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海底有珊瑚还有什么(海底珊瑚是什么东西图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海底有珊瑚还有什么(海底珊瑚是什么东西图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海底有珊瑚还有什么(海底珊瑚是什么东西图片)

“无境深蓝”的潜水队员在种珊瑚。 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

最近,王淼和小伙伴们做了一件很酷的事:当了一次“海底农夫”,下潜到广西涠洲岛海底,种下了一片珊瑚礁盘,并许愿“和珊瑚宝宝一起好好长大”。

波光粼粼的海底,五光十色的珊瑚一直是热带海洋中的一大亮景。不仅如此,珊瑚礁之于海洋,就像是陆地上的森林一样,是很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更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但近些年,珊瑚礁却面临着退化的巨大危机。作为“无境深蓝”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以下简称“无境深蓝”)创始人,王淼这几年带着越来越多的潜水员承担起了各地珊瑚礁普查工作,记录其生长状况及其鱼类和底栖生物的丰富情况。这次体验种植珊瑚苗,还是她第一次尝试。

和团队十几名潜水员志愿者一起换上潜水装备,他们在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的带领下,乘船来到下潜点。第一次下潜,他们需要将珊瑚苗圃里生长过密的珊瑚进行拆枝,带回到船上后将它们牢牢固定在底盘上。再一次下

王淼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从2017年创业至今,她一直对机构有清晰规划和定位:做潜水产业赋能,把更多潜水行业的从业人员和潜水员转化成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海洋保护和海洋公众教育从业者。2018年成为首位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的中国人,王淼带着“无境深蓝”一路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海洋保育机构之一。如今,在众多基金会、合作企业的赞助支持下,“无境深蓝”不仅在海洋保育、科学知识类传播等公众教育方面推出十余项品牌项目,并出资赞助全国多地机构或潜点开展海洋垃圾打捞活动。他们还在广东、广西、山东等地培育孵化了4家伙伴机构,开发海洋主题游课程、海洋自然博物馆和企业相关咨询服务等业务。

“潜水运动的兴起正在拉近年轻人与海洋的距离,珊瑚礁普查则是全球潜水员参与的大型科学项目。我们在广西进行珊瑚礁普查工作已经4年了,之前也会辅助科研团队进行简单工作,从今年开始,我们希望能够跟科研团队深入进行公益合作,既帮助他们持续开展种植工作,也希望能够一起打造标准化的珊瑚保育课程,让更多潜水员学习并投入种植工作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涠洲岛珊瑚馆馆长黄雯被称为“珊瑚奶爸”。在与“无境深蓝”合作过程中,他看到了这批90后潜水员们的热情和力量。“种珊瑚需要人手,一次密集的修复工作需要10人左右三四天连续的潜水作业才能完成。但科研人员有限,我们希望诸如珊瑚礁普查和程序化种植工作,可以交由‘无境深蓝’等公益机构,他们的潜水员在接受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成为珊瑚宝宝的保育员,协助我们开展工作,珊瑚保育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黄雯及其团队对广西涠洲岛的珊瑚保育修复工作始于2015年,如今已经培育1.2万株珊瑚苗,修复珊瑚礁2000多平方米,并联合相关部门在涠洲岛设立了涠洲岛珊瑚礁修复区。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因涠洲岛处于世界热带珊瑚礁分布的北缘,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涠洲岛将变为珊瑚未来的“避难所”。

作为“避难所”,就要打造更适合珊瑚“宝宝”生活的海下环境。黄雯坦言,尽管现在已经在实验室培育出十余种可投放入涠洲岛的珊瑚苗,“但积累技术经验后,大量的苗还是需要在海里培育。目前种下去的珊瑚苗长势都很好,还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鱼聚集在珊瑚礁附近,很壮观”。

让年轻潜水员和科研团队共同行动起来,加大珊瑚保育力量,黄雯及其团队还对可参与的种植步骤进行了简化。“陆地上的人下潜到海底进行修复种植的难度很大,比如使用锤子时,既要克服浮力带来的巨大阻力,还要保持人体的平衡与稳定;分布在不同下潜点的苗圃,通过GPS定位寻找还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更别提会遇到海上风暴等突发自然情况了。”不过,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已经在海底不同点位打造好了固定“苗圃”,“接下来大规模种植的难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只要潜水技术达到AOW(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记者注)级别,经过简单培训即可参与工作了”。

9月底,王淼作为“无境深蓝”代表参与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 *** 组织平行论坛。“尽管海洋的生物多样性只是一部分,但在国际上的呼声和共识非常明确,未来十年或许将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和最好的窗口期”。黄雯也希望,在国家和社会大力倡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人们可以关注到海洋生物,“如果来涠洲岛或其他海洋区域旅行,可以来看看珊瑚宝宝”。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多海底有珊瑚还有什么(海底珊瑚是什么东西图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