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博主按: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各地古塔众多,本博文按历史久远、文化内涵、技术水平价值、保存现状及类型独有来筛选出十处古塔。十大名塔是应县释迦塔、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大雁塔、大理千寻塔、苏州虎丘塔、开封铁塔、苏州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杭州雷峰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赏中国十大名塔前世今生所倾注的历史沧桑,寻找那些建筑留给我们的历史记忆。
No.1 山西应县释迦塔
年代: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一直保存至今,世界唯一纯木结构古塔。
类型:高层纯木结构式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西部的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
名塔简介: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因其全部为木构,通称为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应县木塔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还要高16.4米。塔身共分五层六檐,如果加上内里四层暗层,也可以算是九层。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塔刹高11.77米,有两大部分组成。下部为砖砌二层仰莲,高2米,直径约3.65米。上部由复钵、相轮、仰月、宝珠,五个部分的铁质部件组成。应县人把塔刹铁质部分称之为,铁锅、铁笼、铁笊篱。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铁质部件经千年风雨而不锈,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给宝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代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应县木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前世今生:
释迦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却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古人解决建筑问题的技术之高,连现代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据说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中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据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巍然屹立。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 *** ,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
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工匠们实践了千年后的现代建筑理论。从30年代开始,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是1966年文革期间和1974年重修宝塔时,在二层和四层佛像胸部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以及“七珍”等稀世珍宝,轰动海内外,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专家学者游人前来研究观瞻。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供奉着。从释迦塔的名称来看,我国古代所建寺塔很多,但以“释迦”命名的就此一座,可见应县释迦塔在我国佛教文化中的佛教地位;从释迦塔峻极神功的建筑艺术,气魄宏大的彩塑艺术,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可见释迦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地位;释迦塔里里外外随处可见的龙图案装饰,处处显示的皇家气派,足以证明佛宫寺释迦塔是辽王朝皇家寺院,可见释迦塔在我国历史上的历史地位。
名塔典故:
鲁班的传说:
很久以前的一天,鲁班和妹妹从南方来到北方,走到应州地面,看到这荒凉的战场,白骨累累,不是北方的 *** (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里,就是南方的蛮子(对南方人民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外。有时两军就在这 *** 滩地面打了起来,经常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劳动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于是他决定修一座木塔,压一压这里的杀气。
谁知鲁班把这个想法和妹妹说了以后,妹妹不愿意,她说建一座大塔需要多长时间呀?她不愿意在荒凉的地方多呆。鲁班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一夜便可以建成。妹妹不信,说你这不是说大话,吓唬人。便问,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塔,有几层?用哪儿的材料?鲁班说:“我要建一座十二层玲珑木塔,就用应州西北黄花梁那片松树林的木材”。妹妹抬头一望,嗬,长满了林木的大山冈,离应城足足有三十里呢!于是便和哥哥打赌说,你能一夜之间造一座木塔,我就能一夜绣十二双绣花鞋,咱看谁完工快。鲁班说,好!一言为定。于是兄妹二人便分头忙了起来。
晚上定更后,鲁班一个人忙了起来,他运用神通,将黄花梁的巨木伐来,将恒山石运来,砌石为基;架梁为拱,到三更天的时候,木塔的工程已经完了一半。谁知鲁班妹妹只顾偷看哥哥建塔,把绣花鞋的事忘了。这时眼看鼓打了三更,便慌了起来,躲在一旁,喔喔地装了几声鸡叫,自己马上掐诀念咒,请来天上七仙女,帮她绣鞋,这样十二双鞋绣完,天已快亮了。再说鲁班,三更时听到鸡叫,以为天快亮了,木塔只建了六层,黄花梁的森林也伐完了。到远处运木材吧,时间来不及了,只好请来天上的瓦仙和他一块干,这上六塔就是砖瓦木混合结构了。到五更时,十二层雄伟的宝塔已经建成,只见玲珑宏敞,蔚然壮观,使鲁班妹妹和七仙女惊叹不已!
妹妹赶快找哥哥,哥哥不见了。原来鲁班到天宫借宝去了。借什么宝?为了使宝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水珠和逼火珠。安上了这两颗宝珠,就再也不愁火烧水淹了。正当鲁班借了宝珠往回赶的时候,应县的城隍土地爷起来了,原来这十二层宝塔把他们压得出不上气来,他们乘鲁班不在,镇塔之宝还没安上这空儿,弄来一股妖风,将宝塔上三层一直吹到关外大草原。等鲁班回来时,应州就只剩下九层木塔了。鲁班气得一 *** 坐在了桑干河畔,谁知用力过猛,将薛家营村北压了个大坑,就是后来的干海凹(薛家营水库)。劳累了一夜,暂时歇歇,将鞋里的土倒倒,就倒了两个大土丘,后来这里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烂了,随手一扔,占了大片地方,后来这个村庄就叫鞋(颉)庄。休息了一会儿,他只好把镇塔之宝安到了这剩下的九层塔里,和妹妹一起离开了应州。
那三层砖塔呢?被一阵妖风吹到了大青山下丰州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应县木塔一模一样,还有点倾斜,塔尖也吹掉了,这是因为没有宝珠的缘故。应县木塔呢,自从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后,再也不怕水、火、风等灾害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然无恙呢。
No.2 郑州登封嵩岳寺塔
年代:始建于北魏(公元523年),主体一直保存至今(除塔顶重修于唐),现存中国建筑年代最久的名塔。
类型:多角形密檐式砖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中岳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
名塔简介:
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
嵩岳寺塔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都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种密檐形12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在当时也是少见。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年而依旧屹立,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塔下有地宫。
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合丰圆,饱满韧健,似乎塔内蕴藏着一种勃勃生气。
前世今生: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简称“嵩岳寺塔”,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闲居寺。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
唐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宫。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
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我国现存最古的砖塔。嵩岳寺塔用糯米汁拌黄泥做浆,小青砖垒砌,这种选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创,也是独创。该塔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千年实为奇迹。嵩岳寺塔的建筑设计艺术,堪称“古塔一绝”。嵩岳寺为单层密檐式砖塔,乃同类砖塔的鼻祖。在结构、造型方面是一座很有学术价值的古建筑。窥视全塔,挺拔刚劲,雄伟秀丽,不仅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而且该塔造型深受古印度佛塔的影响,塔身各部做“宝箧印经塔”(阿育王塔)式样,并做出火焰形尖拱等,明显具有古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我国早期佛塔受古印度塔的影响较大,嵩岳寺塔正是中印古代佛教建筑相融合的早期实物见证。
1961午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该塔进行了详细勘测,并对地宫进行了发掘,发现遗物70余件,其中雕塑造像12件,建筑构件、瓦当、滴水等17件,其他41件。1989年在塔刹内发现二座天宫。天宫分别位于宝珠中部和相轮中,出土了银塔、瓷瓶、舍利罐、舍利子等。此刹建造年代应在唐末宋初之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名塔典故:
空塔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寺中和尚们住在一起,种菜、煮饭等事情都分工明确,那个最小的和尚专门负责清扫塔房,他每天把那儿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一天,小和尚正在扫地时,突然感到自己的两只脚慢慢离开了地面升到了空中,然后又徐徐落到地上。以后,他每次去塔房清扫都要升空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小和尚心花怒放,以为自己已修成正果,成为得到西天古佛超度的出家人。因此,他每次腾空时都双手合十,低首敛眉,默默感谢佛祖的恩典。当小和尚快升到最高一层塔棚的时候,他心想:我从小进寺,师父待我最好。现在我比他先升天,应当跟他说一声啊。于是找到师父把情况告诉了他。老和尚一听,觉得挺蹊跷,便说:“你在这儿升一下给我看看。”小和尚在师父面前又振臂又踮脚的,可就怎么也飞不起来,他只好说:“这儿不行。您若不信,明早跟我到塔房去看看好啦。”老和尚更觉奇怪,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塔房,不一会儿,果然见小和尚两脚慢慢离地,身体越升越高。小和尚开心得大叫:“师傅,快看!”老和尚却没吭声,只是留神四处观察。
当小和尚就快升到最高一层时,老和尚顺眼一瞧,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塔棚口上,一条巨蟒正张开血盆大口,把小和尚往肚子里吸呢!他大喝一声:“黑蟒!”黑蟒受惊,一下子缩了头,小和尚“扑通”一声落在了地上。老和尚把吓瘫的小和尚往肩上一扛,背出塔房,回身急忙把塔门锁上。老和尚招来众和尚,把情况一说明,当下一合计,决定用火烧来除掉巨蟒以绝后患。大伙说干就干,不到半天工夫就到山里砍了许多柴来。他们打开塔门把柴火堆得老高,熊熊大火烧死了黑蟒,也烧掉了塔棚和木梯,从此嵩岳寺中便只剩下一座没有塔棚和木梯的空塔了。
No.3 陕西西安大雁塔
年代:始建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现存为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原址重建,是块头最大的古塔。
类型:四方形楼阁式砖砌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
名塔简介:
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塔砖,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现通高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为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结构严整,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各开辟一个砖拱券门洞。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
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前世今生: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唐高宗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图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五十余年后塔身逐渐塌损。
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为七层青砖塔(另一说,公元704年大雁塔改建成,塔增高至10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后唐时期对大雁塔进行改建,降至七层)。唐末以后,慈恩寺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独存。
公元931年(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原先塔高11层)。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公元1604年(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
大雁塔于1961年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大雁塔经过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名塔典故:
取名传说:
大雁塔,真的与雁有关吗?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
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
舍利之谜:
大雁塔与佛舍利可谓密切相关。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当初为存放从西域所取经像舍利而建造此塔,玄奘法师究竟从西域带回多少舍利,在《法师传》中记载仅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体数量未能说明。而在同书描写修塔一节时,说明“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后经武则天长安年从新改建时,将塔中原有舍利如何处置,就未有详实的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所取佛之舍利是另行存放?还是散失无有下落?就不得而知,最终成为千古之谜!所以说玄奘取经带回的佛舍利究竟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在大雁塔的地宫,还是在塔的哪个部位存放,实为千古之谜,只好有待千年后有机会得以发掘时,才能澄清。
No.4 云南大理千寻塔
年代: 始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4年-859年),主体一直保存至今。
类型: 方形密檐式空心砖砌佛塔
地理位置:耸立于今云南大理旧城西北苍山脚下崇圣寺前东侧。
名塔简介:
崇圣寺三塔中,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千寻塔始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劝丰佑时期(公元824年-859年),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是中国偶数古塔中层数最多的塔,是密檐塔中檐数最多者,也是比例最为细高者,其造型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典型的唐塔风格。各层次之间的差距整齐对称,上下浑如一体,表现出一种承贯连接、浑厚有力、庄严流畅的初盛唐之风,深刻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
塔高69.13米,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下有三层台基,下层长50米,宽(东、西)30米,高4米;中层方30米,高1.2米,四面有栏杆;上层砖砌须弥座,方20米,高2米。塔身方10米,四壁厚3.3米,中空3.3米,内空成井筒状。自底层至14层,用48×24×5厘米条砖丁顺平铺砌筑,外层比内层高12厘米;14以上为实心,中安刹轴。塔身除下层高13.45米外,往上各层高度逐步降低,宽度也逐渐收缩;每层间用砖12-14层叠涩砌出塔檐,檐宽1.2米,其外形成流线形。各层塔身四面逐级交错砌出位置相对的券洞二孔,浅佛龛两侧砌出亭阁式塔,中有大理石梵文注碑,各龛放置石雕佛、菩萨像,现存在19躯。塔顶盖有直径2.28米的覆釜,有八角形 *** 纹饰,釜以上有仰莲、相轮、双圆珠宝盖及火焰珠组成的塔刹。塔刹1952年地震时被毁。塔下有明朝黔国公沐氏楷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纵横四丈,用文石凿成。
千寻塔塔体中部稍粗,轮廓略呈弧线形,浑厚静穆而又给人以柔和流畅的视觉感受,与中原唐塔又不完全一样,有着独特的苍洱地区特色。设计者别出心裁在塔顶四角放置了为唐塔所没有的铜铸金翅鸟,据说这样可以镇压洱海中不时发难的龙妖水怪。这四只塔顶金翅鸟,虽然有人认为是佛教传说中的大鹏金翅鸟,是舍利佛的变相,但是当地的白族人民却从来都叫它金鸡。鸡曾是白族先民图腾崇拜的动物之一,是有着苍洱地区文化色彩的神物。它向四面八方昂首注目、展翅欲飞的勃勃英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土著文化与佛教相融合的意味。金鸡傲立佛塔之上,使佛塔体现的那种超越永恒精神受到了压抑与阻遏,又似乎说明了苍洱地区土著文化在吸收、移植外来文化过程中对佛教文化的改造,力图用土著文化的精神融汇佛教的形式。
千寻塔东临洱海,西负点苍山,是南诏都城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在千寻塔的西面,南北对称有两座八角平面砖砌密檐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约40米,大约建于宋代。三塔峙立,为大理的秀丽湖山增添了不少美色。
前世今生:
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632)尉迟敬德监造说,有开元元年(713)大匠恭韬徽义所造说;有开成元年(836)圣僧李贤定立说。另据寺内铜钟铸有“建极十二年”字;“建极”为南诏大蒙国十一代王世隆年号,当唐咸通十二年(871),则筑塔年代应不晚于此。
据专家们初步断定,主塔——千寻塔建于唐开成年间,两座小塔略晚于千寻塔,约于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建成。三塔已维修多次。
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规模宏伟,设计水平高超。虽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和无数次地震的摇摆,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40500斤。
大理三塔有神奇的抗地震能力。据记载,明代正德乙亥(1515)年五月六日,千寻塔“折裂如破竹”,10天后又自动弥合,安然元恙。1925年大理发生强烈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巍然不动,仅震落主塔塔顶的宝刹,金鹏倒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由此可看出三塔具有根高的建筑技术价值。
1961年3月将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三塔进行了精心维修。1978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各种珍贵文物6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包括《金刚般若经》图卷《大陀罗尼经》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当时大理崇圣寺成为佛教活动中心,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国”。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名塔典故:
千年不倒之谜:
在当时,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达69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千寻塔,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财富的结晶。千余年来,千寻塔是如何建成的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的是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
千寻塔何以能耸立一千多年而不倒?大概在其设计与建造技术上已达到相当高的科技水平,最突出的是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千寻塔的整个外形呈方形,但又采用空心筒式结构,这种空心筒式结构上有很均匀的向心拉力,能减少横剪力的影响,因而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都很强。另外,在塔址的选择、塔基的处理、塔壁的建造、券龛窗洞的交替安排、塔砖的烧制等方面都十分精密细致、科学合理。虽历经沧桑,但岿然不动。椐说,昆弘治十二年(1499年)大地震,大理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但三塔依然屹立如初,堪称名迹,当地老百姓还以为是神灵保护的结果。千寻塔笔直矗立,塔尖直指苍穹藏匿但站在正面看,南北两塔却都明显的倾斜度,各自向千寻塔倾斜,这种设计的难度超乎一般工匠的想象,这样的设计大概也是出于抗震能力的考虑,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学技术,人们也许会联想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比萨斜塔始建于1174年,完成于1350年,完成时间晚于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南北两塔,崇圣寺三塔的南北塔的生命力可以和比萨斜塔相比美。大理国时期的工匠们是怎样完成南北塔的设计和施工?现在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建塔传说:
相传在建大塔时,不用脚手架,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上泥土变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后,逐步将土运走,使塔体从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闻。据传,在建塔时的土坡,曾延伸到距离塔体南北两侧数里之处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桥”和“五里桥”两个地名。这些虽只是传说,但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艰巨。
No.5 江苏苏州虎丘塔
年代: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现存为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并保存至今,“东方比萨斜塔”。
类型: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名塔简介:
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毁。仍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见嵩岳寺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筑。
该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七级。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组成。塔顶的铁刹已倒。现存塔身高度为47米。砖砌建筑结构比例适度,各层高度并非有规则的递减。塔身的平坐、勾栏等均用砖造,唯外檐斗拱则为砖木混合建筑。每层塔壁的外表,都模仿木构建筑式样:转角处砌有半圆形的砖倚角,壁面上又立有二柱,将壁面分为3间,当中1间为塔门,左右两间是砖砌直棂窗。从塔门至回廊有一走道,廊内是塔心。塔身由底向上逐层缩小,轮廓有微微鼓出的曲线,造形美观。塔内每层都绘有彩色牡丹花壁画,泽彩鲜艳,技法卓绝。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虎丘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前世今生:
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又称云岩寺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据地方志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后毁。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该塔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建200多年。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层,砖身木檐。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现存的塔身高47.5米。
虎丘塔又是一座著名的斜塔,通过对塔体及基础的考察可知,塔是建于基岩层上的。据记载,虎丘山为西南——东北走势,建在基岩层上的塔也就往东北方向倾斜。但现在倾斜的虎丘塔塔身的第七层却又向西南方向斜了过去,就像是矫枉过正。由此可见,早在建塔之初,随着塔体的增高,塔身的重量也增加,尚未竣工,塔身已经向东北方向倾斜了。为了矫正塔的重心,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当时工匠们有意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可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刘敦桢先生于1954年在《文物参考资料》(即今《文物》期刊前身)上发表了《苏州云岩寺塔》的论文,科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虎丘塔的历史和现状,为后人维修和研究虎丘塔奠定了基础。
1956年至1957年,苏州有关部门开始了抢修虎丘塔的工作。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这次以加固塔基和基础为主,在塔底外围2—2.8米处共打了44个深坑,直至岩石层。再在坑里构筑混凝土壳体基础,力图从根本上消除塔体沉降和倾斜的威胁。塔体稳定,倾斜和沉降的变化都降到了极小的范围。
1961年,虎丘塔(云岩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塔典故:
撑腰糕风俗:
苏州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不知是哪一个朝代,虎丘塔倾斜得越来越厉害,急坏了土地公公,他想来想去,只能用神威来救虎丘塔。这天晚上,苏州城的男女老少个个做了个梦,梦中被喊去拉绳,拉正虎丘塔。第二天一早醒来,人人都觉得腰酸背痛。据说,苏州吃“撑腰糕”的风俗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虎丘塔来源传说:
太湖边上有一座小山叫官山,官山南面有个小村叫上浜村。这一带土肥水清,风景优美,这里的人生活过得蛮不错的。可是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天下大乱,出了许多皇帝互相争夺地盘,经常打仗。一国里内部也乱成一团,大臣们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都想当皇帝,因而互相残杀。这样兵荒马乱,田园荒芜,苦煞了老百姓。
不料有一天,大白天的突然乌蒙蒙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接着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在狂风暴雨之中,还听到一声“轰隆隆”巨响。待到风停雨住,人们出门一看,有座宝塔竖在村边,遮住了阳光,阻塞了通路。
百姓们看到天上飞来一座宝塔,不晓得是福是祸,议论纷纷。这时候有个想做皇帝的人,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放风说:“喜事!喜事!宝塔镇龙地,皇帝出这里。”可是百姓一听,气上心来,一商量,决定要砸掉宝塔。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拿了各种利器去砸宝塔。人多手快,三砸两扒,便把塔顶、檐角都砸碎了,塔身也砸得歪斜了,真是遍体鳞伤。这样,宝塔受不了了,好象有灵性一样,竟拔地而起,飞上天空。
那座宝塔在天空飘啊飘啊,也不知飘了多少时日。这一日,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打出了南天门,回到了花果山去,刚好经过这里。他见一座宝塔在空中飘荡,忙用金箍棒一拨,将宝塔接在手中。心想今天运气蛮好,准备带回花果山去欣赏。当他行到了苏州上空时,瞧见了一座小小的山峰,苍翠秀丽,景色饴人,便停下来低头细看,越看越觉得胜过花果山,直乐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还连声叫“妙!妙!”这一高兴不要紧,宝塔却失手落地,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虎丘山顶上。可惜,没有放正,有点斜。孙悟空吃剩下的半个鲜桃也滑落下来,落在虎丘山半山腰,化为半个石桃了。他夹在腋下的一瓶美酒也跌落下来,还在山上砸开了一座“铁华岩”。这个岩泉,形状如瓶,泉水特别甘洌,后人称为“天下第三泉”。从此以后,虎丘山的风景更加美丽诱人。只是这座宝塔至今还是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