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命运是什么是哪首歌的歌词(命运呢这首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命运是什么是哪首歌的歌词(命运呢这首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命运是什么是哪首歌的歌词(命运呢这首歌)

一、

世界末日,通常代表着毁灭和绝望,但有一首歌,虽以世界末日为主题,却以凄美的韵律为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广为传唱了半个世纪。

Why does the sun go on shining?

太阳为何依然照耀?

Why does the sea rush to shore?

海浪为何仍在拍打着岩岸?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难道它们不知,这便是世界末日?

Cause you don’t love me anymore

因为,你已不再爱我了。

Why do the birds go on singing?

鸟儿为何依然歌唱?

Why do the stars glow above?

群星为何依旧闪耀于天上?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难道它们不知,这便是世界末日?

It ended when I lost your love

就在我,失去你的爱的那一刻。

——《The End of The World 》 世界末日 by 斯基特•戴维斯

斯基特•戴维斯(Skeeter Davis),对这名字你也许会感到陌生,毕竟属于她的年代已久远。

她是为数不多的乡村民谣女歌手,四度获得格莱美奖,曾是美国乡村音乐第一天后。

她的传世名曲《The End of The World 》(世界末日)可能你不会陌生,你或许早已听过她的原唱,也可能听过别的翻唱版本。

这首歌虽已被无数人翻唱,但在大部分歌迷听众心中,最完美的版本,仍是斯基特的原唱,空灵且凄美,还有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这可能是最让人陶醉的一种世界末日。

二、

斯基特•戴维斯不是真名,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艺名。

她的原名叫玛丽•弗朗西斯•佩尼克(Mary Frances Penick),1931年12月30日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干岭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当时正是大萧条最凄凉的时刻,据统计,当年有3400万美国人没有任何收入。

在肯塔基的乡下,大部分人要靠吃喂牲畜的野草维持生命。

小玛丽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她的出生为这个苦苦挣扎的农民家庭带来黑暗长夜中的一丝慰籍。

蹒跚学步的小玛丽便到处蹦哒打滚,迫不及待地探索世界。看着小外孙女精力十足的样子,愁眉不展的外公也渐渐笑逐颜开。

外公很疼爱这个孙女,常抱着她外出游逛,还给她取了个可爱的绰号“小蚊子”,也就是“斯基特”(Skeeter意为“蚊子”)。

当时谁也没有想过“小蚊子”这个乳名会伴随着玛丽的一生。

然而很不幸,当玛丽还很小的时候,她外公竟然被一个亲戚谋杀了。

外公的非正常死亡,对玛丽一家影响巨大。她母亲因此得了严重抑郁症,经常酗酒,多次自杀未遂。

有一次,小玛丽扇去母亲手上的酒瓶,整个人坐在母亲的手上,为的是阻止母亲去取一把刀。还有次,母亲差点要抱着玛丽和她弟弟跳楼。整个童年,玛丽都活在母亲抑郁的阴霾中。

变故之后,再也没有人亲呢地叫玛丽“小蚊子”。

长大后,她逐渐理解死亡的含义,犹如意识到世界末日的气息,毁天灭地。记忆中外公的模样却越发模糊,她心痛不已。

她的内心,仿佛出现了一片无法填补的空洞,越来越大。

她想念慈祥的外公,一直记住外公为她取得爱称“Skeeter”,多年以后仍无法忘怀。

三、

玛丽上中学后,一家从干岭搬到厄兰格,玛丽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

受偶像歌手贝蒂•赫顿影响,玛丽喜欢上唱歌,对一些电影歌曲如数家珍。

玛丽发现音乐蕴藏巨大力量,能拯救自己空虚苦闷的生活,也相信能靠音乐感染他人。

她渐渐痴迷于唱歌和舞台演出,空闲时在家苦练技艺,争取一切上台表演的机会。

玛丽在自家的后院搭起一个简易舞台,邀请附近的孩子来看她唱歌表演,或者讲鬼故事,弄得孩子们时而听得陶醉,时而吓得大哭。

在厄兰格读高中时,玛丽遇上同样热爱音乐的贝蒂•戴维斯(Betty Davis),二人很快成为亲密好友,相见恨晚。

课余时间,她们一起吉他弹唱,时常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成为校园里的明星人物。

一次旅行路上,她们偶遇一个大型的露天盛会,凭借出色的才艺,姐妹俩竟然说服了盛会的经理临时加插她们上舞台演出。

这次临时性的演唱,吸引了乡村音乐之王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和却特•阿特金斯(Chet Atkins)的注意,并获得高度的评价。

后来,姐妹俩的表演技艺日渐成熟,不断赢得歌唱比赛的奖项和获得电视演播的机会。

姐妹俩于是干脆成立了乐队——戴维斯姐妹(The Davis Sister)。

四、

也许因为童年的灰暗,玛丽对自家姓氏的认可度似乎不高,在组合命名中,她完全使用贝蒂的姓氏Davis——戴维斯姐妹。

玛丽非常喜欢这个名字,甚至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随后,戴维斯姐妹获得越来越多商演和电视演出的机会,名气越来越大。

高中毕业后,戴维斯姐妹开始筹划自己的唱片,制作了一些演示录音。

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史云斯(Steve Sholes)听过演示录音,被姐妹的优美和声二重唱所吸引,决定和她们签约。

签约后,姐妹俩开始自己的巡回演唱,同时寻找灵感制作属于自己的音乐。

1953年5月23日,戴维斯姐妹录制了她们的第一首“爆款”歌曲《I Forgot More Than Youll Ever Know》(我忘记的比你知道的还多)。

这首单曲获得巨大成功,连续占据乡村音乐排行榜达8个星期,同时进入流行曲榜前20名,据告示牌杂志的排名,该曲还一度挤进史上百强乡村单曲的第65位。

戴维斯姐妹的音乐事业获得起飞。

五、

自从爱上音乐,遇上贝蒂,玛丽觉得自己终于时来运转,她重新感到生活充满无限可能,无限希望。

曾经内心里,那犹如世界末日的空洞,也似在一点一点地填补。

然而意外和明天,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

就在戴维斯姐妹因为一首歌走红不过两个多月,1953年8月2日,在她们参加完一次公益晚会的回程路上,因为司机开车打瞌睡发生了严重车祸。

结果,玛丽头部重伤,而贝蒂则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贝蒂的死让玛丽大受打击,住院期间她时常发呆,“世界末日”的黑暗气息又慢慢侵蚀着她,甚至一度让她崩溃,需要医生注射药物来镇静情绪。

然而,唱片公司经纪人奥莉却迫不及待地运作着让贝蒂的妹妹接班,趁热打铁继续让“戴维斯姐妹”组合捞金,因为戴维斯姐妹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流量IP”。

经纪人奥莉不断对玛丽洗脑式游说,六个月后,玛丽勉强同意与贝蒂的妹妹乔治亚•戴维斯重组“戴维斯姐妹”。

此后两年,玛丽与乔治亚发行了九首以“戴维斯姐妹”冠名的单曲,作品都比不上过去贝蒂时期的成功,虽然玛丽口头上觉得“这些作品还不错”,但贝蒂的离世就如强行抽去玛丽灵魂中的一部分,组合曾经的音乐灵气都好像跟随灵魂一同破损了。

“世界末日”的心灵黑洞又开始扩大,玛丽需要一次新的救赎。

六、

迷惘中的玛丽在1956年草草决定与一名铁路工人肯尼斯结婚,婚后不久便宣布“戴维斯姐妹”正式解散。

或许玛丽想通过一场仪式与过去的灰暗作别,可惜事与愿违,婚后不久她便患上抑郁症,她仍然无法放下贝蒂的死,草率的婚姻也几乎注定似的是个闹剧。

玛丽尝试创作独唱歌《让他自由》,虽然这歌让她获得格莱美奖提名,但她并不满意,似乎欠缺了些什么。

她尝试用多音轨的方式模拟贝蒂的和声二重唱,但效果不尽人意。曾经的美好已然破碎,重要的人和物失去了就无法弥补。

世界在崩溃吗?末日要来临了吗?

两年之后,玛丽离婚,她搬到纳什维尔隐居。

隐居的日子没人知道玛丽的内心到底经历什么样的波澜,或许她在努力回忆自己曾与外公的快乐日子,或许她想起与贝蒂一起带着吉他“闯荡江湖”时的潇洒,总之最后,玛丽做了一个决定。

她决定以“Skeeter Davis”——斯基特•戴维斯这个名字重返乐坛。

七、

对于“Skeeter Davis”这个艺名,她没有过多解释,但我相信,那是爱她的外公和死去的知己给了她的力量,让她得以鼓起勇气,独自面对世间一切的灰暗和不如意。

斯基特•戴维斯这个名字,是玛丽对生命的救赎。

1959年,重新振作的戴维斯与他人合作的歌曲就进入前20的热门排名,积极参加奥立剧院的乡村音乐活动,并与许多著名乡村歌手认识,一起巡回演出。

此后,戴维斯创作了不少好歌,1960至1962年间有《我帮不了你》、《最后一次约会》、《我该在的地方》和《乐观》等曲都分别进入十大热门歌曲,让戴维斯登上美国告示牌流行榜,并被邀请上迪克•克拉克音乐舞台,这些辉煌成就在当时的乡村女歌手中是闻所未闻的。

1963年,戴维斯推出了她的经典传世名曲《The End of The World 》(世界末日),当年就获得100万张的金碟销量,稳居热门排新榜前五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首同时打破四个告示牌排行榜前十名的歌曲,这直接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乡村音乐第一天后。

八、

歌曲《The End of The World 》是由亚瑟•肯特(Arthur Kent)作曲,著名诗人希尔维亚•迪依(Sylvia•Dee)作词。

单看歌词,很多人以为这是描写女孩失恋的心情,其实是误会。

诗人希尔维亚是为了纪念去世的父亲,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歌词,没有用任何宏大的词汇去修饰悲伤,而是通过生活中最日常的细节,如星辰大海、阳光鸟儿来反衬失去至亲的悲痛。

戴维斯看到这首曲子眼前一亮,认为这歌简直是为她而生,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累积的感情力量借着这首曲抒发出来。

戴维斯用空灵的歌声描画出一个场景:

失去至亲的女孩无助地来到海边,凝望、祷告。

在平和的三连音铺垫下,女孩对着大海轻声细语,用毫无波澜的语气,道出内心最猛烈的波涛汹涌。

让那风浪来得更大些吧!

最好能毁天灭地,反正最重要的人离开了,便是我的世界末日。

但在歌曲最后的一段,戴维斯神来之笔地把两句问话用独白的方式呈现,犹如一个坚强的女孩笃定地向命运之神发起质问。

Why does my heart go on beating? 我的心为何仍然跳动? Why do these eyes of mine cry? 我的双眼为何仍在流泪?

女孩留着热泪质问完毕,用更高亢的声调去唱出最后两句,虽然仍承认心痛得犹如世界末日,但伤心人已获得了力量,调整了心态。

她在为外公而唱,为贝蒂而唱,同时,也为世人而唱。

至亲挚爱的离去,会对一个人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世界依然很美,但伤心人内心的世界却在崩塌,独自承受这份末日的悲伤,很可能会使人进入抑郁状态。

没有人比戴维斯更明白这种伤痛,但她挺过来了,她希望自己的歌声,能为每一个伤心者带来力量。

这首《世界末日》确实也充满力量,经过戴维斯的演唱后,几乎经久不衰地传唱了半个世纪,不断有新的翻唱和改编版本问世。

例如卡朋特兄妹的翻唱,陈百强粤语版的《冬恋》,韩寒电影中邓紫棋的《后会无期》。

愿好歌可以流芳百世,温暖人间。

九、

在《世界末日》之后,斯基特•戴维斯的艺术生涯仍在继续,在美国60、70年代,一个乡村女歌手可以那样多次问鼎告示牌流行榜首、格莱美奖等殊荣,确实是难能可贵。

属于她的好歌很多,提几首有较大影响力的。

1965年与波比•贝尔(Bobby Bare)合作的《A Dear John Letter》流行甚广。

这首歌形式简单,实际上就五行歌词,重复了三遍。

歌词大意是,女友告诉约翰她厌恶写这样一封信,因为她再也不爱他了,她要另嫁他人。

然后就是男主约翰的独白,说的是他正在国外战场上,此时战争结束,他赢得了每一场战役。他欣喜雀跃,打开来信,却看见女友向他索回自己的照片,因为现在的丈夫想要。

这首曲调轻松的小品,用美国式的黑色幽默,表达出美国民众对待战争的复杂心态。

还有1971年推出的自传式的歌曲《Bus Fare To Kentucky 》(去肯塔基的车票),回归纯粹的乡村元素,欢快的浓浓的牛仔味道。

歌词讲述一个乡村女孩第一次进大城市肯塔基,用戏谑的方式讲述美国70年代乡村发现,以及城乡融合的矛盾。

还有她的《Gonna Get Along With You Now》都是乡村音乐的经典。

十、

斯基特•戴维斯在70年代后期渐渐淡出乐坛,开始周游世界各地,到过巴巴多斯、新加坡和瑞典等。

她也开始涉足基督教会的工作,参加教会活动,为一些教会团体写福音歌曲,并花了大量时间在非洲传教。

她相信,跟歌声一样,基督教同样也可以为世人带来心灵的救赎。

斯基特•戴维斯一生的三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晚年主要从事音乐研究。

1988年,确诊乳腺癌的她切除了右 *** 并积极治疗。

1993年,她出版了一本与歌曲同名的自传《Bus Fare To Kentucky》,1998年还出版过一本儿童读物《圣诞箴言》。

2004年,斯基特•戴维斯与世长辞,葬礼上播放着她1962年录制的《The End of The World 》。

人生实苦,没有谁的一生能够免于苦痛。

面对苦难,有人选择沉沦,有人麻木不仁,但也有人奋力抗争,走出苦痛,获得新生力量后更去帮助他人。

斯基特•戴维斯——也就是玛丽,她的一生并不算过得幸福,她切实感受过心灵的末日之痛,但最后她却能把末日唱成歌,反而温暖世人。

天主教哲学圣师奥古斯丁有一句箴言:

“有多少力量,就有多少爱。”

她的力量能对抗末日,她的爱也能泽被世界。她的名字,叫斯基特•戴维斯。

更多命运是什么是哪首歌的歌词(命运呢这首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