这场恋爱的产物。

古尔德钟爱的查克林1895

1954年冬天,年轻的古尔德带着父亲给他定做的琴凳,第一次离开祖国,来到陌生的纽约。他需要为来年1月2日的美国首场音乐会准备,为此他急需一架训练用的钢琴,古尔德希望这架钢琴应该有着现代钢琴的轻巧与敏捷,但同时兼具古老大键琴(羽管键琴)的清脆声音。朋友帮他租了一架便宜的1895年生产的查克林(Chickering)钢琴,朋友也没想到,这架廉价的老爷车,竟然比亮晶晶的施坦威新款更让古尔德心动。古尔德沉醉地形容:

它跟世界上任何其他钢琴都很不一样,它是一台让人极度渴望的钢琴,有着一种几乎跟大键琴一样的浑实直接的触感和声音表现。它让我体验了如此接近钢弦的激动,每个环节的控制都是一流的。

查克林1895有着清脆单薄的声音和像羽毛一样轻的琴胆,牢固集中的低音表现和特别干爽的高音音调,这些特点如果用来演奏肖邦、李斯特,或者拉赫马尼诺夫的曲目,估计会是一场灾难,但放到古尔德指下刚好能配合他演奏的巴赫,清冷、骨感而迷人。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ryqq/songDetail/5089997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1955

虽然古尔德迷恋这台老查克林的轻灵,但他知道这台被行家公认为垃圾的钢琴并不适合作为正式演出和训练用琴,它的声音太单薄,琴键也不稳,它甚至无法作为录音用的乐器。虽然如此,1957年时,古尔德还是花了555加币,把这件没人要的瘦弱老琴占为己有。每当辛苦的巡演结束,古尔德都急着飞回加拿大的乡间别墅,他不仅是在寻求湖光山色的隐居庇护,也是为了去重温他和一台老钢琴的爱情故事——他私藏的梦幻般的钢琴音色。

但为了录音和演出,古尔德依然需要一台更结实的钢琴。

就在成功的纽约首演之后,他推开了美国施坦威公司的大门,他直接告诉接待他的经理:他需要一台有着查克林1895轻巧触感和羽管键琴一样清脆声音、而且键盘稳固的钢琴。奇怪的要求并没有难住这位施坦威的经理,他马上向古尔德推荐了施坦威造于1928年的停产老货——已经卖不出去的CD-174。

爱琴,就是一见钟情,当古尔德第一眼看到CD-174时,他就冲动地把对老查克林的爱一股恼地转移到了CD-174的琴键上,他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跪在这架清仓处理的老钢琴面前试琴,就象 *** 发现了一位新的完美恋人。那年,他正是用这架CD-174录制了第一版的《哥德堡变奏曲》,一张划时代的录音。充满了北方的 *** 与古尔德式的清冷骨感的韵味。完全没有你印象中施坦威式的华丽发音。

他是如此爱 CD-174,在北美巡演时,经常要自掏腰包让钢琴在城市间搬来搬去,每次运费加上调音费,差不多要花去4000加币。然而,1957年3月他珍爱的宝贝不幸在运输过程中摔毁,古尔德不得不找来另一台CD-174来代替,问题是施坦威总是在研制新的钢琴,引进新的工艺,厂牌早就做出决策,停产旧型号CD-174,旧的存货也再难寻觅,这让古尔德气急败坏。施坦威的经理努力地向古尔德推荐公司威猛的新产品,却没有一个入得了古尔德的法眼。1958年,在录制贝多芬《C大调钢琴协奏曲》时,古尔德一怒之下换掉不下三台施坦威。

那年古尔德悲伤地对好友说:

我的查克林生病了,我的施坦威已经去世,也许几年后,我也要走了。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一生未娶的古尔德爱琴成痴。然而,他越是爱琴,他越难找到那一架完美的钢琴,就象很多人用了一生去寻找完美的爱人,却没有结果。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只有追求完美的倔强心灵,这不是简单的对物质的欲望,这是人类灵魂深处永恒的驱动力。

莫扎特《第十一钢琴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古尔德

古尔德需要的是那种真正可以和他内心共鸣的乐器,他对于施坦威新产品雄浑厚重的琴声完全不感兴趣。他讨厌在低音部连续猛击,施坦威引以为傲的新踏板也让古尔德恼火。他几乎从来不想营造出什么朦胧的音调,也不要钢琴音色中那种细腻如印象派的圆润与丰富。他的钢琴只需要一个柔音踏板(左踏板)。古尔德甚至荒唐地提出自己需要一台特制的钢琴,这台钢琴要有更大的白键空隙,好让他可以摇晃这些可怜的白键,制造出类似于小提琴“揉弦”的效果。他甚至对施坦威的工程师建议,把一架其它品牌型号的钢琴击弦系统拆下装在斯坦威的肚子里。各种奇怪的想法与要求让施坦威的工程师神经衰弱,时任斯坦威钢琴演奏会暨艺术家部门经理的格莱纳(Greiner)在工作日记中泄愤:

我们又不是被请来推销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前造的施坦威钢琴,我们是来卖目前推出的款式的。古尔德看得上眼的钢琴不是太老太旧,就是比一般钢琴娇小,有时候他甚至看上一些在施坦威公司眼中早已不具任何价值的货色,其中一架就是老掉牙的德制钢琴、绰号叫“老骨头”。任何破烂货都能博他一笑,除了一架施坦威钢琴……

格伦·古尔德始终很难真正对我们的乐器感到满意,过去如此、现在亦然。

折腾他的钢琴是古尔德一生的乐趣

多年来,施坦威一直很高兴能在自己品牌使用者名录上添加上古尔德这个响亮的名字,品牌官方一直宣扬着与音乐家的天作之合,称他们制造的钢琴如何地令这位挑剔的“钢琴怪杰”心满意足。然而在1957年的那场事故之后,施坦威与古尔德的关系就变得日益紧张。

直到有一天,施坦威经理终于为古尔德又找来了一台1943年施坦威的老货——CD-318。从60年代开始,接下来20年间古尔德在哥伦比亚唱片推出的所有专辑,几乎都依靠CD-318完成,古尔德喜欢CD-318精瘦、明亮、清澈的音质,还有它迅速、紧实的击弦系统。在他演奏生涯的晚期,虽然名义上钢琴仍归施坦威所有,但实际上施坦威已经把它送给他作个人专用,为了达到古尔德对音色的特别要求,施坦威破例允许他去做一些跟原厂设计相反的机械修改,修改后的CD-318比较接近大键琴的声音,演奏巴赫的音乐更加贴切。按古尔德自己的话说,“我要一个比施坦威原厂标准轻许多的击弦系统,”

然而,到了古尔德生命的最后,当他决定重新录制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录音时,他的CD-318比他病得还惨,再也无法为它的爱人歌唱。它的使命最后被两架朋友从琴行里搬来的雅马哈 CF II 钢琴代替。

注:古尔德用过的施坦威CD-318,本来就是一架二手翻新的旧琴,无奈还被古尔德和他的调音师、工程师们无情的做过“大手术”。

1981古尔德最后使用的雅马哈 CF II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

每一种幸福的关系都需要吵闹与合解,坚持与妥协,相守与分离,演奏家与乐器之间也是这样一种生动的关系,象情侣,也象夫妻。终其一生,古尔德和他的钢琴之间,永远在不停地相互寻找。每一次相遇,你仿佛都能从他的演奏中,听到那一次相爱的心跳声、碰撞声。钢琴那冰冷的身体,不再是一种奴役,而是共鸣。

古尔德一生都在研究和演奏的巴赫也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他和古尔德一样爱琴如痴。但他和古尔德相反,巴赫更喜欢新的乐器,他对每一种新乐器都抱着巨大的期待,仿佛是去赴一场浪漫的约会,他晚年最后的杰作《音乐的奉献》就在是试弹新式钢琴后兴奋而作。他的很多音乐杰作并没有标明指定乐器,对巴赫而言,完美的乐器永远是下一件。小提琴皇帝海菲兹更是以收集小提琴、以及各种弓弦为乐,那微妙而不同的发声,对海菲兹而言是音乐最玄学、最迷人的部分。

弦弦到肉,我相信每一件优秀的乐器,都在等待着一位演奏家的爱情。在这一点上,古尔德、巴赫、海菲兹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不需要用高贵的乐器来证明自己的身价,但他们需要不断地用乐器来印证他们心中独一无二的声音。

杰出的音乐家、演奏家需要自己的声音,为此他们和乐器相爱相杀。直到两者融为一体。黑黑坚持说:

一个演奏家,你不能崇拜你的乐器,你不能被你的乐器吸去灵魂。崇拜不是爱情,爱情一定有挣扎,直到分手或者共鸣

在我们这个物质的时代,音乐世界也极度地物质化,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里,施坦威、斯特拉迪瓦里,仿佛是这个欲望的舞池里最高价的名妓,它代表了可怕的权威——甜美而有力,精致而迷人,张狂又强大,如海妖一般吸噬着演奏者的灵魂。

这不是爱情,这是人类狂妄地给美神插上了价格的草标,用无形的标准给艺术家敲上了合格品的蓝印。实际,不仅郎朗,如今的演奏家,又有几个,能在名琴之上,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呢?

有时,我甚至觉得以华美音色著称的前辈钢琴大师霍洛维茨在年轻时代,也缺少真正的声音。他流连于施坦威钢琴甜美华丽的音色、疯狂的速度,以及对比强烈的动态,也因此他被拉赫玛尼诺夫批评——不够沉静。实际上早年的霍洛维茨也太施坦威了。

沉醉的郞朗和漂亮的施坦威

让我们最后回到郎朗,他的演奏可谓极尽浪漫之能事,眩目之音色,对比强烈,舞台动作 *** 四贱,将施坦威钢琴的优点放大到了极致,但为何却无法让你感受到真正的浪漫、 *** 和美呢?

这是个问题,对此我的一位老同学解释说:这就象整容的美女,每个器官、甚至身材比例和声音都符合美的标准,但你就是觉得假,不舒服。

你当然可以给爱情设置条件,给浪漫制定一套标准,给美贴上各种眩目的金片,给音乐家排个牛逼的坐次,今年新的肖邦大赛冠军是不是很牛逼?你还没听过,你还没有在音乐里遇见他,你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这一切其实和美无关,美,永远是不可预知的邂逅。音乐演奏,永远是演奏者与乐器,与作曲家之间的一次次超时空相逢。和人间所有的爱情与婚姻一样,真正浪漫的相逢永远不会是完美的、甚至不应该是眩目的。

你和她的碰撞、纠缠才构成了美的乐章。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1981

反醒八月前的乐评,你不需要去打郎朗的脸,你要打的是自己的脸。看到美女就回头也许不算错,但你不能被美女毁了,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这么容易被吸走,那么你的一生永远也找不到方向。

话说回来,乐评是没有客观的。当你越想客观地评价一个音乐家、一张唱片时,你越可能离音乐更远。客观,往往意味着你就要去找一套世人公认的标准去套——嗯,专业地说,这段演奏技巧如何、如何……但是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失去了对美的感知,失去了一次与美浪漫邂逅的 *** 。

郎朗的巴赫并不是太浪漫了,而是缺少真正的浪漫。

郎朗和巴赫的相遇,和施坦威CD-318的相逢,更象一个策划好的剧本,你碰见了一个额头上写着浪漫主义的郎朗,他的巴赫声部分明、音色华丽,技巧非凡;他和他的施坦威CD-318关系完美到让人觉得无趣。从这个意义上,郎朗完美的巴赫,还不如朱晓玫不完美的巴赫演奏更动人心弦。

我很喜欢古尔德评价他钟爱的施坦威CD-174的一句话:它并非完美无暇,但这正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 推 荐 阅 读 ——

更多古尔德的巴赫(古尔德弹巴赫)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