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国词人乔羽的三部恋曲
文/周长行
乔羽诞生于1927年11月15日的山东济宁州的大运河岸边,今年6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总观先生的百年人生,我在自己的新书稿《大国词人乔羽传》里是这样写的:
他是新中国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主创者;是话剧《杨开慧》、电影歌剧《刘三姐》和故事片《红孩子》《果园姐妹》的编剧等;
他为这个世界捧出了1003首歌词,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牡丹之歌》《思念》《心中的玫瑰》《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堪称“国唱”的作品尤为人民大众所喜爱。
他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歌坛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家,领军人物,颇具大国词人的神韵和风范。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不是听着、唱着他的歌长大。他靠作品创造着伟大,却用心灵固守着平凡。他是菜市场里、小餐馆里那些小商贩、农民工的朋友;他和几个忘年交将就着几个小菜,用酒瓶盖喝着小二锅头,可以聊得神采飞扬。他不是所谓的“明星”“大腕儿”,然而,无数的“乔粉”却把他当作铁哥们。
他喜欢为祖国和人民写歌儿,新中国每个时代都有他的作品火爆华夏,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我的祖国》《祖国颂》;60年代的《祖国晨曲》《雄伟的天安门》《人说山西好风光》《汾河流水哗啦啦》;80年代90年代之后的《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祝福中华》《问国耻谁雪》等等。其中《我的祖国》《爱我中华》《难忘今宵》被“嫦娥一号”卫星带入月球轨道,唱响在浩瀚的太空。他从青年写到中年写到花甲之年写到古稀之年写到鲐背之年,写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喜闻乐见。他不愧为是一个为伟大祖国写了一辈子大歌词的人。因而被广大受众称之为“大国词人”。
恰如网友@祝福的留言:若果歌坛无乔羽,让孩子们如何荡起双桨,“一条大河”如何流淌,牡丹之花如何绽放,春节晚会如何难忘,“爱我中华”如何唱响,老年人如何拥抱最美的夕阳……
老百姓喜欢乔羽作品,喜欢乔羽其人。
然而,他决不为浮名所累,他始终是那个慈眉善目热爱生活的小老头,爱茶爱酒爱开玩笑爱聊天的“乔老爷”;他是高寿老人,却童心不泯,快乐生活得像个活泼泼的顽童……
他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国宝级作品;他的创作经历和人生阅历也堪称一部传奇故事。
他就是著名诗人、词坛泰斗乔羽。他还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出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2010年4月9日,受邀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荣誉院长。
上述这些“感知”均来自我对乔羽先生长达26年的采访。我从1996年6月开始采访乔羽,趁被借调到中央电视台撰写《大京九》两年半和之后常去北京出差的机会,有时三两天,有时四五天,耗时最长的一次采访用了18天(1998年春节前),从而让我积累下了90多次采访乔羽的丰厚素材和一百多盘记录他真实生活的录像带,如今这些录像带都存放在济宁乔羽艺术馆里。由此形成了乔羽故事的三部“恋曲”并远播海内外。
第一部恋曲是《乔羽恋歌》这本书,简称为“歌恋”。第二部书是《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简称为“河恋”。第三部恋曲是在乔羽先生逝世的第二天开始,我借疫情宅家的机会写成的《大国词人乔羽传》,简称为“乡恋”,因为它是由乔羽的故乡人在故乡的大运河岸边写成的一部怀念和思恋大国词人乔羽的书。三本恋书总计270万字,尽是故乡之恋,亲友之恋,祖国之恋的乔羽故事。下面,我讲述的就是人民艺术家乔羽先生的“三段恋情”。
先说第一个“恋”。
1999年4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乔羽恋歌》一书,是我自1996年到1998年,特别是1998年春节前的那次18天集中采访后的一部“随访录”似的作品。此书一出,即刻引起一股乔羽热。这是由乔羽授权,由我写出的第一本介绍乔羽的书。第一次独家披露乔羽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在他谈恋爱的时候写成的,比如他在一中读书时遭遇到“校服”的尴尬处境,比如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将自己的原名“乔庆宝”改成乔羽的,比如《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歌曲是如何写成的。一百多个乔羽故事,十多万字的乔羽谈话录,一下子传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甚至是国内外。这是当时出版界和阅读界的一件盛事。乔羽也谈到,“恋歌”这个书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他说他这辈子做得比较“鲜亮”的一件事就是写歌词。他还委托当时北京晚报的记者公布他的墓志铭:这里埋葬着写过几首歌词的人!乔羽说,他喜欢《乔羽恋歌》的封面,喜欢写满了“一条大河”字样的封底。乔羽的夫人也喜欢这个封面和封底。他们都认可这部书。
《乔羽恋歌》的出版发行,对于济宁人的乔羽,应该说是一次最隆重的“衣锦还乡”,对于“大国词人”的乔羽,则是一次“祖国之恋”的闪亮登场。
再说第二个“恋”。
北京团结出版社于2007年7月出版《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这是自《乔羽恋歌》7年后的我的采访和研究成果的又一次集结出版。乔羽又一次亲自授权。这部书稿曾被乔羽携带到美国的旅途上一边旅游一边审读。乔羽夫妇旅美回国后,我和几位济宁老乡曾去北京为先生接风洗尘,先生当场给团结出版社主编唐得阳打电话说“《不醉不说》可以出版了”。乔羽先生曾欣慰地对我说:这本书可说是他的传记。这个认可让我受到了安慰和鼓舞。《不醉不说》在全国新华书店上架15年以来,至今还处于常销状态。据我在网上搜索的消息显示此书已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好评如潮。有很多读者给我来信,称《不醉不说》是一部让人信服的“爱国主义的活教材”,乔羽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作品深受老百姓的青睐。有两个故事足以说明《不醉不说》受到了怎样的欢迎和传播。
第一个故事:湖北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魏雪发表在《荆楚理工学院学报》上题为“生动如歌的作家传记——读《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的学术论文,其中写道:“传记作家周长行在继《乔羽“恋”歌》(1999年出版)之后,于2007年又创作了风格迥异的《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给读者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而有个性的乔羽形象。作者采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表达方式,平民化的语言将名人的距离与读者拉近,使读者获得一种畅快的阅读感受,让读者更加接近乔羽的凡人一面,立体鲜活的传主形象在书中呼之欲出。与 《乔羽“恋”歌》相比较,《不醉不说》在文体结构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改进和创新,除了每一章末尾的乔羽采访实录“不醉不说”是其特有之外,作者对传记内容也进行了全面改进,对乔羽生平的表述更加科学,将《乔羽恋歌》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的同时增加了六十多个新鲜故事。”
这篇论文的作者与我素不相识,在网上查询方知她是远在湖北中南部江汉平原上的荆州市的一个教授。说明乔羽受喜爱的程度早已深入全国的各个角落,我写的乔羽故事已走进专家们的视野。看到自己的作品畅销国内外,既为乔羽欣慰,也为自己高兴。
另一个故事是此书“再版”引起的风波。为此,我在网络上以“《不醉不说》再版?作者竟然毫不知情!”为题连续三次表达了我的愤慨和意见。其中的猫腻一言难尽。但是这次再版的5万册《不醉不说》,倒是以“送书下乡”的名义,送到5万家农村图书室,受到广大农民读者朋友们的欢迎。
这两个故事,尽管各有说法,但在“传播乔羽故事,弘扬中华文脉”这一点上,却是高度契合的。
再说说第三个“恋”。
2022年6月20日凌晨传来噩耗:乔羽先生逝世,享年95岁。
疫情之下,不准远行,我去不了北京给先生送行,只能在书屋里以自己的方式献上深深的哀思。回忆与先生相识相知相通的26个春秋,朗读凝结着我们深厚友情的那两本书的一些段落,念叨着“您一路走好,天堂永驻”之类的话语,躬送先生远行。
21日早晨,先生辞世的第二天,我心想,不能就这样宅家总是沉默着。当时我想,缅怀和纪念先生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挖掘传扬他的文化遗存,学习他的做人品格、创作思想、理念和方法,乔羽故事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当天我用了整整八个小时,梳理我花费二十多年时间采访到的素材,写出了长达七千多字的《大运河岸边的乔家小院》。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呈现乔羽的家族文化渊源,为从“根”上解读乔羽提供了原滋原味的实证。我感到,此时此刻,属于我的又一次“探源”活动开始了:为乔羽先生,为他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作品探源!
,及时与读者交流,有时我也写点随笔,与读者互动或回应各种关切。
果然“忆乔羽”得到热烈回响,“喜欢这一期,期待下一期”的呼声高涨。从6月21日《大运河岸边的乔家小院》到9月1日的《那一夜,不醉不说》的终结篇,70多天里我们已写作编发了64期总计20多万字的“忆乔羽”。据乔粉们统计,“忆乔羽”已有百万人阅读。这让我们受到鼓舞和慰藉。
悼念和怀念之旅,让我们度过了这个破记录酷热的夏天。乔老爷走得风光、热烈而又高雅。我们在这个最为重要的机会里实现了再次“传播乔羽故事,弘扬中华文脉”的夙愿。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我们在“忆乔羽”的基础上,马不停蹄,继而策划撰写出了《大国词人乔羽传》,于是第三部乔羽故事便在浓浓的乡恋里诞生。乔羽是走了,我们又把他“请回”故乡!有一个刚刚发生的故事实在是耐人寻味,11月2日那天上午一个叫骆冬峻的年轻人敲开我的屋门,他说他在“喜马拉雅”上开办了一个播音平台,他要向全国播送《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这本书,按照版权规定,他特意来请求我的支持,要我在“喜马拉雅”发给他的一张表格上签字授权。我当即签了字,只要是传播乔羽故事,我会极力赞成。我熟悉小骆,他曾经在济宁电台工作过,拥有不错的播音经历和成绩,当下他和妻子正经营着一家前景看好的小企业。然而,疫情困扰,企业爬坡之际,骆冬峻却执意重操旧业,去完成播放30万字的《不醉不说》,这件事让我受到了感动,也受到震动。4日上午,他送来了试播样本,播的恰好是《大运河岸边的乔家小院》。听后,我激动不已,也提出修改意见。他匆匆忙忙地又去修改。送走小骆,我就有点不能自已,一个劲儿地感叹,什么叫“人民艺术家,人民爱”啊,这就是呀;什么叫“在民间”?这就是啊!什么叫“乡恋”?这就是啊!
行文到此,我想起乔羽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一个没有故乡的人,身后将一无所有;一个没有祖国的人,身后将一无所有。古今中外,凡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怀着赤子之心的爱国者。吾辈虽说不上伟大,但我们都应当是祖国的赤子,没有理由不热爱祖国,也没有理由不报效祖国……
(写于2022年11月6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鹍鹏腾飞的地方》《大山的呼唤》《大京九解说词》《赵忠祥 *** 》《乔羽恋歌》《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中篇报告文学《岩石岁月》《悠悠玉兰情》《巷道雪洞》。作品曾获《 *** 文艺》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壹点号真言贞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