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十年之约歌词阿哲(三年的约定歌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十年之约歌词阿哲(三年的约定歌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十年之约歌词阿哲(三年的约定歌词)

《心桥续码录》第十章第六小节叙述,2008年10月,小说人物乔建去海南农场,参加上山下乡40周年庆典,回美国前在广州举行告别宴会,诚邀农友们:“……十年后,我们一起,再踏宝岛之地,重觅当年踪迹。”

时光消逝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之间,十年过去了。在热心农友的组织策划下,2018年10月下旬,包括作者(乔建)共46名来自不同中学的原农友,乘坐旅游大巴士,几天行程,歌声相伴,重访50年前生活工作过的海南澄迈县西达农场。

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正如谢医生等人所感慨的,充满了“岁月如歌”的氛围,它体现在以下的三段歌词:

第一段:歌声穿回50年前的胶林,白花花的胶乳、浓浓的椰香。初尝爱情的甜蜜,溶入了青春的苦涩。我们忆起那秋。

第二段:歌声传遍50年来的大地,南江村的琴曲、那裕的笛音。发自心灵的颤动,呼唤着农友的归来。我们聚在琼州。

第三段:歌声洒在50年后的宝岛,人世间的感悟、相逢的笑语。晚霞下串串泪珠,倾诉着兄弟姐妹情。我们爱在金秋。

旅游巴士上的46名访客,年龄最小的64岁,最大的72岁。第一段歌词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1968年深秋,首批来到农场的知青才18岁左右。放眼环顾这46位农友,谁无青春岁月?谁无充满勃勃生机的时期?作为重访者的每个人,都自豪地回味自己逝去的青春,也羡慕当今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但我们这辈人的青春却具有时代的特色:胸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又经受现实的磨练和风雨的洗礼。恰在此时,爱情悄悄而至,刚尝到它的甜蜜,又沾上青春的苦涩。这两种味道的交溶,扶持着理想坚定,催生着我们成长。而记忆,总是定格在某一特定的时段,某年,某月,某日………2018年重访时,当年的初恋与青春虽不复存在,但白花花的胶乳依然、浓浓的椰香如昔,实境若梦,不禁忆起50年前的那个秋天。

至于第二段歌词,是赞颂这次海南行的盛会。农友林君是拉手风琴的高手,潘总善于吹笛。在农场时,白天是艰辛的劳作。晚饭后,在农作物田边,在橡胶林夜空,传来悠扬的琴声和清脆的笛音,婉转动人,大家边饮木薯糖水边凝神倾听,消除了一天的疲惫。这46位访客,来自海内外。50年来,他们从不同视角,见证了中国的蒸蒸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巨大变化。在南江村,在那裕队,那曾经飘忽的乐器曲调,似乎撩拨起农友们的思绪。旧地重游,心灵颤动,互相呼唤,兴奋抒怀。特产尝原味,土酒诉离情,因缘际会,弥足珍贵!欢庆彼此归来,聚在琼州宝岛。

第三段歌词,是在晩年之际总结过往。50年后的今天,在海南岛,在广州,神州处处繁荣昌盛,中国空前强大,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大家纷纷谈到,50年前对祖国的展望,在今天早已变成现实。晚年欣逢好年代,既要保重身体,健康长寿,享受中华盛世的好日子;也要豁然通达,随心所欲,轻松自在,活在当下。这就是46位农友对人世间的感悟!在相逢的欢声笑语中,在变幻的绚丽晚霞下,夕阳映照白发,心态永远年轻。此刻,不少农友喜极而泣,抑制不住串串泪珠,顺着面颊流下。因为青春年少时赴海南农场奋斗在一起,经历人生几十年后归来在一起,晚年重访旧地时欢聚在一起。这是在海岛数载艰苦日子结成的情谊,也是如同大家庭兄弟姐妹般的情谊。这种恒久的爱,渗透着亲情,友情,爱情,弥漫在金色的秋天里。

上述三段歌词写好并得到农友们通过后,有一位音乐爱好者想为它谱曲,但中途因病住院,此事不了了之。我想,其实这三段歌词已经对那次50周年活动、对我们的人生留下记录;虽然未能谱成曲调,但我并不遗憾。每个人的不同人生,或者换句话说,每个人对人生的不同演绎,谱写出各种风格的主旋律,本身就是荡气回肠的优美乐曲,不是吗?

知日于2021年8月15日

更多十年之约歌词阿哲(三年的约定歌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