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现在,人们去炳灵寺,可以从永靖西部山区杨塔乡走旱路,也可以乘游艇、汽船从刘家峡水库上飘游而去。然而在过去,上一次炳灵寺很不容易,所以,在尕鲁坪与炳灵寺之间,历史上曾多次搭修过黄河桥。桥址在原鲁班滩与炳灵寺水帘洞的石门口之间。现在,枯水时节河岸上桥桩石眼依稀可辨。据《水经注》引《秦州记》载:“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伏于此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这是最早的建桥记载。所谓“飞桥”,在近代又称“握桥”、“折桥”,亦称“伸臂木桥”。修建方法是:采取粗坚圆木,并排顺长组合,以大石头压住接头,从两岸向河心层层延伸,至河心合拢成桥。
北宋初年,此处尚有黄河桥。其后,由于宋、金、西夏、吐蕃在这一带进行轮番战争,曾两次毁掉炳灵寺桥。西夏占据河西,吐蕃占据河州后,隔绝了宋王朝与西方的往来,逼迫北宋王朝收复熙、河二州。遂使河州境内之丝路又趋繁荣和发达。据《宋史记载》:“西鄙自破洮州之后,如于阗、大食、拂林、邈黎等国贡奉般次,道常不绝”“异国之使,接肿于中都焉。”
据道光年间的《 *** 府志》记载,明朝隆庆初年,河州参将张翼与知州聂守中,在原桥基础上重建飞桥,此桥毁于何时,无从稽考。自明代飞桥毁坏之后,直到今日,再未建飞桥,但桥址遗迹一直保留,直到刘家峡水库蓄水前,桥址南岸石滩,仍被当地村民称作“桥滩”,滩上游一块两间房子大的白麻石,石上刻有“天下第一桥”五个大字,其背后又刻有一首“山峰滔浪浪滔沙,两岸背上隔水涯,第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自刘家峡水库蓄水后,石刻等遗迹均被淹没,渡河则全靠羊皮筏子摆渡。从桥滩北望炳灵寺及“花果山”群峰,景色格外壮观。炳灵寺摩崖大佛躯态巍然,佛前拱形桥犹如长虹卧波,姊妹峰亭亭玉立,“五僧迎舟”峰躬立河畔,天洞峰透出一缕强烈光束,切刀峰、案板峰、宝瓶峰、老虎崖象翡翠屏障环抱着尕鲁坪“半岛”。
一九八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