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开头先把鲁迅先生请出来镇场,他老人家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但是,因为没有记录作品的东西,又很容易消灭,流布的范围也不能很广大,知道的人们也就很少了。
偶有一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门外文谈》这样的例子,别说是在文学史上,在音乐史上,也挺常见。
要不怎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呢古今中外的音乐创作者,不管是古典,还是流行,其实都蛮喜欢从民间的作品中吸取灵感的这些音乐家敏锐的灵感触角,一不留神,就伸到窗外、街边、山谷和田野去了,那些卖花的姑娘、歇脚的士兵、拾穗的农夫、挤奶的女工,随便谁的一句百无聊赖的哼唱,都能被他们当作“新的养料”,浇灌在他们自己的花园里,继而萌新枝、发新芽、开新花、结新果。
不识字的作家,曾令文人们“吃惊”,吃惊之余,便会把其中的惊艳之处,“吸”进自己的作品里;不识谱的作曲家,也会让音乐家们心动,心动之后,也要开始一套“借鉴-模仿-发挥-升华”的创作过程了大家看到今天文章的题目,大概都会联想到意大利歌剧里《图兰朵》里用到的中国民歌——《茉莉花》。
在作曲家普契尼的妙笔之下,这首江南小调变得太有名太有名,已经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出场自带的背景音乐了《图兰朵》第一幕《茉莉花》合唱_腾讯视频v.qq.com/x/page/i0376jhz2am.html当中国的观众,坐在欧洲歌剧的大舞台下,看着那些外国的演员,用外国的语言,认认真真、拿腔拿调地演绎着一首来自中国民间的小腔小调,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哈哈镜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大概也和中国人看外销画的感觉差不多吧。
(行歌手记(9):西洋人眼中的中国音乐)十九世纪,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亚非拉占了地、殖了民,圈了不少资源,挣了不少钱遥远殖民地的异域风情,对于那些安居在欧洲数钱享福的人们来说,简直是又传奇、又魅惑、又危险、又 *** 的神话故事——他们不必亲自跑到那些被疾病、灾难和战争困扰的贫弱国度去,而是把所有的美好与神秘,完全构建在想象的世界里。
当时的歌剧界,就好比现在的电影界,商业化驱动着所有从业者,让他们挖空心思地去抢占市场,争夺话题,于是,具有异域风情主题的歌剧(大IP),也就一个接一个地被创作了出来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1926年4月首演海报,图片来源 | Leopoldo Metlicovitz, via Wikimedia Commons创作一部讲述异国故事的歌剧,这样的工作也不是谁都能胜任的——音乐家们中有几个能离开欧洲,到印度、中国、日本这些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文化里去实地采风呢?那些异国的歌谣,他们可能从来都没有亲耳听到过。
在没有留声机的年代,他们手头连个像样的二手材料都没有所以,在音乐上走原创路线,就意味着闭门造车,闷出一锅无米之炊来相比之下,通过道听途说写个东方秘闻的小说什么的,反倒成了一件蛮简单的事于是,人们就看到了一些这样的歌剧——故事,貌似是东方的故事;服饰,也挺像东方的服饰;讲的,是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唱的,是法国调英国调和意大利调。
虽然这其中确实不乏在能歌剧史上留名的杰出作品,也有一批相当好听的咏叹调被人们津津乐道,只是,它们跟“原汁原味儿”或者“authentic”这个词,是没有关系的举个典型法国浪漫乐派作曲家里奥·德利勃(Léo Delibes)创作的歌剧《拉克美》(Lakmé,1883年4月在巴黎首演),故事就发生在英国的印度殖民地。
可是,无论你怎么听,都很难从这部歌剧的旋律里,顺畅地联想到印度这个国家英国唱片公司Decca在60年代制作的《拉克美》黑胶唱片封套图片来源 | discogs.com剧中有一首很著名的《花之二重唱》,是经典的女声二重唱曲目,它的旋律特别唯美,特别梦幻。
Flower Duet (花之二重唱)-Natalie Dessayy.qq.com/n/yqq/song/763447_num.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在歌剧中,这首咏叹调是由女主角拉克美——一位印度婆罗门大祭司的女儿,和她的女仆玛丽卡一起唱的。
歌词,是在赞美茉莉玫瑰的绽放,但是唱出来,却全然不是印度的风情所以这首歌总结起来大概就是,法国味儿的印度版《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吧这首歌曾经还被刘若英“借”走,放在她和黄立行的“男女声二重唱”里这首歌在大概十来年前,一度还挺流行的。
分开旅行-刘若英 -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yqq/song/1522426_num.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花之二重唱”(《拉克美》)(萨瑟兰_1976)_超清_腾讯视频v.qq.com/x/page/k0528yegjc4.html歌剧《拉克美》,1967年录像,琼·萨瑟兰饰演拉克美,简·博贝饰演玛丽卡,从视频的1分20秒开始,就能听到我们熟悉的旋律了。
听了很多年之后,我依然坚持觉得,《花之二重唱》是属于法国沙龙里端着香槟的女士们的法国作曲家德利勃(1836-1891) 图片来源 | Gallica Digital Library不过也情有可原邮差的儿子德利勃,父亲早逝,从小跟着寡母和舅舅生活,11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作曲和声乐,早早就开始了贯穿一生的职业生涯——主要就在欧洲(其实也就是法国)活动,从来没去过印度,哪怕是度假。
《拉克美》这一类歌剧,比普契尼的时代要早上几十年,当时的观众,可能也无所谓“风味纯正”说不定,你要是当真在歌剧里放上几首真·印度歌曲,他们反而无力欣赏而等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天才普契尼登上舞台的时候,又经过了好几十年的殖民活动,西方的观众们对东方文化已经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不好糊弄了,那些有点追求的音乐家,也开始四处搜寻来自于故事发生地的本土文化素材,让自己的作品,最起码看起来更“像真的“,以满足大家对异域风情的憧憬。
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小调、日本小调、古巴小调,离开了自己的母国,四处游走,最后走进了欧洲的歌剧世界一个又一个“借歌”的故事,也就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发生了说了半天,从普契尼的中国《茉莉花》,到法国味儿的印度版《茉莉花》,其实都还只是背景,本文的主角们,已经来不及露面了。
从下一篇开始,我会分享几个我知道的,在歌剧里借用传统歌谣的小八卦——有英国的,有法国的,当然也会讲讲我们中国自己的那就,下回分解吧(一个小小的下期预告——)文 张其佳——纪录片《行走的歌谣》导演手记本文于2018年7月20日首发于公众号“行走的歌谣”行歌手记(11):借歌,不能算偷--歌剧里的民歌小调(上)mp.weixin.qq.com/s?__biz=MzI4NDkyODEwMA==&mid=2247483948&idx=1&sn=2a91b2b27e53d1a23dd05f7737ac1bd9&chk *** =ebf2b327dc853a3192a833b13d2bdb2ac98702550406a49192059c1c77c4680e344ec827bdf7#rd【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