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对唐朝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对唐朝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对唐朝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节度使制度几乎贯穿了唐朝历史,最终恶化为大唐帝国的掘墓者。

谈到节度使,要从一桩谋杀案开始。

唐朝长庆元年(公元 821 年)七月二十八日夜间,河北镇州(今正定县)的成德节度使府衙外,人声鼎沸、火把通明。

成德军的官兵在部将王廷凑的率领下,集结在府衙外呐喊鼓噪,有的高声索要金帛赏赐,有的厉声要节度使出来,一场兵变就此发生。

时任成德节度使是刚刚由魏博节度使调任镇州的田弘正。

田弘正同时也是朝廷的检校司徒、中书令。

他上任之前预料到了成德官兵骄横跋扈,所以率领两千魏博将士赴任防身。

到任之初,一切正常。

所以在一个月前田弘正将两千防身军队遣回了魏州。

没想到,兵变随之而来,田弘正完全没有应对的力量。

节度使府衙外的乱兵,情绪越来越激动。

天将亮时,乱兵在王廷凑的带领下,冲进衙门,将田弘正和府内官吏、田家亲属三百余人全都杀死。

血案发生后,王廷凑没有逃避,而是自称节度使留后、知兵马使,逼监军宋惟澄上表朝廷,奏请唐穆宗正式任命自己为成德节度使。

对于这种血淋淋的屠杀和 *** 裸的争权,唐穆宗拒绝追认,下诏以河东节度使裴度为招抚使,任命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率军讨伐王廷凑。

同时,唐穆宗任命成德军另一个将领、深州刺史牛元翼为成德军节度使,并悬赏王廷凑的首级,希望从内部分化瓦解叛军。

王廷凑先是镇压了内部密谋诛杀自己的叛乱分子,牵连处死了两千多人;接着 *** 军队围攻深州,一心杀死牛元翼这个竞争者。

当年年底,王廷凑军队打败了进攻的朝廷官军,长庆二年正月,魏博发生内乱,田布的部队自行溃败,王廷凑遏制住了朝廷的进攻。

战争持续了半年,朝廷没有能力发动进一步进攻,不得不在长庆二年二月下诏赦免王廷凑,并且授予他检校右散骑常侍、镇州大都督府长史、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等州观察使等职,同时任命牛元翼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将深州让给王廷凑。

一个通过血腥政变上台的叛将,终于得偿所愿。

按说王廷凑应该偃旗息鼓,归顺朝廷了。

可是,王廷凑一边接受任命,一边抓紧围攻深州,即便朝廷派使者来劝解也不放过牛元翼。

牛元翼最终率十余人杀出重围奔赴京师长安。

深州将校献城投降,王廷凑竟然杀死投降的将吏一百八十余人。

五月,唐穆宗派宦官到镇州接取牛元翼家属及田弘正骸骨,王廷凑说:「田弘正的骸骨,不知在哪儿;牛元翼家属,我秋天再遣送。」

不久牛元翼愤恨而逝,王廷凑将他的亲属全部屠杀。

此后,王廷凑勾结其他叛乱分子,相互呼应,抗拒朝廷。

如此残酷毒辣的王廷凑,竟然得到了朝廷的承认,位列公卿、雄霸一方。

他或明或暗地对抗朝廷,为非作歹,最后还能得以善终,不禁让人感慨天理何在!

那么,唐朝中央为什么对王廷凑之流的节度使一再忍让?节度使又为什么能够拥有强大到足以抗拒朝廷的实力?

节度使制度,源于军事需要。

唐朝前期,唐王朝取得了数场对外战争的胜利,震慑了周边少数民族,营造了万邦来朝的天可汗时代。

然而,军事胜利并没有消灭周边游牧民族的武装力量,更没有彻底消除对方的敌对心理。

唐朝的军事压力随着疆域的扩张而持续增加。

唐前期大踏步的军事拓展行动,到了唐玄宗年间无力继续。

大唐与周边民族关系紧张,剑拔弩张,从东北的契丹顺着逆时针的方向到西南的南诏,唐军陷入了半圆形包围,不得不进入战略性防御。

起初,唐玄宗在防守最紧张的陇右、河东和幽州构筑防御工程,屯驻重兵。

开元十年,唐朝驻守边疆的军队超过了六十万人。

随着军事战略的转变和外重内轻格局的形成,唐朝的兵源、后勤及军事管理等制度随之改变,最终滑向了藩镇割据。

一场客观形势使然的改革,最终恶化为惨剧。

这个过程是如何逐步完成的呢?

制度崩溃的第一个漏洞,是允许节度使自行募兵。

军镇必须有兵,唐朝法定的兵制是府兵制。

《新唐书·兵志》记载:「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受田的一部分百姓不用缴纳赋税,不用服地方徭役,专门负责当兵。

他们编入额外的军籍,称为府兵。

府兵制与魏晋时期的世兵制一脉相承,定型于北周的府兵制,唐朝将之改良推广。

本质上是朝廷用均田和免除其他负担,来换取军籍百姓世世代代免费当兵。

各地都有管理府兵的专门机构,定期征调辖区内的府兵去宿卫京师、保卫边疆,服役期满或到龄后,府兵回归故乡。

在理论上,府兵制既可以免除广大百姓常征服役之苦,又可以极大减轻官府的军费,还可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防止野心勃勃的将领拥兵自重,堪称理想的兵制。

任何理想的制度设计,都敌不过千变万化的现实。

随着均田制的崩坏,府兵制自然难以为继。

府兵得不到足额的田地,生活日渐贫困,承担免费兵役的难度越来越大。

而勉强征调的府兵不仅不足额,还日益超期服役。

这些状况又反作用于府兵制,加速了军籍的逃亡和制度的崩溃。

到唐朝中期,各地向都城足额提供宿卫皇宫的府兵都做不到了。

唐玄宗时代,朝廷正式下令停止征发宿卫府兵,等于默认了府兵制的失败。

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出钱招募士兵,组成雇佣兵部队,称为募兵制。

除了费钱外,募兵制效率更高、兵员素质未必比府兵低,很快成为了兵制的主流。

具体到边镇,内地提供的府兵枯竭后,朝廷允许将领自行募兵。

边将往往就近招募流民,或者招揽周边少数民族为兵,逐渐掌握了边关部队的兵权。

节度使掌握的第二项大权是财政权。

府兵制下,军队花费低廉,全由中央朝廷供给。

转为募兵制后,朝廷无力承担迅速提高的军费,不得不在边关展开大规模的屯田,就地保障供给,或者允许边镇开展商贸活动,维持军队开支。

《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记载:「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

于是,营田使、屯田使等经济职能的使职出现,最初由地方刺史兼任居多。

因为这些使职就是为了解决军需问题,主要和驻军打交道,很快在实践过程中为节度使所左右,最后干脆由节度使兼任。

边镇也发展为了集驻军、屯田、商贸和手工业为一体的综合体。

节度使制度的病变的关键一步是

更多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对唐朝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