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天下长河是正剧吗(大清明珠的结局),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天下长河是正剧吗(大清明珠的结局)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天下长河是正剧吗(大清明珠的结局)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或译纳兰氏、纳腊氏、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五日(1708年6月3日),康熙前期权臣。

1、明珠的崛起之路

明珠系出叶赫部。曾祖仰家奴、祖金台什(或译锦台什)都是强悍的叶赫贝勒。努尔哈赤灭叶赫部时,金台什二子德勒格尔、尼雅哈(或译倪迓韩)投降。

尼雅哈任佐领,屡从征有功,入关后获骑都尉世职。顺治三年(1646年),尼雅哈死,长子振库袭世职。明珠是尼雅哈次子。

顺治中,明珠被选充侍卫,后升銮仪卫治仪正。康熙继位,撤销内监十三衙门,恢复和重建内务府。

明珠迁内务府郎中。当时内务府一面要承应宫廷事务,一面还要进行自身机构的改造、设置。明珠显然在郎中任上表现出才干。康熙三年(1664年),他擢升总管。

后来,他改内院侍读学士。品级降低了,但从皇室大管家转向了朝政中枢机构。康熙五年(1666年)四月,他迁内弘文院学士。

次年九月,又兼充纂修《世祖实录》副总裁。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黄、淮、运诸河骤涨,波涛滚滚,江苏兴化等处环城水高二丈,城门遭到堵塞,黄、淮二河多处决堤,灾情惨重。明珠偕工部尚书玛尔赛等阅视淮、扬河工,定议在兴化白驹场添设河厅一员,增凿黄河北岸引河备蓄泄。九月,他迁刑部尚书。

康熙八年(1669年)六月他奉旨至福建,与耿继茂等主持对郑经的和议。七月,因刑部事务殷繁,必得才猷练达者才能胜任,他又被解职,以原品候补。九月,明珠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康熙十年(1671年)二月,他兼充经筵讲官,曾与讲官王熙一道进讲《书经》。八月,他上疏停止巡盐御史遍历州县之例;这是他在都察院进行的主要变革。十一月,他迁兵部尚书。

在这段时间里,明珠在仕途上比较顺利。在改任兵部尚书后,他与皇帝更加接近,经常随侍左右或扈驾巡察,参预机密,传达谕旨。许多不属兵部的事务,康熙也让他去做,如命他勅谕原山西临川知县孙一桂、参加就历法问题“会议南怀仁、杨燝南互相参告之事”。康熙还经常把自己的行踪和活动告诉他,有时只单独告知他一人。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他又兼充纂修《太宗实录》总裁。

当时君臣亲信在逐渐明显地加深。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七月,当议政王大臣会议撤藩问题时,明珠表现出胆略和识见,与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一道,不顾“诸大臣皆默然”的明哲保身的态度,反对认为不可撤之类妥协退让意见,力主撒藩。

后来议政王大臣以两议启请上裁。诏从明珠等议。吴三桂等反叛后,局势岌岌可危。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等归罪主撤诸臣激变,请求诛戮。明珠等主撤诸人却更得康熙信任。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过程中,明珠辅佐康熙运筹决胜。他经常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议论军情,制定应变方略。

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月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曾根据安徽巡抚新靳辅的意见,讨论在安庆、池州(今贵池)等沿江军事要地紧急设防,以应付叛军在江西的进攻等问题。

这一部署对巩固江防,进一步动摇和瓦解吴三桂北上斗志,使吴三桂更加迷恋于划江而治的拙劣、保守战略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藩之乱头两年,正值明珠担任兵部尚书期间,对清廷说来那是战争最艰危的两年。明珠全身心投入工作,频繁地参加兵部会议或户、兵二部联席会议,议定迫切的军事调遣、委任、供应等问题。仅据部分收入方略馆的档案极不完全的统计,在十三年十一、十二两个月内,将这类会议结果上报的题本就达三十五件。明珠为战争胜利耗费了很多的心血。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月,他改吏部尚书。十六年(1677年)七月,又擢武英殿大学士。明珠入阁,从他的资格、功绩、才能说固然顺理成章,但主要仍反映出康熙一种微妙的政治作用。当时,索额图仍任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已连续在内院、内阁供职八年,作风专横,任久权重。明珠入阁实际上是康熙用以牵制索额图的措施。

2、明珠的功绩

此后,他果然因与索额图权势相悖,又有宿怨,很快就各自结党,互相倾轧。

索额图出身豪门贵戚,性情倨傲,“有不附己者显斥之,于朝士独亲李光地”。李光地等为皇太子师,大约也是索额图的影响所致。李光地也抑制明珠党羽徐乾学等过快进用。明珠则阻挠李光地外用为江宁巡抚要职。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索额图因病解大学士职,仍于内大臣处上朝,接着又授议政大臣。他们的斗争因而并没有完全结束。

三藩之乱荡平后,康熙不忘功臣,多次提到明珠等力主撤藩。康熙“宣谕廷臣,以前议撤藩,惟明珠与米思翰、莫洛等为能称旨”。

皇帝的信任和肯定评价,构成明珠权力的基础。

在内阁任上,特别是在索额图去职后,明珠在改治上、尤其在人事上拥有很大发言权。

作为大学士,康熙在任命或处理文武大臣时,经常征询他的意见。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一月,吏部为补授翰林院掌院学士,开列候补学士陈廷敬、侍读学士蒋弘道等请旨。康熙在听取明珠所说陈廷敬极其醇厚,且原系掌院学士的意见后,立即决定任命陈廷敬。

十二月,吏部为题补两广总督员缺,开列满汉官员职名请旨。明珠以满汉公议为名,推举福建巡抚吴兴祚效力征讨,且熟谙海务,似应补授两广总督,也得到康熙首肯。

明珠推举和支持的官员,许多人能够胜任尽职。河道总督靳辅一直在明珠的有力支持下修治黄淮,整顿河务。靳辅治河七年,使黄淮尽复故道,河务整顿一新。

在康熙夙夜营筹的三藩、河务、漕运三大事中,当三藩问题解决后,河务、漕运问题都因此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人事上,随着满族接受儒学进程加速,满汉界限已不似入关初期那样突出,康熙又标榜满汉一体,以求缓和民族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明珠用人基本上能顺应潮流。但是,他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满族贵族偏见。

三藩乱平后,明珠辅佐康熙减轻赋税,以苏民困。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当就巡察两淮盐课御史堪泰请求加征盐商每引税银三钱事请旨时,他强烈反对说:“若加至三钱,民何以堪?”当又就山西因灾需要停征钱粮,户部议不准行事请旨时,他又积极支持停征。二十二年(1683年)十一月,户部议不准停征湖南当铺、酒铺增添税银,明珠不仅支持湖南停征,而且认为“天下荡平,所增税银似应停止”。

他的这类意见都得到康熙完全赞成。

康熙二十一年秋起,解决合台湾与大陆统一问题时机逐渐成熟。八月初四日,廷议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题请独自率师进取台湾,明珠并无积极赞画,反怀疑虑,说:“催令进兵,于事有益与否,未可知。”

后来,康熙态度坚决,局势明朗,他在施琅进军、设官守御、郑克塽议叙等问题上的态度才变得正确、坚定起来。

明珠多次以阁臣兼编纂重要史书、政书的职衔。

二十一年六月,他兼《明史》监修总裁官。十月,清廷重修《太祖实录》,纂修《平定三逆方略》,他兼总裁。十一月,《太宗实录》成,他以总裁加太子太傅。二十五年(1686年)三月,他又兼《一统志》总裁。四月,《太祖实录》成,他晋太子太师。

此后,他还曾连晋太保、太傅。

3、权倾天下

权力给明珠带来“权威”。清代内阁本无重权,又没有首辅与一般阁臣之分,但明珠以其权威俨然首辅。

于是,在若干年内,明珠在臣僚中占据了政治上的一个中心位置。当他“每日启奏毕,出中左门,满汉部院诸臣及其腹心拱立以待者密语移时”,向他摸底细,察动向。”

明珠精明强干。为网罗党羽,他力“务谦和,轻财好施,以招来新进,异己者以阴谋陷之”。由于他的援引,佛伦、余国柱、蔡毓荣、张汧等不少人迅速升迁,担任督抚以至部院阁一类高官。他见侍讲德格勒为皇帝信任,就乘德格勒一次扈驾巡行之机,“使人累千金为装”,加以拉拢。

他力图削弱皇太子、索额图之党,常借这个名义倾陷异己。他与著名理学家、江宁巡抚汤斌有严重矛盾。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三月,他怂恿将汤斌内召,并荐任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辅导皇太子。次年(1687年)五月,因康熙对灵台郎董汉臣在应诏陈言时说的“喻教元良,慎简宰执”感到愤慨,大学士余国柱就借口汤斌“当九卿会议时有惭对董汉臣之语”,讦告董汉臣陈言是受汤斌指使,引起康熙对汤斌的怀疑,反复传旨诘问,并加严饬。

明珠怕言官揭发自己,对他们也很忌刻,因见御史李时谦屡奏称旨,御史吴震方颇有参劾,就指使左都御史佛伦借事排陷。

他对手下党羽、荐举对象、向自己行贿的官员,尽力加以卵翼。

据说,有一布政使坐贪墨获罪,后通过余国柱向他行贿,得以缓解。

明珠性贪墨,当国之初,因军费浩繁而广辟财源,“入资得官者甚众”,给他提供了 *** 良机。康熙十七年(1678年),前江南左布政使法若真起复,拟补河南布政使,但因没有向索额图、明珠等行贿,就遭到压抑而未见用。

凡督、抚、藩、臬缺出,余国柱等无不将缺展转出卖, *** 不满欲不止。科、道官有内升出差者,明珠、余国柱都居功要索。二十三年,学道报满之后,应升学道的人都去论价,九卿选择时都根据明珠等预先排定的名单,任意派缺。考核官员也给了他 *** 的来源,“比大计,外吏辇金于明珠门者不绝。”

余国柱是他敛财的得力帮手。他们勾结起来,甚至利用散灾发财。当汤斌任江宁巡抚时,江南曾因灾蠲赋。

明珠的作风对官场和社会风气发生了恶劣影响。诗人法若真就贿卖学差慨叹“大道既沦亡,斯文渐委弃”。花钱买督抚、学道,就从任上赚回来,因此,督抚等官愈事剥削,学道多方取贿,民间重困,文教大坏。

4、被弹劾去职

在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下,明珠的主要表现都被康熙洞察,他也逃不脱康熙给他准备好了的克星。

康熙九年(1670年),徐乾学进士及第后,逐渐依附明珠、高士奇以求得进用。康熙深知乾学一贯交通声气,能得士望,就收罗以备搏击之用,因而不断给以升迁。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命乾学入直南书房以示亲信。二十六年(1687年)九月,乾学擢升左都御史,遇会议会推,常与明珠亲信佛伦等发生龃龉。乾学过去曾因争夺士望而与余国柱结下深怨,至此势必与明珠分道扬镳,进行一场新的党争。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二月,在康熙授意下,徐乾学、高士奇唆使江南道御史郭琇上了著名的震动朝野的《纠大臣疏》。郭琇在疏中“将大学士明珠、余国柱背公营私实迹表列具陈”共八款,指出“明珠一人,其智足以窥探上旨,其术足以弥缝罪恶,又有余国柱奸谋附和,负恩之罪书之馨竹难尽”。

奏入,康熙领发很长的上谕,指出官员从政应具有的品质和态度,通过剖析蔡毓荣、张祇、靳辅三案情弊,严斥在廷诸臣种种恶劣作风,最后宣布明珠著革去大学士,交与领侍卫内大臣酌用,余国柱著革职。

不久,明珠仍授内大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统兵征噶尔丹,明珠参赞军务。他也因没有追击噶尔丹败军,使之免脱,而牵连获罪,降四级留任。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他与左都御史于成龙督运费扬古、孙思克西路军军饷。次年(1697年)二月,御驾再次亲征,他扈从到宁夏(今宁夏 *** 自治区银川市),又拨驼运饷,师还,他因叙功复原级。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他与内大臣阿米达、国舅佟国维等一道监赈山东、直隶河间流入京师就食的饥民。

因此,他的“田产丰盈,日进斗金,子孙历世富豪”。他由于豪富,生活也穷奢极欲。他曾大兴土木,建一园林。风廊水榭间,全部用白玉凿为花,贴在四壁上。有池宽十亩,每交冬令,就用五彩剪成花、叶,浮在水面上作为荷芰,又用各色杂毛做成凫雁。其侈糜可见一斑。

除收 *** 送,还有人替他搜罗。巨仆安图因贩盐常出入扬州、天津,“贾贩以书画求售,往往凑集于此。安氏素负精鉴,又力能致之,一时所藏,遂为海内之冠。”安氏所得,显然大部将输入明珠府邸。

明珠夫人赫舍里氏,英亲王阿济格之女,为人拓妒忌、残忍。论辈分明珠应该是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夫妇二人起自寒微,关系和睦,但夫人从不许明珠与侍婢接近、交谈。

一天,明珠偶然说起“某婢眸子甚俊”。次日,夫人让侍者捧一盒到他的面前,“即某婢双目也”。婢父痛愤女儿无辜惨遭挖目,乘夫人独处房中时,突入,以刀刺夫人腹,当场死去。

这是康熙年间震惊一时的“奴杀宰相妻”事件。它反映出当时满族社会中尖锐的主奴矛盾,贵族显宦残害奴婢并激起暴烈反抗的斗争真相。

明珠死后,康熙遣皇三子胤祉往奠茶酒,赐马四匹,赐祭葬如例。

明珠三个儿子:

长子性德,次子揆叙(或译奎叙),三子揆芳(或译奎凤),和硕额驸。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月,上距明珠死已六十余年,上谕就国史馆新纂《明珠传》指出:

“确核明珠罪案,只在徇利太深,结交太广,不能恪守官箴,要不至如明代之严嵩、温体仁辈窃弄威福,竟敢阴排异己,潜害忠良,举朝侧目而莫可谁何也!”

又说道:

“至于明珠生平是非功过,原不相掩。”

清朝最高统治者此时显然已趋向于对明珠作比较冷静、客观的评价。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更多天下长河是正剧吗(大清明珠的结局)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