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夜谈
编辑|王图往迹
说起明朝的宦官大家心里都有印象,因为宦官是明朝最不能惹的两个群体之一;即锦衣卫集团和东厂、西厂集团。作为大名鼎鼎的特务机构,这些宦官头子往往可以主宰大臣的生杀大权。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文官们非常讨厌宦官以及跟宦官相关的人。并且给他们取了一个很不好的名字:阉党。阉党到底是好是坏?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
今天咱们就来给大家说说明朝的四大宦官,权势滔天可以决断军国大事;却下场凄凉饱受诟病。他们到底是忠是奸?且听王图往迹为大家一一道来。
明朝四大宦官之一:王振
这第一个明朝的大宦官当属王振,因为在王振之前明朝宦官很少有大权独揽的;即便是有些宦官有一定的权力,一般也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名声在文官当中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从王振之后宦官和文官渐渐的水火不相容,几乎成了两个完全对立的阶层。那么,王振为啥子跟文官给杠上了呢?其实早年王振也是一个文人,据说还是当地的一个秀才。
这身份可是四大宦官当中出身最高,学识方面也最好的一个宦官了。但是历史上的秀才很多,想要考中举人的却很少。为啥范进中举后那么的惊慌失措呢?
因为秀才考中举人飞黄腾达非常的困难,而秀才因为要学习不事生产又往往很花钱;时间久了之后秀才就变成了穷秀才。王振大约也是穷的受不了了,然后传言他是自宫成了宦官的。
但是这个王振虽然之后做了宦官,一生的书生气却还没有丢失。简单来说就是非常的理想主义,他被派去服侍太子朱祁镇;本来王振特别的善于察言观色,再加上他曾经也是实打实的考上秀才的人。(别小看‘穷秀才’ 其博学程度远超现代博士)
所以他到朱祁镇那里开始阐述自己的理想,无外乎就是希望朱祁镇做个好皇帝,之后能够带领大明走上巅峰之类的话。并且凭借他秀才的学问做到引经据典、旁证博引,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对于朱祁镇来说这当然是他所梦想的,一来老朱家的人本来就是皇族;二来谁还不想建功立业呢?尤其是朱祁镇的父亲、爷爷、曾祖父、高祖父,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贤明皇帝;而且除了他爷爷之外大部分都还建立了军功。
明太祖的军功自然是不用说了,永乐皇帝又是历史上唯一封狼居胥的皇帝。他的父亲明宣宗也以果断手段平定叛乱;所以朱祁镇打小也想像祖辈一样,在战场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一点他和王振就特别的对付,王振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的书;虽然没有在科举考试上面建功立业。但如果能够带着皇帝打一场大胜仗,那么也是彪炳千秋的事情。
所以两人不仅仅关系上是主仆关系,而且理想也是非常的接尽;因此朱祁镇当了皇帝之后,就直接把王振提拔成了太监头子掌印太监;并且由于朱祁镇的许多思想都来自王振,所以在许多军国大事上都是王振管。
但是这就跟当时的文官集团产生了矛盾了,对于文官集团来说,他们早就受够了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打仗的日子;大家一起坐下来过安稳日子不好吗?
尽管北边的瓦剌在不断壮大,但是短时间也不可能威胁到中原地区;这好日子坐在家里过不好吗?所以双方之间就发生了矛盾。
而皇帝则坚决支持王振出兵的想法,因此朱祁镇带着王振浩浩荡荡的御驾亲征;但是朱祁镇既不是朱棣也不是朱元璋,而王振虽然也看过一些兵法,毕竟对具体的军事不是特别的了解。
所以这就酿成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超级惨败,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最终的结果是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而王振也在乱军当中被人杀死。
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大战葬送了明朝的军功集团,之后明朝的武将越来越没有话语权;文官则渐渐的成了明朝的决定性的力量。那么,王振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恐怕这个还真不好说;只能说他确实是志大才疏,并没有带兵打仗的本事却非要去打;最终害的自己和皇帝一起倒了血霉。
明朝四大宦官之一:汪直
说完这个不会打仗的宦官,咱们就来说一个会打仗的宦官:汪直。与其他几个大宦官不同,汪直虽然也是明朝著名的权宦之一;但其实他在为人方面还真是可圈可点的。
更为重要的是,他这个宦官最终还是以军功著称的。他的出身也非常的卑微,因为之前本来是叛军的后代,所以进宫不得已做了宦官。
不过经过明朝的改造之后,他并没有对自己父辈之前的事情有怨恨,反而成为了对明朝皇帝非常忠实的‘爪牙’;当时朱祁镇的儿子明宪宗想要打探情报,而汪直就亲自带着几个人出去,把情况打探得清清楚楚。
因此明宪宗开始对汪直看重,由于他身手敏捷、胆大心细,所以后面他被明宪宗专门派到了军队当中,并且多次在领军作战当中出奇谋取胜。
比如在平定建州叛乱的时候,他曾经作为监军突然袭击打败了建州人;而在平定鞑靼人的叛乱当中,汪直又以昼伏夜出的形式,带兵连续二十多天急行军偷袭了不知所措的鞑靼人,取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
当时明朝已经进入了稳定时期,一个皇帝手上展开一两次大战役就很少了,而汪直却在每次战役当中都能表现突出,一时之间成了当时军功赫赫的太监,备受当时的皇帝的喜欢。
而且许多官员都非常的害怕他,但是汪直虽然也有好排场的一面,在有时候却能够克制自己。比如当时河南巡抚秦纮并不奉承汪直,甚至还秘密向皇帝打汪直的小报告。
可是汪直在回到皇宫后却唯独向皇帝推荐他,皇帝拿出了秦纮的奏章,但是汪直仍然表示秦纮确实是个人才。而后面的巡抚汪霖温也不奉承他,汪直还故意说了一些不满意的话。
但是这个官员却不为所动,仍然以正常的礼仪接待他。而汪直受到了这种‘侮辱’之后却并不生气,反而对他刮目相看;可见汪直其实还是相当克制的。
不过最后汪直却被人举报说跟同事闹矛盾,然后皇帝被迫把他调到南京养老去了;之后历史上就很少出现他了。而且文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比较低的。
比如他的同僚徐镛就这么评价他:“肆罗织之文,振威福之势,兵连西北,民困东南,天下之人但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甚至要求皇帝‘明正典刑,以为奸臣结党怙势之戒’。
这个评价看起来感觉是有点儿不客观了。意思就是汪直“太有能力”了,所以要处理掉汪直来彰显皇帝的权威。
明朝四大宦官之一:刘瑾
接下来咱们说明朝的第三个大宦官:刘瑾。其实明朝的宦官当中虽然不乏能力出众的,但是像汪直这么洁身自好的,其实还是非常少的。
宦官们大多都是没有子女的,所以他们都喜欢筹集大量的钱财,以方便后面的小太监为他们养老送终。因此太监在贪财这一方面那是非常的丧心病狂的,而且并不是每个太监都像汪直那么好说话。
不溜须拍马对于许多太监来说,很可能就意味着你的官做到头了。而现在咱们讲的这位刘瑾,自然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刘瑾本来姓谈,但是在被大太监收养之后随太监姓了刘。
后面他被送去服侍太子朱厚照,这就是一个让人特别眼红的位置。因为明朝除了朱棣那里出现了夺权的情况外,之后基本上都没有打破太子当皇帝的规律。
因此小太监只要被送到太子那里去,等到太子当了皇帝。他们很快就可以飞黄腾达。当时跟刘瑾一起服侍朱厚照的还有,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
虽然理论上皇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士大夫跟新皇帝之间,往往都不是特别的熟悉;所以新皇帝用人一般都是选最熟悉的人,因此这八个平日里最亲近他的宦官,在朱厚照当了皇帝之后,就成了朱厚照最为重要的一个‘嫡系力量’。
而这其中善于察言观色和溜须拍马的刘瑾,最为朱厚照所信任。甚至把当时明朝的三大精锐之五千营,都交给刘瑾去统帅指挥。刘瑾也是一个‘有理想’的宦官,他的偶像就是当年的大宦官王振。
当然这个我们也是觉得很神奇,他为啥会崇拜那么一个失败的人物呢?说起来他其实还是要比王振的水平更低一些的。
因为王振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秀才出身,虽然他最后兵败身死,但是他的初衷还是帮朱祁镇建立威望,并且塑造一个强大的大明王朝的。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集中权力,实际上一个宦官要权力何用呢?
最终都是为皇帝扫清障碍的。可是刘瑾虽然仰慕王振的为人,却在掌权之后天天想办法搞钱;为了能够让朱厚照一直信任自己,他还用各种好玩的东西来进献给皇帝,并且鼓动皇帝到各地去捞钱。
这就是把当时的明王朝的社稷往火坑里推了!所以他掌权之后很快引起了文官集团的不满,一些激进的文官直接向皇帝弹劾他。但他却与另外七个宦官,号称当时的‘八虎’;一起在皇帝面前哭诉并且说文官想限制皇帝的权力。
这一方面是让皇帝对他们动了恻隐之心,同时也让皇帝对文官的行为非常愤怒;所以刘瑾不仅仅没有因此而倒台,反而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
得理不饶人的刘瑾开始大量杀害反对派,并且他又是个极其贪财的人,通过各种办法聚敛钱财、收 *** 赂;一时之间把当时的明朝搞得乌烟瘴气。
而他又性格嚣张跋扈,甚至连太监都被他给得罪了;最终太监告发了他,文官集团也一起表示要除掉他,皇帝在考虑到这么多人尤其是宦官反对他时,也终于下定决心要处罚这个嚣张的宦官。
而最终皇帝查抄了刘瑾的财产之后,搜出了250万两黄金 5000万两白银;可见这个刘瑾有多么的贪婪了!因此刘瑾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比较统一,基本上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他的定位是个贪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形式的角色。
明朝四大宦官之一:魏忠贤
接下来我们讲明朝最具争议性的宦官:魏忠贤。作为明朝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宦官,魏忠贤出身于底层的混混。早年的时候在街上是个不入流的人物,而且特别喜欢骑马射箭 *** 和美女。
传闻有次他 *** 之后特别后悔,所以一气之下就自残身体,之后他又因为跟宫中的人有关系,所以进宫做了宦官。自古以来街头混混一旦进入政坛,往往就会发挥出特别的才能。
而魏忠贤在这方面也一样,他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却特别的善于察言观色。当时他想要巴结别人巴结不上,所以攀上了当时的太子儿子的奶妈客氏。
虽然此时的客氏并不是很有权力,但是太子儿王子却很信任她。而魏忠贤也因为傍上了客氏而受到朱由校的信任,而之后皇帝和刚刚继位的皇帝先后驾崩,朱由校突然就成为了当时的皇帝。
魏忠贤作为朱由校的亲信,自然也是很快就被重用;换一个新皇帝就会换一群新的太监,这几乎是在明朝成为了定律的现象。但是魏忠贤因为早年混迹街头,在有了权力之后,把这种街头的一些能力应用到了朝堂上。
一时之间居然很快成为了一代权宦。虽然魏忠贤当时还不怎么识字,但是他却把权力斗争那套很快就利用自己街头经历玩得炉火纯青。
宫里其他跟客氏相好的宦官都被他给迫害,而其他有权势的宦官也被他排挤;很快他就掌握了朝政大权。当然,这一点也是有皇帝对他的支持的。
对于明朝的皇帝来说,宦官没有夺权的威胁性;所以放任他们去跟文官或者其他人斗,不仅仅对国家没有太大的危险,反而还能利用宦官来对付其他反对皇帝权威的人。
所以年少的朱由校放任了魏忠贤的发展,魏忠贤在得到大权之后也特别的能干;当时明朝有那么几个老大难题,但是最大的难题就是没钱,明 *** 的国库已经空了,所以魏忠贤就不管三二十一的搞钱;
并且打破当时文官的反对对商业征收税赋,这就引起了他跟文官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因为当时魏忠贤征税的很多行业,背后都是这些文官的产业。
但是魏忠贤充分发挥了街头流氓的精神,直接制造各种各样的大案或者直接栽赃陷害,把那些想要阻挡他的官员一个一个地干掉;同时他还在官员当中拉帮结派,组成了史上最强大的‘阉党’。
这些阉党又极大地促进了魏忠贤的办事效率,而他本人则还不断地巴结皇帝,并且通过客氏巴结皇帝。这样一来他的权力就无比的稳固,与此同时魏忠贤在搞来了大量的钱财之后,又组织了对辽东的战事和天下事务。
虽然魏忠贤手段又脏又黑,但是由于他为大明王朝搞来了钱,而且他通过情报机构牢牢掌握天下的动向,以及底下那群官员的动向。
所以在魏忠贤和朱由校的共同努力之下,那些年虽然明朝一直风雨飘摇,但是却仍然大体上保持运行。但是魏忠贤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文官的利益,而且实际上也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因此全天下的人都在私底下骂魏忠贤。
恰巧当时皇帝的弟弟朱由俭也是个嫉恶如仇的人,而之后皇帝朱由校又离奇的英年早逝,所以皇位传到了朱由俭的手上;也就是著名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上台后很快杀死了魏忠贤,他以为这样就可以还大明王朝一片清净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明朝局势一日不如一日。
尤其是当时的皇帝再也没办法制衡文官集团,而且崇祯皇帝本人也难以在监控群臣;所以之后崇祯皇帝不仅没办法收到足够的税钱,而且还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最终大明王朝很快就走向了灭亡。
相传崇祯皇帝驾崩前曾经让人厚葬魏忠贤,也就是相当于从行动上肯定了魏忠贤;那么,魏忠贤到底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奸臣呢?这个结论还是交给评论区的朋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