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西南证券 王湘杰 叶泽佑)
1 公司概况:煤矿生产信息化“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1.1 公司潜力巨大,科技赋能矿山生产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成立以来聚焦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领域,专业从事智能矿山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提升我国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主要为下游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整体方案设计、软硬件产品开发、信息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和自主创新,公司已成为行业内极具科技创新竞争力的矿山信息化和智能化厂商。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达到32.7%,拥有12项智能矿山核心技术,其中包含64项细分领域专利权和152项软件著作权。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学会在2018年和2019年联合授予北路智控“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相应系统产品亦被列入了国家煤监局发布的《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目录(第四批)》。
1.2 自主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综合毛利率业内领跑
公司目前已经拥有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配套四大类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涵盖了多个针对特定煤矿应用场景的系统。
1)智能矿山通信系统:
主要是基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电气防爆技术等,针对煤矿生产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向下游客户提供高抗扰性、高安全可靠性的信息传输、语音通信、交互联动等,为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
公司智能矿山通信系统产品主要为煤矿井下一体化通信系统,该系统在融合矿用调度通信、无线通信、应急广播等应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现了井下人员、车辆、信息矿灯等设备终端的信息融合联动。
2)智能矿山监控系统:
主要是基于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及电气防爆技术等,实现对复杂的煤矿工作环境中人员位置/环境参数/设备状态/图像信息等进行实时全面感知、对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以及对相关设备进行联动控制,通过对矿山各类信息的分析为生产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公司智能矿山监控系统产品主要包括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全矿井图像监控系统、智能辅助运输监控系统、矿用打钻管理系统等。
3)智能矿山集控系统:
主要采用分布式实时控制技术,同时融合矿井通信、实时监控、视频分析等技术,通过集控平台进行远程控制,能够实现煤流运输、井下排水、巷道通风等场景的智能控制,从而达到煤矿生产少人化乃至无人化的目标。
公司智能矿山集控系统产品主要包含矿用煤流智能集控系统、矿用排水智能集控系统、风机 智能集控系统等。
4)智能矿山装备配套:
产品主要与国内大型煤矿装备厂家的采/掘装备相结合,采用通信、监测、控制、智能分析等技术,辅助矿山装备企业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可视化远程控制,提升采/掘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实现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作业,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公司智能矿山装备配套产品主要包括采煤工作面智能化配套及掘进工作面智能化配套。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智能矿山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和装备配套三个产品体系,智能矿山集控系统贡献的收入较少。
2019-2021年期间,各产品体系收入呈上升趋势。
2019-2021年,公司智能矿山通信系统年复合增长率为 54.1%,智能矿山监控系统年复合增长率为 17.2%,智能矿山装备配套系统年复合增长率为 169.8%。
各产品体系占总营业份额较稳定,其中智能矿山监控系统占比最大,自 2019 以来一直占比 30.0%以上;智能矿山通信系统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22 年上半年占主营收入 36%;公司智能矿山装备配套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19-2022 年上半年占主营收入比例持续提升。
公司四大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
2019-2022H1 期间,智能矿山装备配套毛利率较其他三大体系更高,该类产品相关核心软硬件均为自主研发,集成的外购产品较少,因此整体毛利率较高且变动较小。
2021 年智能矿山通信系统因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报价,拉低了该业务毛利率。
智能矿山集控系统毛利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该系统以新建系统为主,新建系统的毛利率整体略低于扩容及备件,且易受具体订单影响,但随着未来智慧矿山新建系统业务订单量增长,成本下降,毛利率仍存在增长空间。
智能矿山监控系统产品特征较稳定,毛利率水平波动主要受具体产品结构、客户变化影响。2022 年上半年,受市场及运营成本影响,各类产品毛利率均呈下降趋势。
以直销模式为主,盈利优势凸显。
公司采取直销、经销相结合并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在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在经销模式下,经销客户向公司买断式采购产品后,自行销售至下游客户。公司直销和经销模式的收入比例较为稳定。
直销模式营收占比较大,自 2020 年以来,均在 70%以上,主要系直销模式下,客户回款相对经销模式快。
基于产品定价原则,直销模式下毛利率更高,直销模式下毛利率保持在 58.0%以上,而经销模式下毛利率基本在 56.0%左右,主要原因系直销模式下产品定价更有优势,往往高于经销模式下产品定价。
1.3 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攀升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规模效应初显。
2019 年到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 亿元、4.4亿元、5.8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1.8%,2019年到 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41.1%,主要系公司产品集成度逐渐提升,各类系统产品市场竞争力显现,单价和销量齐驱并进。
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未来成长性较强。
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 56.6%。其中,2020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2.9%,主要是由于公司有效控制成本,盈利能力增强。
随着营收规模扩大,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在 2021 年放缓。公司不断建设销售及服务体系,控制期间成本、推动技术创新,未来将实现净利润的持续增长。
公司毛利率维持稳定,净利率稳步上升。
自 2019 年以来,公司毛利率水平均保持在 50.0%以上。2019 年到 2021 年,公司净利率分别是 20.8%、24.5%、25.5%,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同时,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优化项目,建立标准化流程和内容,降低人工成本,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
公司费用率稳步下降。
2020 年及 2021 年期间费用率下降,主要系自 2020 年起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部分销售费用纳入合同成本核算,其次,直销模式有利于公司及时、有效获取并把握市场动态,提升营销效率,降低销售费用。
2022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 13.5%,略有提升,主要系公司围绕着中长期战略和行业增长机会,结合公司技术和产品优势,主动加大了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规模。
公司资产质量良好,资产流动性强。
随着股东资本投入增加、经营规模的逐步增大,公司总资产由 2019 年末的 4.3 亿元增至 2022 年第二季度末的 9.4 亿元。
从资产构成来看,公司资产流动性强。
2019 年末至 2022 年第二季度末,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 85.9%、90.4%、85.9%和 91.7%。运营管理能力较强,公司偿债能力不断提升。2019-2021年,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体提升,资产负债率显著改善。
2019-2021 年报告期内,公司合并报表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6.9%、42.0%、40.6%和 41.2%。2019-2021 年,公司合并报表口径资产负债率总体逐年下降,主要系公司股权融资款到账和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资产总额持续上升,公司偿债能力较强。
1.4 股权集中分布,领导层技术背景深厚
公司股权分布较为集中,王云兰、于胜利、金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云兰、于胜利、金勇分别直接持有公司 18.2%、13.5%、13.3%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 45.0% 的股份。
郑煤机持有公司股份 6.0%,其合伙人包括泓羿投资管理(河南)合伙企业、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HKSCCNOMINEESLIMITED 等,表现出对公司前景的认可和期待。
核心管理层具有丰富的电子科技产业背景。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于胜利、金勇、王云兰均有丰富工程局或研究所的工程师从业经历,深耕电子科技领域 30 余年。公司共有五名董事,三名独立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共有五人,包括总经理(1 名)、副总经理(2 名)、财务负责人(1 名)和董事会秘书(1 名)。
2 行业分析:行业景气度上行,智能矿山市场快速成长
2.1 科技创新赋能,智能矿山撬动蓝海市场
2.1.1 智能化建设领航,煤炭行业智慧化发展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型工业,目前亦面临着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化变革趋势。煤矿生产作为整个煤炭工业的核心所在,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建设,是适应现代工业技术革命发展趋势的本质支撑。
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智慧矿山,建设建成对生产、技术和后勤保障等进行主动感知、实时互联、自动分析、快速处理的无人矿山。智慧矿山建设能够使得煤矿生产极大地提升效率、优化管理、保障安全及降低成本。
煤矿信息化建设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主线与基础,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煤矿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了单机(系统)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及矿山物联网阶段,且随着工业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矿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向煤矿智慧化方向演化。
2.1.2 智能矿山产业链完备,高进入壁垒低替代威胁
智能矿山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零部件及服务提供商,如宝信软件等,负责为其中游厂商提供电子元器件、集成模块、外协加工等产品与服务;中游主要为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厂商,如北路智控,负责为智能矿山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和管控平台产品及解决方案;下游应用领域是煤炭行业,具体客户有煤矿生产企业以及煤矿装备制造商,如中国华能等。
智能矿山行业的产业链情况如下: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数量丰富,供应链随着物联网发展将更完备。
电子元器件、集成模块、外协加工等是目前生产中游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及服务。在上游供应方面,以上原材料及服务在国内均有大量的供应商,竞争较为激烈,不存在供货渠道单一、产品或服务垄断的情况,其充足的供应有利于本行业的发展。
智能矿山工业软件厂商受下游煤炭行业影响较大,下 *** 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本行业的需求。虽然煤炭行业整体发展受宏观经济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提升、减员增效以及节能降耗目标的必要性投入,目前我国煤矿升级改造存量需求巨大,因此智能矿山行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质量发展带动智能化需求,全国煤矿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统计局显示,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升,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煤炭生产主体。据统计,截至 2021 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 4500 处以内,120 万吨/年及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比 85%左右,其中,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煤矿 72 处、产能 11.24 亿吨/年,在建千万吨级煤矿 24 处左右、设计产能 3 亿吨/年左右,30 万吨/年及以下小型煤矿产能占比下降至 2%左右。行业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把控效率提升。
煤炭是我国能源“压舱石”,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行业去产能步伐加快,产能过剩的状况有所改善,行业效益亦有所回升。
并且,我国既有煤炭工业设施庞大,存量设备更新需求的存在为智能矿山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此外,规模化采购可获得较大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在保证供应商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智能矿山行业壁垒较高,较难有新公司进入。
鉴于矿山生产应用环境复杂、定制化程度高、资质要求严格等特点,进入智能矿山产业链中游细分行业需要较为丰富的生产技术积淀以及较为优异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协调能力,因此产业链上游及下游企业进入产业链中游成为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供应商的壁垒较高。从潜在竞争者层面分析,想要占领市场份额有以下几个难点:
总体而言,智能矿山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一旦形成壁垒,其他产商想进入得付出高额技术与准入成本。
智能矿山行业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依靠规模化采购;行业下游客户多为央企国企,对价格敏感度较低,议价能力较强。且智能矿山行业受替代产品/服务威胁程度较低。
2.1.3 智慧矿山建设规模稳健增长,行业发展空间千亿级别
智能矿山未来市场规模巨大。2021 年国家组织遴选了 71 处示范建设煤矿,总产能近 6 亿吨/年,计划投资 157 亿元左右,预计 2023 年底前可完成建设。
据初步统计,全国有近 400 座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超过 1000 亿元,截至 2022 年 3 月,已完成约 470 亿元。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数量增长迅速。
随着智慧矿山建设的推进,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数量近年来快速增长,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数量由 2015 年的 3 个迅速增长至 2019 年的 275 个,2020 年增至 494 个,同比增加 80.0%;2021 年继续增长至 687 个,其中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431 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 256 个;2022 年 3 月,全国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达到 813 个,与 2020 年相比增加 65.0%,其中,采煤面为 477 个,与 2020 年相比增加 43.0%;掘进面为 336 个,与 2020 年相比增加 109.0%。
结合现有数据,进行我国智慧矿山未来市场规模测算。
截至 2020 年底,我国拥有煤矿数量约 4700 处,总产能 39 亿吨/年,年产 120 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约 1200 处,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80.0%左右,其中年产 1000 万吨以上的超大型煤矿 52 处,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21.0%。
产能方面,根据不同规模煤矿总产量和数量计算单矿产能,年产 1000 万吨以上的超大型煤矿年产量 8.2亿吨,平均单矿产能 1577万吨/年;年产 120-1000万吨的煤矿产能占 59.0%, 平均单矿产能 200 万吨/年;年产 120 万吨以下煤矿总体产能约占全国 20.0%,平均单矿产 能 22 万吨/年。国家目标为 2025 年原煤年产量 41 亿吨。
煤矿数量方面,国家目标为 2025 年,煤矿数量压缩至 4000 处,建成超大型煤矿 65 处, 较 2020 年增加 25.0%。按照各类型煤矿现有平均产能不变计算,2025 年,年产 120-1000 万吨煤矿数量达到 1240 处,较 2020 年增长 8.0%,年产 120 万吨以下煤矿数量为 2695 处, 较 2020 年减少 23.0%,可同时达到总产能 41 亿吨/年和煤矿数 4000 处目标。
在智能化程度方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目标为:2025 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大型煤矿智能化率达到 100.0%。
假设 2025 年整体智能化率为 50.0%,计算得年产 120 万吨以下煤矿智能化率约为 22.0%。
单矿改造费用方面,根据现有数据及资料,大型煤矿平均单矿改造费用约为 2 亿元。按照产能比例计算,年产 1000 万吨以上的超大型煤矿平均单矿产能 1577 万吨/年,改造费用约为 12 亿元;年产 120-1000 万吨的煤矿平均单矿产能 200 万吨/年,改造费用约为 1.5 亿元,年产 120 万吨以下煤矿平均单矿产能 22 万吨/年,改造费用约为 0.2 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预计 2025 年智慧矿山整体规模约为 2741 亿元。
增速计算:截至 2022 年 1 月,全国有近 400 座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已完成约 470 亿元投资,根据测算所得 2025 年智慧矿山投资规模 2741 亿元,计算得 2022-2025 年煤矿智能化建设投资规模平均复合增速约为 55.4%。
截至 2022 年 1 月,智慧矿山投资中软件(智能化系统)价值量约为 71 亿元,未来智慧矿山整体建设中,软件价值量占比将达到 20.0%以上,按照 2025 年整体规模 2741 亿元计 算,软件价值量将达到 548 亿元,2022-2025 年软件投资规模复合增速约为 66.7%,高于行 业增速;
未来智慧矿山投资中硬件设备价值量占比将达 30.0%以上,按照 2025 年整体规模 2741 亿元计算,硬件价值量将达到约 822 亿元。软、硬件价值量合计将达到约 1370 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2.2 智慧矿山行业需求强劲,多方因素合力驱动
扶持政策保驾护航,助力行业高速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智能矿山行业发展迅速,为进一步规范并促进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智能矿山行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这为保持行业的高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指导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矿场招工难、矿工老龄化问题严峻,智慧矿山建设有助于缓解煤矿招工难问题。
煤矿行业趋于老龄化,龙煤集团、川煤集团等大型煤炭集团,41岁以上采掘工人占比分别达到 87.0%、86.8%。
因井下环境和工作条件高温、潮湿,存在顶板、瓦斯煤尘爆炸、水、火等危险因素,同时体力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煤矿招人十分困难,招聘年轻人难度更高,随着矿工老龄化程度加深,未来煤矿可能无工可用。
智慧矿山可以帮助推动生产一线“无人化”,通过移动巡检,远程控制,实现矿工室内工作。
智慧矿山可以通过传感器全程动态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矿工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工作强度降低。矿场就业吸引力提升,招工难问题随之缓解。
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仍高于发达国家,智慧矿山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帮助实现死亡率的降低。
2021 年,我国煤矿发生事故 91 起、死亡 178 人,同比分别下降 26.0%和 21.9%,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至 4.4 人/百万吨,同比下降 24.0%。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20 年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为 5 人,澳大利亚为 7 人,折合百万吨死 亡率均在 1 人/百万吨-2 人/百万吨,远低于我国。
这也表明,我国煤矿安全问题仍有改善空间。智慧矿山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减少井下矿工数量、其安全系统可以对井下环境实时监控,及时进行隐患排查,提升安全系数。
煤矿大型化、国有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煤矿智能化发展。
国家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 5500 处左右、退出落后煤炭产能 10 亿吨/年以上,安置职工 100 万人左右;2020 年 11 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 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 4000 处左右。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 10 家亿吨级煤炭企业。
而煤矿机械化是煤矿智能化的基础,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煤矿机械化发展,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20 年全国煤矿机械化程度达 85%,大型煤矿机械化率已达到 98.9%。 《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 90.0% 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75.0%以上。
矿山智能化将带来效益提升。
智慧矿山在生产系统、安全系统和管理系统全面布局,通过各环节智能化应用减少消耗品使用、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全职人员数量、减少能源消耗,实现整体效益提升。
根据麦肯锡数据,智慧矿山在回收率、总产量、备品备件和辅料消耗、维护、管理费用、人工支出、能源消耗、库存等关键指标方面相比与传统矿山均可实现优化。
智能化帮助煤炭企业实现收入提升 3.0%-5.0%,运营支出减少 5.0%,资产减少 5.0%,全面智能化的煤炭企业预计利润提升 7.0%-12.0%,投资回报率提升 2.0%-3.0%。
华为入局,成为行业发展的强有力助燃剂。
国内各矿山的的设备和系统由不同厂商提供,彼此独立,无法实现业务互联互通,为智慧矿山建设带来障碍,行业需要解决设备协同互通问题。
2021年 9 月 14 日,华为与国家能源集团推出矿鸿操作系统,通过独特“软总线”技术使得煤矿领域第一次实现了统一的设备层操作,以统一的接口和协议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家设备的协同与互通问题。通过矿鸿系统的软总线技术,煤矿企业可以随时进行数据在线采集,同步设备、系统数据,实现跨系统联动。
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建立,将把煤矿全面带入万物互联时代,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华为通过与行业公司成立合作研发中心,共同合作、明确分工、优势互补。
华为在技术方面优势明显,负责开发标准化矿鸿系统,实现设备协同互通、安全可控;行业内公司对行业情况、安全责任理解更为深入,负责对接客户、承担安全责任,做定制化开发、应用软件研究。
华为入局的将使行业内公司订单来源更为丰富;推动智慧矿山高效、高质量发展;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2.3 我国智能矿山行业布局全面,竞争充分利好龙头
2.3.1 智慧矿山百家争鸣,各家公司齐头并进
智慧矿山系统包含安全、生产和管理系统,三大环节共同助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各公司布局来看,工大高科、北路智控主要布局安全、生产和管理系统,主要产品为矿井井下窄轨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智能矿山通信系统等;
龙软科技、科达自控主要布局生产、管理系统,主要产品为 LongRuan 移动 GIS 平台、矿山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等;精准信息、梅安森主要布局安全环节;
郑煤机主要布局生产环节,主要产品有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
按照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 年要力争采掘智能化工作面达到 1000 个以上,有智能化的矿井产能达到 10 亿吨/年至 15 亿吨/年,建成一批 100 人以下少人智能化矿井。
对此,国内矿山在不同煤层厚度的智能化进行了探索。除传统煤机外,以郑煤机、天地科技、三一国际、创力集团为主的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煤矿智能化技术和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进一步提升。
2.3.2 智慧矿山领域竞争充分,龙头优势显著
国内智能矿山信息系统的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在智能矿山各业务领域的主要公司包括龙软科技、精准信息、梅安森、天地科技、科达自控、北路智控等上市公司以及北京富力通能源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非上市公司。
行业发展利好龙头企业。
国家对智慧矿山企业在研发、生产、检测、技术服务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行业内产品种类较齐、生产规模较大、用户覆盖较广、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优秀企业获得更多机会,实现快速增长。
我国智能矿山领域的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以及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我国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持续加速推进,目前国内智能矿山信息系统的市场竞争已较为充分,在智能矿山各业务领域的公司主要包括北路智控、震有科技、精准信息等上市公司以及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等非上市公司。
3 公司分析:产品覆盖全流程,与核心客户合作紧密
3.1 产品体系完整融合度高,布局煤炭大省助推矿山智能化
3.1.1 产品体系完整,系统融合度高
智能矿山总体架构依托于矿山物联网三层体系,即物联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应用与决策层。
依托传感器、定位装置、视频前端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完成对矿产现场的全面感知;通过传输层对物联感知层各节点信息汇总,实现对矿山生产环节人员位置、环境参数、设备状态、图像信息等信息的实时传输;
再结合矿山生产场景实时数据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矿井全面监控、数据存储运用、矿山智能业务应用及决策分析等功能,进而实现矿山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化运行,最终实现矿山生产的少人化及无人化工作。
北路智控是国内产品少数能覆盖智能矿山平台架构各个层级的公司,产品体系完整。
公司主要针对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监测、生产管理等环节,从事智能矿山相关信息系统开发、生产和销售,进而满足矿山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需求。
主要产品包含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配备四大品类。
公司产品跨越设备感知层、网络传输层、生产执行层以及平台应用层四大层级,公司智能矿山相关信息系统整体架构能够覆盖从全面自主感知、高效信息交互、动态预测预警、精准协同控制到智能分析决策的完整流程,能够帮助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提升、减员增效、节能降耗。
公司智能矿山信息系统及产品应用场景丰富,涉及生产、安全、管理多个环节。相关产品广泛运用于采煤、挖掘、运输、通风、排水等多种煤矿生产作业场景,能够有效满足煤矿生产过程中诸如井下信息高可靠传输交互、煤矿工作全场景可视化监控及智能分析、煤矿生产设备智能集中控制等需求。
由于我国处于矿山智能化初级阶段,行业内对设备的接口标准通讯协议、管理协议尚未完成标准化统一,各智能矿山系统厂商生产的软件、设备、系统难以实现高效兼容,这使得我国智能矿山深入推进面临一定挑战。
北路智控自主开发软件、硬件设备,产品系统融合度高。公司不仅自主开发系统软件、集成相关硬件设备,形成相应的信息系统产品;还基于自身的本案的电路设计、本安电源设计、同意基站主板设计自主开发信息系统中大部分具备感知、传输、交换、控制等功能的相关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均运用于自主开发的嵌入式软件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因此公司智能矿山信息系统及产品具有系统融合度高、兼容性好、功能多样、稳定性佳等优势。
公司内部产品可以相互兼容,产品配套齐全,通过统一标准、协议、接口等方式打通了各类设备、系统的融合渠道,有效解决了传统矿用系统产品可靠性及可兼容性较差等问题。
3.1.2 积极扩充产能,提升技术水平
产业政策引导支持矿山智能化,公司外部市场环境良好。
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相关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增加了矿山行业对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装备配套系统的需求。
为抓住市场机遇,公司积极扩充产能。
近年来,公司加大在智能矿山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有效满足客户在“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智能开采”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需求。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发展,2019-2021 年营业收入 CAGR 达 40.3%,2021 年度累计销售新建系统 502 套,约为 2019 年的 2 倍,但公司目前的生产条件已逐渐无法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深入推进后产品日益提升的要求。
为推动我国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助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公司于 2021 年公开募集 6.1 亿元用于投资矿山智能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和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以提升公司生产能力水平、完善公司产品性能,进一步支持我国传统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矿山智能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将有效扩充公司在智能矿山领域的产品供应能力。
通过新建现代化生产车间及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现有进行生产、检测工艺进行优化升级,该项目将提升公司基站、电源、传感器、终端等智能矿山系统产品主要组件的年产能。
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将提高公司整体研发能力,该项目主要计划通过要通过巡检机器人、地面化工厂智慧工厂设计等七大研究方向创新发展智能矿山产业、延伸相关产业。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矿山智能设备生产线和矿山智能化研发中心建设有序进行。
3.1.3 布局矿藏丰富地区,助推矿山智能化
山西、内蒙、陕西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煤炭大省。
2021 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超亿吨省份共 6 个,其中,山西和内蒙古原煤产量分别为 11.9 亿吨和 10.4 亿吨,是全国两大煤炭产地,合计原煤产量占全国产煤量 50%以上;陕西原煤产量 7 亿吨,位列全国第三。
矿藏资源丰富地区智能化需求较高,是我国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重点攻坚地区,智能化进度较快。
山西省智能化进程领先其他省,纵观全国八百余个矿山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山西省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 328 处,并于建立了 21 座“5G 矿井”。内蒙古积极布局“5G”智慧矿山,2020 年启动“中国移动 5G+智慧矿山燎原计划”,成立了“5G+无人矿卡联合实验室”,挂牌“5G+智慧矿山示范基地”。
山东、河南矿山智能化程度也在全国领先,截至2021年,山东已建成 80 个智能采煤工作面、71 个智能掘进工作面、10 个智能矿山示范点,河南省已累计建成 40 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4 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和 7 处智能化煤矿。
公司业务布局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今年将拓展至新疆,主要客户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河南等煤矿大省。
大型煤矿煤工集团看重安全性,智能化改造需求高;供给侧改革之后,产煤大省效益不断提升,下游客户价格敏感度低;加之,政策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下游客户每年都有新增智能化改造需求,公司在华中、华北、西北等地订单持续增长。
煤炭行业增产增益,为我国煤矿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路智控在主要业务布局地区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由于客户对公司智能矿山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及装备配套的需求逐年提升,公司在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地区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3.2 创新实力突出,构筑技术壁垒
3.2.1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知识体系完整
北路智控长期专注于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公司通过统一标准、协议、接口等方式打通了各类设备、系统的融合渠道,有效解决了传统矿用系统产品可靠性及可兼容性较差等问题,这对整合各系统实现全面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目前公司已掌握了专业化运用于煤矿工作应用场景的矿用多协议融合通信技术、智能矿山管控一体化平台构建技术、矿用防爆本安设计技术以及矿用以太网远距离电缆传输技术等 12 项核心技术,形成了立足于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领域较为完善且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体 系。未来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入,智慧矿山架构统一性、全面性不断提升,公司将具备更 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聚焦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保证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作为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能实现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软硬件融合、多系统交互的企业之一,持续投入研发,重视研发人员队伍建设,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32.7%。
为了保持以及进一步增强自身在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领域的行业竞争力,公司通过持续关注产业技术热点以及跟踪下游客户的需求风向,不断进行研发创新。
公司在“新一代融合通信系统”等在研项目注重发力,在现有应用场景下持续进行技术迭代。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版图,实现新老业务交相辉映。
2022年公司深入探索全新领域,布局“巡检机器人”、“智能辅助运输项目”和“地面化工厂智慧工厂设计”三大方向。
3.2.2 研发创新成果丰硕,开展合作推动矿山智慧化转型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取得丰硕的研发创新成果。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已取得 161 项项软件著作权以及 22 项发明专利。
2021 年公司在榆林煤博展发布“辅助运输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矿山物联管控平台”、“智能视频管理系统”和“5G+融合通信信息系统”。
其中,5G+融合通信信息系统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系统功能全面,底层融合多个系统,实现井上井下的双融合和智能指挥,可辅助决策者全方位了解井下情况,实现可视化快速指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新一代辅助运输智能管理系统利用精确定位、融合通信、远程控制、智能终端、Al识别、边缘计算等技术系统性解决了井下运输安全、效率等问题,实现智能调度指挥。
公司的 5G+融合通信信息系统系统融合度高、功能齐全,辅助运输智能管理系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的解决多类辅助运输问题,得到了会上行业客户及嘉宾的高度认可。
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历来注重技术方面的投入及研发队伍的建设,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源动力,从而使企业积淀深厚的技术和研发实力。
在长期的自主研发以及项目实践过程中,公司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赢得了较高的市场声誉。
此外,公司十分注重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
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分别与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同研发矿山智能化技术,完成了矿用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开发、采煤掘进机截割头姿态实时监控项目、矿井综合自动化大数据平台等研发项目的实施。
与华为合作,携手共建智慧矿山。
2020年 9 月 18 日,公司与华为、郑煤机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发挥在各自领域的技术积淀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一起努力在智慧矿山建设、智能工厂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实现新跨越。
3.3 覆盖核心客户,服务创新强化合作纽带
3.3.1 与行业核心客户合作长期稳定,奠定持续健康发展坚实基础
我国煤矿升级改造存量需求巨大,下游客户对煤矿生产环节智能化信息产品需求旺盛,智能矿山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始终专注于智能矿山领域,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行业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为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及煤炭装备企业等下游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广泛运用于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排水等多种煤矿生产作业场景,能够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公司产品覆盖山西、陕西、内蒙、河南等煤炭大省,获得了包括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等众多国内大型煤矿企业以及郑煤机、三一重装等知名煤矿装备企业的认可,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下游客户产品要求提高,促进公司良性发展。
随着矿山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入,行业核心客户对产品体系的丰富度要求将随之提高。与行业核心客户合作不断深入,能够促进公司研发创新,加强核心技术能力,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3.2 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强原有客户绑定
北路智控融合自身核心技术,推出创新性产品,以先进实力赢得市场认可。
为促进煤矿通信系统与生产信息化的全面紧密结合,公司立足矿用多协议融合通信技术,投入 1100 万元,推出一体化通信系统,相比单独购建该产品融合子系统,节约成本超60%;公司发行的矿用打钻管理系统产品,有效提高钻场打钻记录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保障能力。
上述两项产品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等单位授予的多项奖项,有力地验证了公司技术实力,极大提升公司市场影响力。
公司通过充分接触已有或潜在客户,能够准确把握客户持续更迭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软硬件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既能直接服务于煤矿生产企业,又能服务于煤矿装备企业。
北路智控充分发挥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性地将拓展其智慧矿山信息化系统服务对象至煤矿装备企业,为其产品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智能化升级方案,从而有效提升矿山装备的智能化程度,顺应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化、加速的趋势,并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的智能矿山装备配套产品与三一重装的掘进机相结合,集成掘进工作面智能化配套系统,能够协助实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时视频监控、掘进机参数采集、远程控制等功能,进而实现工作面的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作业,提升掘进工作面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同时公司与郑煤机合作,推出采煤工作面智能化配套系统,有力提升郑煤机的煤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发展潜力得到郑煤机的高度认可。
公司对行业解决方案服务范围和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加强与原有客户的深度绑定。
公司与郑煤机和三一重装的合作不断加深,2020-2021年郑煤机连续两年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21年度三一重装首次成为公司第四大客户。
凭借智能矿山信息化方案服务与模式的创新,公司近年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成长,并建立了自身的行业先发优势,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4.1 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假设 1:公司智能矿山通信系统为下游客户提供信息传输、语音通信、交互联动等功能。
基于计算机技术及电气防爆技术等,公司智能矿山通信系统融合了 4G、5G 通信技术,可以 针对煤矿生产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实现多网融合调度通信,性能极大优先于传统的独立矿山通 信子系统。
公司在矿山通信领域持续发力,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市场认可度和占有率不断提升,预计订单量将持续增长,假设2022-2024年订单量增速分别为 55%、50%、43%;
假设 2:公司智能矿山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复杂的煤矿工作环境中各类信息进行实时全 面感知、对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以及对相关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公司在矿山监控领域取得 了丰硕的研发成果,煤矿井下精确定位、矿井生产远程可视化控制等技术取得进步,预计订 单量将持续增长,假设 2022-2024 年订单量增速分别为 17%、15%、12%;
假设 3:公司在智能矿山装备配套解决方案服务范围持续创新,将合作对象拓展至与国 内大型煤矿装备厂家,公司目前与郑煤机、三一重装的掘进机、综采工作面配套集成智能矿 山装配。随着我国智慧矿山深入推进,公司智能矿山装备配套业务将会迎来新发展,预计订 单量将持续增长,假设 2022-2024 年订单量增速分别为 31%、32%、27%;
假设 4:公司智能矿山集控系统主要实现各类煤矿生产场景的智能控制,从而达到煤矿生产少人化乃至无人化的目标,主要包含矿用煤流智能集控系统、矿用排水智能集控系统、风机智能集控系统等产品。
公司深入探索全新领域,将智能矿山集控系统技术复用至化工领域,实现矿山智能业务和化工智慧工厂业务交相辉映,预计订单量将持续增长,假设2022-2024年订单量增速分别为22%、18%、17%;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如下表:
4.2 相对估值
综合考虑业务范围,选取龙软科技、梅安森、工大高科 3 家上市公司作为可比公司进行估值比较,2023年 3 家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为 16 倍。
公司是智能矿山生产系统领先提供商,技术实力雄厚、客户优质,并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在产品研发和客户拓展方面持续发力,预计估值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预计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 2.25 元、3.01 元、3.88 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32.2%的复合增长率。
考虑到公司作为煤矿生产信息化“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走在 研发创新的前列,是行业内少数产品布局矿山生产全流程的公司;公司在矿山智能化业务持 续发力,自研软、硬件,产品系统融合高,获得了行业核心客户的高度认可,并不断探索新 业务领域、积极进行客户拓展,预计订单量在 2023 年将迎来显著增长。
5 风险提示
智慧矿山建设不及预期、行业政策不及预期、项目研发不及预期。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 *** 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