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关于冥愁的诗句?
关于冥愁诗句,例如:“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意思是: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
出自: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宋代〕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含有冥色的诗句大全?
诗句有:
1.寒光断续起,冥色有无閒。
出自宁带董其昌《赋得乱山残雪后》
2.西郊青冥色,在此长林端。
出自明代黄淳耀《和庚戌岁九月于西田穫早稻》
3.冥色山水合,凄然一棹过。
出自清代叶孝基《舟夜行》
4.出门看夕阳,冥色在修竹。
出自清代胡友梅《睡觉》
5.冥色如烟村,残云带寒雨。
出自清代秦仁溥《湖上》
含有夜和冥的诗句,比较含有古韵的,跪求答案?
奄忽薤露晞,杳冥泉夜长。——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蟾蜍夜作青冥烛,螮蝀晴为碧落梯。——祝元膺《梦仙谣》
终夜冥心客,诸峰叫月猿。——齐己《寄山中诸友》
两点文章翰墨星,夜翱双鹤入青冥。——白玉蟾《双豀馆》
夜吟雪屋冥搜句,春结烟蓑老钓渔。——寇准《寄漳川隐士》
上界真人重离别,阴风一夜搅青冥。——秦观《陈用之学士挽词》
阴风一夜搅青冥,风定霏霏霰雪零。——秦观《四绝》
昼明速然,夜冥黯然。——苏辙《堂成》
长风永夜搅青冥,晓起寒光乱眼凝。——喻良能《雪》
不下上方地,夜禅心虑冥。——张耒《上方僧》
只怪钧天梦未通,帝星遥夜烛冥蒙。——吴国伦《宗皇帝挽章》
薄雾冥冥愁永昼的冥的意思?
冥的意思是昏暗的样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出?宋词三百?,其作者是宋朝?学家李清照。
其古诗全?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兽。佳节?重阳,?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关于“冥界”的诗句有哪些?
1、《鬼蝶》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初来花争妍,忽去鬼无迹。
2、《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年代: 明 作者: 虞淳熙
大妹哭夫城东隅,小妹哭夫海昌庐。
城隅泪干海昌湿,新鬼旧鬼争冥途。
买舟昨日吊新鬼,雉经暑月无完肤。
牵衣顿足相向哭,弟妹失声眼据。
三年不见语音改,是耶非耶灯前呼。
可怜头上榛半尺,良人一掷簪珥无。
呜呼四歌兮转凄切,野田水涩寒声咽。
3、《骤雨宿香步》
年代: 宋 作者: 黄彦平
阿香被召雷挟辀,飞廉受职云随宇。
冥官鬼伯俱奔走,东风作恶神灵雨。
山长已自疲荦确,泥深况复愁沮洳。
夜投古寺亟燎衣,灯烛荧煌汤湢具。
移床避漏皆相似,欲往华胥仍龃龉。
曲肱齁齁初未遑,蓐食还须戒徒御。
长年行役虽劳事,胜日登蝌或相补。
会到诸峰最上头,俯看万壑争流处。
4、《远游丞樵隐王德甫寄诗辄和二章以谢》
年代: 宋 作者: 何梦桂
白日过驹隙,玄发成衰翁。
升天无八翼,苦志怀晨风。
晨风不可个,下界尘冥蒙。
去去藐八极,安能离彀中。
为马或为牛,吾将安适从。
5、《上建溪》
年代: 唐 作者: 陈陶
崆峒一派泻苍烟,长揖丹丘逐水仙。云树杳冥通上界,
峰峦回合下闽川。侵星愁过蛟龙国,采碧时逢婺女船。
已判猿催鬓先白,几重滩濑在秋天。
冥龙古诗?
带有冥龙字的诗句有:
1.冥龙夕迁,大海其涸。
出自清代姚燮《九喻九章章二十句》
2.凤嘴花未冥,龙背月方蔼。
出自清代姚燮《由妙庄严路至普济寺三章 其一》
3.鸾锵鹤唳翻青冥,龙吟虎啸愁太阴。
出自宋代黎廷瑞 《松风》
4.苍灵敛手让玄冥,蛰龙始奋玉龙争。
出自明代王弘诲 《春雪歌》
杳冥兮既暗含义?
意思是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语助词。
出自《九歌·山鬼》,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此诗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全诗把山鬼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细致、真实而动人。
全诗(节选)如下: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译文如下:
孤身一人伫立高高山巅,云雾溶溶脚下浮动舒卷。
白昼昏昏暗暗如同黑夜,东风飘旋神灵降下雨点。
等待神女怡然忘却归去,年渐老谁让我永如花艳?
在山间采摘益寿的芝草,岩石磊磊葛藤四处盘绕。
扩展资料:
此篇为祭祀山神的颂歌。至于诗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存在争议。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
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认为山鬼就是巫山神女。楚国神话中有巫山神女的传说,此诗所描写的可能是早期流传的神女形象。
自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该说法似乎不妥。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
但由于山鬼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此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
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