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前几天黄雨勋开演唱会,次日冲上微博热搜的却是“周杰伦叫方文山千万不要唱歌”。
原来黄雨勋和方文山在演唱会上视频连线周杰伦,周杰伦一开口就叮嘱方文山不要唱歌,到连线结束还不放心,要方文山亲口回应。
网友纷纷调侃能让周董都慌了的人,大概没几个,方文山就是其中之一。
方文山,或许你没听过他唱歌,但你一定听过他作的词。
作为“周杰伦背后的男人”,方文山之于周杰伦,就像林夕遇见王菲,黄伟文遇见何韵诗。
“到底是周杰伦成就了方文山,还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
这个问题一直被网友讨论,现在也争不出答案。
对于方文山来说,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周杰伦早已融入他的生命中,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1969年,方文山出生于台北花莲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健在,身世不悲惨,不凄凉,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父母养家就已经用尽了全力,所以对方文山基本“放养”。
小学的时候,方文山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和同伴去附近的工地捡破烂。
那些工人随手丢弃的废铁丝和瓶瓶罐罐,被他们用来换钱,再换成汽水和冰淇淋,别提多开心了。
这样的生活延续到了初中,但也有些许不同。
初中的时候方文山理科成绩很差,经常被老师臭骂,但文科却出奇的好,尤其是作文方面。
当同学们在为写不出作文而冥思苦想的时候,方文山三两下就搞定了。
他觉得不够过瘾,还偷偷帮其他同学写,在他看来写作就是编故事,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高中时,方文山已经不满足于写小故事,他痴迷上古诗词,没日没夜地推敲。或许正是这份痴迷,才会有后来命运改写的故事。
高中生活转眼便结束了,毕业后方文山去服兵役。
服兵役期间,方文山分配到的岗位是通讯兵,日常工作就是接电话,清闲自在。
在部队几乎没有娱乐,读书便是最好的排遣寂寞的方式。
在这期间,从古典文学到台湾新诗,从文化观察到史学,方文山一一涉猎。那时候文学对他来说是精神养分,没想到后来却成了赚钱技能。
兵役很快就服完了,方文山开始为生计奔波。
退役后的方文山派过传单,做过饭店服务员,还做过货车司机,成为专职词人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人。
虽然生活很苦,但梦想很甜,当时23岁的方文山,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当电影编剧。
为了系统学习,他报了两个编剧班,白天为生存去打工,晚上为梦想去上课。
当时台湾的电影业萎靡不振,相反音乐行业却蓬勃发展。
与作词相比,电影脚本复杂,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千辛万苦写出来的剧本,都不一定有公司要。
1994年,方文山决定暂时放弃写脚本,转身投入写歌词的洪流之中。
毕竟他热爱的是创作,形式仿佛没那么重要。
当时华语乐坛人才济济,但要说作词作曲都兼备的自然要数罗大佑和李宗盛。
罗大佑被誉为“华语流行乐教父”,他的歌曲散发着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
而和他齐名的音乐创作人李宗盛,他的歌词最大的特点就是饱含感情,极具感染力,令人无法抗拒。
正如网友所说:听李宗盛的歌,会想起某段时光、某个人、某些事。它使人怀念、回忆,最后释然、洒脱。
想学习作词,他们便是最好的老师。
方文山把他们的作品整理出来,仔细分析,学习仿写,通过大量研究,方文山仿佛打通任督二脉。
半年后,方文山开始独立创作。而选材的目光聚焦在唐诗宋词,虽然日常工作已经让方文山精疲力尽,但下班后他还是坚持在昏黄的灯下读唐诗、读宋词。
李煜、李清照、苏轼等文人墨客的作品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知不觉中,他居然创作了一百多首歌词。
看着这厚厚的歌词手稿,方文山决定碰碰运气,他把这一百多首歌词,加目录、标页码、分装成册,寄给索尼、滚石等大唱片公司,但都好像石沉大海,无一回音。
直到3个月后,也就是1997年7月7日,他接到一通电话。
对方自称是吴宗宪,方文山一开始以为是骗子,毕竟这个年头,骗子也是有业绩要求的。
但交谈过后,方文山听出了他的语气和声音真的很像吴宗宪,他不敢相信幸运女神竟然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电话里,吴宗宪表示很欣赏他的才华想把他签入麾下。
这种百年难得的机会当然要好好珍惜,放下电话,方文山就带着作品去见了吴宗宪。
吴宗宪在摄影棚很忙,休息时,跟方文山说了下签约的年限、版税,就把他签了。
那一年,方文山28岁,摇身一变成为 “宪哥的人”。
签约后,方文山从桃园去了台北。
虽然签约了,但方文山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因为作为新人,他没有签约金,也没有每月采用多少首歌的承诺。
但签约也有好处,就是可以薅公司的羊毛。他吃住都在公司,洗澡、水电都不用钱。
虽然住的地方是沙发,亦或是录音室里临时拼的几张椅子。
不过好在他并不孤单,因为有周杰伦在。
彼时19岁的周杰伦,和方文山一样,没钱、没名,甚至比方文山还更惨一些。
周杰伦在单亲家庭长大,性格沉默甚至有些孤僻,前不久参加选秀节目首轮就被淘汰。
不过周杰伦清新的谱曲风格给吴宗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以破格被选入公司。
对于周杰伦来说,住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尽情做音乐,不会吵到别人,不会被人投诉,且住公司可以省下一大笔租金。
周杰伦常常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创作歌曲。
28岁的方文山遇见19岁的周杰伦,同是怀才不遇的少年,却没有惺惺相惜,只有互相看不惯。
周杰伦觉得方文山,老是一副阴郁的样子,打扮还土得掉渣,没有半点搞音乐的气质。
方文山则认为周杰伦,口齿不清、声音很差,写的歌词更是狗屁不通,还拽的要命。
一次,吴宗宪询问方文山,周杰伦的创作能力如何,方文山轻描淡写地说“很一般”。
这次对话恰巧被门口的周杰伦听到了,周杰伦心里默默将方文山划到“不懂音乐”的黑名单里。
某个冬天夜晚,方文山交往多年的女友跟他提了分手,伤心不已的他彷徨地走在路上,这时周杰伦打来了电话,一开口就是问有没有歌词可以用。
无处发泄的方文山对周杰伦怒吼:你自己找!
这个时期的二人可谓水火不容,甚至恨不得对方消失,不过后来的相处中他们慢慢了解对方,甚至开始欣赏对方。
由于深夜公司里只有他们二人,渐渐地,两人开始瞎聊。
方文山给周杰伦讲述了自己退役后的辛酸打工经历,还有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学习和创作的,周杰伦听得津津有味。
当方文山讲到他把创作的100多首歌曲寄给上百家唱片公司时,周杰伦眼里多了几分敬佩,甚至觉得方文山好像顺眼多了。
方文山看到年纪轻轻的周杰伦为了完成公司的创作任务,在公司熬了几个通宵,很是吃惊,没想到他狂放不羁的外表下是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一番攀谈下来,两人突然发现对方身上竟有这么多优点,一来二去就开始合作。
合作初期,两人经历了一段磨合期。
作为新人,要想别人用你的词,就要比稿。意思是,同一个选题,很多创作者一起写,谁写得好用谁的。
方文山把自己的作品跟别人的作品一对比,才发现之前写的歌太生硬、词不够新、语气太平淡。
即使花了很多心血,要想脱颖而出还是很难。
为了扭转局势,方文山跟周杰伦切磋学习,深入交流,并得出了获胜的“杀手锏”。
当别人的歌词里面强调情绪时,他们就突出画面感;当别人用形容词描述时,他们就加强背景的烘托。
一天,周杰伦在方文山的歌词集里找到一首叫做《你比从前快乐》的词,周杰伦很是喜欢,就配上了自己作的曲。
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却有意外收获。
唱片公司录用了这首歌,这是他们第一次合作歌曲并得到版税,当时他们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打那以后,周杰伦和方文山约定,以后两人合作的词曲,对外均采取“捆绑销售”。
只要录用歌词便必须用歌曲,只要录用歌曲便必须用歌词。
不过期间也出现过“小插曲”,一次,两人合作了一首《落雨声》。
对方公司听了样稿后,表示只要周杰伦的曲,不要方文山的词。
对方是一家大公司,如果歌曲得到录用不但有很好的宣传效果,还有10万元的报酬。
要知道这笔钱对当时睡公司沙发的周杰伦是笔巨款,方文山不忍心,主动撤回了自己的歌词。
几个月后,该唱片公司告知方文山,公司最后决定还是录用他的歌词。
原来该公司找了几位作词人去配周杰伦的歌曲,结果发现他歌曲的旋律异常复杂,只有方文山的词最搭。
还有一次,方文山对外推售歌曲《眼泪知道》,对方依旧不想要歌词。
或许是上次的事,让周杰伦对方文山心存愧疚,所以这次他坚持不要歌词就不卖歌曲,坚决地撤回了歌曲。
这时的他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有惺惺相惜的味道了。
那时,方文山还没有出名,空闲时间较多。他经常给周杰伦的歌曲提供三种不同版本的的歌词,任其挑选。
而周杰伦总是一眼看上最独特的版本,比如《娘子》《印第安老斑鸠》《双截棍》等。
周杰伦很诧异方文山的歌词怎么总是这么奇特,方文山也诧异周杰伦的品味怎么跟自己如此相似。
由于俩人合作的歌曲太过独特,几乎没有歌手可以驾驭,屡屡遭唱片公司拒绝。别的歌手唱不了,周杰伦干脆自己试试。
2000年,周杰伦第一张专辑《Jay》发行,一经推出,卷起购买狂潮。
周杰伦一炮而红。
周杰伦走红前两年,曲炙手可热,而方文山的词,却无人问津。
大红后的周杰伦,没有忘记一起奋斗的方文山。
某次周杰伦和方文山一起去颁奖典礼,记者将周杰伦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方文山被挤到了后头。
周杰伦看不到方文山,立即停止了采访,不停喊“方文山!方文山!”,直到大家把方文山让进来,才继续采访。
渐渐地,观众发现,周杰伦的曲和方文山的词才是最搭配的组合。这对王牌组合,开始引领当下的主流音乐。
方文山也因此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奖,逐渐被大家熟知。
当然,没有一条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巨大的成功通常伴随着质疑。
在方文山名声大振时,有大批网友跳出来说方文山的歌词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是空中花园,甚至有网友批评方文山文化水平不够,担不起这样的荣誉。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方文山没有回应,而是做好自己。
他把歌词当作电影脚本去经营,他说就好比要拍一部旧上海的电影,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十里洋场,什么是青帮,什么是洪门,什么是外滩。
结构性的符号必须存于脑海中,才能创作。
没过多久他就创作出《东风破》《七里香》《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等词,
把海外华人最佳词人、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最佳电影主题曲作词人收入囊中,用实力给那些质疑者 *** 扇了一耳光。
在获得如此多的肯定后,方文山放慢了自己的节奏,他开始选择沉淀、写书、拍电影、偶尔也讲讲课。
但我们总能从后来的作品中发现周杰伦的影子。
他写的书《演好自己的偶像》里就写了很多关于他和周杰伦相处的小细节。
他担任编剧的电影《神探两个半》,里面的男主角“周杰”,就是以周杰伦为原型创作的。
他导演的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里面有一名唱片公司的老板名叫周董,性格简直跟周杰伦一模一样。
提到方文山,大家都认为跟周杰伦合作是他抓住了机会。
方文山也承认周杰伦是很好的曝光平台,但这一切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如果能力不够,纵使机会摆在眼前,也留不住。
是实力让他和周杰伦成为一对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
另一方面,他和周杰伦的关系也不仅仅是搭档,更像知己。
搭档是漫长人生旅途上的同伴,或是携手走过一小段路途,然后在某一个岔路口挥手作别,各自迈向新的征程。
而知己更像是贴着心脏长出的另一个自己,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与自己相契合的灵魂。
周杰伦之于方文山,或许就是知己,他们早已互相融入了对方,绚烂了彼此的生命。
作者丨八二沙袋 投稿指南©️原创首发
编辑丨小慧儿 夏夜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