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李祥波回归山东(山东济南李宗波),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李祥波回归山东(山东济南李宗波)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李祥波回归山东(山东济南李宗波)

相比娱乐八卦,我们更关心的,是人的命运。

咱们今天来说说老艺术家李景波。

1953年,北影厂《一件提案》剧组来到了山东临清,在这里拍摄外景。不过那时候临清还只是个镇。而在影片中扮演老海叔的李景波,显得比陈强、凌元等人更兴奋。因为他就是临清人,他就是从临清走出去的。

他显得高兴极了。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与老朋友见面,也是分外激动。毕竟,他离家已经那么多年了,再回来,已经大变样。他不断诉说着乡情,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还专门为家乡人民表演了相声《南腔北调》,惹得大伙儿哈哈直乐。

李景波是山东人。确切地说,他是临清市人。1913年10月5日,他出生于临清的胡里庄镇张芳庄。他很早就表现出了艺术方面的天赋,尤其是酷爱表演。最初是喜欢京剧,后来爱上了话剧。为此,他还专门到演员训练班参加过培训。

30年代初,李景波成功考入了在北平设立的北华美专。我觉得在国立艺专学习的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因为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认识了一大帮特别了不起的好朋友。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著名演员的蓝马,和成为著名导演的凌子风。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块,总是喜欢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影响的。当时蓝马已经开始投身演艺事业。他的执着追求带动了身边的许多人,这其中既包括蓝马的发小石挥,也包括他的同窗好友李景波。

李景波从北华美专出来后,曾回家乡临清担任过《民众快报》的编辑。但因为一心想演戏,所以最终还是离开故乡,加入到了中国旅行剧团,担任演员。从此,他20来年的时间,很少再回临清。

中国旅行剧团在中国话剧运动从业余走向专业道路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话剧演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三四十年代我国银幕上的电影明星。如白杨、陶金、蓝马、项堃等。

李景波于1935年秋天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后,跟随剧团一边走一边演出,辗转了北平、天津、沈阳、南京等地,最终在上海落下脚来。

李景波作为演员,在外形上并不占优势。他个头不高,而且还长了一张娃娃脸,这使他在人物造型上,很受局限。但同时他又具有超强的舞台表现力,总能有办法将观众的视线,吸引到他的身上来。而且也具有演啥像啥的本事。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李景波随剧团到香港地区演出,在《雷雨》、《日出》、《原野》、《秋海棠》、《阿Q正传》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话剧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全都活灵活现。所以他很快就在香港成名了,并且还拥有了“话剧之王”的美誉。

李景波初登银幕,也是在香港。1939年6月,香港大地影业公司拍摄了《孤岛天堂》这部电影。在这部表现爱国青年勇斗汉奸特务的电影中,导演蔡楚生选择了已经成为电影明星的黎莉莉扮演女主角,而在话剧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李景波扮演哑巴小贩黄无言。

李景波虽然是第一次面对镜头,但他的表演却相当自然,牢牢抓住了哑巴不说话但面部表情丰富的特点,将角色塑造得非常生动。电影上映后,他又获得了很多片约,陆续在《上海的屋檐下》、《前程万里》、《孔雀东南飞》等多部进步影片中出演了角色。

那么,李景波是如何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的呢?这与谢添有关。他和谢添是好朋友。抗战胜利后,在谢添的介绍下,李景波进入北平的中电三厂,拍摄了一些电影。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中电三厂成为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李景波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北影厂的演员。

当时其实属于李景波的演出机会并不是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北影厂人才济济,拥有众多表演艺术家,另外一个李景波从外形上来看,的确并不出众。所以,尽管他演技卓绝,戏路宽广,但能够分到的角色,却少之又少。于是他就开始朝老生和反派的方向发展。

这期间,他陆续在《吕梁英雄》中扮演康锡雪,在《儿女亲事》中扮演李老川,在《新儿女英雄传》中扮演李六子,在《怒海轻骑》中扮演敌军长等。

他的表演出神入化,无论是怎样的角色,都能塑造得活灵活现。尤其是《一贯害人道》中的王继善、《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虎穴追踪》中的崔希正、《新局长到来之前》中的牛科长等,那可真是人各有貌,令人叹服。

我想,也正是因为他所塑造的角色太过深入人心,精湛的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在1956年,由《北京日报》和《沈阳日报》联合举办的“最受欢迎的影片和最受欢迎的演员”评选活动中,李景波位列前三。而排名他之前的演员,一个是在《祝福》中塑造祥林嫂的白杨,一个是在《董存瑞》中扮演董存瑞的张良,都是以演主角为主的明星。只有李景波,是因演配角榜上有名的。可见大家对他演技的认可。

1956年,作为演员的李景波,可真算是风光无限啊。就算他只演反派和配角,也成为了北影厂最红的演员,成了家乡山东临清的骄傲。1957年,在文化部颁发优秀影片奖的时候,他还获得了优秀影片演员三等奖和奖章。真可谓是鸿运当头啊。

可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虽是老话,却也不无道理。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向来是“恨人有,笑人无”的。李景波的身边,也是一样。

接下来的一场运动,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叫“乐极生悲”。

1957年,就在李景波刚刚被评为优秀演员没多久,关于他的批判,就开始了。他的厄运,也因此降临。

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反右”运动中,李景波、郭允泰、张莹等几位在北影厂正受重用的好演员,都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尤其女编剧颜一烟,她曾和李景波合作过《一贯害人道》这部电影。颜一烟是编剧,李景波是演员,彼此能有什么解不开的恩怨呢?但是颜一烟却公开在《中国银幕》这本杂志上,发表了《揭露李景波的右派面目》一文,将李景波批得面目全非。

于是,李景波自然就被打成了“右派”。当时北京的许多“右派”都被发配到偏远的北大荒去接受劳动改造,其中包括吴祖光、新凤霞、郭允泰、张莹等人。李景波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他们去了北大荒以后,那冰天雪地的,吃没得吃,穿没得穿,生病了也只能硬抗。尤其是李景波,牙都掉光了,那冰碴子似的窝窝头,根本啃不动。唉,那日子苦得——让这帮文化人一想起来,就泪水涟涟。

可是李景波却生性乐观,善于苦中作乐。或者说,他是有心通过改造,来重新获得艺术创作的机会。所以在黑龙江虎林农垦艺校担任老师期间,李景波表现积极。不仅教学尽心尽责,而且还参与了话剧《雁窝岛》的创作工作。后来该剧由北影厂搬上银幕,改名为《北大荒人》,由崔嵬执导,崔嵬、张平、于绍康、袁玫等担任主演,上映后获得好评。

1961年,被错划成右派的李景波,终于被摘去了扣在头上的帽子。但他和张莹等一样,都没有回到北影厂。张莹被安排去了鞍山话剧团,而李景波则被调往了黑龙江省文化厅从事艺术研究工作。

1963年,北影厂魏荣导演执导《红河激浪》这部影片,邀请李景波在其中扮演大反派姚德元。李景波演得活灵活现。

可正当他感觉终于苦尽甘来,可以重新焕发艺术青春的时候,一场更大的运动不期而至。

有道是“人走背字儿,喝凉水都塞牙”。李景波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演完《红河激浪》,李景波正等着创造新的银幕角色呢,却没想到,《红河激浪》尚未公映就被打成了“毒草”。主创人员全部接受调查,李景波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他之前就已经被打倒过,所以这次更加成为重点批斗的对象——因为“死不悔改”嘛。

于是,刚摘帽没多久的李景波,又被打成了右派。而且这次被斗得更狠,最终导致他瘫痪在床,无法行动。那段时间,他的家人天天以泪洗面,但李景波尽管身心都遭到沉重打击,但却始终抱着一种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他熬过了生命中最寒冷的严冬。

1979年,这个20年来厄运不断的老人,才真正重新体会到了春天的温暖。这时的他不仅落实了政策,而且还当选了黑龙江省的政协委员。这让他容光焕发,他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了创作之中。虽然无法再演电影,但他对表演的爱却没有消失,所以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了《表演生涯回忆录》。

可是,这个老人那些年所遭受的磨难实在太多了,所以没两年,也就是1981年的3月21日,他就因病在黑龙江哈尔滨去世了,年仅68岁。

李景波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晚年的时候,没能再回老家山东临清看看。尽管他这一生,迫于命运的轨迹,东奔西跑,去了很多地方,但他心里最爱的,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李景波年轻的时候学过画画,晚年也重拾画笔,尤其在山水画方面颇有造诣。而家乡的许多美景都曾出现在他的画中。可真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啊。

那么说到老艺术家李景波,这位来自山东临清的好演员,各位还记得他之前出演过的角色吗?还记得他在《祝福》、《虎穴追踪》、《新局长到来之前》、《红河激浪》等电影中的表现吗?对于他的人生遭遇和命运,大家又都有着怎样的感想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的网友和影迷进行互动吧。

本文由DJ雅清团队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更多李祥波回归山东(山东济南李宗波)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