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巴利三藏》的内容多为当时佛陀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该书语句重复,同一问题存在说法不一的现象,并且与外道争论不断,也有诡辩的说辞,这一特点成为佛学的基因,在此后佛学的千年发展中不断地表达。 《巴利三藏》记载:“有一些诡辩的沙门、婆罗门,当被问题处处盘问时,出现言语混乱、诡辩,全都依四种情况”。令人费解的是在《巴利三藏》 中佛陀的言谈也出现了与外道诡辩相似的情况。作为宗教范畴的佛学没有必要加以讨论,然而,当前“佛学是哲学” , “佛学是科学”的浪潮愈演愈烈,哲学、科学都要明辨是非,因此有必要讨论佛学的诡辩法。佛学中的诡辩纷繁复杂,下面从逻辑、辩论(问答)、经济三个维度分析儿个影响较大的诡辩法。
一、一切皆空论——抹杀问题法
1/逻辑分析:
“一切皆空”是大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就无法导出“有”的结论,所谓的“空能生有”“真空妙有”便不能成立。“一切皆空”与“空”是不同的,若承认“有”,则“一切皆空”不成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了 所有 一词,就没有真相。
2/辩论中的作用:
对方提出千百种问题,只需一句“一切皆空,你的问题不存在”,便不用解答对方的问题,这是抹杀问题法。这种方法不是试图解决问题,而是将问题抹杀,也就没有回答的必要了。例如,屋子落了灰尘怎么办?一切皆空、灰尘不存在,这个问题也不存在,显然也就无需回答。
3/对僧团经济的影响:
有了财物就有了烦恼,有了牛就有担心牛被偷的烦恼,没有牛就没有牛带来的烦恼问题,正所谓一无所有没烦恼。一切皆空,不要吝惜你的财物,把你的财物布施给我吧,这使得财物更容易流向僧团。
二、泛缘论 ― 重复问题法
1/逻辑分析:
佛说:“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有没有缘,只有发生了才知道,缘其实是多余的,用缘广泛解释所有原因,好像能解释一切问题,其实什么也没有解释。
2/辩论中的作用:
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是“缘”,也就是说问题的原因是“原因”,这相当于重复了问题,而不是解答了问题。缘起说用于解释宇宙的起源,且不说宇宙的起源有其特殊性,缘起说也只能表示宇宙的开始是有原因的,等于没有解释。缘起说相当于重复问题,是空洞的解释,缘好像什么都解释了其实什么也没有解释。
3/对僧团经济的影响:
僧团为了维持生活,常要四处化缘。“佛说你我有缘”,以此为由收取财物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有缘,这样更有说服力。
三、因果报应论 ― 自因自果
1/逻辑分析: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自因自果的论调,经常会出现归因错误的结论。如小明被醉酒司机开的车撞了,受了严重的伤,小明责怪自己上辈子干了坏事,才‘有此恶报,显然真正的原因是司机酒驾、该责备的是这个司机。当然,在古代发生自然灾害、战争混乱时受害者很难或不敢责备,只能把原因归结于因果报应,早晚会得到的报应不如一早发生,更令人心安。总的来说,因果报应不能认为是客观规律。因果报应若是神佛奖惩或是神秘力量引起的,则是无懈可击。
2/辩论中的作用:
因果报应能让人多做好事,因此,因果报应是真理。这是种“好的就是对的”的论调,用好坏来判断本身论点的对错。人们常说善意的谎言,小孩不听话,大人说:“再不听话鬼就来抓你了”,小孩听话了。但是这类谎言欺骗人一辈子还是善意的谎言吗?更何况佛教以慈悲为名蒙蔽世人上千年呢。在争论中以价值的好坏等同理性的正误,让人不容易反驳,毕竟世界充满爱是人们所期盼的。佛法所谓的善知识、正念、正行只是自称的善正,不能等同于理性的正确,此外,行骗的人谁又不声称自己慈悲呢。
3/对僧团经济的影响:
因果报应与布施功德密不可分,其对僧团经济的影响将在下文布施功德论中一并论述。
四、布施功德论 ― 虚假交换
在货物的交换方面,有物--物交换、物--货币交换,而佛陀开创了物--功德交换,颇有创意。这不是等价交换,获得的功德经常是“功德无量”,看来佛陀做的是亏本的买卖。获取功德的途径有:修建大佛、给佛镀金身、修建寺庙,给寺庙捐钱、给寺庙做工、印刷经文、买鱼放生、燃指供佛、割肉喂鹰等。如图 1 所示,获取功德的途径繁多且有些很容易,这就弱化或阻碍了直接关爱他人这一最该做的必要途径,对道德难以起到维护作用。经济是基础,佛陀所说的“渡人”,本质上是“传教”,即可扩大僧团规模,又可增加信众数量扩大经济来源。功德论激发放大了人性的贪欲,寺庙内充满了求财、求福、求官、求名等欲望之心,寺庙是欲望最集中贪求最大的地方。
五、领悟说 ― 抛回问题法
1/逻辑分析:
佛经中常常有一些晦涩难懂的话,即便是可以清晰的表达,却有意用含糊的说辞。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翻来覆去像绕口令一样,就像问:你是谁?回答是:我是小明,小明是我,我不异小明,小明不异我。空洞的说辞如果不懂,有两种情况:一是还没有领悟,要继续悟;二是没有悟性;如果领悟了就是有了大智慧的人,这就如“皇帝的新衣”,人们更倾向于认可这些空洞的说辞是真理,但只能自己领悟无法讲述。
2/辩论中的作用:
佛陀说的话高深莫测,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举个形象的例子:小明无论问什么问题,老师都说要自己去悟,考试的时候小明一个字也没有写,只是向老师“拈花一笑”,于是老师便给了小明 100 分。小明和老师都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把问题抛回对方,两人却显得即神秘又高深。当施主们有困惑的时候,高僧说些莫名其妙的经文,施主们就可以回去自己去悟了,这等于抛回了问题。
六、断六根论一一草苗皆锄
《 心经 》 要断六识、六尘、六根。人的感知既可以感受苦也可以感受乐,断六根相当于在锄地的时候把草和苗一起锄掉了。佛陀认为“有老婆孩子是苦”。舍弃了老婆孩子这种苦是没有了,可老婆孩子带来的快乐也没有了。佛陀声称,禅修能达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然而,禅修也总得吃饭吧?总得活动吧?总不能麻木不仁吧?总不能变成植物人吧?
断六根虽然自己感受不到了,苦难的事情依然存在。大家都很熟悉掩耳盗铃,一叶障目两个成语,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见 *** 了吗?挡住自己的眼睛别人就看不见你了吗?断六根事情就不发生了吗?古时候有种鸟,当猎人抓它的时候,会把头插在沙土里,它不看不听不想,猎人就不抓他了吗?
在孩子害怕的时候,大人并不希望孩子躲在被窝里,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断六根只是自欺欺人,于事无补。前面的一切皆空,是“睁眼空”,这里的断六根,是“闭眼空”。
七、总结
佛学的诡辩举不胜举,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三种诡辩法:抹杀问题法,重复问题法,抛回问题法。下面归纳性的举个例子:小明的妈妈刚收拾好房间,告诉小明不要乱扔东西,刚一转眼就发现地板上扔了个气球,小明的妈妈很生气的问小明:“这个气球为什么会在这? " 小明的回答详见下图:
当把诡辩的聪明当成智慧时,这三种诡辩法阻碍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佛教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发展“是强烈的阻碍作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成佛”“功德无量”“大圆满”“大智慧”“般若智慧”激发了贪婪与自负之心,我们应该抱着奉献的精神关爱周围的人,无所得。
原始佛经表述甚是模糊不清,其实这也是一种诡辩。无论怎样去揭穿它,高僧只一句话“不像你想的那样”,这也只能是它们最后的诡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