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最大分歧在于谁来担任哈里发。
简单点说, *** 去世后,逊尼派希望由选举产生新的领袖,也就是“哈里发”;而什叶派则认为应该由 *** 的堂弟兼女婿兼养子阿里来担任哈里发。由此产生了矛盾并最终分道扬镳,分裂成两派,互相攻击。
*** 教是 *** 在43岁那年一次山洞中冥想时受到天启而创立的。之后经过了多年的传教,和麦加的多神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统一了 *** 部落。 *** 的妻子很多,但是并没有多少子嗣。他和第一任妻子赫蒂彻有六个孩子,包括两个男孩和四个女孩,不幸的是两个男孩全部夭折了。后来 *** 的女奴玛利亚生了一个男孩,也不幸夭折了。赫蒂彻在嫁给 *** 的时候带了一个男孩,成为了 *** 的继子,不幸的是也夭折了。到最后 *** 只有四个女儿活下来。四个女儿中,长女嫁给了表兄艾布·阿斯,艾布阿斯早年不信 *** 教,因此被 *** 判为离婚,最后 *** 统一 *** 部落之后,艾布阿斯也皈依了 *** 教, *** 又宣布他们复婚;二女儿和三女儿先后嫁给了奥斯曼,也就是后来的第三任哈里发;最小的女儿法蒂玛嫁给了 *** 的堂弟阿里。
*** 是麦加古莱氏家族分支哈希姆家族的成员。在 *** 教统一之前, *** 人信奉的是多神教,宗教中心就在麦加,而主持多神教中心麦克白天房的正是古莱氏家族,因此古莱氏家族是 *** 的祭司家族。
*** 早年在麦加传教受到了迫害而流亡到了麦地那,在麦地那当地贵族的支持下反攻麦加,才统一了 *** 。而在攻克麦加的过程中, *** 和麦加的贵族们进行了妥协,承认了麦加的圣城地位,承认在 *** 教中保留麦克白天房的特殊地位,承认不追究麦加贵族们的责任,最终换来了麦加无血开城,顺利合流。但是这样一来,麦加的贵族重新回到了 *** 部落的统治中心,麦地那教团反而被排挤在外了。因此麦地那教团是有不满的。
当 *** 去世之后,尚未入土教团内部就因为谁出任新的领袖产生了分裂。特别是麦地那教团不满麦加贵族把持权力,有拥立一个麦地那人做领袖,另立中央的打算。得知消息后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和阿布·欧拜德赶到了会场阻止了麦地那教团的分离行为。
上面提到的这三位都是第一批追随 *** 的麦加贵族,追随 *** 流亡,也追随 *** 战斗,因此很受器重地位很高,在麦地那人中间也有威信,于是连哄带吓的阻止了麦地那教团的分裂行为。但是仍然需要推举出一个新的领袖,于是欧麦尔、阿布·欧拜德率先推举阿布·伯克尔出任新的领袖,即哈里发。有两位威望十足的人抬轿,众人自然无有不从,于是阿布·伯克尔当上了第一任哈里发。
但是贵族中不是没有反对声音。虽然阿布·伯克尔是最早的信徒,也是 *** 最器重依赖的战友,在 *** 病重期间还被 *** 指定来代理 *** 领导大家做礼拜(这也是“哈里发”,即代理人的由来)。但是仍然有人认为 *** 的继承人另有其人,应该是由其堂弟兼女婿兼养子阿里来继承。
阿里是 *** 叔父的儿子。 *** 早年丧父,幼年丧母,抚养的祖父又去世得早,从小是由叔叔塔里布抚养长大的。 *** 在麦加传教期间,也得到了叔父的暗中支持和保护,才得以逃过多神教的迫害。因此 *** 和阿里一家的关系十分紧密。阿里年纪很小, *** 创建 *** 教的时候才10岁,两者相差30来岁,虽然是堂兄弟但是情同父子。阿里追随 *** 流亡麦地那之后, *** 将小女儿法蒂玛嫁给了他,阿里成了 *** 的女婿兼养子。
*** 是古莱氏家族分支哈希姆家族的后裔。按照 *** 人的传统,只有古莱氏家族的后裔才能做祭司。
阿布·伯克尔在担任哈里发之后,让法蒂玛感到很不满,特别是她希望继承 *** 的财产时,被阿布·伯克尔以穆圣生前有捐赠遗嘱为由拒绝。法蒂玛公然反对阿布·伯克尔,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迫使法蒂玛向阿布·伯克尔宣誓效忠,阿布·伯克尔及其支持者欧麦尔等人包围了阿里家。欧麦尔甚至点燃了房子逼迫法蒂玛走出家门,阿里持剑试图反抗被制服,法蒂玛威胁要袒露自己的头发。传统中 *** 妇女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候才袒露头发,因此法蒂玛实际上是威胁要破坏阿布·伯克尔等人的名誉。为此,阿布·伯克尔很动容,最终放弃。法蒂玛至死没有承认阿布·伯克尔的哈里发地位。
阿里在法蒂玛生前没有向阿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法蒂玛去世后,阿里向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宣誓效忠。
*** 去世之后,各地的野心家纷纷跳出来造反。有人自立为哈里发,也有人自称先知,各地叛乱不断。阿布·伯克尔是临危受命,很明显作为常年带兵打仗的有威望的老人,比年纪轻轻没有功绩的阿里更加适合担任哈里发。
阿布·伯克尔担任了两年哈里发,直至病逝。两年内,第一年四下出征,镇压了各地的叛乱;第二年阿布·伯克尔主持了对萨珊波斯和东罗的战争。
阿布·伯克尔在病重的时候,公开表示支持欧麦尔出任下一任哈里发,于是欧麦尔顺理成章的全票当选第二任哈里发。
奥斯曼和阿里都宣誓效忠欧麦尔,得到了重用。
而欧麦尔生前就指定了欧拜德作为下一任接班人。总体来说,伯克尔、欧麦尔和欧拜德是打算三人轮流坐庄的,不幸的是欧拜德在欧麦尔之前病逝,于是没有了确定的继承人,不得不再次进行选举。
*** 生前, *** 教团就有分裂的迹象,比如麦地那教团的不满。因为 *** 和麦加贵族是妥协后的合流,因此双方并不能很好的相容,之后隐形的分为了新旧两个党派,其中追随 *** 流亡的算是新人党,而后来投降归顺的麦加贵族则是旧人党。新人党最早依靠的是麦地那等部落,而旧人党则依靠的是麦加部落。
欧麦尔时期,随着 *** 的对外扩张, *** 教也迅速传播开来。新旧两党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多,矛盾也迅速激化起来。
伯克尔、欧麦尔和欧拜德都是新人党,如果能够连续执政,那么新人党会不断做大,最终旧人党或许会沉沦下去。但是事与愿违,随着斗争的激化,欧麦尔被波斯奴隶刺杀,欧拜德病逝在欧麦尔之前。
这一次候选人有六个人,也都有投票权。六个人中,奥斯曼和阿里是热门。奥斯曼和阿里都是 *** 的女婿,只不过,阿里同时是 *** 的堂弟兼养子,因此关系更亲近。六人组中,实际要看另外四人的投票结果,而其中一人不在麦地那,因此实际上是五个人投票,看其中另外三个人的态度。
阿里因为是大热门,因此自诩已经必胜无疑,态度十分傲慢,对另外三人的示好和试探无动于衷,反而口无遮拦,有所冒犯。与之相对的,奥斯曼不算大热门,比较好说话,年近70垂垂老矣,说不定等他去世自己还能被选上当当哈里发,奥斯曼也暗中做了利益交换,于是投票结果出现了一边倒。奥斯曼当选了第三任哈里发。阿里对此愤愤不平,拒绝承认选举结果。选举委员会主席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大意是之前大家约定了进行投票选举,你也是支持的,现在投票结果出来了,因为没选你你就闹情绪,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这是背信弃义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要被 *** *** 诅咒的!阿里最终被迫向奥斯曼宣誓效忠。
欧麦尔担任哈里发的时期, *** 就已经扩张得非常厉害了,扩张过程中新皈依的信徒又和原本就皈依的信徒之间产生了矛盾。在早年 *** 部落还很弱小,所以实行的是国有制。扩张获得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而不是私人所有,这样把所有的财富都由中央调拨,给每个信徒发工资。到了奥斯曼时期,一开始也延续了前任的做法。但是这个做法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国家扩张了,民众变多了,很难再由中央统一调配了。所以开始在各地设立总督来管理。
国家扩张了,特别是控制的地区比麦地那等沙漠地区更加富饶,于是大量的 *** 人从腹地迁徙到富饶的地区。这些地区就出现了新老移民之间的矛盾。老移民以扩张时期的占领军为主,他们在战争中得到了好处,不仅富有而且大多因功获得了官职,他们看不起新来的移民,认为自己筚路蓝缕打开了局面,这些人就来摘桃子;而新移民们则在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试图获得生存。
就好像现在的农民工进城一样,城里人觉得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是来跟自己抢占本地资源来了,而外来务工人员由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服务让城里人离不开。
当时的贫富差距比现代要大多了。老移民已经在战后分到了房屋,后来又有了田产,成了食利阶级;而新移民则只能住在贫民窟里,做着辛劳危险的工作。双方彼此看不上,矛盾重重。
奥斯曼试图通过收买新移民的民心来获得支持,稳固统治,结果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扑。于是奥斯曼改弦更张,转为支持旧贵族,打压新移民。这样新移民就聚集到了奥斯曼的反对派阿里的周围。
这个时期什叶派最重要的创始人阿卜杜拉也出现了,他的思想比价极端,认为阿里才是 *** 的合法继承人,其他人都没有资格。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即一个先知身后总有一个执行人,阿里是 *** 的执行人,以此来否定前三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他的理论发展到后来连阿里本人都表示难以接受了,于是不得不流亡到埃及。在埃及,得到了埃及总督的支持,反而落地生根,为什叶派提供了思想理论,也培养了骨干。日后这些埃及的激进分子大量涌入麦地那,直接刺杀了奥斯曼。
奥斯曼统治的末年,社会矛盾重重,反对派层出不穷。特别是当初的六大常委中最支持奥斯曼的阿卜杜拉已经去世,留下的左拜尔、泰勒哈等人本来选举奥斯曼就是盼望奥斯曼年纪大了能够早死,自己有希望上位过把哈里发的瘾。然而奥斯曼迟迟不死,已经八十多了,这帮老家伙也快撑不住了,于是也纷纷反对奥斯曼,希望他早点下台让路。
在奥斯曼召开的大会上,他的侄子叙利亚总督穆阿维耶发言,希望其他各位常委能够慎重考虑,奥斯曼已经八十多了,离死不远了,既然是大家一致推举出来的哈里发,就让他顺利活到自然死亡吧。如果任由民意沸腾,擅自废立哈里发,那么你们以后上位能安稳吗?
结果这话惹怒了阿里,阿里直接斥责他:这事儿关你屁事,老百姓怎么想的你能猜得中吗?你个没娘养的家伙!
双方闹得很僵,最终奥斯曼出面和稀泥,让穆阿维耶赶快回叙利亚去,才避免了冲突。
穆阿维耶走后,很快反对派开始从全国各地召集人手,大量涌入麦地那。他们包围了奥斯曼的宅邸。早年 *** 教的哈里发的宅邸是没有门的,以示能够接受任何人的监督,并且愿意接受任何人前来提建议。奥斯曼的宅邸就没有门,所以暴徒们冲进了他的家,当面要求他下台。阿里等人也来劝说奥斯曼主动辞去哈里发职位,体面下台。奥斯曼坚决拒绝。
暴徒们包围了奥斯曼的宅邸,不许人进出,特别是不许人送食物上门,不时冲击奥斯曼。于是左拜尔、泰勒哈和阿里都把自己的长子派去保护奥斯曼,这些人一直保护奥斯曼,直到奥斯曼被暴徒所杀。
奥斯曼迟迟不肯退位,最终暴徒们失去了耐心,半夜冲进了奥斯曼的宅邸。奥斯曼正拿着可兰经在祷告,遭到了暴徒的杀害,据说试图阻挡攻击时奥斯曼一只手被斩断,鲜血染红了可兰经。暴徒们随后推举了阿里担任新的哈里发。
奥斯曼被害的消息传到了叙利亚。奥斯曼的支持者将奥斯曼的遗物送到了叙利亚。于是,穆阿维耶以为奥斯曼复仇为名,拒绝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并出兵和阿里交战。
阿里将都城从麦地那迁到了两河流域的库法。那里新旧移民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化,新移民是阿里的支持者。
而因为阿里不愿满足左拜尔、泰勒哈等人出任总督的要求,左拜尔和泰勒哈带领支持者到巴士拉掀起叛乱,特别是 *** 的妻子阿伊莎也加入了叛军。阿里前有穆阿维耶的大军,背后有左拜尔等人的叛乱,忙得焦头烂额。最终阿里决定先解决叛军,左拜尔、泰勒哈战死,阿伊莎被软禁,但是阿里败给了穆阿维耶。
阿里打开了魔盒,却无法关上。从阿里的支持者中分裂出来一支更激进的派系--哈瓦利吉派。当时阿里和穆阿维耶试图和解,触怒了主战派。阿里支持者中的主战派分裂出来,出走后成立了哈瓦利吉派。哈瓦利吉派的叛乱被镇压了,首领战死,但是信徒们四下分散开来。最终在一次做礼拜中,哈瓦利吉派的信徒用淬毒的匕首刺杀了阿里。
阿里去世的时候也没有指定继承人。阿里的支持者们支持阿里的长子哈桑。而穆阿维耶再次对哈里发发起挑战。
哈桑在得到穆阿维耶的许诺后,宣布让出了哈里发之位。穆阿维耶成为了新的哈里发。但是哈桑的行为不能被阿里的支持者接受,他们支持哈桑的弟弟侯赛因,继续和穆阿维耶抗争。最终侯赛因一家在朝拜途中被穆阿维耶派出的军队杀死。
什叶派和逊尼派正式分离,开始了对抗。
什叶派也有很多的派系。主要有三个派系: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和五伊玛目派。
什叶派以阿里为第一伊玛目,一直传了十二任,最后的第十二任伊玛目去世后,什叶派拒绝承认其死亡,认为他只是隐遁了,随时会以马赫迪的身份重返人间,带领什叶派取得最终胜利。
第六任伊玛目萨迪克认为长子伊斯玛仪的德行不足以担任伊玛目,于是改立次子为下任伊玛目。于是有一部分什叶派认为伊斯玛仪才有资格继任伊玛目,而伊斯玛仪去世后,也没死,而是隐遁了,随时以马赫迪的身份重返人间。
早在第五任伊玛目的时候,就因为信徒分别支持第四任伊玛目的两个不同儿子,而分离出来一个五伊玛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