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我看接应的作用圈里已经有大神分析得非常到位了。可以探讨一下兼任的问题,主攻和接应总体上看,都能打高球强攻(不同之处在于,主攻在前排一般在四号位进攻,接应在前排一般在二号位进攻),跟副攻不同,副攻以快球为主(前段时间看录像看到韩国女排几个副攻也能打类似半高球的小强攻,不过绝大多数副攻都是打快速进攻的),所以在训练的时候这一点主攻和接应都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主攻练习(兼任)接应,接应练习(兼任)主攻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好处:
1.在反轮的时候不容易卡轮,主攻练习接应一方面可以是指主攻队员练习2号位进攻,反之则是接应队员练习4号位进攻(图1)
图1反轮是指接应队员轮转到四号位,主攻队员轮转到二号位,跟自身最常的进攻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一般来说,球发出后,队员可以进行长距离或短距离的跑动从而达到自己习惯的进攻或防守位置,场上一名接应,两名主攻,只有两点主攻(B)才可能遇到反轮的情况,实际上任何一名主攻都有可能轮转到二号位,但三点主攻(A)和接应的位置是紧挨着的,即使这名主攻到了二号位,轮转到四号位的队员不是接应,而是二传(二传和接应在轮次中处于对角位置,接应就到了一号位本位),这个时候主攻就可以通过位置的移动避开在二号位进攻的情况出现(图2)(暂时只考虑主攻+自由人的接一传情况)(球发出前,同一排队员左右位置不能交换,同一列队员前后位置不能交换)
图2但是两点主攻就不同了,其与接应之间还隔了一名队员,于是轮到下图这一轮,就出现反轮的情况了(图3)
图3这个时候如果主攻要接一传,前排主攻(B)一传起来大跑动到左侧进行进攻不太现实,所以这个时候前排主攻(B)基本上只能从右侧(二号位)发起进攻,而接应也一样,基本上只能从左侧(四号位发起进攻),如果没有之前过硬的能力训练,在战术攻被破坏的情况下这一轮很容易持续卡轮,被对手连续得分,所以这一轮还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是发球方,就可以及时的换位使得接应跑到二号位,主攻跑到四号位,由于接发球的时候队员要接一传,前排主攻和接应至少要有一名参与一传,否则出现两人接发球的情况就非常危险了,所以接发的时候,留给队员大跑动换位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充裕)
当然,也许我们会想到,重复图2的接发阵型,这样主攻就可以及时跑动到四号位进行进攻,的确可以,像中国女排这样的接应一般都属于全面型接应,能跑动打战术球(在奥运会的时候有几次中国队两点换三点,替补接应换到前排四号位,接下来的第一次进攻有一部分就是接应跑动到三号位进行半高球的战术攻),如果一传不到位,战术攻被破坏,接应这一点就基本失去了打高球强攻的机会,只剩下主攻一点进攻,就不那么好办了。如果练习过反轮进攻,让前排三名攻手都多有一个选择,在战术攻被破坏的情况下保留前排两边的进攻,也是非常不错的。
关于男女排应对反轮的情况,也是分两种(以下分类方式参考用户”we are "的回答)
1)男排及大多数欧美女排队伍:反轮的时候不交换位置,接应在四号位打定点强攻,主攻直接在二号位打顶点强攻(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对阵巴西第一局第二分,解说:这一轮尽管是巴西队的反轮,但由于它的12号natalia(主攻)在二号位进攻实力特别强,所以这一轮不完全要依靠shella(接应),可以看出来巴西在反轮的时候也是不换位的)
2)传统亚洲女排队伍:不完全出现 1)中的情况,有些时候会通过位置的调整使主攻跑动到本位四号位,接应参与战术进攻,也有一些情况下采用 1)中的方式打相反的定点进攻
如果平时有不同方向的进攻训练,在场上可以很好地应变比赛中的种种不常见的情况,对整个队伍是有一定帮助的
2.可以参考里约奥运会张常宁改打接应的安排,在此之前张常宁确实能兼任两项角色,在奥运会的时候就派上了大用场,从小组赛最后一场中国对阵美国开始,张常宁全部改打接应,一直到最后的决赛,看过比赛的朋友可以发现在第一场淘汰赛对阵巴西的时候,张常宁在二号位的进攻的确为朱婷分担了很多的进攻压力,由于练习过一传,有几个轮次解放了朱婷的一传任务,也为朱婷的进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中国目前能兼任的女排队员也不只这一个,但张常宁算是比较突出的一名球员了。在当时的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只带了两名接应,此次改打接应的安排也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了,在当时接应位置发挥并不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下,有一位能兼项的球员,对整个队伍来说,也是能够及时的根据目前的形势进行有效的调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