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巍巍的长岭山脉,渫水横穿而过,与澧水交汇之处的石门县新关镇有一个叫五桂桥的村庄。为什么叫五桂桥村庄?这个村庄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五桂桥村原来叫茅坪,四周青山环抱,村庄后有高达海拔600多米的牛头山,与新铺乡接壤。大山林密,在这山下有一条溪沟,可直接流到六里外的澧水。村庄上居住的杨氏家庭居多,那儿是石门通往新铺、维新、川山、湖北等地的一条交通要道,也是泰和合茶庄运输的古骡马茶道,客商往来络绎不绝。
明朝末年,杨氏家庭有5个壮年男子都献身于保卫朝廷的战争,杨家孤儿寡母为男子孝敬父母,养儿育女、勤劳耕织,吃穿还是绰绰有余。有一年下了三天大雨,溪水猛涨,但过往客商仍是不断,寡妇们到溪边观水,亲眼看到一挑夫葬身于洪水,五寡妇以袖拂泪,无能为力。寡妇薛氏说,如果有人在这溪沟上建一座桥,过往客人就可免遭洪水之灾。于是大家一商议,都同意她的想法,说干就干,边提出了集资建桥方案,并推举由薛大姐负总责,其余姐妹收钱登记,便立马张罗人马备料、请设计人员施工,不到三个月便修起了一座长20米、宽2米的石桥。
桥修好后,当地的人们看到他们行善积德的善举,由当地头人出面在桥头五寡妇立了一块功德石碑,并分别写上五姐妹姓名、捐款数目及建桥年月。此后,这条溪沟再也没出现过因洪水而丧生之事。寡妇们在桥的南面栽上了五株桂花树,供过往客人小憩乘凉,并在桥东头修了一铺面(歇铺),供客商们吃住。店铺由五寡妇共同管理,生意兴隆。远近的人们都知道这五寡妇建桥、开铺之事,于是人们习惯地把这地方叫成了“五姑桥”。由于桥头有五株树叶茂盛、芳香扑鼻的桂花树,亦说是“五桂桥”。当地村庄经过多次改名,人们都没有改掉这个名字,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为官者说:“这个村庄的名字是人们对一种美德的歌颂、赞美。她们的事迹能够永远地教育后人,弘扬行善、勤俭持家的美德,这个名字是一种精神美德的继承,保留这个名字,就是保留美德在后辈人身上永远发扬先辈们美德,把美德承传下去。”
这个村庄的历代村官都把五寡妇修桥的善举事迹作为教育村民的典型材料,要求村民向五寡妇学习,把她们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发展经济、振兴家乡的同时,号召村民与人为善,做善事,积美德,孝敬老人,遵宪守法,要把“五桂桥”的精神永远发扬,做勇立潮头的好村民。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这个村庄的名字。这座桥毁于六十年代大兴水利建设时期,在建桥的地方几经建起了一座小二型水库(叫六零水库),可灌溉几个村庄农田。桥已毁,但五寡妇修桥的善举美德却永远扎根在五桂桥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