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人世间》里,苦命的郑娟被骆士宾 *** 生下一子郑楠,与周秉昆结婚后以“未婚先孕”的名义对内对外公布为他俩的孩子,改姓周。
骆士宾本不想认这个孩子,毕竟这是犯罪的实证。但后来他在狱中跟人打架意外失去了生育能力,出狱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却不能拥有后代,就令他惦记上了周楠。
但是当他找到郑娟,千方百计要把周楠从她身边带走的时候,郑娟坚决拒绝了。
此时的骆士宾,是商界成功人士,按他开出的条件,他可以给周楠极为理想的生活,出国留学、继承商业帝国;也可以给郑娟和周秉昆一大笔养育补偿,让他们从此摆脱“光字片”的艰难处境;如果郑娟怕孩子在生父家里受委屈,骆士宾甚至可以为此离婚,确保不受后妈的气。
这无疑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的,在旁人,包括周秉义、周蓉等周家人看来显然是值得考虑的,因为这样并不见得会使郑娟失去一个孩子,而只是周楠多了一个生父,根本上对她并没有损失什么。
但是郑娟坚决拒绝了,与她站在一起的是她的丈夫周秉昆。
为什么?
我觉得,在郑娟并不像周秉义、周蓉以及骆士宾等人那样“精打细算”的头脑里,有两个原因让她拒绝。
01郑娟不愿因此强化耻辱
周楠是郑娟被骆士宾 *** 而生的孩子,这一份耻辱是终生的。
郑娟是一个无比善良的女子,她并不想牢记这份耻辱,事实上也在嫁给周秉昆后,在秉昆对她无限的爱里,这份耻辱也慢慢地被幸福感替代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耻辱本身就在她的心里消失了,其实周楠本身就是一种标记,只是随着时间淡化强度而已。
而如果骆士宾从她生活中夺走了周楠,却是一种尖锐的唤醒。作为母亲,她与周楠之间的血肉联系是不可能分割的,如前所述,即便周楠到了骆士宾身边,也不会是郑娟失去了这个儿子,而是强化了那被 *** 的记忆。
并且,这记忆会不仅成为记忆,而成为流传在“光字片”的“大字报”,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要说那个年代,放在现在,有多少被 *** 被猥亵被侮辱的女子默默吞咽自己的痛苦?因为当她们为自己的耻辱而发声时,收获的竟常常是嘲笑、围观和幸灾乐祸,现实中有,影视作品里也有,比如《开端》里的公交车猥亵案。
那么否认是 *** ,说成是无果恋爱的“非婚生子”怎么样?但那不是乱搞吗?郑娟的形象会变好吗?
不管是被侮辱,还是生活作风随便,郑娟都很难得到理解和同情。
不仅是郑娟,秉昆也一样。他的尊严会被踩到“光字片”的烂泥地里。
所以,郑娟是绝不肯把儿子给骆士宾的。
02郑娟的人生词典里没有“利用”
有人会提醒,不要只从“精神”上考虑问题,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利益”,不是很香吗?
周楠有了强大的财力支持,可以出国去上世界最好的大学,可以拥有最好的前程;郑娟和周秉昆呢,可以获得一大笔补偿费,有了钱还担心什么呢?难道非得终老于“光字片”,有钱买房哪里不能落户?
就是说,与这唾手可得的利益相比,那“可能”的精神伤害算得了什么?能利用的不利用,那不是傻吗?
况且,实际上决定认不认骆士宾的是周楠,郑娟你能封锁住周楠对生父为他描绘的灿烂前程的向往吗?一是无权,二是做不到。
这应该是很多人会做的“理性”选择。
但是郑娟的人生词典里没有“利用”两字。她一开始就不利用自己的苦难处境来博得别人(包括周秉昆)的同情怜悯,也没利用自己为周母康复所建功劳博取周家的承认,更不用说利用儿子来博取金钱利益了。
如果利用了这个,那不是交易吗?
在很多聪明人眼里,这样的交易并不是不道德的,而是理直气壮的,甚至是“两全其美”的。
郑娟不是聪明人,在周蓉等高智人群眼里,她实际上是个“低智商”的人。
她不聪明,她不算计,她不利用,她不搞交易。
也许是她“不懂”;但根本上,是她“不愿”。
而正因为她“不利用”,尽管她一辈子那么苦,却活着坦荡,活得善良,完完整整拥有了她与周秉昆的“小确幸”。
对这个说法,朋友们以为然否?或者还有什么原因?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