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还是那朵荷花,荷叶还是那一池的绿。
这次不是担心秋天到了荷花飘零的诗人,也不是小孩子偷采莲藕的淘气,而是一个少女。同一个荷花、同一个池塘,有千百种写法将自己的心中热浪潮涌拍打。
这个少女一定是个会打扮的女孩,是个配色的专家。她懂得今天采莲的日子,自己根据环境来搭配自己的衣服。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她穿着和荷叶一样的绿色裙子,动物界很多弱小的动物都有保护色,如蜥蜴常常栖息在草木里,皮肤就和草木的颜色相同,螳螂埋伏在纸条上,自己就像一个枝条。这个采莲的女孩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和环境融合在一起。
这条恰如其分的绿裙子平时穿可能会有点扎眼,放在采莲的小舟上不多不少正好,美没有绝对值,只是相对值,和环境的融合,和妆容的搭配和谐,美本质是一种友好感。我们对美的感受,都是基因里感受到了友好和舒适。
她有这么一条绿裙子,平时永远没有机会穿,但她不怕,她就是要留在今天采莲的时候穿。因为她知道这一天,这条裙子一定是最合适的,美有时也是一种自信。
她的面容是白里透着红,荷花也是白里透着红,她和花也融为一体。那么多绿荷叶当中,荷花只要一朵就把所有人的眼光都吸引到了这边。这个自信的女孩也是一样,她和花都是这一片池塘的中心点。一个个圆圆的绿蒲,把水面挡住了,保护着那一朵花不会随波逐流,被风浪沉没。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是花儿变成了人,还是人儿变成了花,一瞬间,人和花分不清了,如梦如幻,那一朵朵荷花会不会一个个少女躲在那里抓迷藏。“乱入”说明女孩是在闲逛,名义上是采莲,其实不过是嬉戏玩耍。
最后一句也是文章的妙处,写了三句都是眼睛看到的,最后一句突然从眼睛转到耳朵里,眼睛被美迷惑了,分不清什么是人,什么是花。这时女孩在莲叶荷花群中唱起了歌,顺着歌声才找到了女孩的位置。
写文章写描写时,不要从头写到脚,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这样看着会很累,因为我们平时看一个人不会是这样像扫描仪一样从头到脚来扫描,一定是综合感受,有看的,有听得,有闻的,有感受的。这里面多少比例写看到的,多少比例写听的,是个人风格形成的基础。
一句“闻歌”,马上就让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流动的画面,变成了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