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战役(二战日军打的最惨一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战役(二战日军打的最惨一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战役(二战日军打的最惨一仗)

1943年10月,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平逐渐向同盟国一方倾斜之时,史迪威将军麾下的中美盟军,开始从印度向日军占领下的 *** 北部大举推进,与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精锐第18师团恶战于胡康河谷。

正当缅北日军节节败退的时候,雄心勃勃的日本“ *** 派遣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却指挥3个师团的近10万大军越过明京山脉,向东印度境内的重镇英帕尔和科希马发起突然进攻。

这就是决定印度命运的“乌”号作战,也是太平洋战争后期英日双方在东南亚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较量。战后,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家对此役有如下评价:在日本陆战历史上,英帕尔一科希马之战是日军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

追求梦想 牟田口决意冒险

1942年,准备充分的日军只用第15军的4个师团约10万人就击破了英军和中国军队约20万人的抵抗,占领了 *** 全境,而他们的伤亡不过才5千人。被称为“大英帝国皇冠上最明亮的宝石”的印度,从此直接暴露在日军的锋芒面前。

二战期间在 *** 的日军

对日本帝国来说,夺取富饶的印度的确是个令人心荡神驰的目标,那里有日本帝国赖以进一步扩张的一切战略资源,更重要的是,印度是未来“大东亚共荣圈”上的最后一站,只有把太阳旗升起在它的上空,才能宣告日本梦寐以求的“宏伟大业”得以实现。然而久战疲惫、补给不济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因此未敢再向印度推进。

大英帝国在喘过气来之后,为了抑制日军进一步向印度扩张,同时也为反攻 *** 作准备,在印度展开了紧张的备战工作。他们在英帕尔一带大力修建军用机场,并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燃料和其它军需品。

英帕尔是印度曼尼普尔邦首府,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它连接着吉大港通往阿萨姆邦的交通干线,是东印度的主要边境城市。在布满高山、深谷、沼泽和河流的印、缅边境上,英帕尔是少有的几个平坦地区之一。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周围群山环抱,是隐蔽集结部队、修建机场、军需品仓库等军事设施的理想之地。因此,英帕尔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无论哪一方占领这一地区,都可以把它当成向对方发起进攻的理想的前进基地。

由于史迪威在东印度的阿萨姆邦建立了空运和反攻基地,而阿萨姆邦好像一座楔入 *** 北部的狭长“半岛”,因此要打败史迪威,最高明的战术莫如切断他的后路,摧毁他的基地,然后把他赶下胡康河谷予以歼灭。

驻印英军部队

英帕尔和在它以北的高原小城科希马就是屏护阿萨姆“半岛”的两道后门。

积极主张发动英帕尔战役的牟田口廉也中将,是日本陆军中著名的少壮派将领。1937年7月7日,当时还是日本“中国驻屯军”旗下一名大佐联队长的牟田口,指挥着他的联队最先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并向中国守军发动突然进攻,这一历史事件使牟田口的名字永远被载入日本侵华罪行的史册上。由于他在侵华战争中的“赫赫战功”,两年之后即被破格晋升为第18师团中将师团长。太平洋战争初期,牟田口又率部参加了新加坡和 *** 战役,屡立战功。此后,他顺利地登上了第15军司令官的宝座。

牟田口认为,只需用大约3个师团的兵力以及足够3个星期食用的粮食轻装奇袭,即可在短期内攻占英帕尔。日军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和 *** 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考虑到后勤方面的问题,起初不大同意这一冒险计划,但是,在牟田口及其手下一批悍将的一再劝说下,他们最终同意以南方军总司令部的名义向东京大本营报请批准。

1944年1月17日,在东条英机首相的支持下, *** 方面军制定的英帕尔战役计划获得批准。至此,“从昭和17年(1942年)夏季以来,多次议论过的印度进攻作战,大本营终于作出了决断”。

1944年1月批准的乌号作战令

牟田口的野心当然远远不满足于扫荡这座小小的阿萨姆“半岛”。他期待打败史迪威,控制东印度,然后让他的10万大军像下山的猛虎一般直扑绿色的恒河大平原,击溃蒙巴顿那支种族混杂的军队,占领孟买,占领新德里。那时候,他将带着天皇赐予的巨大荣誉昂首步入加尔各答,踏入韦维尔将军的印度总督府,从此统治这片10倍于日本领土的热带殖民地。

在牟田口率部进行战役准备期间,樱井省三中将指挥的 *** 方面军第28军于1944年2月发起了“哈”号作战,即若开战役,企图攻歼英军第15军的两个师,同时也为“乌”号作战创造条件。

若开位于英帕尔以南约500公里,是 *** 战场的南翼。日军一度突破了英军的前沿阵地,并且在辛遮瓦盆地包围了第7英印师。但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斯利姆中将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新战术,不再后退以保持完整的防线,而是在优势的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坚守环形防御阵地,像磁石一样将日军吸引住,利用地面及空中火力优势大量杀伤、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此役英军以3千人的伤亡代价,将日军的进攻彻底击溃,毙俘日军7千人以上。捷报传到伦敦,丘吉尔首相当即致电祝贺。

若开一战证明,英军已经找到了打败日军的办法,即只要能够提供空中援助并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日军向纵深渗透的战术就能被退制。这对自以为熟谙丛林作战的日军来说,显系不祥之兆。

牟田口廉也

若开之役的失败,并没有动摇牟田口的决心。他认为,若开之战已使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勋爵掌握的几个师的预备队投了进去,现在他们还陶醉在胜利的兴奋之中,尚来不及调到北面来,他正可以趁此机会奔袭英帕尔。

进攻印度的日期定在3月8日,具体部署是:第15和33师团主攻英帕尔,第31师团及15师团一部进攻科希马。

初战告捷 日军兵临英帕尔

从地理上来说,英帕尔决不是打一场防御战的理想地点,因为这个平原完全处于丛林覆盖的陡峭群山的俯瞰之下,而且那里的防御设施也不尽人意。负责防守英帕尔方面的是斯康斯将军指挥的第4英印军,下辖第17、第20、第23英印师,此时,他们正在英帕尔外围很远的地方驻扎,当日军进攻已明显地迫在眉睫时,才开始陆续返回英帕尔。不过,未等他们集结完毕,战斗已经打响了。

日本大军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使英军措手不及。3月15日晚,日军渡过钦敦江,并以惊人的速度穿越丛林,对英帕尔形成南北合围之势。

作战区域内糟糕的道路情况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之外,这对日军的集结与后勤供应产生了严重的障碍,日军部队只能依靠个人自带的给养。即便如此,日军的主攻日期是不能推迟的,因为他们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结束战斗。

日军渡过钦敦江

蒙巴顿虽然已经预料到日本人将在阿萨姆地区发动攻势,但没有想到进攻会来得如此迅猛。思考良久之后,他定下了决心:把在钦敦江以西沿边境进行防御的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高地上来组织防御。这样一来,就会使日军进攻部队远离自己的后勤基地,敌人不仅要被迫背靠着宽阔的钦敦江作战,而且还得完全依赖很不安全的丛林运输线。

此外,英军的空中优势不仅会保证可能遭到包围的一些部队的补给供应,而且还能阻止日军获得补给品。由于雨季将使目前干涸的河床逐渐汇满汹涌的急流,因此日军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迅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否则就将不得不面临一场灾难。据战后日本防卫厅的战史专家称:“这一决策正中日军要害,而牟田口中将恰恰没有看出这一点。”

23日,在英帕尔以南250公里的钦定地区的第17英印师接到迅速撤往英帕尔的命令,但该师行动迟缓,在接到命令4小时后才开始后撤,结果被日军第33师团包围。斯康斯只得派出两个后备旅,协助第17师杀开一条血路向英帕尔方向突围。

这一情况使斯利姆十分震惊。他请求蒙巴顿将军增援更多的运输机,以把第5师尽快从若开调往英帕尔。蒙巴顿立即作出决定,他同意从空运总部调拨30架美式C-47“达科他”式运输机给斯利姆。

驼峰航线上的运输机

3月29日,一共45架运输机载着第5师及其全部装备,从若开飞往英帕尔平原,协同当地守军作战。这真是一场及时雨,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这次空运给予了高度评价。

战至4月5日,第17英印师粉碎了日军的围追堵截之后,终于进入英帕尔。同时,第20英印师也从英帕尔以东120公里的地方成功地撤退到了该地。斯利姆将军终于在英帕尔平原周围建起了一条长达160公里的马蹄形防线。

4月10日,牟田口向英帕尔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日军不惜一切代价,攻势异常凶猛,很快就攻占了距英帕尔只有9公里的一个高地。虽然英军在坦克、飞机和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于3天后又将日军击退,然而,英帕尔的南北通道都已被日军封锁住了。日军又一次占了上风。

英帕尔战役初期的胜利,使得日本国内一片欢欣鼓舞。东京电台和报纸大肆渲染了这一胜利,并预言日军将征服整个印度。一时间,“万岁”之声再次响彻日本上空。

妒火中烧 司令官自毁胜果

与此同时,在英帕尔以北50英里,另一场战斗也在海拔五千英尺地势险要的高原小城科希马激烈地进行着。

斯利姆将军原先认为,科希马四周山岭陡峭,丛林密布,日军所能派去的兵力至多不会超过一个配备轻武器的步兵联队。但是,情况却愈来愈明显,日军向那里进攻的是整整一个师团,而该城的守军却只有一个500人的名为西肯特步枪营的地方武装!更糟糕的是,在科希马以西30英里的迪马普尔的军用物资转运站,虽然物资堆积如山,却仅有一个连在守卫。蒙巴顿获悉这一危急情况后,立即抽调部队前去增援,然而当他们尚未全部到达之时,战斗已经开始了。

“乌”号作战进发的日军

驻扎在科希马城东面约30英里的阿萨姆团和阿萨姆武装警察,首先同日军交上了火。他们利用险峻地形顽强作战,以伤亡惨重的代价,迟滞了精锐日军的进攻,从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与科希马城相比,蒙巴顿将军更担心迪马普尔。事实上,牟田口虽然在战略全局上考虑不周,但在战役指挥上还是颇具眼光的。他也看出这是给盟军致命一击的绝好机会,于是准备命令第31师团在攻占科希马后进攻迪马普尔,夺取该地后再立即沿铁路线向北推进,直插盟军防卫空虚的大后方。毫无疑问,牟田口的企图一旦实现,盟军防线将不攻自溃,日军在整个东印度的胜利和盟军的惨败都将不可避免。

然而,牟田口万万没有想到,他所取得的一连串胜利已经大大 *** 了坐镇仰光的 *** 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河边虽然是牟田口的老上级,但却没有宽宏大量的气度。他妒火中烧,决心不让他的下级过分得意忘形。这位司令官带领一大群参谋军官飞往前线,亲自出面干涉了牟田口的作战计划,他以“越权行为”严厉申斥了牟田口,并宣布迪马普尔“不在第15军的战略目标范围之内”。河边的粗 *** 涉无疑断送了牟田口眼看到手的“美好”前程,同时也使日军与唾手可得的胜利失之交臂。

从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科希马之战几乎是个奇迹。4月4日,当日军第31师团将近3万名士兵气喘吁吁爬上布拉马普特山顶,逼近达扬河畔的科希马城的时候,第5英印师的第161旅刚刚空运到达迪马普尔外围,该旅的一个先锋营比日军抢先半小时开进科希马城,但该旅的大部分部队却被日军阻于城外,无法打进去。

右为蒙巴顿

此时该城守军一共只有3500人,多数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文职人员和医院的轻伤员,与强大的日军相比,显得不堪一击。幸运的是,英国空军掌握着战场制空权,在整个白天,守军都能得到强大的火力支援和物资补充。不管师团长佐藤幸德中将如何大发雷霆,他的队伍还是无法彻底击溃敌人,完成对科希马城的占领。

战斗进行得极为残酷,只知硬拼蛮干的佐藤中将毫不怜惜士兵的生命,驱使他们一批又一批地猛攻。守军被逼退到要塞山的核心阵地内,昔日景色优美的花园和网球场,现在变成了殊死肉搏的战场。守军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指挥官已准备下令弃城。幸好蒙巴顿总司令于4月8日向科希马城里紧急空降了两营伞兵,才使城内防御得以巩固。只是空降时不幸遇上刮季风,致使许多伞兵被刮到城外做了日本人的俘虏,只有大约一半人成功地加入到守军的行列。

盟军的制空权挽救了科希马城,陆续赶到的英军部队沿着公路发起强大的攻势。4月20日,第2师的主力部队终于突破日军的包围圈,打到了硝烟弥漫、弹坑累累的加里松山顶上,解救了守城部队。

日军虽然被赶出了科希马城,但他们退踞城外一条长达6公里的丛林密布的山脊上,仍然威胁着迪马普尔一英帕尔交通线,并影响着英军在英帕尔方向的防御。英印士兵被迫进行着艰难的攻坚战,进展极慢。

英帕尔战役中的盟军

全线崩溃 日军重演大惨剧

英军增援部队陆续抵达英帕尔前线,光是空运来的部队就达两个半师,他们还得到美国陆军航空兵第10航空队的支援。牟田口虽然于5月初亲自指挥第33师团在英帕尔西南方向发动主攻,连续恶战40天之久,以至许多大队长、联队长都战死了,但终因缺少火力优势,缺少重型坦克、重炮和飞机而始终无法突破英军防线,致使日军在战役初期赢得的宝贵战机一点点地丧失殆尽。而蒙巴顿的司令部已经在开始制定反攻计划,他们不但打算解英帕尔之围,而且还准备将日军第15军全歼。

对日军来说,即使苦苦支撑也无济于事,因为对峙就意味着失败。他们只能通过丛林小道得到一些补给,但这点补给与盟军飞机空运到英帕尔平原的那些丰富的军用物资相比,简直是微乎其微。

进入6月,印度的雨季真正到来了,到处江河泛滥,道路阻绝。日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弹缺粮绝,士兵实在耐不住饥饿,就纷纷上山去寻找食物,甚至割食死人肉充饥。疟蚊、蚂蟥和各种疾病凶猛地袭击着丛林中无处藏身的日本兵,死亡人数与日俱增。

追击日军的英军部队

6月初,河边司令官对英帕尔前线进行了视察,他发现此次作战已呈胶着状态,没有什么取胜的希望,继续拖下去结局只会更坏。然而,此时的牟田口却因为他的作战计划一再受挫而有些丧失理性了。他态度强硬地对河边说:“英帕尔之战关系重大,决不能半途而废!方面军司令官阁下,应支持我们继续进行下去。“面对这位态度坚决,颇受东条首相赏识的战将,河边最终作了让步。实际上,此时日军本来是可以从容撤退而无需蒙受多大损失的,正是由于牟田口的固执,才将他的部队推向了彻底毁灭的深渊。

牟田口变更主攻方向后,于6月10日开始对英帕尔实施了最后一次的决死突击。日军第33师团在丛林里同英军第20英印师展开了极为残酷的拉锯战,战至22日,竟奇迹般地突破了英印军的战线,冲出了丛林,打到了英帕尔的边缘,却再也没有力量攻下去了,其伤亡率已高达百分之七十。

此时,科希马前线的佐藤中将眼看取胜无望,加上雨季将临,后勤供应日益陷入绝境,准备放弃科希马阵地后撤。牟田口闻讯后大为震惊,立即复电指出:“当今正值‘乌’作战成败的关头,实属全军危急存亡之秋,坚决要求无论如何必须固守科希马战线。因为第31师团一旦后撤,开放了科希马至英帕尔的道路,必将造成全军崩溃,这一点已是洞若观火。”

被遣返的日本战俘

然而,佐藤中将却没有理会这道命令,擅自决定撤退。两天以后,当暴跳如雷的牟田口司令官得知这一消息赶去制止时,第31师团的官兵已经如同决堤之水般地沿着高原公路退下阵来,沿途丢弃的车辆武器举目皆是。

科希马战线的自动放弃,使日军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战线发生了根本动摇,在其南面的第15师团顿时陷入被英军南北合围的危险境地。蒙巴顿趁机发起反攻,加速促成日本人不可扭转的败局。6月22日,就在日军打到英帕尔边缘的同一天,从科希马直插而下的英军和由英帕尔出击的强大兵团,如同一把铁钳,在乌科鲁尔将日军两师团的大批人马牢牢钳住,嚣张一时的日军如今遭到了彻底的毁灭。

对于日军当时的惨景,一位英国军官后来回忆道:

“敌军已不存有任何希望,他们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药品,什么也得不到了。他们衰弱不堪,再也无力挣扎向前。他们的嘴里塞满了野草,想以此来维持奄奄一息的生命……他们成百上千地死去。”“那些当初想成为印度征服者的士兵,现在得从炮火下逃生,带着一身的疾病,沿着无数条丛林小道,痛苦地向南挣扎行进……”

英帕尔战役中缴获的日军物品

牟田口再也撑不下去了。7月2日,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下达了停止“乌”号作战的命令。日军开始全线溃退,他们终于重演了1942年盟军 *** 大撤退的那幕惨剧。他们被印度的热带大雨浇泼着,踏着遍地泥泞,冒着被洪水冲走,被毒蛇蚂蟥、巨蚁噬咬的危险,翻过荒无人烟的明京山脉和原始森林逃往 *** ,沿途留下不计其数的武器、车辆及骡马和官兵的尸体。英军一直跟踪追击到钦敦江西岸才告罢手。

历史无情地嘲弄了日本人的狂妄野心。此役英军伤亡1万7千余人,而日军损失达5万余人,逃走的5万人中,尚有一半是伤病员。猖獗一时的日军第15军遭到致命打击,有的师团所剩下的步枪竟然只有区区600支左右。无怪乎蒙巴顿后来得意洋洋地声称:“这是迄今为止日本人在东南亚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军事失败,因为被消灭的人数比太平洋岛屿的任何一次作战都多。”

东京不会饶恕战败的将军。战役结束后不久,河边正三和牟田口都被免职,第15军及其所属各师团的参谋长也全部更换。而那位擅自撤退的佐藤中将则被判处极刑。

“乌”号作战的失败,使日本帝国对印度的野心遭受沉重打击。盟军在英帕尔的胜利不仅保障了中美联军后方基地的安全,而且直接削弱和动摇了日军在 *** 的防线,有力地配合和策应了中国驻印军在缅北的浴血苦战,为1945年 *** 的完全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战役(二战日军打的最惨一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