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人不惟有超世之才(不惟有超世之才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人不惟有超世之才(不惟有超世之才的上一句和下一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人不惟有超世之才(不惟有超世之才的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瞿冬生

“碧天芳草——李叔同师友翰墨展”在温州衍园美术馆开幕以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无不感念百年前驻锡温州12载的弘一法师——

问君此去几时来

初春江南,莺飞草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3月14日晚上,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秀美的塘河边响起。正在温州衍园美术馆《李叔同师友翰墨展》现场举行的“弘一法师驻锡温州百年纪念音乐鉴赏会”,给人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视觉激荡——书画中深邃的意境在音乐中找到共鸣,歌曲里蕴藏的情愫在书画中得到诠释。

年底年外的温州,纪念弘一法师驻锡一百周年的相关活动,接踵而至:

2020年12月27日,“碧天芳草——李叔同与温州”和“碧天芳草——护生画集特展”专题展览在温博开幕。

2021年1月26日,“碧天芳草——李叔同师友翰墨展”在温州衍园美术馆开幕。

……

旷世情缘 百年《送别》

祖籍浙江平湖的弘一法师,俗家姓李,名文涛,字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1880年生于天津。他是中国少有的旷世奇才,擅书法、工诗词、 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擅演艺,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苦志修行。1921年起驻锡温州长达12年之久。1942年在福建泉州圆寂,世寿六旬晋三,被尊为一代高僧。

温州地处浙南一隅,东海之滨。当时交通闭塞,通联不便,弘一法师缘何青睐温州?

2月23日上午,面对一幅幅泛黄的书画,衍园美术馆馆长沈国林若有所思,娓娓介绍:“弘一法师出家后,在杭州熟人太多,经常有人造访,难以静下心来批阅《四分律》。法师俗家同学、温州瑞安人林同庄向他荐言‘永嘉山水清华,气候温适。’之后,温州人吴璧华、周孟由出面延请弘一法师到温州清修。弘一法师到温州后,就住在当时大南门外的庆福寺。他在温州十二年,多由周孟由、周群铮俩兄弟供养,关系十分亲近。”“弘一法师无论是出家前,还是出家后,都与我们温州人有不解之缘。”

弘一赠周孟由“千古·三人”七言联

佛家讲究一个缘字,缘字里面必有故事。然而,弘一法师来温旨在避世俗之扰,修清凉之心,自然不事张扬,因而有关他在温州的许多情况至今鲜为人知。

弘一法师1921年农历三月初五日致毛子青的书信中说:“音以杭地多故旧酬酢,将偕道侣程、吴二居士之温,觅清净兰若,息心办道。”据专门研究弘一法师的金星博士最新考证,弘一法师是1921年4月30日从上海搭乘海晏号出发,两天后才到温州的。

据《觉有情》第五卷(1944年)刊发的《庆福戒香记》《恩师弘一音公驻锡永嘉略记》以及《弘一大德在温州》(陈祖经写于1963年8月)等文稿记载,弘一法师驻锡的庆福寺,俗称“城下寮”,建于清嘉靖年间,背依积谷山麓,面绕城河,曲径通幽。弘一法师对此颇为满意,闭关之际相约同寮:“余初始出家。未有所解。急宜息诸缘务。先办己躬下事。为约三章。敬告同人。一凡有旧友新识来访问者。暂缓接见。一凡以写字作文相属者。暂缓动笔。一凡以介绍请托及诸事相属者。暂缓承应。惟冀同人共相体察。失礼之罪。希鉴亮焉。释弘一谨白。”

原温州庆福寺匾额拓片

96.5×240cm 1932年

清修期间,弘一法师确实极少会客。当时温州最高长官瓯海道尹林鹍翔来了三四次,法师均推病不见。1922年春,瓯海道尹张宗祥不带随从,只身前来拜访,弘一法师也予以婉拒,还慨叹道,吾既脱俗,哪有闲工夫再事交际乎。凡遇俗家来信,也托人于信封后批注:“该人业已他往”,原封退还。有人不解,法师回答:“既经出家,便应作已死想。倘若拆阅,见家有吉庆事,恐萌爱心;有不祥事,易引挂怀,不若退还为是。”然而,法师对普通信众则常开方便之门。一次,弘一法师闻听有个小贩老婆婆用辛苦积蓄来做功德,便欣然参加道场,亲提钟鼓,为她求福。

1922年,(前排左起)周孟由、周群铮、陈祖经、郭志闳。

(后排左起)因弘法师、寂山和尚、弘一法师等七人合影于温州庆禅福寺

1922年春,弘一法师欲拜庆福寺寂山和尚为依止师。和尚大惊,再三辞让。法师深情说道:“吾以永嘉(温州)为第二故乡,庆福寺作为第二常住,俾可安心办道,幸勿终弃。”吴璧华、周孟由俩居士从旁力劝,大和尚总算同意。自次日拜师礼之后,弘一法师一直称寂山和尚为“师父大人”。

在温州,弘一法师整整花了4年心血,才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法师曾立遗嘱:“本衲身殁,无庸建塔及其它功德,祗乞募资重印此书,以广流传,于愿已足。”由于《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别出心裁,评价极高,加上守戒极严,弘一法师被尊为一代高僧。

弘一法师驻足温州寺院多处,遗址尚存的有茶山宝严寺、仙岩伏虎寺、郭溪景德寺、鹿城江心寺。据统计,弘一法师光从庆福寺发出的信件就有近百封。日本佛教会多次函请大师东渡弘法,均被辞谢。1931年,弘一法师在庆福寺收到日本宽永寺托内山完造居士回赠的《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令人遗憾的是,庆福寺因城市改建已不见踪迹。

1937年,弘一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作《南闽十年之梦影》的演讲时,曾经深情地回忆道:“我在温州住得很久,差不多有十年光景。”可见,弘一法师对温州一直怀着深深的眷恋。温州的山山水水,同道故交,无疑在他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图片弘一大师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1925年 史从忠藏

翰墨奇缘 百年《清凉》

众所周知,出家前的李叔同,多才多艺,名满天下。他培养出一批像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放弃诸艺,惟不弃书法。在温州,他不仅完成了佛学巨著,还实现了书体转变。

据介绍,李叔同早期书法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温州人陈祖经曾记述说自己在浙江第一师范毕业时,老师送了一副对联给他:“‘简车于猎,安航以游。’字体系从张猛龙碑字苦练融化而出,瑰丽雄伟,动人魂魄。”

弘一法师在温州潜修后,书风发生重大改变,形成了独有的“弘一体”,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笔笔禅意,字字佛法。有人评价说这是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文静、老成之后的稚朴。弘一法师曾自评言:“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宏悲 弘一法师

吕砥石藏

2月27日,浙江省佛协副会长达照法师在“弘一大师温州踪迹寻访座谈会”上说:“弘一法师书法三个阶段表现出来的三种境界,即:早期学习楷书魏碑,一丝不苟,规规矩矩,如其持戒之精严。中期书风大变形成弘体,点划独立空灵,内外通畅,其如禅定之深厚。晚年代表作‘悲欣交集’自在洒脱,超然物外,无拘无束,如其智慧之超达。”达照法师进一步解释说:“因为戒定慧是整个佛法的三学,所以用来对照弘体,以示其学佛修行成就都是一个真正的有道高僧!”以佛理解读弘一法师的书法,令人耳目一新。

3月23日下午,马孟容先生嫡孙、书法家马亦钊接受采访时,又特意研读了弘一法师的大量书法作品。他认为,“‘弘一体’是弘一法师在温州修行之后逐渐形成的。通过修行,法师身心无垢,心底光明,意境清凉。此后,从他的书法形态上看,笔划粗圆没棱角,字型变长字距大。”马亦钊再次强调“‘弘一体’是他修行的自然结果,绝对不是刻意创造的。”的确,许多人都说,一看到弘一法师的书法,心自然就静下来了。

弘一法师与温州墨缘深厚,留在温州的墨宝自然不少。“千古觅来难得友,三人行处易寻师。”弘一法师1920年送给温州名士周孟由的这副对联,如今被刻在市区中山公园“周氏民居”门外,往来游人都可以见证弘一法师与温州的情缘。

1928年之后,庆福寺因旧城墙拆除失去屏障而日益喧嚣。寺主寂山和尚决定易位重建,弘一大师闻讯后手书《题永嘉庆福寺缘册》为其募捐。题词曰:“庆福之名,志乘不载,今所传者,嘉道间事耳。逮乎清季,寂公上人驻锡是间,整顿清规増筑僧舍,勤修净业,广行众善,又复建莲池会,劝导缁素,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远绍庐山之遗轨,近媲法雨之高躅,胜名流传,遍及中国,承其劝导,临终正念,示现瑞相,往生莲邦者时有所闻,懿欤盛哉!上人光显法门,阐扬佛化,功在万世矣。余于辛酉参学永嘉,依止上人,同住十载,尔者城垣渐废,观瞻不尊,寺主因弘贤首与上人谋,将欲重建殿宇,易其方位,以协形相,为立缘册,集募资财,凡诸善信当必生欢喜心,随力而助,所获功德,无量无边矣。”弘一法师还手书“庆福寺”寺额、大雄宝殿之“极乐庄严”匾额和长联。

1932年初夏,弘一法师由闽南龙山返庆福寺,应赵伯庼居士恳求,为其先祖母书《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一卷,以资回向。又手书江介卿先生《毗庐支那佛造像题辞》。

1932年初冬,弘一法师坐船离开温州去厦门。离别前留给弟子因弘一副对联:“临别赠汝无多语,一句弥陀作大舟。”

法师曾经叫学生陈祖经请年逾九旬的温州耆老陶文星写了“晚晴院”匾额。晚晴取自“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晩晴”。弘一法师见陶老字体古拙,甚为赞叹。

弘一法师在温期间,奖掖后学,慷慨相赠,至今传为美谈。当年二十出头的温州青年方介堪拜访弘一法师,得到大师嘉许,临别时获赠一支斗笔。这支凝结着弘一法师对后学晚辈希冀的斗笔,如今就摆在衍园美术馆的展厅里。后来,方介堪不负弘一期望,成为篆刻大家,刘海粟聘其任教上海美专,张大千邀其北上赴任,曾任温州博物馆首任馆长,晚年出任西泠印社副社长。

弘一法师 佛教书籍清单

27×18cm 林弼藏

故土福缘 百年《花香》

今年是弘一法师驻锡温州100周年,一直致力于彰显温州深厚文化底蕴的衍园美术馆,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契机。馆长沈国林积极联络弘一法师生前友好后人,精心筹划,成功筹办了此次展览。

2017年1月开馆的衍园美术馆,是一家经文化部门审核、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营利性美术馆,创办人沈国林是温州知名收藏家,曾无偿捐献马祝眉书信、周昌谷作品给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周昌谷艺术馆,广受好评。

沈国林馆长(左)向作者(中)介绍展品。

如今,衍园美术馆拥有蒲华、吴昌硕、梁启超、齐白石、黄宾虹、马一浮、吴湖帆、溥儒、丰子恺等大量名家书画作品。开馆以来,成功举办了《衍园穀旦——近现代名家书画展》《永嘉风流——汪如渊及其弟子书画展》和《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师友书画展》《红薇长馨——张光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书画纪念展》等十几场展览,还与浙江美术馆、浙大档案馆、浙大图书馆、温州博物馆等联袂办展,是目前温州颇有知名度的美术馆之一。

此次《李叔同师友翰墨展》展出作品50余件,其中有弘一法师书法作品、信扎、印拓、拓片、砚台、出版物(民国原版),有蔡元培、陈师曾、经享颐、黄炎培、马一浮、谢无量、张宗祥、姜丹书、徐悲鸿、潘天寿、丰子恺和温州的项骧、林同庄、周孟由、刘景晨、谢磊明、陈祖经、竺摩法师、方介堪、吴鹭山等师友作品。

一件件实物、一幅幅书画,无不写满岁月的沧桑,弥足珍贵。尤其是《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初拓本,令沈国林激动不已。据悉,《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拓片是姜丹书先生的儿子姜书凯先生捐赠给衍园美术馆的。

姜丹书(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创始人之一)和李叔同曾共事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志同道合。1917年,姜丹书母亲患病去世,请李叔同书写墓志铭。两人相对欷歔良久,李叔同应允了,却迟迟没动笔,直到1918年出家前一天晚上,才将墓志铭写好。

姜丹书闻讯赶到,已是人去楼空,唯见书桌上残烛断笔和这篇署款“大慈演音书”的墓志铭。《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被世人称为弘一法师的“红尘绝笔”,也是他出家后的“开笔之作。”

姜丹书得此墨宝后,即请人模勒上石,准备运往江苏溧阳老家,但因连年军阀混战,未能如愿。抗战爆发,杭州沦陷前夕,将其埋入土中。直到1958年夏,从南京艺术学院退休回到杭州,才把这块碑起出。

不久前,姜丹书儿子姜书凯先生闻听衍园美术馆欲借其拓片展览,即说:“父亲姜丹书生前与李叔同先生交往甚密。温州举办纪念弘一大师系列展,我十分感动,我家还有二张破损的《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初拓片,愿意捐赠给衍园美术馆,以表弘一大师友人后辈的心意。”次日,即将《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初拓本捐赠给沈国林。沈国林激动地说:“这是衍园美术馆开馆以来首次接受的捐赠。”

据姜书凯先生介绍,姜丹书先生曾于1918年请人初拓二十余份,陆续赠送给友人,这拓片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文献价值极高。

《姜母强太夫人墓志铭》拓片

弘一法师之于温州,那是千年难得的一次相遇;

温州之于弘一法师,那是修成正果的一个福地。

总之,弘一法师与温州,以及温州人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难以一笔道尽。此刻,当我想起百年前的弘一法师,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汽笛鸣响了,一艘大轮船上的烟囱冒出浓浓黑烟,缓缓驶离熙熙攘攘的上海码头,一位送别的故人伫立在空旷的码头,陷入沉思,想起甲板上那个中年和尚的前半生——一个富家子弟,艺术奇才,毅然决然,落发出家。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站在甲板上的弘一法师则气定神闲,犹如伫立智慧之舟,了无牵挂,目视南方……

“呜呜……”大轮船由远而近,渐渐靠近窄小的码头。岸边翘首盼望的温州人,喜出望外,不住地挥手。一位缁衣芒鞋的瘦削僧人,笑盈盈地迈步走下船梯,踏上了永嘉大师曾经生活的故土,从此开启了与“第二故乡”温州的不解情缘……

弘一行书“清凉”、丰子恺绘弘一遗像图33x27.6cm 62.7x27.6cm 1930年 1943年 温州博物馆藏

说人解史|他为何花20多年跑遍全国淘回来普通人的老照片?

说人解史|“唐宫夜宴”里有哪些茶饮?故事要从一个千年前的神秘地宫说起

草地周刊|大龄自闭症患者父母:我们走后,孩子怎么办?

草地周刊| 70年前,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草地周刊|这对美国夫妻,为何选择来红色中国养牛?

神州风物|唱遍全网的可可托海,究竟有哪些传奇故事?

神州风物|与朱熹同行:打开武夷山的另一种方式

百家谭|梁衡:这篇只有666字的课文,让孩子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访谈|何建明:“希望读者看到这个书名,停下来念一念”

监制:姜锦铭 | 责编:赵岑 | 校对:饶小阳

更多人不惟有超世之才(不惟有超世之才的上一句和下一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