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奢香夫人》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少数民族的文化,不是对汉族文化不感冒,而是少数民族文化总有一种别样的特质,学习多样的民族文化可以丰富自己在汉文化中略显局限的视野,提升感悟多元文化的素养。有个朋友出身彝族,去年给我推荐过她们民族的一本书《奢香夫人》,当时还在忙活其他事情,慢慢也就将这件事搁置了。前段时间偶尔记起,这才重新询问这本书的大致信息,准备好好品读一番。进入解读这本书的视角,先了解一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奢香夫人》是欧阳黔森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600年前,元明交替,西南边陲民族割据,风云激荡。彝族公主奢香与年长自己二十多岁的霭翠定有婚约。婚后成为霭翠的内助,经常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政事。丈夫死后,由于子尚年幼,不能承袭父职,奢香代袭贵州省宣慰使职。她广办汉学、发展彝族经济。乌撒部落的大土司诺哲一心想除掉奢香,派刺客进京刺杀在太学读书的陇弟。贼心不死的格宗再次叛变。新上任的贵州都督马烨奉行民族一统,与水西部落势不两立,不择手段,当众捆起奢香鞭打裸背······
作者是欧阳黔森,1965年10月出生,湖南隆回人。1984年6月参加工作,2014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文学创作一级,一级编剧、贵州省核心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徳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五百余万字。现任贵州省文联主席 、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
可能有些朋友听过一首歌,凤凰传奇的《奢香夫人》。没错,这首歌就是讲了这个故事,主人公就是奢香夫人!那这个奢香夫人究竟是谁呢?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蔼翠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所以,在彝族同胞心目中,奢香夫人是一个民族精神象征的存在。这本书讲述的故事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朱元璋统一天下的中后期。当时,中原东西北基本已成大明之地,只有西南的云南和贵州还没有实质征服。西南大致分成两大民族群体,一方是元朝残余的元梁王代表的元王朝最后的气脉,肩负着守元拒明的家国重任。另一群体则是世世代代在此守护并独立治理的彝族人民。而彝族这个大家庭并非和睦一堂,自久远的年代起,这里就由于部落冲突而被划分为三大势力。最大的一方是水西的霭翠家族;另外两个是永宁的禄照家族和乌撒的诺哲部落。永宁的禄照家族为了求得安稳和生存,将自己的小妹奢香许配给水西的君主霭翠(在双方年幼时已经指腹为婚),用婚姻关系维系部族关系是中国古代极其鲜明的一个社会现象。而乌撒的君主诺哲也与势力不凡的霭翠之父定下婚约,将自己的女儿配予霭翠的三弟莫里,可惜诺哲并无亲生女儿,多年来只有一个养女阿离,这也为后面的变故埋下了伏笔······
本书的前半部分的主线是明军要借道水西,直取昆明的元梁王,而各方势力的相互猜疑和求得自保的生存本能促成了一个相互周旋的局面。水西的霭翠家族实际掌权人是大哥霭翠、二弟格宗和三弟莫里,还有为整个家族出谋划策的军师果瓦。大哥霭翠智勇双全,识大体,有远见;格宗虽有一身蛮力,但却无甚谋略,甚至自私自利,在争权夺利的路上渐行渐远,最终自取灭亡;三弟莫里谨慎从事,武力超群,深得君长大哥的器重。但因尚为年幼,办事总还不是无可挑剔。霭翠家族统领水西四十八的土司小部落,多年来维护领地,富甲一方,深得百姓爱戴。但大明王师决心一统九州,西南梁王是最后的目标。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均有军队,所以西南驻军势必无法形成摧枯拉朽之力。御封的征西主帅傅友德深知大明欲想安稳天下,必需先稳定西南地区,所以他在自己力量并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打算尽最大力量争取水西霭翠的支持,即借道水西去攻拔梁王——蒙古一族在中原的最后力量。霭翠家族无心天下,只想在乱世中守得一方彝民安宁,所以他对于傅友德代表的明军和元梁王代表的元军都不想得罪。一方面,梁王意欲复兴大元昔日旧梦早已是无力回天,霭翠本应该果断划清界限,依附于正熊熊兴起的大明王朝,但贵为水西一主的他怎能轻易将百万民众的生命放在明军的手中,他还担心匆匆行军的明军在借道水西攻打梁王的时候趁机消灭水西。在双方之间左右周旋并与各方保持距离,是霭翠一直施行的外交路线。永宁的禄照历史上一直追随霭翠家族,并且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但是乌撒的诺哲却始终念念不忘几百年前水西曾经在部落冲突中侵占了他的一块地,因此多年来经常时不时地来冒犯双方边境之地,还暗暗谋求征战四方,灭掉水西和永宁,最终登上彝族领袖的宝座。乌撒自知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和水西对抗,因此暗地里实际上投靠了元梁王,想要利用梁王的大军来遏制水西。
大元梁王保存着元朝的传国玉玺,作为昔日强族的烟消云散之前存留的最后一口元气,他不得不在大明百万雄师大敌压境前寻找求生之道。因此,他将合作的对象定为同样对明军心存戒备的水西霭翠。梁王十分器重自己的小儿子巴根。在很多事情上都差巴根去办。一日,梁王又派巴根去明军那里探报,正好永宁的奢香也与自己的丫鬟朵尼来贵州游玩。阴差阳错间,奢香以其尊贵的身份救了被明军追杀的巴根,但其双方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巴根隐瞒她们二人自己是来此地做生意的商人。后来三人岔路分别,而丫鬟朵妮也将孔武有力的巴根放在了心上。霭翠人近中年,至今未婚,从二十多岁起就统领水西一族,多年来事事操心,这才保得一方安宁。其实,从小时候起,同样出身名门的那珠就十分喜欢霭翠,但因为霭翠一直认为自己已有婚约,并且关系到全族的大计,因此不敢与之走得太近。求爱不成的那珠竟然在往后的日子里与水西二爷格宗同流合污,一来是为情所伤,二来是意志不坚定,心中暗自期许着水西君长夫人的位子。为此,她与格宗多番设计,目的就是帮助格宗登上王位,自己顺理成章的坐在梦想的位子上。奢香如期约定要嫁予霭翠,霭翠派三弟莫里专程护送。不料,逃回去的巴根受父王之命又来半路破坏迎亲队伍,打伤莫里并绑架了奢香和她的丫鬟时才发现新娘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此时的奢香并不知道自己救下的人是梁王之子。父王之命和救命恩人使他纠结万分,最终他选择释放奢香,自己背着失败的罪名回去受罚。奢香看到这伙人穿着明军的衣服,但清楚地明白这些人一定不是明军,因为如果明军既然是来暗杀,就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让人认出自己的身份。但是,她还是不清楚巴根的真实身份。中箭坠崖的莫里被乌撒的一个农户救起,后来又因为军队抓壮丁而进入乌撒的军队,摸清楚具体情况后他也回到了水西。莫里从小也在家长的安排下有了婚约,就是乌撒诺哲的女儿。诺哲的女儿阿离不是亲生女儿,但即使这样也被诺哲送到水西。他不仅为了兑现多年的承诺,也为了将阿离安排到水西来帮助自己办事。阿离从小在乌撒长大,与大将军阿布关系亲密,但是她听说水西三爷莫里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以也并不为自己的婚姻而担心。倒是大将军阿布,对阿离即将成为 *** 而耿耿于怀。在阿布的护送下,他们来到了水西。但霭翠以为阿离并非诺哲亲女,拒绝接受阿离。阿布讲他们的习俗,如果出嫁女未被夫家接受,回去也是一死。情急之下,水西大总管果瓦表明自己膝下无儿无女,愿意收阿离为义女,众人都为果瓦的机智感叹了一番。阿离天生丽质,人又勤奋能干,受到义父果瓦的连连称赞。
水东的明军主帅傅友德迟迟未向水西进发,但其部下却按奈不住。有一部将认为主帅对水西霭翠太仁慈了,于是星夜率军偷袭了水西。二爷格宗奋力抵抗,竟然把来犯的明军打了个落花流水。霭翠之情后大为恼怒,此时已是多事之秋,格宗打败明军必会伤害两方的信赖基础,万一明军把梁王和水西一举消灭,后果不堪设想。众人无计可施,奢香献计:大绑格宗,前去找傅友德求情。原来,明军的那个鲁莽之将反诬是水西来犯。奢香反问,如是而已,为何明军尸体尽在水西?傅友德查明真相后严惩了鲁莽的部下,并与奢香约定只要水西安分守己,明军绝不会肆意冒犯。奢香走后,傅友德心中直叹,想不到水西竟有如此深明大义的女性。一段时间过后,明军表明想要从水西路过,去攻打梁王。霭翠心烦意乱,奢香又说,只要让他们不能走就好了,霭翠不解其意。结果,没过几天就来到了水西的雨季。原来,水西大多是山路,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别说辎重粮草,就是在中原作战的明军也不适合在这种山路上奔波出行。众人都被奢香的智慧所折服,认为霭翠迎娶奢香是水西百万民众的福气。莫里也非常佩服大嫂奢香,甚至比大总管果瓦都略胜一筹。果瓦其实也很佩服奢香,但他发现奢香在偷偷阅读 *** 的书籍,于是秘密报告给霭翠。并且,他认为奢香虽然身份尊贵,但不应该插手政事,他怕水西的权力和命运会葬送在一个女人手里。得知此事的霭翠大为恼火,立即命三弟莫里烧掉这些 *** 的书籍。原来,水西有这样一条历史久远的规矩,彝族人不能看 *** 的书。奢香却认为,只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都可以看。霭翠当然也知道看 *** 书籍并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如果自己都不遵守,如何管理水西万民?莫里明白大嫂见多识广,她的很多见识都是从这些书里学来的,因此将那些书都藏了起来······后来,霭翠一日病重,生性狡黠的格宗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被这种病害死的,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暗中联络被大哥拒绝合作的梁王,双方互相利用,各取所需。梁王也派自己的小儿子巴根去水西作内应,以此达成双方信赖合作的基础。历时既久,明军借道果然还是来了,迫于各种形势,格宗为了自保只能出卖梁王。而藏在养马场的巴根也被奢香和莫里发现。莫里将此事告知了二哥格宗,格宗明白自己的事情已经败露,遂想杀巴根灭口。朵妮得知消息后告知了爱慕已久的巴根。巴根仓皇 *** ,并在明军从水西回去的路上杀害了明军,企图嫁祸给水西。只要明军和水西的关系破裂,水西为求自保一定会和同样危急的梁王合作。后来,莫里抓住了巴根,他们一行人即将行刑,朵妮跪求霭翠放过巴根,说他是自己的哥哥,于心不忍的奢香也表示这是真的。巴根关入大牢后又被朵妮放走,自此,巴根开始了漂泊。借道成功的明军顺利剿灭了梁王的势力,战火中回去的巴根接受了父王的嘱托------复兴大元。此时,霭翠病逝。按理应该奢香之子陇弟主事,但因其年幼,霭翠命奢香摄政,直到陇弟成年。对此,格宗万分不服气,他心生一计:杀害陇弟,奢香就没有摄政的道理了。于是那珠将和阿离玩耍的陇弟诱骗到山洞,夜里推入池塘。此举竟被流落已久的巴根看到,于是他救起陇弟。为了复兴大元,他知道自己单枪匹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他投靠了急需练兵人才的诺哲。奉命照看陇弟的莫里自愧无能,出外寻找陇弟。格宗召集水西四十八个部落的土司,表明水西之主已经失踪,为求未来大计,意欲将自己的儿子阿洛过继给奢香,将阿洛立为水西之主。其实,他的心思大家都明白,但是大家都无力回天。在乌撒生活的巴根一直带着陇弟,但他后来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男孩就是让水西所有人寻找的小主人。一次,陇弟被诺哲部下发现,巴根知道自己在乌撒待不住了,于是连忙 *** ,果然被乌撒的人追杀。半路上遇到了莫里,莫里拦住乌撒的追兵,掩护巴根和侄儿逃跑。就在过继仪式举行的时候,陇弟回到了水西,格宗的阴谋随之破败。后来,格宗和水西闹翻,投靠了乌撒。乌撒伺机出兵水西,莫里诈降乌撒,也去了乌撒的部落。奢香找到了敌方的帅帐,将诺哲消灭,格宗也在狡猾狠毒的诺哲即将杀害三弟的瞬间为他挡了利剑,命丧于此。部落冲突就此告一段落,陇弟奉皇上旨意去京师读书,奢香继续主政。多年来,她重视民生,大大提高了水西的基础建设,百姓生活也大为改观。贵州都督马烨两次挑衅奢香,还把奢香背上打得皮开肉裂,水西军民自发组织队伍想为奢香复仇,深知大义的她明白一旦冒犯朝廷命官,水西死罪难逃。她强忍着悲痛进京面见圣上。傅友德清楚奢香的格局,于是尽力去查找真相。朱元璋得知真相后大为震怒,马烨战功卓著,还是皇室亲属,竟然为了一己功名而欲挑起西南战端,险些毁了大明好不容易换来的安宁。马烨处斩,奢香则被朱元璋赞为真正的为天下着想的英雄女性。
奢香回到水西,倾力治理彝族百姓生活的大家园,百姓安居乐业,极大地改善了水西人民的生活。公元1396年,奢香因操劳过度,病逝于贵州宣慰使任上,年仅三十八岁。朱元璋颁发诏书,封奢香为顺德夫人,称奢香胜过十万雄兵。陇弟奉诏,回水西主政。为表彰水西霭翠家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功绩,朱元璋特赐陇弟姓安,以示西南边陲世代安宁之意。
霭翠家族的祖先是罗甸王,历史上曾帮助诸葛亮抓过孟获。据史料记载:蜀汉时期,居于闽(今云南东川)的水西彝族土司远祖济济火,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南梁太清三年(549),济火闽支第二十世,由闽(今云南东川)向东北扩展,据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带,号卢鹿部。宋皇祐年间号罗氏鬼国。元始设土司,治所在今贵阳市,以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明设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由安氏世袭宣慰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两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崇祯三年(1630)削其水外(指鸭池河以东)地设置卫所,辖境遂以水西为限。清顺治十五年(1658)改称水西宣慰使,康熙间以绝嗣停袭。土司制度由来已久,这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渊源很久,元朝以前,各封建王朝已采用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唐、宋时在西南、华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过羁縻府、州、任命当地土著首领为世袭的刺吏、知州。元朝后,以宣慰使、宣抚史、安抚史、招讨史、千户、百户等官职封赠各族首领,土官的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遂形成一定制度。明代,土司制度发展到鼎盛期,后渐趋衰落,至清代,已不占统治地位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云南、四川等民族地区还有极少数土司的残余。经过解放后的土地改革才彻底废除。历史上西南少数民族一直与中原汉族相安无事,中原的统治者明白,一旦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四起,最终必会对天下安定的政治根基造成动摇。深谋远虑、欲成大事的君王绝对不会扰乱少数民族的文明,因为他们认为民族虽异,但毕竟都是当朝子民,另眼相待不应是偌大一个王朝的气量。正是基于此出发点,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土司制度,霭翠家族就是世袭的土司。直到清朝,土司制度才经历的大变革。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 *** 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狭义上指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的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明代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曾进行的少量改土为流活动,地域基本限于腹里地区及靠近腹里之处,其方式多属被动消极性质,如土司绝嗣之类。而清代雍正年间在鄂尔泰主持下的大规模改流运动,却是在包括广大边远山区的辽阔地域内广泛进行的,且其方式也是主动而积极的。清代雍正时大力推行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客观讲,《奢香夫人》这本书在叙事方式上并非超群卓类,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想让大家尽量关注一下彝族的文化。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了解过一个少数民族奇妙独特的文明。或许,生活中一些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能够从少数民族的文明中找到答案。又有谁能证明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看似包罗宏富实则举步维艰的 楚门的世界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