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曲(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叫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曲(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叫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曲(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叫什么)

几季歌手下来,虽然观众的音乐审美逐渐提升,但对歌曲的评判标准依然带有主观性的成见。

对高音和编曲复杂的歌曲明显会表现出比走心动人的歌曲更为赏识有加的态度,也在每场排名上体现出来。

上一场张韶涵的「全世界失眠」,和这一场汪峰的「儿时」,都是如此。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不过,在民谣圈风靡的「儿时」显然比2001年被陈奕迅唱红的「全世界失眠」更具代表性一些,在诉说和追忆童年的范畴,它更具有研讨价值。

「儿时」这首歌一度因此成为走心民谣歌曲的代表。

歌曲名为「儿时」,刘昊霖作曲并演唱,曾作有「理想三旬」的唐映枫填词,是一首偏“童谣”性质的校园民谣。

但这种格律的歌曲,不同于早年间流行的「冬季校园」和「同桌的你」,更具化、更形象生动,也更接近于日常生活写照。

典型的“你一听就喜欢上了”。

词简单平直,每行八字,4行一段,格式工整;旋律悠扬动听,片段化处理,充满了画面感。

它具备着一首歌“当红”的潜质,词曲结合之下流畅连贯,走心动人。卸下了韬光养晦的杀气,回归人类本质的情感。

「儿时」能引发传播,在于它的故事性。但也有着绝对的劣势,因为太过温润的旋律与唱词,在表演时会缺乏攻击力。

适合演唱,但不适合比赛。

不过对于汪峰来说,来参加“歌手”总的来说还是按照心情行事,选歌也是“喜欢”为主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首歌听到就特别喜欢,几乎是完美的”。

的确,汪峰实在是太任性了。

不过,很多人也是在昨天的节目播出后才知道的,“童年”一词其实与汪峰不太搭。

尤其是在终日练习小提琴中度过的童年,让汪峰很难觉察到童年的滋味,特别是三五岁的儿童时光。

他的日子是单调聒噪,与小提琴为伴,不知童年为何物,也很难站在回忆溯源的角度去体会孩童时期的快乐。

汪峰的这轮选歌,意味着他要别人花更多时间去精心忖度歌里的情绪。

这个“度”尤为重要。

那是他没经历的人生阶段,所以究竟应该是怎样、应该要怎么唱和表现、以及怎样做处理……都是汪峰需要去雕琢的。

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一唱了之的。

在和李锐同车的对话,汪峰说了他对自己大女儿童年的期盼:

他希望是快乐的,不是用之后的成就去弥补的。

他的童年是不快乐的,但不能否定他是想寻求快乐的。

而童年的苦与涩,与现实希望的喜与甜,又形成了极大反差,引用耳帝的话,像“忆苦思甜”,是存在回望与想象中的。

于是,这种体验在歌曲的呈现上实则埋下了一层戏剧冲突。

「下坠」是如此,反差感最强的「普通Disco」也是如此,逐步消磨了汪峰在大众心中的往日形象。

同时,几期下来,你也不难看到汪峰对音乐和好作品的态度。

「下坠」时请来了原唱者,竞演之后会实时关注原唱歌曲的评论数据。

「儿时」和之后的作品,也是一个成功音乐人对好作品的推崇。

在“歌手”的舞台上,有人是作品来PK的,他是让好作品浮出水面的。

前者的高亢激烈,反倒能衬托出后者平凡的伟大。

「儿时」是如此,字眼里全然是往日美好时光。

没有戾气,摒弃了愤怒。

不为歌者而唱,而是为时代而唱。

汪峰拿出了作为一个音乐人的应有修养。

我在听这一版「儿时」的最大感觉也是如此:

他要把这首歌推出来,名次都是浮云。

他完全脱离了竞争层面,回到了演绎一首真正走心的音乐作品该有的状态里。

开场与结尾奏响的小号,前后呼应。委婉悠扬的样式,配合汪峰既有魅力的中低音,形成了严肃沉寂的画面感,放缓了原本整首歌的情绪。

刘昊霖原版的「儿时」是夏天,池塘,荡千秋…意象牵连,构成了一幅画。

而汪峰版的「儿时」则成了黄昏寂寥的深秋,庄严肃穆,严肃中透着哀思,仿佛给往日的童年做了一场祭奠式的怀念。

重新的编曲,由内而外散发出哀而不伤的情绪,一切水到渠成。

汪峰的「儿时」自带着感伤的美好,让人一度哽咽。

至于比赛的结果,早已在这次演唱之外,不是我们所担心的了。

因为比排名更珍贵的,是歌者的动情。

而那个唱哭我们的,才是自己的赢家,最后真正的赢家。

毕竟这细腻声线营造的情感陷阱,把我们纷纷拉扯回了“儿时”。

更多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曲(汪峰最有名的一首歌叫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