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关于游玩酒的诗词?
1、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2、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3、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5、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山人劝酒》
6、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7、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8、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9、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10、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2、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13、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14、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李贺《将进酒》
15、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6、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陶渊明《饮酒·其四》
17、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18、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19、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20、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行路难·其三》
21、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22、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23、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24、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亿旧游寄谯郡云参军》
25、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26、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27、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28、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29、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30、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李贺《致酒行》
31、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32、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3、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34、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鲍照《拟行路难·其一》
35、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36、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7、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白居易《醉后》
38、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39、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张九龄《答陆澧》
40、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4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其四》
43、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陶渊明《饮酒·其四》
4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5、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46、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4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48、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9、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50、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51、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5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53、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54、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55、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程颢《郊行即事》
56、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57、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卓文君《白头吟》
58、人生有酒须当醉百,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请明日对酒》
59、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杜甫《赠卫八处士》
60、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尹式《别宋常侍》
61、龙头度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6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63、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6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65、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66、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67、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68、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陆龟蒙《别离》
69、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70、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李商隐《风雨》
71、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7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73、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秋瑾《对酒》
李贺南园全文?
诗鬼-李贺
李贺七岁的时候便能写诗,名动京城。于是,韩愈和散文家皇甫湜就去看看,两个人见到李贺后,命他作诗,李贺一点都不慌张,立刻写下名作《高轩过》。
高轩过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韩愈、皇甫湜颇为喜欢,李贺从此名声大振。
李贺有个习惯,喜欢骑着小毛驴,带一个书童,带着书囊,出去旅游。他在看到好的景色,有趣的题材的时候,便即刻写成诗句,放进书囊当中。
李贺的母亲知道他这一习惯,每天他回到家,母亲就会检查他的书囊,每当他看到书囊中有很多写有诗句的纸片时,便会说,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
呕心沥血这个词语当中的呕心便来自于这儿。元和五年也就是810年,21岁的李贺去河南府参加贡试,被推选应进士举。但是有很多嫉妒李贺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字里面有一个晋字,这个晋字和进士的进同音,是家讳,所以李贺不能参加应试进士考试。
韩愈为此还写了一篇《讳辩》,但是也没能改变这一局面,李贺也因此不得不放弃了科举考试。
后来还是韩愈推荐,李贺去当了一个从九品的奉礼郎小官。
元和八年,813年,由于升调无望,李贺心情烦懑,加之身体也不好,李贺便过起了半耕半读的生活。写下来组诗《南园》。这组诗里面有悠闲,有童趣,有隐忍,更有狂傲。
即便是在静谧的田园里,李贺也希望能出世为国尽力。但是既然科举这条路走不通,就只能想着去从军了。《南园》之中有一首很多人非常耳熟能详的诗。诗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通过提问,句子的语气得到加强,气势颇为令人振奋。
李贺的满腔热血也只能通过想象来满足,颇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之心啊!
当时朝廷与藩镇斗争不断,李贺也希望能够建立战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有一首诗《雁门太守行》也是同样的主题,诗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是想象终究只能是想象,李贺把自己的一腔报国之情除了寄托于山水,也寄托于马上,或许是因为马能把他迅速带到那个征战沙场吧。
《马诗》共有23首,当中有一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足以看出李贺心情的迫切,战马的雄姿更是他内心的自信和高傲的体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的挣扎,所以李贺才有这样鬼才莫辨的诗篇。
也正是因此,李贺才被称为“诗鬼”。
可谓
“天上楼成求后笔,今古共嗟李长吉。”
温泉出游的古诗?
【唐】李贺《十一月》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泉在何处。
【唐】孟浩然 《东京留别诸公》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唐】元结 《石宫四咏》 石宫春云白,白云宜苍苔。拂云践石径,俗士谁能来。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高林。远风吹萝蔓,野客熙清阴。石宫秋气清,清气宜山谷。落叶逐霜风,幽人爱松竹。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
【唐】柴宿 《初日照华清宫》 灵山初照泽,远近见离宫。影动参差里,光分缥缈中。鲜飙收晚翠,佳气满晴空。林润温泉入,楼深复道通。璇题生炯晃,珠缀引月忽胧。凤辇何时幸,朝朝此望同。
【宋】陆游《夜梦游骊山》 秦楚相望万里天,岂知今夕宿温泉。穿云漱月无穷恨,依旧潺湲古县前。
唐代诗人李贺是不是将军?
不是。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
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旋即因病辞官,回归昌谷。后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
李贺一生体弱多病,二十七岁去世。因仕途失意,李贺终生郁郁不得志,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诗歌创作充满了深沉的苦闷。
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
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
扩展资料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翻译《李贺小传》?
译文
京兆杜牧给李贺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李长吉的姐姐嫁入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几乎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苍龙,拿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去啊。”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袅袅向上空升腾,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她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天空碧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唉,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年,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原文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